中國進入二次城鎮化階段,各大城市迎來機場建設熱潮

2020-09-17 第一財經

加快補齊機場等基礎設施短板,對構建雙循環格局十分重要。近期,廣州、重慶、福州等各大城市機場建設紛紛提速。

各大城市迎來機場建設熱潮

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今年4月29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20年版)》獲得民航局正式批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定位引領粵港澳世界級機場群建設、支撐民航強國戰略的國際航空樞紐。新修編的總體規劃按照近期2030年飛機起降77.5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終端2045年飛機起降87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600萬噸進行規劃。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成後,白雲機場規模將進一步領先,也有能力開拓更多的國際航線。對廣州來說,白雲機場擴建後,將進一步鞏固在大灣區的門戶航空樞紐地位。

在福州,9月10日上午,福州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召開開工動員大會。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總投資214億元,計劃在現有T1航站樓東側新建25.5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和一條長3600米、寬45米的第二跑道,飛行區建設等級為4F,並在T1、T2兩個航站樓中間建設8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中心和12.2萬平方米的停車樓。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成後,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600萬人次的使用需求。

此前8月,重慶公共資源交易網公布的名為「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地形圖及淨空障礙物測繪」的招標公告顯示,重慶第二機場預選場址之一的璧山正興位於重慶主城西部,預計規劃3~4條3200米~3800米的平行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級,佔地約30平方公裡,終端保障能力為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50萬噸。

在中國最強普通地級市蘇州,近日蘇州市交通運輸局表示,目前蘇州市正加快推進規劃建設蘇州機場的前期研究工作,並爭取儘早納入國家層面相關規劃。

在甘肅,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9日破土動工,該工程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30萬架次的目標進行設計。這也標誌著甘肅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航機場工程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教授對第一財經稱,當前不少機場都面臨著供給飽和的問題,因此航空市場的需求是存在的,各地都有願望,加快機場建設符合發展需求。與此同時,機場具有地鐵、公交類似的公共基礎設施屬性。比如在疫情發生以後,航空貨運快速增長,航空在時效性、安全性等方面都是其他運輸方式很難比的。

對不少地方來說,航空建設仍存在明顯短板需要補足。以江西為例,江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麻智輝表示,江西的機場和航空發展比較滯後,客運量、貨運量和周邊地區比起來都有較大差距。因此江西的機場建設不單要增加數量,而且要擴大規模。

構建雙循環格局的重要一環

今年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今後經濟工作的發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加快機場建設也是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重要工作。

9月9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就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了重大部署:要加強高鐵貨運和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要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體和軟體建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完善流通領域制度規範和標準,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李曉津說,航空最大的特點是速度快,在「雙循環」的大背景下,航空優勢十分明顯,有利於人員、物資的快速運達。不僅快,而且還便宜。現在很多地方航空價格比鐵路價格還低。在客運領域,航空對「內循環」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尤其是,隨著2019年我國城鎮化率突破60%,我國的城鎮化將逐漸進入到下半場,進入到二次城鎮化階段。相比一次城鎮化過程中人口由鄉到城的流動,二次城鎮化是城市之間的流動,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大都市集聚。在這個過程中,中心城市的航空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胡剛說,近年來我國人口向中心城市、都市圈集聚,同時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因此通過增加機場建設滿足市場潛力和需求的空間還很大,也順應了人口流動的潮流,同時機場建設也有利於拉動經濟增長。

在擴大內需的過程中,加快機場建設,打造臨空經濟區,有利於提升物流的速度,進一步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李曉津說,對一些時間敏感型產業來說,通過航空貨運可以快速運達,保證物品的價值。

這其中,鄭州空港經濟區的發展堪稱臨空經濟的典範。鄭州空港經濟區剛好抓住了產業梯度轉移的時機,給富士康做配套,富士康主要做手機,手機的時效性很強,飛機運輸很有優勢。

以機場為中心打造交通樞紐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在各大中心城市機場擴建、新建過程中,高鐵、城市軌道等交通連接網絡也一併推進,以機場為樞紐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正加快形成。

比如,長樂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將同時引入機場第二高速公路、地鐵F1線、福莆城際鐵路F2線、福寧城際鐵路F3線等多制式交通。

