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航空:全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計劃運力登頂全球第一!

2020-11-06 中國國際商會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運輸業受到較大衝擊,中國的航空公司首當其衝。然而,到9月初,中國航空業幾乎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僅在10月25日換季首日,國內航線單日運送旅客就超過35萬人次。另據專業分析數據顯示,10月26日至11月1日這一周,南航的計劃運力位居全球首位。

南航作為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始終把滿足旅客國內出行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一、全部轉場北京大興機場、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

南航以換季為契機,提前5個月圓滿完成100%轉場大興機場工作目標,並重點對進出北京大興航線的時刻進行布局,在大興機場日均計劃航班量超過400班次,通達國內40餘個航點,搭建起「四進四出」的航班波,形成輻射京津冀和雄安新區、連接全國各地的航線網絡。

全部轉場大興機場,既是南航以最堅決和積極的態度服務國家戰略的實際行動,也是南航為推動自身戰略突圍、實現高質量發展期待已久的發展機遇。

二、當好交通運輸「先行官」、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此次航班換季是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的首次換季。南航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最大程度服務各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全國範圍內還開通了不少特色航線。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南航新開多個通往西部地區,如廣州至保山、芒市、文山、巴中、達州、榆林,以及深圳至西雙版納等19條航線;同時,南航在換季後還新開廣州-泉州、深圳-濟寧、武漢-西雙版納、長沙-徐州等直達航班以及珠海-南京-哈爾濱、貴陽-武漢-長春、三亞-長沙-長春、南寧-長沙-太原等經停航班。

南航將進一步完善國內航線網絡,優化航班班次編排,提供親和精細服務,為各地經濟文化交流架起方便快捷的空中橋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舒心順心的空中之家,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注入央企力量。

(來源:中國國際商會會員發展部、信息來源於南航集團)

