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脫貧智慧】「輪椅畫家」張海晶:畫筆繪出多彩脫貧路(組圖)

2020-11-30 西部網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近年來,江西全省上下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感恩奮進、盡銳出戰,實現2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脫貧攻堅的路上,贛鄱大地湧現出一批批先進個人,他們滿懷激情,用智慧和勇氣,帶領大家走上致富之路。從5月14日起,中國江西網推出系列融媒體報導,聚焦脫貧攻堅中湧現的感恩奮進典型人物,講訴他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的感人故事。今日,推出第五篇,走近九江市都昌縣大港鎮鹽田村街上自然村張海晶。

統籌:中國江西網地市新聞部

張海晶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張璐攝影報導:春日的細雨,悄無聲息地喚醒了沉睡的小草,薄霧籠罩的遠山和水田裡,幾間農舍掩映其中,一派世外桃源之景……這是都昌「輪椅畫家」張海晶畫筆下的都昌縣大港鎮鹽田村。「我們脫貧了,現在的生活很充實。」張海晶笑著對記者說。

17歲時不慎高樓墜落,通過繪畫走出傷痛

張海晶於1990年出生在浙江麗水一個普通家庭,17歲的她,在陽臺收衣服時不幸從六樓跌落,雖然生命得以挽救,她卻從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與輪椅為伴。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張海晶情緒低沉了近兩年。19歲時,不甘沉淪的她毅然離開家,先後到麗水、杭州等地學習素描、水彩、油畫和景泰藍工藝畫。期間,她認識了都昌縣大港鎮鹽田村殘疾青年但譽超,或許是有著相似的經歷,兩人有著很多共同語言,很快便墜入愛河。2014年,她與但譽超喜結良緣,成為大港鎮鹽田村的一名「外來媳婦」。2016年,女兒小小但出生,她的網名和畫作落款從筆名晶晶變成了「但夫人」。

張海晶在畫室教女兒畫畫

「輪椅畫家」用自己的專長普及農村美術教育

2016年,張海晶一家被當地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改善生活,張海晶利用繪畫特長,出售自己的作品以增加家庭收入。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張海晶在鎮上創辦了美術工作室,在指導當地的留守兒童學習繪畫的同時,創作繪畫作品在網上銷售。「一節課只收20塊錢,加上網上賣畫,一個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覺得挺好的。」張海晶說,村裡的年輕老師也都喜歡跟著她學畫畫,只要有心學習,她也不分年齡,一併教授。

「我希望利用我的專長,普及農村美術教育,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學到一些繪畫知識,為他們打開一扇繪畫世界的大門,讓他們的生活多一種可能。」目前,張海晶的畫室裡有30多個中小學生跟隨她學習繪畫。

與此同時,通過政府幫扶,丈夫但譽超也有了自己的工作。2018年,張海晶一家脫貧摘帽。

張海晶的作品《二十四節氣》

記者在張海晶家附近轉了轉,被她家新房外牆上的二十四節氣圖牆畫吸引住了,一幅幅圖色調清新,通過圖中展示的景色,一目了然看懂一年的節氣變化。「這是在疫情期間完成的,這段時間沒有學生來上課,我就想著做點什麼事。」張海晶笑著說,「一天不畫畫都難受。」

