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陶 成人版"橡皮泥"

2020-12-06 全景網

    因為含有可塑劑和色素,軟陶可呈現出彩色、螢光色、材質紋理和半透明等各種肌理,而它酷似橡皮泥的柔軟度和延展性,也能更容易地讓人通過手指塑形,傳遞出心中的情愫    

    龔羅申最早注意到軟陶這種材質,純粹是網路遊戲「作祟」。「我和太太都愛玩網遊,時間長了,就有了各自中意的遊戲的形象。我最喜歡的是魔獸人物,太太喜歡的是『割繩吃糖果』裡的大青蛙。」龔羅申夫婦想把這些「心頭好」帶到現實中來,無奈尋遍市場都找不到這些「冷門」的玩偶公仔。「乾脆,我們自己動手做,搜了一下國外的網站,發現很多公仔設計師都在用一種叫做軟陶的材料來塑形。」

    龔羅申怎麼也沒想到,這個讓他和太太眼睛一亮的偶然發現,竟然會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我們在網絡上購買了軟陶材料,發現它的塑形並不難,就像兒時玩的橡皮泥。當然,手感上還是有區別的。」因為興趣使然,龔羅申夫婦倆在學習軟陶製作過程中進步神速。經過揉捏、調色、塑形、雕琢、烘烤,大青蛙當天就成了夫婦倆的手機掛件。實驗數次之後,造型和顏色相對複雜的魔獸人物也很快出爐。從此,龔羅申的軟陶製作一發不可收,綿軟的手感和強烈的可塑性,讓他沉迷於此。他不僅以此自娛自樂,還開了作品淘寶店,接下志同道合的遊戲迷的軟陶訂單。「網絡定製服務一直在增加,很多熟客也要求體驗一把軟陶製作的樂趣,我就順勢開設了大鴨軟陶屋作為實體體驗店。」原本在IT界打拼的龔羅申,兩年前已經全身心投入到這個行業中。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和日本,從業餘的遊戲迷、極客,到專業的設計師、建築師,軟陶擁有大量擁躉,其創作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而在國內,如果用橡皮泥來做類比,軟陶的概念很容易被人理解,但是,這種材料對大多數人還略顯陌生。不過如今,在國內的一線城市,軟陶製作已經悄然流行了起來。在上海,除了大鴨軟陶屋之外,東籬文藝沙龍、小事小室DIY休閒教室、豔域文藝沙龍的軟陶課程也吸引了一批年輕人。此外,軟陶的製作書籍以及網絡上相關的軟陶論壇也層出不窮,像樂思陶這樣的專業軟陶論壇,曬圖的更新頻率相當迅速。

    在形容軟陶創作的意義時,龔羅申套用了國外某位軟陶大牛的話:「遊戲終有一天會結束,當我們看著這些可愛的人偶,也許會想起當年那個美麗的夢。」當然,每個人把玩軟陶的動機,不一定和網路遊戲有關。他們也可能把軟陶本身作為一種載體,在其中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情感色彩。烘烤之前的軟陶,柔軟度和延展性極佳,或許也能更容易地讓人用手指傳遞出心中的情愫。

    究竟,這種成人版「橡皮泥」具有什麼樣的魔力?

    經過每兩個星期一堂課的學習,三個月後,即使沒有參照模型,擔任公司財務主管的趙麗莎也已經能夠很嫻熟地在半小時之內製作出哆啦A夢。「先用藍色和白色的軟陶泥捏出頭部和身體,接著再用美工刀和黑泥雕琢它的五官和鬍鬚。」軟陶班裡人多卻很安靜,趙麗莎一邊輕聲解釋,一邊不停地用手指指腹在塑料板上揉捏著泥團,好擠出其中的小氣泡。能根據泥團的形狀不斷調整下手的力度,這件事情讓她頗有成就感。「哆啦A夢渾身滾圓,塑形並不難,最有挑戰性的是做鬍鬚,因為太細,所以力度不太容易掌握,得用巧力。我也經歷了多次『血的教訓』才算小有所成。」

