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脫貧智慧】「草原雲谷」有了現代範兒

2021-01-08 正北方網

「草原雲谷」有了現代範兒

——烏蘭察布走上小康之路系列報導之二

在內蒙古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烏蘭察布市是特別的存在。

所轄的11個旗縣區中,曾經有8個國家級貧困旗縣、2個自治區級貧困旗縣,深度貧困人口一度佔內蒙古的46.2%。

土地貧瘠、天冷風大和窮困落後是烏蘭察布貼了很久的標籤。

如何甩掉這些標籤,烏蘭察布市人願望強烈。

好風憑藉力。依託「北京向西一步,就是烏蘭察布」的區位優勢,烏蘭察布市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主攻大數據、大物流、大旅遊三大產業,實現彎道超車。

「嗡嗡」低響聲中,一臺臺高速運行的伺服器正在存儲、讀取和傳送著海量數據。經過一年的緊張建設,具有百年存儲、容量達23PB的內蒙古政務雲大數據災備中心項目在烏蘭察布市落成投運。

這個中心是大數據容災備份項目,其主要功能是為政府、金融、醫療、石油、檔案等各行業機構提供便捷、安全、綠色的數據長期存儲和容災備份服務,具有不可篡改、抗電磁輻射、低運營成本、節能環保等獨特優勢和先進性。

目前,烏蘭察布華為大數據云服務中心(一期)、內蒙古亞信數據港、同舟匯通北方大數據中心等11個數據中心項目紛紛落地烏蘭察布市,總投資規模約492億元,承載伺服器規模約190萬臺。

南有貴陽,北有烏蘭察布。中國「草原雲谷」稱號,烏蘭察布可謂實至名歸。

去年,烏蘭察布市主辦的2019大數據創新應用與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大會、2019草原雲谷大數據安全高峰論壇等多場活動,讓這座塞外小城的知名度在大數據的照耀下變得更為響亮。在距離北京300多公裡、車程幾小時的烏蘭察布建一個大數據中心,已經在諸多科技公司的規劃當中。

算起來,對於大數據產業的布局,烏蘭察布市早在7年前就已經開始。

2013年,被稱為中國的「大數據元年」。這一年,華為經過多次考察,決定在烏蘭察布市建設北方雲數據中心。

2014年,烏蘭察布華為雲數據中心開工建設,2016年7月投入運營;2017年,烏蘭察布華唐大數據服務外包基地項目正式投入運營,同年,中聯利信、同舟匯通等數據中心項目相繼籤約落地;今年7月,同方智能製造(烏蘭察布)產業基地投產,標誌著烏蘭察布首個高端電子產品製造業項目投產……

千「數」萬「數」梨花開,大數據是一顆巨變的「種子」,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生長」。

樹高千丈,其根必深。烏蘭察布市發展大數據的根基是什麼?

年平均氣溫4.3℃,數據中心使用自然冷源製冷,同等技術條件下可節約能耗20%-30%;大風讓烏蘭察布成為優良的天然風場、國家重要的風電能源生產基地,大數據企業可享受全國最低電價;雖土地貧瘠,但地質結構穩定,是建設數據災備中心的理想區域。曾經的「窮根」成了得天獨厚的發展資源。不止於此,烏蘭察布市還積極運用大數據為各大產業「賦能」,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助力脫貧攻堅從「輸血」向「造血」轉變。

「去年,我籤了20畝紅皮土豆種植訂單,掙了7萬多。公司給種苗,種好了他們負責賣,太省心了!」商都縣大黑沙土鎮大青溝房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趙志滿看到效益好,今年又籤了30畝種植訂單。

為何全種紅皮土豆?商都縣綠娃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武佔江給大家解了疑惑:「我們這兒種出來的紅皮土豆品質好,口感佳。上次的一場助農活動,只用3天就在網上賣出幾萬單紅皮土豆!現在有了電子商務,足不出戶就能將土豆、南瓜等農產品賣到天南地北。」

自2015年6月底商都縣綠娃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開通「蒙綠娃」旗艦店後,網絡銷售佔到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像「蒙綠娃」這樣的扶貧模式,正在加速複製。烏蘭察布市先後有9個旗縣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已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和物流分撥中心各11個,鎮村(嘎查)電商服務點582個,覆蓋率達44%。