在白雲機場,根據《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總體規劃修編(2020年版)》,近期規劃新增西二、東三跑道,新建T2航站樓主樓東四、西四指廊和西衛星廳、T3航站樓,設置T3樓前GTC,引入穗莞深城際、廣河高鐵、廣中珠澳高鐵和地鐵22號線等軌道交通,分擔比例達到40%。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促進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的意見》要求,要圍繞航空樞紐高時效、集疏運、廣覆蓋的特點,緊密結合當地機場和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情況,做好機場與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方式有效銜接,充分挖掘機場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潛力。

促進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將大幅擴大樞紐機場的輻射腹地,擴大旅客的來源範圍,有利於更好發揮樞紐機場的功能,對旅客來說,未來坐飛機將更加方便。

胡剛說,圍繞機場加快交通樞紐建設,有利於擴大機場的服務半徑,更好地服務都市圈和城市群。原來很多機場交通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於換乘交通工具的時間太多。機場打造成為交通樞紐後,方便旅客的中轉,大幅提高交通出行的效率。

相關焦點

  • 機場「建設熱」興起,「十四五」第二機場規劃將成熱潮?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李慧敏|北京報導雙循環經濟發展格局下,國家提出加速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在專家看來,「十四五」期間將會出現機場建設的熱潮,相關航空樞紐建設進入各級「十四五」規劃的可能性很大,與此同時,機場建設差異化的發展定位不容忽視。
  • 為何大城市爭相擴容機場規模?看吞吐量比拼之謎
    中國的航空公司也受到很大影響,不過中國的機場建設並沒有受任何影響,各大城市基本都提出或正在開展機場擴建。目前北京上海各有兩座機場運行,成都即將修好第二機場,而重慶、昆明也都提出第二機場修建規劃,重慶甚至已經進入實質的項目勘察階段。
  • 荊州將迎來機場建設熱潮,除沙市機場外,還有4個通用機場在推進
    目前荊州沙市機場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通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預計明年春節前正式通航。除了荊州沙市機場這一民航支線機場,荊州市在未來機場建設熱潮也將陸續到來。荊州計劃新建的4座通用機場裡,紀南通用機場是最先啟動的。
  •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簡稱「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李國平等:面向2030年的中國城鎮化及其區域差異態勢分析
    中國城鎮化水平空間差異較大,農村人口向城市地區的轉移也有大小城市之分。具體來看,進入大城市的農村人口要多於進入小城市、小城鎮的人口。目前的趨勢是「鎮化」對城鎮化貢獻程度的趨勢在減緩,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對城鎮化的作用強度在不斷上升。
  • 肖金成:當前對城鎮化的一些錯誤看法
    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是大量農民進了城,家屬還留在農村,這樣的城鎮化是不完整的。大量勞動力進入到二三產業,進入城市和城鎮,但是其妻子和孩子留在農村,這是中國和發達國家的一個重大區別。下一步,是要把他們的家屬轉移到城裡來。中國現在的城鎮化水平是60%,可能會上升到70%。中國不太可能像發達國家一樣達到80%或者超過80%,這和中國的國情有關,農村可能滯留超過20%的人口。
  •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李曉江:城鎮化進入...
    在他看來,回顧一下到底是什麼成就了中國的快速城鎮化,很有必要。在6月2日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8年會」現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李曉江闡述了他對中國城鎮化從「上半場」進入「下半場」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這場學術研討會級別頗高,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今年的主題就是「中國城市改革開放發展四十年」。
  • 機場建設進入新一輪加速期,青島亟需由區域樞紐轉向國際樞紐!
    對城市而言,機場已不僅是一種交通需要,更是新的發展動力。機場量級也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多個城市機場建設明顯提速,各地迎來機場建設熱潮。9月15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飛行區工程及東四西四指廊工程初步設計及概算獲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廣東省政府聯合批覆,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9月14-16日,佛山新機場選址報告評審會召開,遠期規劃:2035年客流量達3千萬人次。
  • 機場建設進入新一輪加速期,青島亟需由區域樞紐轉向國際樞紐
    對城市而言,機場已不僅是一種交通需要,更是新的發展動力。機場量級也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今年以來,多個城市機場建設明顯提速,各地迎來機場建設熱潮。,標誌著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很快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迎來今年第二次航班轉場
