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70華誕之際,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編寫的人物紀實視頻書——《堅守初心好榜樣:張富清》與讀者見面了。該書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進行了詳細記述,多角度、多側面展現了老共產黨員張富清的初心本色和英雄事跡。文章以紮實的採訪、細膩的描寫、生動的細節,樹起了平凡英雄的形象。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信仰者的衝鋒號
——讀《堅守初心好榜樣:張富清》
■鐵世華 汪澤仁
《中共中央關於授予張富清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決定》指出:「2019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來鳳支行離休幹部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70華誕之際,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編寫的人物紀實視頻書——《堅守初心好榜樣:張富清》(人民出版社)與讀者見面了。該書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進行了詳細記述,收錄了《解放軍報》等軍隊媒體發表的20篇文章、90餘幅圖片和4個視頻,通過「英雄之路」「走近英雄」「英雄的昭示」三個單元,多角度、多側面展現了老共產黨員張富清的初心本色和英雄事跡。文章以紮實的採訪、細膩的描寫、生動的細節,樹起了平凡英雄的形象。

對老英雄張富清先進事跡的宣傳,是教育、激勵廣大黨員、幹部、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質的重大舉措,也是教育廣大黨員、幹部、部隊官兵、退役軍人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知重負重、攻堅克難,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奮鬥姿態,發揚越是艱險越向前鬥爭精神,努力做合格黨員、當時代先鋒、創優秀業績、為人民造福的鮮活教材。
第一章《英雄之路》詳細講述了老英雄張富清的英雄底色和永恆初心。通過對老人的採訪,展現了一個血肉豐滿、個性鮮活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勇氣和意志源自真槍真刀的磨鍊。張富清發現,每次執行任務,共產黨員敢衝鋒、敢硬拼、不猶豫、不躲閃——他真心欽佩「這些老同志」。壺梯山戰役地勢險要,敵人構築了一個個暗堡,企圖成為「啃不爛的骨頭」。看著身邊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張富清報名參加突擊組去炸暗堡。在火力掩護下,他時而匍匐,時而躍進,時而迂迴往前衝。只聽「轟」的一聲,敵人暗堡裡的機槍啞了。經過生與死的考驗,張富清悟出了一個辯證法:「你越不怕死,說不定真死不了;要是畏畏縮縮,敵人就會把你打死。」後來每次連隊布置突擊任務,他都報名,在永豐鎮之戰中榮立特等功,被授予「戰鬥英雄」稱號,還受到彭德懷的親切接見,誇他「作戰英勇」。一句「一加入解放軍,我就沒怕過死」,詮釋了老英雄內心的革命情懷。路,是一步一步丈量;仗,是一場一場拼殺。沒有什麼神兵天將,只有堅定的信念。信念是信仰者的衝鋒號,勇敢是無畏者的護身符。
歲月流逝,本色永存。曾經的軍旅生活在老英雄身上留下了眾多「印記」,張富清的人生道路選擇只有一個按鍵,就是「黨的指引」。他走過的路、做出的選擇,寫滿了光榮。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他服從命令,毅然轉業;湖北恩施條件艱苦,需要幹部,他服從組織安排;來鳳是恩施地區條件最差的縣,他欣然前往,且一待就是64年;在來鳳縣三胡區任副區長時,偏遠山區需要駐村幹部,他主動要求:「我去!」每次選擇,他考慮的從來不是「我需要什麼」,而是「黨需要什麼」「人民需要什麼」。什麼是對黨絕對忠誠?這就是最好的回答。一副肩膀能扛起什麼?老英雄張富清用他的肩膀扛起槍、扛起炸藥包、扛起祖國的建設、扛起人民的幸福!縮小自己,才能偉大;跨過小我,成就大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對於這些事跡,書中都有精彩呈現。
第二章《走近英雄》通過一個個鮮活故事,闡釋了主人公平淡中的不平凡。木框玻璃結構的老式窗戶、廚房裡水泥和瓷磚砌成的大水缸、客廳一角老舊褪色的小茶几,是老英雄平凡生活的真實寫照。每一個物件都留下了歲月的痕跡,充滿了故事。一個打滿了補丁的搪瓷缸,是老英雄張富清一心為民、奔波勞碌的見證;一隻皮箱,裝滿了老人一生的赫赫戰功;他所種植的九盆「仙人指」綠植,是對老英雄一生「平凡之中見堅強」的形象概括。這就是老英雄張富清的故事:生活越是平淡,他的人格就越不平凡。老兵不老,老兵永遠是榜樣。從主人公身上,我們讀懂了老英雄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出的精彩人生。
英雄不老,紅星照人。老英雄張富清的事跡一直激勵著部隊官兵,他們發揚優良傳統,續寫光榮歷史,在強軍興軍的偉業中書寫著新華章。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究竟靠什麼?靠的就是日常教育的薰陶和重大任務的歷練,尤其是參加大項任務中的那種使命感、榮譽感。張富清老英雄奮勇殺敵的事跡,他那英勇無畏、堅韌頑強的戰鬥精神,對新時代革命軍人來說,都是無形的財富,都是戰鬥力生成的催化劑。作為軍人,我們應該像老英雄張富清那樣,苦練打贏本領,強化「訓練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在未來的實戰中不負祖國和人民的重託。
第三章《英雄的昭示》教育我們如何繼承優良傳統。「歲月會變,本色不變;容顏會老,忠誠不老」。崗位在變,身份在變,不變的是使命初心。老英雄張富清是在戰火洗禮中鍛造出來的英模人物,是新中國千千萬萬個英雄的縮影。「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這些老黨員、老軍人、老英雄,把忠誠和信仰體現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黨、我軍歷史上,從來不缺乏看淡名利的開拓著,他們義無反顧地拋棄個人功名,默默奮鬥,一心為公,鞠躬盡瘁,甘做沉默的中流砥柱,這種思想境界和政治品格著實令人敬佩。
賡續傳統,奉獻強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今天,在新的長徵路上,我們要秉承初心,繼往開來,奮力推進新時代的強國強軍事業,牢記使命,不改本色。我們要學習紅色精神,以老英雄為榜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信念,保持對黨忠誠、對人民感恩、對事業盡心的革命情懷,在新時代唱響忠誠的讚歌,把賡續紅色血脈詮釋在行動中,把對黨忠誠實踐在崗位上。一日從軍,軍魂入骨,踏進軍營,兵心永駐,用平凡去書寫精彩的人生。
《堅守初心好榜樣:張富清》一書,通過樸實的語言使人物再現讀者眼前、走進心中,生動闡釋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境界、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閱讀此書,使人能與老英雄產生精神的貫通和靈魂的共振,進一步激勵自己在擔當使命中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