為精準把脈,烏蘭察布市還創新開發了精準扶貧大數據云平臺。通過消除數據壁壘,平臺能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的醫療、社保、子女教育等情況,幫扶幹部還可根據平臺提供的致貧原因,提出脫貧對策,對接扶貧資源。

窺一斑而知全豹。在「大數據+」的加持下,烏蘭察布市脫貧攻堅走出新路徑。

天冷風大不僅催生出蓬勃發展的大數據產業,更為烏蘭察布市帶來全國唯一「中國草原避暑之都」的響亮名頭。

烏蘭察布有「草原藍寶石塞外神泉」美譽的岱海旅遊度假區、集山水靈秀於一體黃花溝風景區、「天然氧吧」蘇木山森林公園……有著「草原博物館」之稱的烏蘭察布,具備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地理、資源優勢,如今正孕育著巨變。

圍繞打造「京郊草原·避暑之都」品牌,烏蘭察布市深入實施大旅遊戰略,集中力量推動旅遊資源開發上規模、出精品,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釋放。2019年,全市接待遊客20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9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以上。

「涼爽的氣候已經成為烏蘭察布市重要旅遊資源,避暑康養、避暑研學、避暑地產正在成為避暑旅遊新的增長點。」烏蘭察布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局長蔡桂芳說。

搭載這趟「順風車」,脫貧攻堅與生態旅遊擦出激烈的火花:農村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產品變商品,又一「致富因子」被激活。

興和縣店子鎮盧家營村的蛻變就是力證。

自治區最大人工林場蘇木山森林公園,其腳下便是盧家營村。村路邊古色古香的「蘇木客棧」送走了一撥又一撥品嘗美食的客人。

午後,身穿統一服裝的57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樊二板還在「蘇木客棧」的後廚忙著蒸饅頭花卷,她笑著對記者說:「沒有蘇木山,我去哪掙這3000元的工資!」

數年前,盧家營村是偏僻閉塞、殘牆斷壁的破敗村落,青壯年舉家外出,老弱病殘艱難留守。近年來,興和縣按照「景區帶村、能人帶戶」思路,依託景區建設運營,吸納和帶動景區周邊村民就業創業,拉動餐飲、民宿、採摘、購物等相關產業興起,盧家營村迎來了新生。

守著好風景,脫貧有「錢景」。2019年,烏蘭察布市旅遊產業帶動貧困戶4674戶、10988人,貧困人口通過旅遊產業取得收入約573萬元。

千帆競發,競相發展。在《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烏蘭察布(集寧)成為與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並列的主要鐵路樞紐節點城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非省會城市的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標誌著烏蘭察布開放型經濟又添重要一翼。

七蘇木中歐班列樞紐物流基地內,數百個貨櫃整齊地排列在火車道旁的站臺上,一列平板列車正在吊裝貨櫃,忙碌地準備這趟「出國之旅」;

烏蘭察布綜合物流產業園區裡,來自鄂爾多斯、大同的優質煤炭在這裡完成洗選配加工,按照不同的定製需求發往全國各地的煤炭用戶;

集寧現代物流園區中,來自俄羅斯、蒙古的客商在新雅寶路商城內忙著採購優質皮草服飾……

推進立體式物流網絡建設,擴大開放合作「朋友圈」,烏蘭察布市大物流格局越來越寬廣。

發展現代物流業,能擴展帶動上遊生產加工為一體的製造業和下遊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從而帶動整體經濟的高質量快速發展,確保脫貧攻堅成色足、可持續。

目前,烏蘭察布市累計開行中歐班列467列,其中返程85列,實現礦產資源進口和整裝汽車、電商專櫃出口零突破,全國首列俄羅斯葵花籽一站式入境,並落地加工。2019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35.6億元,同比增長202.7%,增速位居全區第一。

曾經的烏蘭察布「地上無草、地下無寶」,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灰頭土臉」的馬鈴薯。

