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心系內蒙古草原兒女:談生態 話脫貧

2020-12-06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作為內蒙古代表團代表,習近平已經連續兩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紮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習近平始終牽掛著內蒙古2500多萬草原兒女,兩次參加審議,提出了許多希望和要求。

2019年兩會 關鍵詞:生態文明 艱苦奮鬥

3月5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

提出四點要求,做好生態文明建設

「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

「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要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關係,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戰略定位、體現內蒙古特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為依據,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

「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

內蒙古有森林、草原、溼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必須進行綜合治理。保護草原、森林是內蒙古生態系統保護的首要任務。必須遵循生態系統內在的機理和規律,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增強針對性、系統性、長效性。

「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既是改善環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要保持攻堅力度和勢頭,堅決治理「散亂汙」企業,繼續推進重點區域大氣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城鎮、開發區、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要抓好內蒙古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的生態綜合治理,對症下藥,切實抓好落實。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習近平指出,內蒙古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而且關係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構築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把祖國北疆這道風景線建設得更加亮麗,必須以更大的決心、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

「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

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證,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證。

2018年兩會 關鍵詞:產業升級 脫貧攻堅 民族團結

2018年3月5日,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的審議。

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

習近平強調,內蒙古產業發展不能只盯著羊、煤、土、氣,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同時,也要注意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搞大呼隆,一哄而起。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要立足優勢、挖掘潛力、揚長補短,努力改變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的狀況,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形成優勢突出、結構合理、創新驅動、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延長產業鏈條,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要大力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新增長極,發展現代裝備製造業,發展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補足基礎設施欠帳,發揮國家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作用,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和生產力空間布局,走集中集聚集約發展的路子,形成有競爭力的增長極。

紮實推進脫貧攻堅

——關鍵是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

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總書記開出了良方:

要採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精細的工作,瞄準貧困人口集中的鄉(蘇木)村(嘎查),重點解決好產業發展、務工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醫療保障等問題。

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機制,解決好因病致貧問題。既要解決好眼下問題,更要形成可持續的長效機制。

要把脫貧攻堅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推動鄉村牧區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廣大農牧民的生活家園全面建設好。

要認真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加強扶貧資金管理,對挪用、貪汙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

……

紮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加強民族團結,根本在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理論根源越扎越深、實踐根基越打越牢。加強民族團結,基礎在於搞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要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牢固精神紐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發展方向,必須在各民族中大力培育和踐行,堅持從小就抓、從幼兒園就抓,注重從少數民族文化中汲取營養,創新載體和方式,搞好網上和網下結合,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牢固精神紐帶,妥善處理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中的各種利益矛盾,把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建設得更加牢固。

(以上內容根據人民日報、新華社相關資料整理)

