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廠」到「場」 老北京齒輪廠廠房變文創地標

2020-11-25 騰訊大燕網

  北京齒輪場規劃圖。目前,這裡已經吸引了20多家文創經營者落腳。

  改造前的北京齒輪廠。

  改造後的北京齒輪場。

  【開欄語】

  北京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即將召開。今天起,新京報推出「我們這五年」系列報導,選取北京城市發展歷程中的數個「關鍵詞」,記錄五年以來,這座城市發生的細微卻深刻的變化。

  高聳的煙囪不再冒煙,破舊的機器停止運轉,空曠的倉庫落滿灰塵……那些曾經紅火的工業廠房被我們淡忘。但隨著城市的發展,老舊廠房被賦予了新生命。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明確指出首都的城市戰略定位是「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圍繞著這一功能定位,文化部、北京市共同規劃建設了全國首個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並正式落戶朝陽。

  縱貫東西的國家文創實驗區,讓曾經的工業廠房蛻變為新型文創產業園,也引導著區域人口、資金流、信息流等的變化和城市空間更新。

  北京齒輪總廠變成「齒輪場文創園」,恰恰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由大會堂餘料建造 輝煌老廠面臨轉型

  勉強可容納兩車並行的小路口,開放式的大門,拖著裝滿蔬果小拉車的老人……這是片被紅磚牆老居民樓圍繞著的知名園區。

  前三分之一是改造後用線條等搭建起來的現代立體空間,後三分之二是正在改造的老式磚瓦車間,和紅磚壘砌的老式居民樓。

  即使有朝陽路上有藍色的「北京齒輪場」路牌指引,這裡也低調得容易讓人錯過。

  然而,在完成改造的2萬多平方米空間內,已經迎來了不少聚光燈下的業務——老車間裡搭起的錄影棚中,鹿晗、林宥嘉、小宋佳等明星幾天前到這裡錄製過節目。

  談起數日前的那場「秀」,北京齒輪場員工安昌(化名)隨手翻開手機,很快找出了那天為明星們拍下的「路人照」。

  2年前,安昌從穩定的崗位離職。他在這裡的工作,是為這片疏解騰退後的廠房找到新的出路。

  最先熟悉的是老北京齒輪廠的歷史。

  「它真的見證了新中國歷史」,安昌說,正對大門的辦公樓,建造時使用的是人民大會堂竣工後留下的餘料。

  脫胎於1949年成立的北平振華鐵工廠,1960年2月正式成立的北京齒輪廠以汽車齒輪研發製造為主,曾經在1961年至1963年的全國行業產品質量評比中,斬獲連續三年名列行業第一的榮耀。1991年的經營數據足以證明它的「江湖地位」:職工總數已經達到4300人,銷售收入22500萬元,上繳利稅達4100萬元,居全國汽車齒輪行業第一。

  隨後的情形卻是急轉直下,外方公司撤資、市場環境巨變等接踵而來,巨大的人員負擔和債務壓力使企業經營日漸困難。

  2013年10月,經歷了資產重組、破產調整等步驟後組建的北京北齒有限公司啟動整體搬遷。

  一年多以後,除變速箱總裝車間外,其他車間全部順利搬遷至河北黃驊,北京定福莊廠區保留產品開發部和營銷部。

  齒輪廠的歷史隨之被濃縮,成為辦公室牆面上的黑白老照片;留下來的齒輪「咬合」打造成動物造型,站在一寸高的青草裡,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

  放棄發展房地產 打造「三裡屯+798」

  是蓋樓發展房地產?還是改建成汽配廠為北汽公司服務?安昌記得,北京齒輪廠騰退後,曾有過這些方案的論證。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時,明確指出首都的城市戰略定位是「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隨後,圍繞著這一功能定位,文化部和北京市採取部市戰略合作方式,共同建設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

  「CBD-定福莊」一帶,成為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核心承載空間,將北京齒輪廠老廠區改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思路應運而生。

  安昌說,當年北汽集團也提出要從傳統製造業向製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結合朝陽區政府的有關建議,北汽集團正式決定升級打造齒輪場文化創意產業園,定名「北京齒輪場」。

  由「廠」變「場」,隱喻著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安昌指點著「齒輪場」沙盤說,在他們的規劃裡,這是「三裡屯+798」的結合體,是容納了辦公、商業、公寓、秀場、電影院等綜合配套設施的文化產業園。

