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2020-11-30 澎湃新聞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 回眸林草「十三五」

2020-11-29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決定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原農業部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整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內設草原管理司。在國家層面,草原行政管理機構的層級得到大幅提升,充分體現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要求,突出了草原保護修復,理順了草原管理體制,為推進草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體制基礎,草原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的要求,全面推進草原各項工作。

「十三五」以來,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項目和政策深入實施,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2019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較2015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突破11億噸;重點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載率降至10.1%,較2015年下降3.4個百分點。草原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釋氧、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和增強,全國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勢頭得到明顯遏制。

草原管理司重點推進六方面工作:

強化草原工作頂層設計。一是認真組織起草《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二是加快推進《草原法》修改工作,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生態文明制度納入進來。三是組織編制《全國草原保護修複利用中長期規劃》和「十四五」相關專項規劃。

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落實基本草原保護制度,各地共劃定基本草原面積近38億畝。落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2016-2020年,實施了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全國草原禁牧面積12億畝、草畜平衡面積26億畝,減輕了天然草原放牧壓力。

嚴格草原監督管理。2016-2019年全國累計查處破壞草原案件4萬起,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562起。組織開展了「綠衛2019」森林草原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摸排和打擊非法開墾草原、非法佔用使用草原等各種草原違法行為。

組織實施草原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實施退牧還草、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修復工程。監測結果表明,工程區內植被逐步恢復,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工程區內草原被蓋度比非工程區平均提高了15個百分點,單位面積鮮草產量顯著提高。2019年在河北、內蒙古等8省(區)開展了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複試點,安排中央資金10.2億元,開展人工種草修復、有害生物防治等面積2300多萬畝。

積極推進草原生物災害防治工作。2019年全國草原生物災害防治工作投入經費2.34億元,草原鼠蟲害防治面積1.4億畝。成立了國家林草局草原蝗蟲防治指揮部,組建了專家指導組,有效應對草原蝗災和沙漠蝗威脅。

探索建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在河北、內蒙古等11個省(區)選擇了39處草原自然公園開展了試點建設,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實現途徑,在草原保護修復模式、管理利用機制、自然教育和科研監測體系等方面開展探索。

展望「十四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突出抓好《關於加強草原保護修復的若干意見》貫徹落實,推進草原休養生息,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促進草原自然恢復,提高草原可持續發展能力。