張海晶畫筆下的女兒

張海晶一家,在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幫扶下,通過激發自身的內生動力,2018年已順利脫貧。張海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融入脫貧攻堅的大潮中,用手中的畫筆,繪就一幅幅多彩的脫貧攻堅畫卷。「慶幸自己生活在這個美好的時代,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過上想要的生活。」張海晶堅信地說。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江西篇)」輪椅上放飛的多彩夢想——記都昌縣自強脫貧...
    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鹽田村委會街上自然村的張海晶,是位90後殘疾女青年。她的老家在浙江省麗水市,5年前為追求愛情、追求幸福,遠嫁給都昌縣小山村裡的殘疾青年但譽超。面對命運的磨難和生活的艱辛,她用手中的畫筆繪就五彩斑斕的「脫貧圖」、「扶貧景」。2018年,張海晶榮獲九江市「三八」紅旗手、都昌縣自強脫貧模範稱號。
  • 眾志成城 蝶變出彩 商水:戮力同心繪就「脫貧畫卷」
    在這場戰役中,勤勞樸實的商水兒女發揚「責任擔當、勤勞智慧、堅韌不拔、守望相助」的奮鬥精神,以大地為卷,以心血為墨,書寫著忠誠與擔當,繪就了一幅脫貧與發展的「商水畫卷」。截至2018年底,全縣13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5月省政府批准商水縣脫貧摘帽。全縣建檔立卡人口23607戶92878人全部脫貧,歷史性地實現區域性整體脫貧。
  • 虹霓村的多彩脫貧路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虹霓村大力推動鄉村特色旅遊發展,重點提升村容村貌,優先吸納貧困戶就業。農家樂、光伏發電、糧食精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有效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2018年底,虹霓村實現整村脫貧。這是一張拼版照片,上圖為:過去的山西省平順縣虹霓村(資料照片);下圖為:11月12日拍攝的虹霓村(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甘肅是中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共有75個貧困縣其中58個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4.7萬公裡,提前兩年實現了全省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今年以來,處治「暢返不暢」路段433公裡,修復災毀路段2852公裡完成窄路基路面加寬、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等農村公路2291公裡,完成縣鄉道安防工程9544公裡,完成危橋改造158座,建成村組道路1.5萬公裡,解決了8586個村組通硬化路的問題。
  •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2020-11-19 21:09:29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臺
  • 楊文軍:手執畫筆描繪鄉村脫貧美麗畫卷
    為生動展現脫貧場景和小康故事,今年七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百村行」大型採訪報導活動,我州冊亨縣弼佑鎮偉外村入選並進行了央視直播和報導。為展示報導成果,活動又組織開展「百村脫貧畫卷」徵集,我州畫家楊文軍精心繪製了偉外村鄉村脫貧畫卷,將於10月底參加「走村直播看脫貧」會師活動聯合展出,向外界展示黔西南脫貧攻堅,產業發展的良好成績。同時,還將作為珍貴史料,永久留存和展覽。據了解,楊文軍創作的水墨畫作品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描繪了偉外村立足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產業,脫貧致富奔小康,建設美麗鄉村的生動場面。
  • 【中國的脫貧智慧】瓜州:產業扶貧託起增收致富「小康夢」
    政府的溫暖讓吳生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幫扶下,吳生錄實現了脫貧摘帽。  「幫扶幹部到我家,拿出『扶貧菜單』和我商量,是養牛養羊養豬還是養雞養鴨,是種苜蓿還是制種花卉?扶持選項讓我自己挑選。」吳生錄說,今年,他結合自己的想法和幫扶幹部的建議,將養牛作為發展新路子,調引了2頭西門塔爾牛,大力發展養殖業。
  • 跨越山海,築夢脫貧!《奔跑吧黃河篇》與《山海情》重走閩寧鎮脫貧路!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
  • 再為祖國山河立傳——參觀「聚焦脫貧攻堅」傅抱石中國畫作品展有感