  同時,這也是一處開放包容的城市公園,即將為都市居民提供健康步道、運動空間、工業遺址博物館、電動車示範中心等服務,打造環境友好、科技綠色的園區。

  減房租發補貼 提供保姆式服務

  騰出來的空間就像蜂巢,有活躍「蜜蜂」才能創造價值。

  預計能夠容納80多家企業進駐的齒輪場內,已經有20多家文創經營者在此「落腳」。

  「最早的2014年就來了」,安昌能詳細講出企業負責人的職業經歷、項目最新發展情況以及目前面臨的難題。從最初的房租減免,到之後的工商註冊、投融資,他自稱提供的是「保姆式服務」。

  因為齒輪場的定位不僅僅是孵化器,更是分階段的長期培育和經營,「我們要長期跟蹤項目的情況,才能找到它們前進路上的痛點,從而幫助創業者排除障礙」。

  安昌和他的同事們還要幫助創業者更好地利用國家政策,「比如今年起施行的國家文創實驗區『政策十五條』,我們也得幫著解讀。」

  這一系列政策覆蓋了文創企業的融資補貼、上市獎勵、孵化創新、外資準入、文化保稅、智慧財產權服務、行政登記等十五個方面,是朝陽區為文創產業發展打包提供的政策紅利。

  在此前朝陽區為文創企業發展提供的政策中,掌閱科技公司已經收穫了實效。

  「幫助最大的是支持企業上市的一系列政策和服務」,掌閱科技執行總裁張凌雲說,目前掌閱科技正在上海主板IPO排隊,在準備IPO的過程中,朝陽區幫助企業了解國家相關政策,對接相關主管部門,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使得我們在此過程中少走彎路,加快踏入資本市場的進程。」

  從扎堆到聚合 進駐企業互成服務鏈

  容納了多個企業的園區,就像一個小型社會機構,需要一雙「看不見的手」進行調節。

  「我們希望,進駐齒輪場的企業相互能形成服務鏈條」,安昌說,此前有部電影,是在園區內一家公司進行特效合成,然後由園區裡的「鄰居」負責了衍生品製作。

  「最好所有的環節都能在齒輪場內完成」,所有的進駐和項目對接,都需要通盤考慮,他說,如此才能形成園區的品牌和規模效應,不是「扎堆」,而是聚合。

  整個朝陽區就像是擴大版的「齒輪場」,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核心區域78平方公裡的行政區域面積中,原勝利混凝土建材廠、原朝陽區木器廠、原四惠建材市場等這些名詞所承載的功能,會隨著城市定位轉變,迎來一場「騰籠換鳥」。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成為這場變革中的三條路徑。

  五年以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範圍內已新轉型升級了32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包括齒輪場品牌創業文化園、銅牛電影產業園、西店記憶文化產業園在內的一批新轉型升級的文創園區已經陸續投入使用,在整個國家文創實驗區核心區範圍,形成了50餘家文化產業園區錯位、協同、融合的發展格局。

  「園區之間要協同、要錯位,行業和鏈條要分工、要協作。」朝陽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說,這也是國家文創實驗區的使命,即在產業布局上突破了單個園區的限制,在更大範圍和更高水平上促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

  這也引導著整個區域人口、資金流、信息流等的變化,與城市空間更新——以北京齒輪場為代表的,脫胎於傳統工業廠房的文創園區,正打破傳統聚集觀念,塑造新的產業形態。

  安昌希望,今後的齒輪場能夠成為一個地標式建築——2018年全場建成後,這裡成為容納居民休閒、影視創業的多功能文創園。

  「最難的是整體規劃。」他說,航向已定,遠景自然可期。

  【我眼中這五年】

  1、過去五年,在你身上發生的最大變化是什麼?

  北京齒輪場員工安昌:從工作了9年的安穩崗位離職,利用學到的理論知識來到齒輪場,負責運營相關工作。

  2、你覺得這五年來北京發生了哪些變化?

  安昌:最大的變化是「四個中心」定位確定後,朝陽區找準了自己的定位,並且隨著國家文創產業實驗區的出臺,整個區域內的文創產業慢慢從扎堆變成了如今的聚合有序發展。

  同時,政府也出臺了「新十五條」等政策,為文創企業發展解決了很多後顧之憂。

  3、未來你最期待看到的變化是什麼?