    根據東籬文藝沙龍軟陶教練翁乃倩的說法,「軟陶的入門相當快,有的學員動手能力強,1個小時就能依樣畫葫蘆捏出作品。當然,如果要做出結構更複雜、用色層次更多的東西,就需要至少10多個小時的練習。至於在網絡上引起轟動的軟陶建築模型,那就更需要投入海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她的話來說,好在人們在這種材料上獲得的回報總是與投入成正比的,這也是為什麼軟陶能在快節奏的都市中流行起來的原因。

    而根據翁乃倩的觀察,初來乍到的新學員,往往都是抱著再度體驗一下兒時玩橡皮泥的好奇心態,網絡上那種熟手用捏橡皮泥的速度製作公仔的視頻「欺騙」了他們。「做了一段時間的軟陶,他們就會對這種材質有全新的認識。」儘管和橡皮泥有些類似,但軟陶的技術含量顯然要比前者高得多。軟陶雖然被稱為聚合體黏土,但它不是地球上的自然黏土,而是由PVC聚氯乙烯所合成的,在上世紀30年代初,由德國的一位玩具製造商發明。之後,他將專利賣給了材料公司,這種材料開始在西方設計界逐漸流行。軟陶中所含的不同可塑劑和顏色色素,讓它呈現出彩色、螢光色、材質紋理和半透明等各種肌理。和橡皮泥一樣,它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多樣性,但軟陶作品可以被長時間保存,在製作過程中也不容易受到手指溫度的影響。在製作和修整之後,人們通常會將這種黏土放在烤箱裡進行低溫烘焙,整個過程中,它不會變形、收縮或者褪色。成形之後,人們還可以繼續對它進行打磨、鑽孔、著色。作品完成後,一般可以保存兩年以上的時間,如果冷藏,保存期可以繼續延長。

    「和當初只追求動手和好玩的心態不同,現在做軟陶,能讓我迅速靜下心來,不想那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趙麗莎對軟陶的三分熱度退卻之後,製作過程中的安靜和細膩,又再度把她從浮躁的世界中拉到了工作檯前。「每次兩三個小時,學習費用不過就幾十元,最多上百元,吃頓飯看個電影都不夠。但是,在這裡,揉揉捏捏,一筆一畫的雕刻之間,各種微小的動作,卻可以讓心徹底放鬆下來。」用趙麗莎的話來說,學習軟陶不啻為一種性價比很高的放鬆心情的活動。

    這不只是國內軟陶玩家的心得。美國獨立設計師麗薩·帕弗爾克(Lisa Pavelka)也有相仿的故事。她目前在軟陶界已經小有名氣,她用軟陶創作的Art Deco迷你家居作品在網站上銷售成績相當不錯。「一開始做軟陶是因為塑形方便,它能把我的想法迅速變成現實。但後來做著做著,就慢慢沉浸在其中。沒有煩惱,也不會胡思亂想,你所要做的就是讓大腦、眼睛和手指變成一個整體,簡單、純粹,我迷戀這種感覺。做軟陶成了我的一種習慣、一種依賴。和其他設計不同,我從來不擔心自己靈感枯竭的那一天。」她在回復《第一財經日報》的郵件中說,「我當然希望自己的作品受歡迎,但我同樣也鼓勵朋友自己去嘗試軟陶製作。它總能在紛繁複雜的現實中開闢一塊意想不到的自我天地。」

    手工匱乏年代的禮物

    自己動手,既減壓又能陶冶情操,何樂而不為?但軟陶的這些特性,對王嘉鈺來說還遠遠不夠。這位「80後」高校教師,對於動漫和卡通公仔並不怎麼感冒,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對軟陶製作的熱情。他學習軟陶製作,林林總總算起來也有兩年時間了。「下個月是女朋友的生日,我想送她一對耳釘,獨一無二的。諮詢了老師以後,發覺用軟陶來做是可行的。不過,軟陶本身沒有承重力,耳釘要用金屬的框架做搭配,工藝稍微複雜了一點,必須用心做。」和王嘉鈺一樣,一些高階班的軟陶學員通常都帶著小心而喜悅的心情,把軟陶和其他材料混搭起來,開始探索自己專屬的創作歷程。在混搭這方面,軟陶也表現出了很強的「包容性」和「百搭精神」,金屬、木頭、紡織品、玻璃各種材料均不「忌口」。更大膽的創作者還會在軟陶中摻和一些閃光的金屬粉末,其實,這種做法危險係數並不高,用烤箱來烘焙從來還沒有過熔化現象。