END

來源:林草新聞

記者:張一諾

美編:萊克

監製:源之緣

聲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三江源國家公園

長按識別二維碼

原標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 回眸林草「十三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
    第二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是自然資源部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第三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林業和草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林業和草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一)負責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附件: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2020年11月24日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 2019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各地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規範草原圍欄,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的提案...
    「關於規範草原圍欄,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1528號(農業水利類173號)) 草原圍欄是推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實現草原一體化保護與修復的重要舉措之一,是在我國乃至國際上早已普遍採用並行之有效的措施,僅退牧還草工程就安排草原圍欄超過10億畝。
  • ...繪就雲嶺新畫卷】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紮實推進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2020-12-27 15:21:04 來源: 雲南網 舉報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嚴格貫徹落實中央以及省委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生態環境監測評估處 國際竹藤中心竹藤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林學會學術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蟲害防治總站檢疫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調查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南調查規劃設計院碳匯計量監測評估處
  • 搭建政產學研平臺 促進草原生態建設
    9月22日,中國林業工程建設協會草原生態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甘肅蘭州召開。草原生態專業委員會將掛靠於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旨在為草原生態保護工作搭建政產學研合作交流平臺,規範相關技術,提供精準服務,推動草原保護修復健康發展。
  • 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成效
    本報訊  記者張興國 通訊員王福祥報導  《2017年國家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近日發布。2017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政策方面,國家林草局印發了《2017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與分工方案》和《省級林業應對氣候變化2017-2018年工作計劃》。開展造林綠化等專項督導。
  • 建設美麗中國應重視草原生態治理和保護
    2020-10-07 14:46:00 來源:學習時報草原承載著獨特的生態、經濟和文化功能,被譽為「地球皮膚」。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有天然草原3.928億公頃,約佔全球草原面積12%,世界第一。從我國各類土地資源來看,草原資源面積也是最大,佔國土面積的40.9%,具有地域分布廣、自然景觀美、人文景觀獨特等特點。
  • 遼寧森林溼地草原生態服務功能評估完成 森林覆蓋率達40.9%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王恩重)12月24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由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情況。據介紹,為更好的評價新形勢下全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突出貢獻,更深入的貫徹「兩山論」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遼寧省在中國林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於2020年完成了《遼寧省森林、溼地、草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的編制,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森林、溼地、草地「三位一體」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
  • 荒漠化防治、草原、溼地、林草科技
    據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部門介紹,自2012年開始,黑龍江省持續對草原資源、植被生長、生態狀況等進行監測,通過固定監測數據、常規地面路線調查和衛星遙感相結合,為黑龍江省草原保護修復提供信息支撐。把大數據、3S等技術手段引入草原建設和管理,持續推進網際網路+草原管理,利用衛星圖片比對判讀監測草原變化情況。
  • 我國天然草原面積居世界首位
    中國園林網7月23日消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草原保護建設,全面推動草原事業發展,2017年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10.65億噸;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連續7年超過10億噸,實現穩中有增。2017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3%,較2011年提高4.3個百分點。
  • 玉溪市玉白頂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通過評審
    2020年12月25日,玉溪市玉白頂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通過省、市專家評審,標誌著玉溪市林草融合發展即將邁出新步伐。該項目由省林草局下達,項目投資171萬元,建設任務為2000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主要涉及修建圍欄、退化草地修復等內容,要求2021年竣工。
  • 草原、溼地、荒漠化防治
    據資料顯示,張家口市38%的草地發生退化,壩上草原86.9%的區域出現不同程度的沙化、鹼化和退化。但隨著首都「兩區」建設規劃的實施,這些退化的草地都將迎來重生。目前,黃土灣草原公園正在申請國家級草原公園,人工補播、切根改良等修復工作已經開始。
  • 拉薩市冬季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啟動
    12月1日,拉薩市冬季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啟動,切實保護拉薩市城鄉綠化成果,推動林業生態健康穩步發展。據了解,目前拉薩市林業和草原存在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青楊天牛,病蟲害的防治時間是每年五月份和十二月份。
  • 草原、溼地、荒漠化防治丨0710林草播報
    青海首次用無人機飛播種草近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總站結合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項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開展了無人機飛播種草技術治理退化草原試驗。這是青海省首次開展的無人機飛播種草項目,旨在探索一套易操作、低成本、切實可行的治理新模式,為今後開展「黑土坡」等退化草地綜合治理提供新的技術儲備。
  • 我國天然草原面積居世界首位 鮮草總產量連續7年超10億噸
    2017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3%,較2011年提高4.3個百分點。我國天然草原面積達3.928億公頃,約佔全球草原面積12%,居世界第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監理中心副主任劉加文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強化草原合理利用,加強生態建設,實施生態獎補。2017年全國重點天然草原的家畜平均超載率為11.3%,較2010年降低18.7個百分點。
  • 90%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為何傷痕累累?
    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吳維向記者坦言,西藏有草原13.23億畝,但目前尚未設立草原勘察設計院、草原總站、監測站等草原管理和技術支撐單位,草業管理體制機制與草業發達省份相比仍有明顯差距。據南志標提供的信息,全國僅有36%的市和22%的縣建立了草原監理機構,縣級以上草原執法人員僅7000餘人,平均每人監管面積達85.7萬畝。
  • 草原生態安全,我們重新認識你
    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資料顯示,我國1.1億少數民族人口中,70%以上集中生活在草原區;全國268個牧業半牧業縣中,152個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佔57%,牧民90%的收入來自草原。草原「四區疊加」的特點使其肩負著邊疆長治久安和脫貧攻堅的政治使命。草原孕育滋養中華文明。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方式,是順應自然的選擇。
  • 我市冬季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面啟動
    12月1 日,拉薩市冬季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啟動,切實保護我市城鄉綠化成果,推動林業生態健康穩步發展。據了解,目前拉薩市存在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青楊天牛,病蟲害的防治時間是每年五月份和十二月份。「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冬季的病蟲害防治期。
  • 現有紅樹林將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我國紅樹植物50%處於珍稀瀕危...
    自然資源部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37種紅樹植物的50%處於不同程度的珍稀瀕危狀態,仍面臨著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等突出問題。  紅樹林是由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喬木或灌木組成的溼地木本植物群落,是陸地向海洋過渡的特殊生態系統,在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也是珍稀瀕危水禽重要的棲息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表示,我國紅樹林總面積偏小。全世界紅樹林面積約1500萬公頃,我國紅樹林面積僅佔全球的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