  安昌:我希望北京齒輪場能成為一個地標性建築,按照沙盤上的辦公區、公寓、秀場、影視基地等,成為北京第一個多功能文創園。

  訪談

  朝陽區委書記吳桂英

  文創產業從無到有 政府從項目推動到提升服務

  新京報:五年或者更久之前,是什麼契機促使朝陽區選擇發展文創產業?

  吳桂英:新世紀之初,我們緊抓奧運、CBD和綠化隔離地區建設三大歷史機遇,實現了由農業大區向綜合經濟強區的轉變,但是透過舉辦奧運會和國家發展戰略、北京市發展部署,也使我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我們不禁思考,朝陽的未來發展優勢在哪裡?

  朝陽區已經進入更加注重融入全球化、更加注重產業結構提升、更加注重經濟發展質量、更加注重社會和諧與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的發展階段。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動國際文化交互交融與合作創新,成為朝陽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的「內在需求」。

  文化創意產業低能耗、高創意、高附加值的產業特性,使之成為朝陽推動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

  新京報:過去五年的關鍵詞之一是非首都功能疏解,在這個過程中,有多少疏解後的空間用於服務文創產業?目前收效如何?

  吳桂英:這些年來,我們堅決破除「捨不得」的糾結,堅持控疏雙管齊下,堅定不移地推進功能疏解,做好先舍後得、瘦身健體大文章。

  幾年來,國家文創實驗區範圍內通過工業廠房改造利用、傳統商業設施升級、有形市場騰退轉型三種方式,新轉型升級了32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建築規模共201.28萬平米。

  這些園區正進行著人口、空間和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以文化創意產業獨特的集聚形態,引導區域人口、資金流、信息流等的變化,促進了城市空間更新,轉換了新的發展動力,產出效益明顯更高,也帶動了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化。

  新京報:文創產業從無到有,從小變強的過程中,政府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一角色是否發生過變化?

  吳桂英:形象地說,在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高速路上,政府做的就是劃定車道線、設置信號燈,而市場是發動機,企業是駕駛員,通過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同向互動,推動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在朝陽區文創產業從無到有、從小變強的過程中,政府的工作重點和具體舉措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產業發展的初期,政府的工作重點是高舉旗幟、強化引導、項目推動、加快聚集;而經過一定的發展之後,政府的工作重點更傾向於完善政策、培育市場、搭建平臺、提升服務。

  新京報:你認為,未來文創產業在朝陽區社會經濟發展中佔據怎樣的地位?

  吳桂英:無論是從文創產業本身的高融合性、高附加值特點,還是從首都新的城市戰略定位要求來看,朝陽區已經進入到文化引領發展的新階段,文創產業成為朝陽區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經濟升級轉型的新引擎,同時肩負著提升區域文化底蘊、提升區域環境品質的重任。

