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創作出品的話劇《紅手印》在烏蘭恰特大劇院上演,這也是疫情之後該劇院首場正式的劇場演出,該場演出開啟了自治區藝術院團首次「草原文藝為民演出季」。
「文藝惠民、文藝為民、文藝樂民」,是內蒙古文藝工作者一以貫之的堅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文藝演出按下了「暫停鍵」。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好轉,「草原文藝為民演出季」啟動了,在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13個不同類型的文藝演出將在音樂廳、烏蘭恰特、烏力格爾藝術宮三地一直持續演出30場本土精品劇目,內蒙古各大文藝院團及各大劇場劇院按下「重啟鍵」。
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曾說,新時代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積極支持和推廣直接為基層老百姓服務的文藝活動。
總書記的囑託激勵著全區各族幹部群眾。自治區文聯在線上舉辦「文藝進萬家健康你我他」——「致敬最美逆行者」內蒙古文藝志願者專場演出,並通過網易直播、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平臺進行直播。德德瑪、烏蘭圖雅、梅林組合等自治區新老藝術家紛紛獻藝,獨唱、朗誦、舞蹈、快板等16個形式多樣的節目異彩紛呈。觀眾們透過手中的小小一方屏幕,不僅能夠欣賞藝術家們精湛的表演和疫情暴發期間全國上下的醫護人員全力奮戰的珍貴畫面,還可以實時互動評論,「製作精良!」「感動」「向所有醫護人員致敬」……直播中,網友們紛紛留言。
6月17日,全區「烏蘭牧騎月·一切為了人民」啟動儀式在四子王旗查幹補力格蘇木格日勒圖雅嘎查啟動。本次活動,以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採用線上直播方式,將全區四個會場同時連線互動。通過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將優質文化產品及綜合志願服務奉獻給廣大人民,將送演出與送思想、送服務、送文明,問需求、問滿意度、問計策有機結合,踐行「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自治區文聯黨組書記冀曉青說:「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源於人民,優秀文藝創作是為了人民。我們將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大力傳承和弘揚烏蘭牧騎精神,紮實推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和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讓文化文藝走進千家萬戶。」
人民文藝為人民,60餘年風雨兼程,全區烏蘭牧騎以廣闊草原為第一舞臺,以廣大農牧民群眾為第一觀眾,以豐厚的民族藝術底蘊為第一營養,以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為第一內容,創作演出一大批聲樂、器樂、舞蹈、曲藝等方面的精品力作久演不衰。如今,內蒙古75支烏蘭牧騎的3000多名隊員仍然常年活躍在千裡草原。
新時代、新徵程,烏蘭牧騎已經成為內蒙古特有的文化符號,全區各地烏蘭牧騎聯合政法、文化、科技、衛計、農牧、扶貧、司法、民宗、商務等單位,開展「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到人民中間去」基層綜合服務活動,以「烏蘭牧騎+」的方式,開展靈活多樣惠民服務活動,成為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為更好地發揮新媒體對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有效藉助新媒體平臺推動烏蘭牧騎工作高效開展,內蒙古進一步創新烏蘭牧騎服務形式、拓展服務範圍、提升烏蘭牧騎服務水平,烏蘭牧騎隊員一對一走進幫扶戶,了解群眾生活狀況、為百姓宣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政策措施。其中,開展網上烏蘭牧騎「烏蘭牧騎之家」、線上「微課堂」等藝術輔導培訓等1300餘次,瀏覽量達1000萬人次。通過「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及時發布文藝作品,充分發揮了烏蘭牧騎創新智能,提升了烏蘭牧騎的服務水平,展現了烏蘭牧騎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的精神面貌。
努力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文藝精品,是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主要任務,為了促進內蒙古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的精品佳作,自治區制定內蒙古舞臺藝術精品創作3年行動計劃,深入實施內蒙古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創作出舞劇《駝道》、話劇《紅手印》、京劇《大盛魁》等一批無愧於時代的精品佳作。在全區深入實施「草原文藝天天演」工程,組織各級文藝院團深入基層演出1萬餘場次,在呼和浩特舉辦「草原音樂周末」駐場演唱會30場次。
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在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即將召開之際,眾多線上線下的為民演出已經呼之欲出。一個個精彩絕倫的節目,讓人們收穫著滿滿的幸福感;一項項獨具特色的活動,滿足著人民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記者 趙丹)
[責任編輯:朱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