    行萬裡路,繪萬卷山河圖卷,親身遊歷,並以寫生為藝術創作的方式在中國已有很長的歷史與傳承了。我們在中國政協文史館所看到的這場展覽,正是全國的美術家熱忱參與到繼六十年前傅抱石引領中國畫家們「為祖國山河立傳」之後,「再為祖國山河立傳」的一場走進和描繪新老區、新生活、新農村、新山水的活動中來,以「師造化」的熱忱與敬畏心,用畫筆記錄下來的今夕祖國之美。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這份脫貧奇蹟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得益於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得益於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中國力量」,才創造出了人類脫貧史上的偉大奇蹟。
  • 「感動中國人物」張渠偉:貢獻健康、智慧和熱血換來13萬人脫貧
    據了解,該片取材於渠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張渠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進事跡。渠縣是四川省的人口大縣。窮,曾是渠縣的代名詞,這個四川省排名第二的平困縣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稀飯縣」!2014年3月,張渠偉赴任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初來乍到,他第一時間翻出了縣裡的貧困資料,143802!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讓張渠偉嚇了一跳。只有10多名工作人員,怎麼脫貧?成了張渠偉成天思考的問題。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2020年11月23日,隨著貴州省政府宣布紫雲等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中國這一了不起的成績,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引發了世界對中國脫貧事業的關注。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解鎖中國脫貧密碼,應該成為我們關注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 中國平安精準扶貧:「三村工程」以金融打通脫貧路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石海平)12月5日,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大會」在京舉行,大會以「脫貧攻堅中國經驗的全球分享」為主題。平安集團董事會秘書兼品牌總監盛瑞生出席並發表主題講話,分享了平安精準扶貧之路的「三村工程」。
  • 一根數據線串起脫貧路
    雲南脫貧看昭通。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一根小小的數據線把東莞和昭通兩座城市連在了一起,串起了一條山區百姓的脫貧路。數據線串起資金鍊工作要做在點子上,扶貧要扶到根子上。區域經濟學中有一個「貧困惡性循環理論」,認為落後地區由於人均收入水平低,儲蓄和消費能力都不足,這就限制了資本形成,使落後地區長期陷於貧困中。
  • 聚力決勝攻堅戰 見證脫貧奮進路|重慶衛視《謝謝你來了》系列特別...
    第一集《奮鬥·闖出幸福》邀請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講述他和村民「絕壁鑿天路」的傳奇壯舉;第二集《奮鬥·拼出幸福》對話石柱縣中益鄉坪壩村鄒小珍、向大忠夫婦,回顧夫妻倆走上致富路的自強歷程;第三集《奮鬥·創造幸福》請來奉節縣平安鄉扶貧幹部高成國,訴說他在幫扶路上的點點滴滴。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英5歲自閉症女孩成天才畫家 用畫筆對寵物貓表愛意(組圖)
    原標題:英5歲自閉症女孩成天才畫家 用畫筆對寵物貓表愛意(組圖) 艾瑞斯在畫畫,「圖拉」坐在一旁看著她。當艾瑞斯畫畫時,「圖拉」大部分時間都安靜的待在一旁看著她畫畫,有時也會調皮地和她的畫筆玩耍。   約翰森稱「圖拉」的出現對艾瑞斯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說:「她變得更加的開朗和活潑,只要『圖拉』在時,她更加願意更別人交流,比任何時候都幸福。」   最近,在艾瑞斯的畫作中,艾瑞斯的父母還發現了類似貓咪的眼睛和鼻子的痕跡。
  • 泗洪:牢握「四色融合」畫筆 繪就小康幸福圖景
    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以紅色文化為引領,重點發展金色稻米、綠色苗木和藍色水產三大特色農業產業,用「紅金綠藍」四色融合畫筆,繪就全面小康幸福圖景。同時,輻射帶動周邊農莊燒烤、水上垂釣、果蔬採摘等特色旅遊業發展,構建「以紅帶綠」旅遊綜合體,實現促脫貧、穩就業、強產業,改變了村居貧困落後的面貌,村民們也在致富中收穫滿滿幸福感。初秋時節,金色的稻田順著綿柔的秋風,如浪濤般鋪展開來,與農房、道路、青松相映成趣,遠遠望去,一排民居白牆黛瓦,宛如一幅金秋鄉村的美麗畫卷。
  • 【中國的脫貧智慧】「草原雲谷」有了現代範兒
    中國「草原雲谷」稱號,烏蘭察布可謂實至名歸。去年,烏蘭察布市主辦的2019大數據創新應用與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大會、2019草原雲谷大數據安全高峰論壇等多場活動,讓這座塞外小城的知名度在大數據的照耀下變得更為響亮。在距離北京300多公裡、車程幾小時的烏蘭察布建一個大數據中心,已經在諸多科技公司的規劃當中。算起來,對於大數據產業的布局,烏蘭察布市早在7年前就已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