    「按照以往的經驗,我覺得試過幾次就會成功的。」耳釘製作一旦成功,王嘉鈺還打算做袖扣和項鍊掛墜送給周圍的親朋好友。「買奢侈品很方便,我也不是掏不起這錢,但就算是限量版也有和別人撞的時候,而且也有炫富和惡俗的嫌疑,哪裡比得上自己親手製作來得意義重大?」

    儘管王嘉鈺是軟陶班裡為數不多的男生,在這些軟陶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通常會達到3:7,似乎女性對於軟陶的接受度更大一些。不過,與王嘉鈺有著相似想法的大有人在。「我為太太買過不少造型別致的首飾,她接受時表情越來越淡然,我曾經為怎麼製造驚喜而苦惱。」汽車銷售經理謝振海,一次在朋友的指點下,學習了軟陶製作,用家中的烤箱烤制了一條簡單的手鍊。「回頭想想,做工粗糙得很,要是現在,我肯定不好意思拿出手。」但是正是這條項鍊,卻在結婚紀念日的時候讓太太感動得淚流滿面。這讓謝振海從此也體會到了自己做手工對家人的意義。現在,他的軟陶已經過了追求形似的階段,開始追求質感,而他現在的偶像不是什麼成功的企業家、政治人物或者經濟學家,而是日本的軟陶大師皆川良一。「以前覺得做手工的人全是匠氣,但現在,我卻覺得這份和時代不相稱的匠氣才是最彌足珍貴的東西。」

    「在我們這個年代,自己動手的機會相當匱乏,用手工寄託感情的傳統也消失殆盡。」網名為「寒涵」的泥塑教練於惠,已經有十多年的軟陶創作經驗。她覺得,對中國人來說,軟陶恰好提供了一個「新的情感載體」。