    8月25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再次迎來航班轉場,這是繼上半年航班轉場之後大興機場今年的第二次航班轉場。大興機場運行管理部運行規劃業務經理楊宇表示,此次轉場大興機場,東航和南航計劃轉場航班量分別為40班和51班,共計91班。
  • 博雅·上海論壇:城鎮化建設進入4.0時代
    會上,上海博雅集團宣布,將聯合中國城鎮化促進會智能社會專業委員會、上海金融業聯合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文化地產委員會、易居克而瑞戰略顧問中心和有志於打造幸福特色小鎮的企業,共同發布「特色小鎮幸福指數報告」、「智造幸福宣言」,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支持的指針和依據,並通過打造特色小鎮營造幸福生活,提升幸福指數,踐行企業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是什麼情況?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有哪些影響?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是什麼情況? Ⅰ型大城市放寬落戶有哪些影響?據悉,在最近發改委發表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在該份文件中明確指出從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優化城鎮化布局形態等共6個大方面共22個小點促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其中在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方面,積極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
  • 新發展階段新型城鎮化如何以人為核心
    原標題:新發展階段新型城鎮化如何以人為核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
  • 棗莊機場建設意義何在?
    2014年《山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公示稿)》面向社會各界公示徵求意見,規劃建設航空運輸,提升山東省對外門戶地位。棗莊機場目前已經將棗莊機場評估報告上報GJ發改委。GJ發改委正在出具審查意見。棗莊建設機場的意義可以這樣說,建機場是一定要建的,這是省的戰略任務,到2035年山東省16地級市全都要有最起碼一座機場。
  •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發布:中國正處在邁向現代化關鍵期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7次報告(總報告)》,從城市層面觀察中國經濟的時空變化及其未來走勢,並有所發現:一是從城市社會發展看,中國進入城鎮化後期,城市風險有所增加;二是從城市經濟發展看,中國處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跨坎期;三是從區域關係看,中國進入城市區域榮衰的博弈期;四是從城鄉關係看,中國進入城鄉一體的轉折期;五是從城市結構看
  • 本月25日大興機場將迎來今年的第二次航班轉場
    8月25日,大興機場將迎來東航、南航部分航班由首都機場轉場至大興機場,這是繼上半年航班轉場之後大興機場今年的第二次航班轉場。此次轉場大興機場,東航和南航計劃轉場航班量分別為40班和51班,共計91班。本次轉場完成後東航及旗下中國聯合航空在大興機場航班運行量,佔其在京航班總量87%左右。南航完成本次轉場後,其在北京航班運行量已有80%轉場至大興機場。
  • 2017.10:中國城鎮化影響環境汙染的預測與分析(聶高輝等)
    然而,以往的城鎮化由於與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直接相關,其規模城鎮化特點比較突出,主要以工業化為主導、以做大經濟總量和承載投資為主要目標、以土地批租為重要手段、以勞動力城鎮化為主要特點、以發展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重點、以行政等級化的城鎮管理體制為支撐。
  • 海口美蘭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空管工程通過第一階段竣工驗收
    項目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設備廠家等13家單位共69人,對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空管工程新建二跑道空管配套設備設施工程進行了第一階段竣工驗收,民航專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中南地區監督站對民航專業工程驗收過程進行了現場監督
  • 國是訪問|李曉江:農民為什麼不愛去大城市了?
    來源:國是直通車縣城是關鍵近年來,越來越多農民工不愛去大城市了,中國城鎮化的內涵應該深入觀察、詳細解讀。縣和縣級市,是我國城鎮化「半壁江山」。縣域對城鎮化進程乃至整個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未來五年,中國城鎮化如何才能走得更穩?
  • 府谷民用機場進入國家發改委可研審查階段
    受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民航工程諮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京組織召開府谷民用機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會,府谷機場可研正式進入審查階段。府谷機場是國家民航「十三五」規劃中全國計劃新建的44個機場之一,2019年1月正式經國務院、中央軍委同意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