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歷史文化】申福建 ‖ 範長江初心的涵養與升華

2020-11-29 澎湃新聞

原創 申福建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0年第4期

範長江初心的涵養與升華

申福建

長江(1909—1970),四川內江人,中國傑出的新聞記者,中國新聞家、社會活動家,為我國新聞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新聞巨子」。範長江初心的涵養與升華, 歷經艱難曲折,但他矢志不渝,奮勇向前。

孕育「愛國為民」初心

範長江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範仲淹第 31 代孫,其祖父範延馨是個有名望的晚清秀才,經常給範長江講述先祖範仲淹的故事,教育他要努力奮鬥、精忠報國。範長江時常模仿祖父,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吟誦範仲淹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潛移默化,愛國為民的種子播進範長江心田,生根發芽,孕育出「愛國為民」初心。

範長江任人民日報社社長時工作照

賦予「愛國為民」初心以時代內涵

1927 年,範長江考入中法大學重慶分校。該校由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吳玉章創辦,其任務是適應革命形勢發展需要,加強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培養革命骨幹。國家主席楊尚昆、大將羅瑞卿、新中國電影締造者之一陽翰笙等都是該校學生。範長江在這裡接受了反帝反軍閥思想,明白了要國富民強,必須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反動軍閥。他和同學走上街 頭,開展反帝反軍閥宣傳講演。「南京事件」發生後,範長江參加示威遊行。反動軍閥血腥屠殺,製造了「三三一」慘案,集會群眾犧牲 137 人、受傷 1000 多人。範長江身受重傷,從烈士遺體堆中爬了出來,被 反動軍閥全川通緝。他被迫離開重慶,來到武漢,加 入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20 軍教導團,參加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這一階段,範長江的初心融入了「反帝反封建」內涵。

1928 年秋,範長江考入中央政治學校,這是國民黨政府培養行政幹部的大學,蔣介石兼任校長。範長江選學了鄉村行政系,打算「將來在窮鄉僻野中 建立一個理想的世界」。在這裡,範長江加入中國國民黨。1931 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政府實行不抵抗主義,使日軍迅速佔領東三省大部分地區。範長江在學校參加抗日演講,慷慨激昂的演講讓聽 眾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學校不但不支持,反而進行 壓制,這讓範長江十分失望,他決定離開學校,去探 尋抗日救國道路。於是,他宣布脫離國民黨,秘密離 開南京。他把學校發的制服整整齊齊擱在宿舍,意 思是,我既然選擇離開,一根紗也不帶走。在留給學校的信中,範長江公開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合理的教育應當是啟發青年的思想……培養他們服務於人類、國家的能力。」

1951年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期間,毛主席與範長江親切交

1932 年,範長江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這是一個培養思想家的專業。範長江刻苦學習,並時刻關注抗日形勢。他常常想如何用正確的哲學思想 為現實服務?一次上課時,他向教授提出兩個問題:一是全國人民要求抗日而政府不抗日,怎麼辦?二是 一個人肚子餓了,自己又沒錢,鋪子裡卻堆滿食物, 能不能拿來吃?教授的回答是:這不是哲學的事,哲學主要是為弄明白各學派情況,不是解決實際問題。教授的答案再次讓範長江對大學教育失去信心,他決定走出書齋,投入到現實的抗戰中去。

兩次進入大學,兩次主動退學,範長江為了什麼?如果僅為個人利益,他不會退學。但他認為在國民政府舉辦的大學裡,看不到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因此,他放棄個人前途,去尋找抗日救國的出路。在這民族危亡之際,範長江的初心融入了「抗日救國」內涵。

「愛國為民」初心的磨礪

為考察抗戰大後方,1935 年 5 月,範長江以《大公報》社旅行記者名義開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

走荒漠、過沼澤、爬雪山、過懸崖,遭遇土匪,多次 在生死邊緣徘徊,可謂九死一生;歷時10 個月,行程6000 餘裡,取得豐碩成果。他沿途寫下大量旅行通訊,真實地記錄了中國西北部人民生活的困苦,對少數民族地區有關宗教、民族關係等問題也作了深刻表述。

範長江故居

範長江一直在關注紅軍,但多次與紅軍擦肩而過。在四川江油追尋紅四方面軍徐向前部 隊足跡,看到紅軍、國民黨交戰留下的痕跡;看到一塊大石碑上鐫刻的8 個大字:「平分土地」「赤化全川」;看到白石鋪牆上刷著標語「武裝擁護蘇聯!」……通過深入了解,範長江認識到紅軍是人民的軍隊、主張抗日的軍隊,他以寫實筆法公開、客觀地報導紅軍,他是國統區第一個報導紅軍長徵的記者、第一個正式稱中共軍隊為紅軍的記者、第一個對「剿匪」二字加引號的記者。