  採寫/新京報記者 黃穎

相關焦點

  • 亞洲第一砂輪廠華美變身,鄭州二砂文創園首期盛大開園
    二砂文創園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2個核心片區中,涉及中原區的三個核心片區之一,也是鄭州市文創項目的「重頭戲」。二砂文創園在老廠房基礎上改建,也凝聚了鄭州人滿滿的期待。  首開園區正式開放!鄭州二砂變身生態文創公園  10月17日上午,主題為「星所在·鄭中心」的鄭州中國二砂文創園開園儀式暨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二砂文創園包浩斯建築內舉行。
  • 北京「大寶」老廠房變身非遺文創園 未來將在SOD蜜裡車間購物
    昨天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旁的永生巷4號院內,全國首個非遺主題文創園區「詠園」正式開園亮相。這裡曾是北京三露廠的所在地,著名的大寶SOD蜜最早就誕生於此。如今,1.4萬平方米的老廠房從外觀上依然保留著過去的「老元素」。
  • 烏蘭浩特整廠設備拆除回收優質商家
    工廠設備回收大型廠房拆除回收專業拆除倒閉企業物資蘇州工廠設備回收 流水線設備拆除回收公司 室內拆除|酒店拆遷,廠房拆遷、公司遷移 工程拆除:各種廠房、民房、寫字樓、酒店、商場內的拆除等、承攬民用建築及大型廠房拆除工等
  • 揚州盤茂標準件廠分享關於平鍵的分類
    平鍵廠丨專業生產丨平鍵廠房丨揚州盤茂2.半圓鍵半圓鍵也是以兩側為工作面,平鍵廠丨專業生產丨平鍵廠房丨揚州盤茂3.楔鍵楔鍵的上下面是工作面,鍵的上表面有平鍵廠丨專業生產丨平鍵廠房丨揚州盤茂4.切向鍵切向鍵是由一對楔鍵組成,能傳遞很大的扭矩
  • 環旭電子越南廠動土,一期廠房預計明年第三季度正式投產
    集微網消息,11月14日,環旭電子在越南海防市海安區Dinh Vu工業區舉行越南廠動土典禮。 圖片來源:環旭電子 越南廠投資項目於2019年12月12日經環旭電子董事會審議通過,並設立全資子公司環旭電子(越南)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運營公司,第一期計劃投資總額為2億美元,該項目是越南海防市2020年規模重大投資項目之一。
  • 升級後的「二砂」,能否成為鄭州的文化地標?
    華山路至嵩山路,中原路到建設路,鄭紡機鄭煤機二砂電纜國棉廠,中原集貿市場到商業大廈,西城旅社到碧沙崗,露天電影到職工醫院,三層蘇式建築到國棉廠的大牌坊……這些,都是老鄭州人內心深處的西郊記憶。歷史,仿佛定格在這座年代悠久的工廠:弧形鋸齒式廠房房頂,粗大的熱力管網,與周邊高樓齊肩的煙囪……二砂老廠區現狀 圖@嘿-尚二砂廠房內部 圖自:有趣鄭州這裡,是「一五」期間由當時的民主德國協助興建的全國最大砂輪廠、曾經的中國「第二砂輪廠」(現為白鴿集團磨料磨具有限公司
  • 兩岸太陽能矽晶圓廠群擁LED藍寶石基板
    兩岸太陽能矽圓廠積極搶攤LED藍寶石基板,近日大陸江西賽維也宣布到位,可以說兩岸代表性太陽能矽晶圓廠幾乎都到LED藍寶石基板報到,雖然藍寶石基板目前技術分歧,離大量產出可能仍有一段時間,但在兩岸太陽能矽晶圓廠群起擁抱的情況下,預估將快速使該產業呈現成熟化。
  • 黑貓警長馬克杯引發懷舊潮 美影廠開發文創衍生品[圖]
    據了解,美影廠負責開發設計的團隊多為80後年輕人,本身就對這些動畫形象十分了解,也很有感情。在設計過程中,他們不僅是簡單地複製黏貼,而是結合人物的顏色、特點,進行創意改造,如黑貓警長的蘋果手機殼,僅簡單運用了黑紅白三色,配合兩隻大眼睛和警帽,便讓人與卡通形象聯想了起來。
  • 京西八大廠將整體轉型 發展文創、科技、文化產業園
    京西八大廠將整體轉型 發展文創、科技、文化產業園 2021-01-06 10:40:05|來源:北京日報
  • 舊工廠變「夢工廠」!老國棉五廠「涅槃重生」,為青島人留住「鄉愁」
    從小眾打卡勝地到時尚藝術街區,紡織谷利用老國棉五廠饋贈的老廠房,活出了新的「藝術人生」,並為城市源源不斷地輸出著「生活美學」。時來運轉國棉「九子」中的「獨苗」紡織被譽為青島的母親工業。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國紡織業一直有「上青天」的說法。
  • 目前汽車自動變速箱維修廠可以分為哪幾類-合肥欣納