相關焦點

  • 南航計劃運力居全球首位,全力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
    據全球領先的航空旅行數據及行業分析提供者OAG數據顯示,10月26日至11月1日這一周,中國南方航空的計劃運力位居全球首位。全球行業首位!國內航線單日運送旅客突破過35萬人次根據OAG的數據,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這一周裡,南航的計劃運力超過258萬個座位,居全球首位。
  • 全球疫情成就中國!南航登頂!全球運力前十航司中國佔三席
    1、南航登頂!全球計劃運力前十航司中國佔三席10月30日消息,據OAG數據,10月26日至11月1日的這一周,中國南方航空的計劃運力已經超越美國達美航空和美國航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在中國國內航空市場相對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南航把握先機,在全球航空業低迷的時候佔據了榜首位置。在全球其他主要航空公司大幅削減運營運力的同時,南航卻幾乎成功地恢復了它在疫情前的水平。
  • 「雙循環」發展戰略下,中國支線航空的破局之路怎麼走?
    ,大力發展支線航空,建立通達、通暢、經濟、高效的航線網絡;全面實施基本航空服務計劃,實現老少邊窮地區航線網絡基本通達,打造更加協調的』民生航空』服務體系。四破局:雙循環下的民航強國建設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運輸業,全球航空業需求減少,國際航空運輸市場進入了冰封期。航空公司已經停飛大量老舊機型和大型寬體客機,當前全球停放的幹線飛機數量降至6700多架,佔機隊總數的30%,其中停場的單通道佔其機隊的27%,停場的雙通道佔其機隊的41%。
  • 全球航空運力突破6000萬大關,今年的峰值已來?
    OAG數據顯示,上周全球航空周運力突破了6000萬大關,儘管這個數字不一定非常令人振奮但我們可能忽略的是,上周全球運力有可能已經達到了2020年疫情以來的最高值。本周的運力比這個數字略低,儘管全球各地的航空運力仍會有小幅增長,但同時在其他一些地區的限制政策會令運力下降。
  • 全球航空運力變化趨於平穩,但今年難有奇蹟逆轉
    OAG預計今年12月最後一周的計劃客座數為4800萬左右,同比將下降57%。【環球旅訊】與兩周前相比,上周全球航空客座數只有6.7萬的變化幅度,變化比例不到0.2%。,但是南美南部的計劃運力仍不到1月份的1/4。
  • 金鵬航空:腹艙運力全面恢復,客貨並舉穩步發展
    金鵬航空有著長達17年、深耕全貨機航空物流業務的豐富經驗,多年來曾經執行過通達全球各地的全貨機航班,還擁有波音747旗艦機型的運力優勢,如是專業水準,在抗疫物資運輸時間節點緊、全球保障能力要求高的國內抗疫高峰期,贏得了委託方的信任。
  • 人民日報海外版: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構建國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互促雙循環新格局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還很大,亟待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9月份國內、國際航司國際航線運營計劃
    >1、國際航空自2020年9月1日0時至10月23日24時,國航每周可執行國際航線共計28條,其中涉及北京分流航線19條,上海國際航線3條,杭州國際航線3條,成都國際航線3條,具體航班計劃及關於北京地區的第一入境點計劃如下。
  • 全球航空公司普遍削減運力,超過30家停飛
    記者:陳曉雙受疫情影響,至少30個國家和地區採取了入境限制措施,加之客運需求銳減,航空公司不得不縮減運力,許多航空公司甚至停飛航班。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客運收入損失高達1130億美元。
  • 如何理解「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徐蔚冰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出的時間脈絡。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重慶航空引進第二架A321neo ACF構型飛機
    該架註冊號為B-30E8的A321neo飛機於當地時間10月30日從德國漢堡起飛調機回國,10月31日07:27順利抵渝,後續將主要執飛重慶至北京大興、上海、廣州、深圳等公商務航線,在冬春航季為廣大旅客提供優質服務。
  • 硬核數據說話:新冠肺炎對中國航空運輸業及全球航空旅遊增長的影響
    在2020年1月23日至2月11日期間,中國有超過85,000架次的國內和國際航班被取消,佔計劃執飛總量的33.9%影響可能會導致全球運力下降約8%,並對2020年的增長產生嚴重影響收入上的損失和其他的額外成本可能會使某些航空公司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 根據旅行數據和Cirium公司的最新數據,除了在2020
  • 不願建高鐵的美國,終於把航空第一的位置也「讓」給了中國
    一系列航空公司的季度虧損高達10億美元,因此不得不展開了大規模的裁員計劃。而且在這樣的低谷期,越來越多的定期航空公司表示最多可以減少30%的運力。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封鎖以及某些國家第二波疫情的爆發,全球主要的航空公司的運營狀況都十分不樂觀。自2020年1月開始,一些國家的重量級航空企業的運力下降了50%。
  • 新航季 海南航空計劃周航班量4700餘班
    (簡稱「海南航空」)將開始執行冬春航季航班計劃。為大力推動國家旅遊經濟快速復甦,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海南航空在新航季將加大新開航線開拓力度,提升重點地區飛機運力投放,豐富產品及航線優惠活動,從而滿足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促進各地之間的經濟旅遊文化交流。新航季,海南航空計劃執行航班量將達到4700餘班/周,通航國內外城市近90個。
  • 春秋航空8月國內客運運力投入同比增50%,新增1條國際航線
    8月,春秋航空客運運力投入同比減少1.11%,旅客周轉量同比減少11.43%,春秋航空8月的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0.49%至206.42萬人次。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態勢進一步趨於穩定,春秋航空8月的國內航線運力已超去年同期,其中春秋航空國內客運運力投入同比增長50.32%,國內旅客周轉量同比增長34.57%
  • 海航加快布局航空貨運產業,打造海南超級新空港大物流
    面對寬體客機運力過剩、疫情影響航班大量取消等困境,海航以問題為導向,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組,在民航局及各地方監管局的政策指導和支持下,從政策、運力、民航局審批等方面分頭行動,快速響應,將航空運力及機場運力相結合,搶佔貨運市場,提升市場效益。同時,及時向社會公布運輸醫療物資聯繫方式,尋求有效貨源;主動對接菜鳥、順豐、比亞迪等企業外貿需求,建立貨運業務需求溝通渠道,合作開拓貨運市場。
  •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增強「西引力」全面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西部機場集團「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
    作為全國第二大跨省(區)運營的大型機場管理集團,西部機場集團整合陝甘寧青4省(區)24個機場的航空資源,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全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動能:全面打造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2020年7月22日,陝西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經過五年的艱難磨礪,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 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前十月旅客吞吐量全球第二,中國第一!航空業作為經濟風向標,最先感受到經濟的回暖、復甦,更是國內國際雙循環提速的明顯跡象。雖然當前白雲機場作為單個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排名全球第二是疫情防控下的特殊表現,相當一部分吞吐量來自其他地區人員轉機,但是白雲機場整體吞吐量表現仍超出市場預期。「隨著RCEP的籤訂、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亞洲經濟的區域一體化發展,廣州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將會越來越凸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服務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孫波認為:「不管是貨物還是客流,願意選擇白雲機場,是廣州經濟韌性十足的體現。
  • 航空行業深度報告:「雙節」助力內線復甦,密切關注國際客運轉折
    民航局調整時刻政策,短期民營航空表現亮眼。在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國際和地區航線大幅減少的背 景下,民航局制定了夏秋航季的時刻臨時管理模式,允許航司根據疫情變化和實際需求靈活調整航班計劃, 支持將國際和地區航班時刻轉為國內航班。
  • 順豐航空第61架新運力助戰「雙十一」物流高峰
    【民航事兒】2020年11月10日晨,順豐航空第61架新運力(波音757-200F)完成改裝,由成都順利飛抵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正式入列順豐航空全貨機機隊、投入航線運行,全力助戰即將到來的第二波「雙十一」物流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