相關焦點

  • 手藝人中的高能玩家:她用軟陶捏老虎,旁人難辨真假
    提起軟陶,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把它和橡皮泥聯繫起來,事實上,兩者確有共通之處,都可通過巧手,轉換成色彩多樣、樣式奇特的小玩意兒,而究其根本,兩者又是大有不同的。
  • 手工軟陶:可愛的小豬豬,原來是這樣捏出來的,粘土橡皮泥也能做
    藍色軟陶壓成薄片,然後切成心形,心形周圍繞一圈白色軟陶,並用錐子或者牙籤壓出波浪形花邊。肉色軟陶捏成稍大一些的橢圓形,作為小豬的腦袋。取兩坨肉色軟陶,捏出菱形,壓扁,分別黏在小豬腦袋兩側,小豬豬的大耳朵就做好了。再捏出兩個小小的橢圓形,作為小豬的鼻子。 這樣的小豬需要做兩個,並排放在心形軟陶上。然後用錐子或者牙籤扎出小豬的鼻孔和眼睛。
  • 軟陶入坑必修技法「原創」
    【仿真水】攪拌成奶油糊狀,烤制溫度同普通軟陶一樣。【四】軟陶的品種分類區分軟陶包含:普通彩色軟陶硬一點可以製作真人公仔 動漫手辦等質地細膩好抹平塑性軟一點可以運用到美術教育學校等【一般來說擁有加固粉就可以讓軟陶變硬,軟化劑可以讓軟陶變軟】軟陶包含:高透土全名是高級半透明軟陶土
  • 軟陶DIY丨仿真界的翹楚,當真你就輸了!(內附定型方法)
    軟陶DIY用雙手創造微觀世界,給生活增添一份詩情畫意!若說到仿真,小夥伴們更多接觸的是黏土類。今天,就由小U帶大家一起來瞧瞧這個繽紛的軟陶世界吧!軟陶又叫塑泥,源於歐洲。它並不是陶土類,是一種PVC人工低溫聚合材料。看似像橡皮泥,實質更接近塑料,有比較生動的造型能力,是專業雕塑材料之一。
  • 美術老師開啟軟陶藝術文創之路
    近日,新華書店眾晟萬達店的展柜上出現了一組組可愛的軟陶小泥人,惟妙惟肖的動作神態,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據了解,這些有趣的軟陶作品全部出自龍山學校「妮印文創」社團,而手把手指導學生們製作小泥人的老師就是楊芬。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把個人愛好做成小事業的美術老師。
  • 軟陶泥手工DIY漂亮小飾品的方法 軟陶飾品製作教程
    想學習關於軟陶飾品的手工製作方法?聚巧網為大家準備了大量軟陶飾品的手工教程和圖解。軟陶由於軟,很容易被製成許多形狀,然後烘烤變硬,所以,軟陶是雕刻工匠和藝術家經常使用的材質,也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不同的飾品。下面介紹的是軟陶手工DIY漂亮飾品的方法,所用的軟陶可以自由搭配顏色,自己喜歡就好。
  • 專業軟陶手工材料和免烤軟陶材料區別
    作為一名軟陶專業設計師,從早期學習製作開模打樣,後來做聖誕節設計、燈具設計、文具飾品設計、旅遊產品設計等等數十年了。深深地跟軟陶行業融為一體,也願意和大家分享關於軟陶的話題。今天跟大家主要談談關於軟陶備受爭議的一個話題, 以便新接觸軟陶的同學們選擇材料。
  • 軟陶手工如何速成,成為賺錢的事業?
    有網友問我陳老師,軟陶要如何速成,成為我賺錢的事業?這個問題我考慮了一下,涉獵太廣泛,得慢慢回答。如果只是很簡單的說,不能速成,也許他剛認識軟陶就開始失望了。我希望和軟陶手工製作設計有緣的同學,循序漸進的了解軟陶,喜歡軟陶,以軟陶為生,最後升華到軟陶藝術。
  • 2020年關於新手入坑軟陶材料的選擇方向
    高透土-大地軟陶提供圖片後來逐漸國內玩軟陶多了,做材料也多了,對軟陶材料手感,功能分歧也很大,這裡我把我對關於軟陶的質量選擇方向闡述一下至於那種你烤制了很久依然一碰就斷的必然是劣質的軟陶 ,因為軟陶原料裡如果添加過多的填充料就會很糟 ,當然降低了成本。。。結果大家可想而知。
  • 原創-數學老師王秀雯跨界引領軟陶手工藝術新活力
    食玩液體軟陶必備工具,不會用可不行呢一型液體軟陶對烤制要求比較高,必須有專業老師的指導,才能很好的展示作品的魅力。這也是為什麼大地軟陶目前不對外非學習玩家出售越踢軟陶的原因。而王老師不僅僅把這些材料應用和工具技法很好的推廣了出去,讓更多的人對軟陶有了深入的了解,大家感嘆,原來軟陶的學問這麼深呀,都紛紛表示以後會長期加入軟陶藝術的行列。