    目前汽車自動變速箱維修廠一般可分為:綜合性普通維修廠、各車型特1約維修站、自動變速箱專修廠這三大類。而自動變速箱型號越變越多,汽車擋位也從4速變到5速、6速……因此對維修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目前而言,較新型的自動變速箱對於非自動變速箱專修廠而言維修起來已經變到困難,不少綜合性普通維修廠遇到這類自動變速箱故障不得不將此承包給自動變速箱專修廠。
  • 永利川廠舊址民族工業留下「樂山記憶」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天津塘沽被日軍侵佔,範旭東不願意與侵略者合作,率侯德榜等永利鹼廠精英輾轉湖南、四川等地選址,最終在產鹽豐富的五通橋老龍壩購地700多畝建成永利川廠。「這裡的地層為巖石,非常牢固堅硬,工廠就地鑿取條石修建廠房,也是出於防禦敵機轟炸的考慮。」
  • 「7」字頭工廠代號曾有這個含義,酒仙橋老舊廠房何以走出798藝術區
    不久前,全國老舊廠房保護利用與城市文化發展聯盟年會在北京舉行,探討新時代老舊廠房保護利用和城市文化發展的新途徑、新方式。在這方面,被稱為「新中國電子工業搖籃」的酒仙橋工業基地無疑是成功典範。在計劃經濟時代閃耀著奪目光芒的老基地,經受住了生死存亡的考驗,在創新實踐中探索出一條發展之路,不僅再創輝煌,還在廢棄老廠房裡打造出「798」這塊文創產業的金字招牌。
  • 又一家電子廠突然倒閉 廠內值錢設備均被搬走
    近日,崑山論壇網友爆料,位於崑山張浦鎮南港白米路98號的電子廠鑫正源突然倒閉,黑心老闆深夜將廠內貴重物品搬空,至今下落不明。廠內值錢設備均被搬走爆料人透露,該廠老闆曾深夜帶人把廠內值錢的設備搬走,中途被員工發現並攔下了一臺機器。據悉,還有五十多名員工3月份的工資沒拿到手。
  • 北京朝陽區E9區創新工場:這裡引來了不少文創「獨角獸」
    1998年,雙橋乳品廠併入三元集團,更名為北京市三元食品乳品一廠,並投資1億元進行擴建,從德國、瑞典進口全套的自動生產設備,單個車間加工液態奶的生產能力提高到300噸,成為全國第一家單體車間高產能的乳品廠,我國第一袋利樂包裝奶也是在這兒生產出來的。當時,伊利等全國各地乳企紛紛到這裡來參觀學習。
  • 漢源整廠設備電子廠整廠設備回收承諾守信
    、電子廠設備、五金塑膠廠設備、化纖廠設備、食品廠設備、電容廠設備、礦業廠設備、水泥廠設備、手機屏電腦屏廠設備、印刷廠設備、LED廠設備、燈飾廠設備、皮具廠設備、製衣廠設備、螺絲廠設備等、釣魚線、垂直升降線、自動滾鍍線、半自動滾鍍線、龍門線、吊鍍線、手動線、過濾機、撈桶、爆光機、測試機、打孔機、冷水機、壓濾機、純水設備等及整廠收購、內外圓磨床、大水磨床、慢走絲、線切割、螺絲機、碎料機等、錫膏印刷機、流水線烤箱
  • 飛燕活塞環老廠房現在竟成這樣了…
    位於溧水繁華鬧市中的飛燕文化產業街區 花草茂盛,綠意盎然, 原來的老廠房變成文創工作室、 廢棄工具機成為綠園裡的小品、 磚頭砌成的鏤空牆增添幾分藝術感
  • 發展文創、科技、文化產業園 京西八大廠將整體轉型
    記者獲悉,借鑑首鋼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經驗,石景山區將在「十四五」時期繼續探索傳統工業廠區開發利用和產業轉型,推動北重廠、石景山熱電廠發展文創、科技、文化產業園,實現京西八大廠整體復興。  京西八大廠,即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石景山發電總廠、北京首鋼特殊鋼有限公司、北京重型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首鋼二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鍋爐廠(北鍋-巴威)、燕山水泥廠、北京西山機械廠八家工業企業,總佔地面積1032.5公頃,總建築面積851.96萬平方米。
  • 永利鹼廠南遷 「新塘沽」誕生「侯氏制鹼法」
    A    南遷    「新塘沽」落地五通橋就地鑿石建成石頭廠房    1914年,曾到日本求學的「中國民族化學工業之父」範旭東在天津發起創辦久大精鹽公司,將工廠設在交通發達、原料、燃料採購都很便利的塘沽。
  • 四川廣漢鞭炮廠爆炸原因公布 花炮廠爆炸傷亡人數統計
    四川廣漢鞭炮廠爆炸原因公布 花炮廠爆炸傷亡人數統計  記者從廣漢市委宣傳部獲悉,廣漢金雁花炮有限責任公司南豐生產區廠房發生燃燒並引發燃爆後,9日零時35分,省應急廳委派的煙花爆竹協會和煙花爆竹檢測站的專家抵達現場指導處置,並開展原因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