1936 年 12 月,「西安事變」發生後,範長江毅然決定冒險去西安、延安等地進行採訪,了解「西安事變」真相。當時,西北對外交通完全斷絕,範長江利用私人關係,冒險飛赴蘭州,乘汽車於 1937 年 2 月 3 日輾轉來到西安。可是,進不了西安城,怎麼辦?範長江看到清晨有菜農送菜進城,於是,他把自己的外套和菜農交換,裝扮成菜農闖過重重關卡進到西安城。在採訪國民黨官員後,他採訪了周恩來,對「西安事變」的真相以及中國共產黨關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有了深刻了解,寫出通訊《動蕩中之西北大局》,報導「西安事變」真相,傳達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主張,引起轟動。蔣介石看了範長江的文章,內容與自己所作報告截然相反,勃然大怒,將《大公報》社總編輯張季鸞大罵一通,並命令嚴查範長江的文章和私人信件。

為什麼敢冒險西北之行?為什麼敢孤身勇闖西安城?為什麼敢「第一個吃螃蟹」——客觀報導紅軍?這是範長江「愛國為民」初心的力量彰顯,這是他在實踐中對初心的不斷磨礪。

「愛國為民」初心升華為共產黨人的初心

1937 年2 月9 日,在周恩來安排下,範長江離開西安,來到他夢寐以求的延安,受到熱烈歡迎。晚上,毛澤東和範長江在窯洞進行徹夜長談。毛澤東詢問了國民黨和社會各界對「西安事變」的反響和對抗戰的看法,就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和當時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總政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問題作了精闢分析。範長江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心中那盞明燈被點亮了,他馬上意識到,中國的希望不在西安在延安,不在執政的國民黨,而在中國共產黨。他強烈要求留在延安,繼續採訪。毛澤東建議他立即回上海,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範長江第二天就返回上海,連續在《大公報》上刊登他的《暫別了,綏遠》《寧夏進入記》《隴東未走通》等約3 萬多字的長篇通訊。全國人民從這些通訊中,第一次看到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希望。

範長江故居裡的範長江塑像

延安之行,窯洞夜談,範長江的初心得到升華,他迫切希望加入中國共產黨。經過嚴格考察,1939年5 月,周恩來作入黨介紹人,範長江在重慶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自此,範長江從一個民主主義的愛國主義者,成長為無產階級先鋒戰士。

巧合的是,他的愛人沈譜也是1939 年5 月入黨,鄧穎超是她在重慶的單線聯繫人。1940 年12 月10 日,範長江與沈譜喜結良緣。但他們互相保密,都不知道對方的共產黨員身份,體現了他們把對黨忠誠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超越兒女私情、小我服從大我的共產黨員本色。

從此,範長江對黨忠貞不渝,不計個人得失,絕 對服從黨的安排,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和人民。1941 年,範長江抵達香港,與鄒韜奮共同主辦《華商報》。1942 年,轉入蘇北解放區,任新四軍蘇皖魯新聞學校校長。抗戰勝利後,在南京中共代表團任職。解放戰爭期間,負責新華社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 成立後,先後擔任新華社總編輯、人民日報社社長、國家科委副主任、全國科協黨組書記等職。1970 年被「四人幫」迫害致死。

範長江始終堅持新聞要「為中華民族之獨立與自由而呼號」,他曾寫道:對於記者來說,首先應該有一個堅定的政治方向,否則就如航海的船沒有了指南針;其次要有操守,既不為金錢、利益、美女誘惑, 又不為誹謗、污衊、威脅嚇倒,要能堅持真理……這是一個紅色記者對初心的堅定不移。