如今,走進烏蘭察布,大有來頭、現代範兒的項目比比皆是。大數據、大旅遊、大物流拔節生長,多核支撐、多極帶動、多點突破,正在重構烏蘭察布發展新版圖。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施佳麗  皇甫美鮮  韓雪茹)

[責任編輯:孟捷]

相關焦點

  • 雲谷田園創新與智慧同行,用現代科技解鎖金線蓮的生存之根
    自從2008年首次出現了電子票和二維碼,現在電子票已經非常普及,遊客在微信手機端預訂門票後,憑藉電子票或者刷二維碼便可入園區,此外雲谷田園還開發了人臉識別功能,進一步改善優化了遊客逛園區的安全性!  全渠道支付。雲谷田園與中國銀聯達成戰略合作,無論是餐飲、門票、酒店、商業小店,通過相關平臺可完成全渠道支付環節,無需現金,在園區遊玩輕鬆實現支付!  餐飲美食。
  • 雲谷田園研產銷農旅雙引擎發展,向一體化「深水區」挺進
    雲谷田園八年實踐,農業綜合體開發模式雲谷田園具備十年城市綜合體開發積累的雄厚資本和豐富經驗,在不斷的實踐中探索出具備5大核心優勢的農業綜合體開發之路,成為中國首家定製型高科技農業研發生產、生態環境提升改善、鄉村旅遊開發等多元化一體的近郊運營商。
  • 習近平心系內蒙古草原兒女:談生態 話脫貧
    「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紮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習近平始終牽掛著內蒙古2500多萬草原兒女,兩次參加審議,提出了許多希望和要求。
  • 【中國的脫貧智慧】瓜州:產業扶貧託起增收致富「小康夢」
    現年63歲的吳生錄,家裡有2口人,僅靠著種植17畝地維持生活。2017年開始,產業扶貧政策在吳生錄家落地生根,他先後調引了7隻基礎母羊,開始發展養殖業。政府的溫暖讓吳生錄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自身努力和政府的幫扶下,吳生錄實現了脫貧摘帽。  「幫扶幹部到我家,拿出『扶貧菜單』和我商量,是養牛養羊養豬還是養雞養鴨,是種苜蓿還是制種花卉?扶持選項讓我自己挑選。」
  • 【中國的脫貧智慧】「輪椅畫家」張海晶:畫筆繪出多彩脫貧路(組圖)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近年來,江西全省上下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感恩奮進、盡銳出戰,實現2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2020-11-19 21:09:29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臺
  • 中國30個脫貧故事 | 呼倫貝爾草原上的「太陽姑娘」
    作為中俄蒙三國的跨國民族,生活在中國的鄂溫克人深居大興安嶺西側、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過著遊牧生活。長期以來,牧區經濟發展緩慢。烏仁自小在草原上長大,高中畢業後被分配到家鄉的乳品廠,還曾被推選為自治區勞動模範。然而,彼時的乳品行業不景氣,烏仁所在的廠子倒閉了。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僅剩下畜牧養殖,但收入並不穩定。窮則思變。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甘肅是中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共有75個貧困縣其中58個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健康扶貧甘肅省健康扶貧醫療部分脫貧標準為醫療機構 " 三個一 "、醫務人員 " 三合格 " 和服務能力 " 三條線 "。" 三個一 " 是指行政村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和縣有公立醫院,其中,鄉鎮衛生院所在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300 人以下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衛生室。"
  • 普通家庭上馬雲的雲谷學校,究竟有多難?網友:光這一條就做不到
    中國現在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各種中學大學也遍地開花,再加上現在私立學校也辦的有聲有色,更加促進了教育發展。現在的中國,人們已經不再小看私立學校,甚至很多家長都願意花大價錢送孩子去私立學校,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也回創辦學校,這也不是新鮮事了。
  • 浙南·雲谷無數創業青年追求夢想的新天地
    「我們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讓我們有能力實現創業夢想,能夠為我們創業帶來方便……」一位創業者如是說。  浙南·雲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2016年,隨著浙南科技城首批八大重點項目集體開工令的發出,浙南·雲谷也開始了它成為「圓夢人」的使命旅程。
  • 【脫貧攻堅中的清華人】胡日查:何懼草原繁苦辛,塞上他鄉是故鄉
    在上級部門,幫扶單位以及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之下,烏布力吾素嘎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34人已全部實現脫貧。安全飲水工程、舊屋改造等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也已有條不紊地推進完成。時至今日,胡日查仍然奔波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奔波在紅格爾廣闊的草原上。
  • 當代雲谷未來π