  • 軟陶教程-捧一盞手燈,照亮你的手工之路
    我們以雪人手燈為例子闡述輔助材料配件和軟陶結合的應用。同時網絡會員可以結合視頻課程可以更加明晰材料配件的使用,可以添加收藏備用。睡帽雪人8釐米手燈,大地軟陶初級課件舉例作品-睡帽雪人手燈首先需要準備以下工具材料
  • 軟陶經歷了什麼?今天職業設計師來告訴你
    其實最早軟陶在國內叫麵包土但是麵包土並不是真正的粘土,而是由聚氯乙烯添加一些可塑劑和顏色色素合成得到,配方一般包括:PVC樹脂、軟化劑、有機溶劑、多元酯、熱塑性塑膠以及碳酸鈣,按一定配比混合而成。將合成得到的軟陶放在烤箱中低溫烘焙就能得到所設想的形狀和結構,而且不會收縮變色,成品也可重新鋪設、打磨、鑽孔、著色,永久保存。
  • 手工DIY:這麼美麗可愛的花仙子,原來是手作達人用粘土軟陶做的
    義大利手作達人的軟陶作品欣賞一下吧。做的好美啊,而且這種軟陶略微有點半透明的質感,非常適合做這種粉嫩粉嫩的花仙子。不過我有點點擔心,花仙子貌似沒穿衣服耶,現在平臺掃huang抓的緊,咱們這麼美的軟陶小仙女,會不會被機器和諧了啊?
  • 橡皮泥手工製作:玫瑰花
    取一小塊橡皮泥在牙籤上捏出這樣的形狀~這是花心。取一小塊培培樂彩泥在牙籤上捏出這樣的形狀~這是花心。然後揉出3個小橡皮泥團,3個較小的橡皮泥團,4個中等橡皮泥團,4個大橡皮泥團。最大的橡皮泥團直徑大約是小橡皮泥團的3倍。這些就是4層不同大小的花瓣啦!拿出一個小橡皮泥團,壓扁,卷在花心上。
  • 石墨烯橡皮泥傳感器
    但實際上,雖然石墨烯被廣泛應用於納米複合材料中,卻很少有嘗試用「高粘彈性」物質比如橡皮泥與之混合。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材料科學研究中心(AMBER)的研究人員發現橡皮泥能夠同時表現出彈性固體和液體的特質,而且在結合石墨烯後,這種特性愈加明顯。於是,研究人員將兩種材料——石墨烯和橡皮泥(SillyPutty)混合,得到了一種優質導電性的高靈敏傳感器。
  • 「湖北初中生用軟陶捏手辦」上熱搜!四檔路飛霸氣,鋼鐵俠神還原
    「初中生用軟陶捏漫畫人物堪比手辦」這是一則被推上熱搜第26位的熱點資訊,如今閱讀量不大(3000+萬)估計是新鮮滾熱辣出爐的吧。具體來說,這是經由「時間視頻」發布的一則對湖北初中生小鐺的採訪錄像,年僅11歲,卻幾乎完成了足以讓無數大人汗顏的軟陶創作。
  • 軟陶DIY:手工捏的玩偶娃娃,你也做一個吧,大人小孩都能學得會
    紅色軟陶壓成薄片,用梳子壓出豎紋,我們就擁有了百褶底裙的紋路。把紅色百褶底裙圍在松果的底端。我們再用白色軟陶做一條長裙。白色軟陶先捏成水滴型,用工具在底端琢出圓孔,並逐漸擴大圓孔,直到手指可以伸進洞裡。用手指捏著裙邊,慢慢往四周延展,形成好看的大裙擺。淡藍色軟陶搓成細長條,圍著裙擺繞一圈,然後用錐子輕輕壓出波浪花紋。
  • 用軟陶泥捏一個王俊凱,成品卻遭粉絲瘋狂吐槽,就因多捏了一個人
    用軟陶泥捏一個王俊凱,成品卻遭粉絲瘋狂吐槽,就因多捏了一個人泥人的腦袋已經做好了,臉上的五官都還不清晰,已經用粉色的軟陶泥把唇色做好了。慢慢的再做出眼睛和鼻子,這樣的過程很緩慢,畢竟這個東西太小了,在手中稍不注意就會捏出不一樣的痕跡。眼睛做好了以後就開始有些靈動了,黑色的眼珠子在眼眶裡好動人,這個手藝確實很好啊!慢慢再做好黑色的頭髮,一點點的剪出碎發的感覺。
  • 可以探測蜘蛛腳步的超級橡皮泥 Science 論文推薦
    圖片來源於網絡編譯 韓宇 卓思琪審校 金莊維 給你一塊兒橡皮泥(silly putty),你能玩出什麼花樣?像這樣(圖左)?不服?算你厲害點兒,整一套植物大戰殭屍(圖右)總可以吧。但在你手裡,橡皮泥始終是橡皮泥,而科學家卻可以將它改造成「血壓計」,不僅玩出了驚人的技術突破,順便還能發一篇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