相關焦點

  • 習近平談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扶貧足跡遍布全國,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戰略部署。黨建網微平臺整理了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部分精彩論述,從說「不」的角度,深入體會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 擦亮草原的「眼睛」——內蒙古巴彥淖爾烏梁素海生態治理記
    原標題:擦亮草原的「眼睛」 你可曾想過去內蒙古看「海」? 素有「塞外明珠」「塞外都江堰」之美譽的烏梁素海,總面積300平方公裡,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境內,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三角地帶的邊緣,像明亮的眼睛一樣鑲嵌在草原上。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在國家層面,草原行政管理機構的層級得到大幅提升,充分體現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要求,突出了草原保護修復,理順了草原管理體制,為推進草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體制基礎,草原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 唱響時代旋律 堅守為民初心——寫在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好轉,「草原文藝為民演出季」啟動了,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13個不同類型的文藝演出將在音樂廳、烏蘭恰特、烏力格爾藝術宮三地一直持續演出30場本土精品劇目,內蒙古各大文藝院團及各大劇場劇院按下「重啟鍵」。
  • 【中國的脫貧智慧】「草原雲谷」有了現代範兒
    「草原雲谷」有了現代範兒——烏蘭察布走上小康之路系列報導之二在內蒙古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烏蘭察布市是特別的存在。所轄的11個旗縣區中,曾經有8個國家級貧困旗縣、2個自治區級貧困旗縣,深度貧困人口一度佔內蒙古的46.2%。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內蒙古反饋「回頭看」:草原生態系統仍脆弱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督察的重要決策部署,2018年6月6日至7月6日,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草原生態環境問題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督察組於2018年10月17日向自治區黨委、政府進行反饋。
  • 民以食為天,習近平心繫中國飯碗
    民以食為天,習近平心繫中國飯碗 發布時間:2019-08-15 13:45:33 |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責任編輯:曹川川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自古以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 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
    對於「美麗鄉村」建設,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有個形象的比喻——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如今,習近平心繫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逐漸成為現實。古語云:農者,天下之本也。習近平對此有更加通俗的表述——「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內蒙古:草原開出希望花
    習近平2015年6月16日-18日在貴州調研時的講話來源茫茫的草原、漫天的風沙、寒冷的天氣、貧瘠的土地……長久以來,烏蘭察布一直是內蒙古的深度貧困地區,全市11個旗縣市區中,有8個國貧旗縣、2個區貧旗縣。
  • 專訪民族音樂理論家烏蘭傑:「草原音樂是生態、生命、生活的藝術」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草原 ,作者王金梅 趙明霞 中國草原中國網草原頻道官微,致力於傳播草原文化,保護草原生態。分享草原美圖美景、美食美衣、美文美聲,以及草原兒女的草原故事。
  • 【脫貧攻堅中的清華人】胡日查:何懼草原繁苦辛,塞上他鄉是故鄉
    在上級部門,幫扶單位以及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之下,烏布力吾素嘎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34人已全部實現脫貧。安全飲水工程、舊屋改造等改善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也已有條不紊地推進完成。時至今日,胡日查仍然奔波在基層工作的第一線,奔波在紅格爾廣闊的草原上。
  • 草原的兒女,騎著駿馬,讚美中華
    草原的兒女,騎著駿馬,讚美中華作者:木子(學海岸上的縴夫hyh)綠草茵茵的草原啊!草原的兒女都騎著駿馬,沐浴朝陽奔向天涯;沿著絲綢之路闖蕩天下,一路高歌讚美中華。就在這樣藍天白雲的普天之下,草原的兒女騎著駿馬意氣風發。贊吧!就在這樣如詩如畫的普天之下,草原的兒女騎著駿馬讚美中華。
  • 草原狼的生態困局
    「今年冬天,草原下了大雪。狼群沒有足夠的食物過冬,就來襲擊家畜。」布日諾說。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餘奕東在草原上從業22年,但從未親眼見過狼,「只聽說草原牧區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常出現狼災,但七十年代中期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 同仁堂科技在草原開出「脫貧藥方」 三年投入近3000萬元助千名貧困...
    自2018年以來,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集團三年累計在對口幫扶地——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新林鎮投入近3000萬元,幫助近千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北京同仁堂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理念,在廣袤的草原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500萬訂單解燃眉之急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新林鎮屬於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 《圖雅的婚事》|草原兒女的眼淚
    王全安導演早期的電影《圖雅的婚事》,電影的故事背景放在了乾旱渺茫的草原上,以少數民族為對象圍繞一個家庭,講述了一個草原上的女人圖雅在丈夫殘廢之後為了維持家庭辛勞奔波。丈夫巴特爾為了圖雅的以後決意離婚,圖雅的開始了選擇新的丈夫和家庭的故事。
  • 氣候變化和內蒙古草原普通牧民間的故事
    草原是氣候變化敏感地帶(資料圖)中國天氣網訊 內蒙古大草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傳統優良牧場,離離原上草,養育了千百萬草原兒女和數不清的牛馬駝羊,但是近年來的種種變化和研究表明,氣候因素對內蒙古的草原植被產生了重要影響。
  • 習近平這十段話定義中國夢內涵
    【學習進行時】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講話時首次提出「中國夢」。五年來,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場合,習近平都反覆闡釋「中國夢」。「中國夢」的內涵都有啥?新華社《學習進行時》今天從習近平的多次重要講話中摘引出10段話,與您一同學習、領會。
  • 內蒙古大草原環境優渥,為何沒有老虎生活?
    內蒙古大草原一直都是一個讓人嚮往的地方,一望無際的草原遍布著各種各樣充滿生機的動物,那裡的人們也熱情好客。不過無論是生活在當地的人們還是其他人都沒有聽說過或者見過內蒙古大草原有老虎,而這又是為什麼?內蒙古是一個生態環境相對較好的地方,並且和北部的蒙古國接壤,當然我們經常提及的內蒙古大草原也並不是說這個地方只有草原。
  •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內蒙古輝煌60年·深切關懷)
    「如果沒有天上的雨水喲,海棠花兒不會自己開……」發自心底的歌聲在內蒙古千裡草原迴蕩。  在新中國第一個民族自治區迎來成立60周年之際,能歌善舞的草原兒女,唱起悠揚的長調,跳起歡快的舞蹈,藍天下的遼闊草原漫溢著無邊的歡樂。
  • 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在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嚴把退出關,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從下半年開始,國家要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對各地脫貧攻堅成效進行全面檢驗」「要為黨中央適時宣布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數據支撐,確保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