範長江與沈譜結婚照

「手無寸鐵兵百萬,力舉千鈞紙一張。堅持真理勇戰鬥,先生火炬照四方。」這是範長江對魯迅先生的紀念,也是範長江一生的不懈追求。我們要從範長江初心涵養與升華中汲取營養,堅守初心使命,勇於擔當責任,奮發有為工作,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申福建(中共內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方志四川•歷史文化】申福建 ‖ 範長江初心的涵養與升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張瓊 申福建 ‖ 內江人民全力...
    內江人民全力支援抗戰歷史回顧張瓊 申福建從來壯烈不偷生,甘灑熱血鑄青春。抗日戰爭時期的範長江(圖片來源:上海觀察)範長江 上集 大師範長江 下集 大師抗戰期間,以虎痴為綽號的張善孖先生奮筆疾揮,創作了《怒吼吧,中國》,畫上
  •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方志四川•特產】石斛的故鄉——四川 2020-11-2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作出高度評價並向全球推介 2020-04-2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散文】黃學清 ‖ 走進南溪古街
    原創 黃學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不經意間,掀開明代四川總兵、時稱「西南奇捷」南溪老鄉侯良柱總兵府大門,頓感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穿雲破霧。南溪歷史上最高級別的武官侯良柱,報國安邦、慷慨激昂、孝悌忠信的錚錚漢子,終因忠孝不能兩全,戰死沙場,忠骨還鄉。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世界傑出的古天文歷...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2020年6月8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豐碑(一)——開明治水患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兩千多年過去,因治水而興起的成都作為西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地位從未改變。開明王朝治水的成功,有效減輕了洪澇對成都平原的傷害,為農業生產創造了十分良好的條件,改善了民眾的生活狀態;也通過都城的遷移,拓展了疆域版圖,為成都平原成為西南富庶之地打下了基礎;同時,還為千年古堰——都江堰的興建奠定基調,揭開了古蜀文明嶄新的一頁。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秦九韶:世界數學史上...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文史英華】段渝 ‖ 巴蜀文化 千年多元複合中的獨特...
    由於這些因素以及其他多種原因,最終在戰國時期巴文化與蜀文化在諸多層面達到了融合狀態,從而形成了大體整合的巴蜀文化。因此,巴蜀文化有廣狹兩種概念,狹義上的巴蜀文化,特指先秦時期的巴蜀文化,其中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廣義上的巴蜀文化,則是指從古至今以四川盆地為中心,以歷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為主體,包括周鄰地區各少數民族文化在內的多元複合文化的總匯。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易旭東 ‖ 越南開國之王原來是「古成都...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越南開國之王原來是「古成都人」系列之九與「5•12」同等的地震易旭東不畏艱險。「五丁開山」,迎難而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交通歷史博物館。改變著成都平原,也創造著豐富的文化遺產。離「五丁橋」不到200米,就是蜀王城。大名鼎鼎。前347年,開明九世召攏繼續沿「藏羌彝走廊」高山谷地,一路延展而下的古羌人,趕著牛羊,與洪水災害中倖存的建城的「古成都人」一起,在武擔山以南,再建蜀王城。城區最高地標。
  • 【方志四川•紅色文化】杜禮茂 ‖ 格勒得沙共和國:中國革命史上...
    新的歷史時期,各級領導幹部要大力弘揚長徵精神,不忘初心,謀福於民,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五、結語 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艱苦卓絕的一頁,也是震撼世界的壯舉。
  • 【方志四川•中秋特輯】楊奎昌‖今夜無眠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今夜無眠 當我們走過風走過雨 走過一個個汗水浸透的日子 終於迎來積澱了三千年文化的那輪清澈的圓月
  • 【方志四川•縣區動態】會東縣舉辦地方志編纂業務培訓會
    【方志四川•縣區動態】會東縣舉辦地方志編纂業務培訓會 2020-06-22 1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資陽市志(1998—2015)》《遂寧年鑑(2020)》《阿壩州年鑑(20… 2020-12-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平武大熊貓往事:最萌「外交官」 迷住...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近日,中宣部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臺大熊貓日記專欄推出的《最萌外交官,那些年從平武走出國門的大熊貓》,重新勾起了許多人的記憶。來源:方志綿陽(據2020年3月7日《綿陽日報》)作者:鍾肇敏 彭雪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溫馨提示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 ...推動方志事業轉型發展——宜賓市南溪區地方志辦在全省地方志...
    【方志四川•經驗交流】三抓三強三實現 推動方志事業轉型發展——宜賓市南溪區地方志辦在全省地方志工作… 2020-01-17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江歷史圖譜》新書在寧發布!一書在手,盡覽長江的前世今生
    從近兩千種輿地、政書、兵書、地方志等古代文獻中,精心遴選長江河道、長江口、江防與沿江風光等古代輿地圖、山水圖,今天(11月24日)上午,新書《長江歷史圖譜》在寧發布,這是江蘇深入挖掘和弘揚長江歷史文化的重要一步。
  • 【方志四川•紅色記憶】巴山閩水巾幗芳——紀念旺蒼籍老紅軍...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俠肝義膽樂助人侯敏老人的一生,紅軍本色,初心不改。她為人忠厚樸實、熱情大方,當看到別人有困難時,更是傾心幫助,關心倍致。1967年2月5日(星期天),軍區工程兵首長宿舍的院門被人敲響,侯敏開門後,見一位短髮、矮個女同志操著四川口音高聲問道:「你是四川紅軍女兵嗎?」「是啊!」侯敏疑惑地回答,並問「你是哪位?」
  • 古代的百度百科——中國方志的歷史
    民間方志收藏者陳佔良收藏的部分方志。資料圖片  很多方志都附有圖錄,說它等於谷歌地球+百度百科,並不誇張。  方志更是地方和國家的帳本,體現其對自然和歷史資源的掌控。基本上有了國家,有了解國家地理和社會狀況的需要,就有了方志。戰國時期的《周禮》已經出現「方志」一詞,屬於司徒的職掌。《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大司徒之職,掌建邦之土地之圖與其人民之數,以佐王安擾邦國。
  • 【方志四川 歷史文化】陳建國‖蓬安縣相如故城四大城門名字由來與...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城門,見證一座城的歷史,也彰顯了一座城的底蘊。城門之美,美在耐人尋味的名稱,以及名字背後那悠悠往事。 在浩浩嘉陵江畔,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相如故城。故城有四大城門,名字別具一格。翻閱歷史長卷,城門的變遷,是伴隨著故城的發展而變化。
  • 【方志四川•散文】趙成平 ‖ 寒露冷凝時 巴山秋意濃
    原創 趙成平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大巴山(黃文志 攝,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地理)偏遠的巴山還接納了一位歷史名人——章懷太子。今天巴中市人民政府更是把九月九日的登高節打造為旅遊文化節,這一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賞大巴山秋景,緬懷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