    答 當代雲谷未來π現在的工程進度為在建中,竣工時間:2021-06-30,是由開發商武漢光谷國際光電子資源配置中心有限公司建設打造,施工單位是武漢新洪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當代雲谷未來π的建築形式為小高層,高層,超高層,板樓,塔樓,交房時間大概在2021-06-01,可以撥打
  • 同仁堂科技在草原開出「脫貧藥方」 三年投入近3000萬元助千名貧困...
    自2018年以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集團三年累計在對口幫扶地——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新林鎮投入近3000萬元,幫助近千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北京同仁堂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理念,在廣袤的草原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500萬訂單解燃眉之急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新林鎮屬於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在外中國留學人員作為「民間大使」,在中外人文交流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在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中具有獨特優勢,應責無旁貸承擔使命發揮作用。留學人員普遍熟練掌握外語,在跨文化溝通方面有不少體驗和感受。留學人員與外國老師和同學,以及外國民眾有更多交流機會,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更易於讓對方接受。留學人員時刻關注祖國發展,有主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促進中外交流的意願。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這份脫貧奇蹟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得益於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得益於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中國力量」,才創造出了人類脫貧史上的偉大奇蹟。
  • 「感動中國人物」張渠偉:貢獻健康、智慧和熱血換來13萬人脫貧
    據了解,該片取材於渠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張渠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進事跡。渠縣是四川省的人口大縣。窮,曾是渠縣的代名詞,這個四川省排名第二的平困縣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稀飯縣」!2014年3月,張渠偉赴任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初來乍到,他第一時間翻出了縣裡的貧困資料,143802!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讓張渠偉嚇了一跳。只有10多名工作人員,怎麼脫貧?成了張渠偉成天思考的問題。
  • 助力非洲脫貧,中國顯擔當,非洲有收益
    20年來,中國同非洲國家共同制訂並相繼實施了"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中非貿易額增長了20倍,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增長了100倍。迄今,中國幫助非洲修建的鐵路已經超過了6000公裡、公路也超過了6000公裡,還建設了近20個港口和80多個大型電力設施。中國還同非洲拓展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清潔能源、5G等新業態合作,中非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正在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 西湖大學雲谷校區二期正式開工!計劃明年年底交付
    西湖大學雲谷校區二期正式開工!一起來了解一下~雲谷校區二期計劃明年底竣工交付>西湖大學目前設置兩大校區——雲棲校區和雲谷校區。雲棲校區位於西湖區的雲棲小鎮,也就是目前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已經投入使用。
  • 甘肅甘南獲「中國犛牛乳都」稱號 犛牛乳發展助脫貧
    甘肅甘南獲「中國犛牛乳都」稱號 犛牛乳發展助脫貧 2017-07-  甘南州副州長趙四輩介紹,當地作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大力發展旅遊業與傳統畜牧業助民脫貧。雖然畜牧產業是甘南州的傳統產業,但仍存在養殖粗放、規模不夠大、產品附加值不夠強等制約因素,對此州委州政府提出辦犛牛乳產業發展論壇,旨在提升畜牧產品附加值,在現如今已成熟的犛牛肉、藏羊肉肉類加工、冷鏈銷售基礎上,完善乳品產業的發展。圖為2017中國犛牛乳產業發展論壇現場。
  • 中駿雲谷小鎮丨空港核芯價值兌現 世界城未來已來
    只有預見未來,才能有機會掌握未來,如何讓昆明這座未來「航空都市」的發展全面飛起來,就成為了空港新區發展的全新命題。(中駿雲谷小鎮實景)伴隨洋房的實景呈現,中駿雲谷小鎮的20萬方商業綜合體也即將起航。中駿集團將在空港核心區域打造出一個以「5.0體驗式商業旗艦」為中心商圈的城市綜合體,這意味著,中駿雲谷小鎮將從一個宜居綜合項目,升級成為一座「城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