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玉白頂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通過評審

2021-01-10 瀟湘晨報

2020年12月25日,玉溪市玉白頂自然保護區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通過省、市專家評審,標誌著玉溪市林草融合發展即將邁出新步伐。該項目由省林草局下達,項目投資171萬元,建設任務為2000畝退化草原生態修復。主要涉及修建圍欄、退化草地修復等內容,要求2021年竣工。評審專家組由來自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雲南省草地動物研究院、玉溪市林業和草原局等單位的5位專家組成。5位專家到項目實施地塊實地察看了項目區的基本情況後,根據多年從事林草原植被恢復的經驗,結合玉白頂保護區項目實施地塊的實際,從項目進度安排、施工組織管理、人工種草典型設計、不同海拔和地類草品種選擇及用量、肥料種類及施用方法、放牧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對實施方案進行了全方位的審查,提出了詳盡的指導意見。專家組原則同意項目通過評審並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結合項目區立地條件選擇適應性較強草種;二是草原生態修復項目地塊要集中連片,項目實施要有借鑑推廣作用,方法可複製;三是加強項目管理,爭取做成全省林草融合發展的樣板。通訊員 楊能編輯:楊希嫻 【來源:雲南省林草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生態系統的鴨綠江口濱海棲息地項目》通過評審
    2010-2012年,由WWF與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的共同資助, UNDP/GEF大黃海生態系項目的技術支持下,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在丹東市鴨綠江口開展了「基於生態系統的鴨綠江口濱海棲息地管理示範項目」科學研究工作。在示範區域經過三年生物生態學調查、社會經濟調研及生態關聯分析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鴨綠江口濱海溼地生態系統管理方案報告。
  • 草原、溼地、荒漠化防治丨0710林草播報
    青海首次用無人機飛播種草近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總站結合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復項目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開展了無人機飛播種草技術治理退化草原試驗。這是青海省首次開展的無人機飛播種草項目,旨在探索一套易操作、低成本、切實可行的治理新模式,為今後開展「黑土坡」等退化草地綜合治理提供新的技術儲備。
  • ...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持
    重慶市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項目獲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支持2016-08-29 14:2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重慶漁政信息網        瀏覽量: 145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在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的支持下,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申請的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
  • 環保部就生態環境問題約談五個自然保護區負責人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據環保部消息,2016年1月13日~14日,就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河南小秦嶺、寧夏賀蘭山、山東長島、廣東丹霞山等5個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環境保護部約談了5個自然保護區相關負責人。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在國家層面,草原行政管理機構的層級得到大幅提升,充分體現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的要求,突出了草原保護修復,理順了草原管理體制,為推進草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更加堅實的體制基礎,草原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
    通過試驗區建設,確保海南省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人民群眾對優良生態環境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制定實施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組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統一管理機構。整合重組海洋自然保護地。按照自然生態系統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實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理順各類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2019年年底前完成海南省自然保護區發展規劃修編,擴大、完善和新建一批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
  • 【項目審批】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於寧夏自然保護地生態修復建設...
    【項目審批】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於寧夏自然保護地生態修復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 2020-12-02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財政支持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開始申報了!
    為貫徹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重要部署,按照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等中央有關部委關於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工作方案的要求,堅持「尊重自然、生態優先」的原則,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系統特徵,促進海岸帶區域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宜灘則灘、宜荒則荒,因地制宜開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設。
  • 鳳陽縣修復礦山生態,重塑綠水青山
    各林長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對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常抓不懈。全縣上下形成幾大班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部門協助的生態環境治理新格局。2014年,該縣通過積極爭取省級專項資金2577.27萬元用於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完成了府城鎮饅頭山、獨山,劉府鎮東蘆山,官塘鎮小山廢棄礦區治理項目,治理面積達72公頃。
  •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加快推進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創建「美麗吉林」,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從生態修復的概念說起
    是否可以用生態修復來取代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筆者認為都不行,它只是生態保護和建設中的一個重點內容。    生態修復的作用與地位是什麼?    地球上現存自然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溼地、河湖水域、海洋,大多處在不同的退化階段,因而,需要不同的對待和處置。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內蒙古反饋「回頭看」:草原生態系統仍脆弱
    2016年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以來,自治區不斷強化組織部署,黨政主要領導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批示130餘次;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清單,實施臺帳管理。強化大青山生態治理修復,取得顯著生態效果。通遼市霍林河地區3家電解鋁企業新建9套煙氣淨化系統,電解煙氣排放濃度大幅降低。完成重點行業除塵改造項目130個,實現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4684萬千瓦;新建及改造城鎮汙水處理廠65座。
  • 修復川西林盤全球徵集方案 優秀案例驚豔了豪華評審陣容
    昨天,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稱,7月10日-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至此,圍繞公眾組、專業組從6月29日持續到7月11日的應徵方案系列評審會全部結束。
  • 試論區域、景觀、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原則
    特別是在習近平主席主政以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嚴格保護耕地」、「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等,這是對生態修復和重建的極大重視和肯定。
  • 粵斥71億元修復山水林田湖草生態
    其中,48個子項目已開工建設,已完工的項目有13個,工程完成90%以上的有26個,預計年底前可完成42個主體工程項目。2018年10月,廣東粵北南嶺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被自然資源部等三部委確定為全國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項目,也是全省唯一一個入圍項目。該試點總投資93.11億元,其中國家專項資金20億元。
  • 青海實施首個溼地保護示範項目 加速高原溼地植被恢復
    張子贇 攝中新網西寧12月17日電 (李雋)「該項目是青海省林業和草原系統第一個溼地保護科技推廣示範項目,也是我們溼地公園首次承擔的科技推廣項目。目前資金已到位,項目準備工作正在進行。」17日,青海互助南門峽國家溼地公園林業高級工程師郭發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擦亮草原的「眼睛」——內蒙古巴彥淖爾烏梁素海生態治理記
    今年3月5日,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內蒙古有森林、草原、溼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是一個長期形成的綜合性生態系統,生態保護和修復必須進行綜合治理」,進一步指明了烏梁素海治理的科學方向。 堅持系統思維實施全流域綜合治理 造成烏梁素海水質汙染的原因有哪些?
  • ...繪就雲嶺新畫卷】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紮實推進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把修復長江生態擺在首要位置,以森林、草原、溼地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為主線,穩生態、重保護,抓修復、推改革,強產業、促發展,努力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雲南林草生態保護修復,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林草生態功能穩步提升。
  • 松花江水汙染環境影響評估與修複方案通過評審
    國家環保總局11月29日邀請15位院士及知名專家召開專家評審會,討論通過了「松花江重大水汙染事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與修復技術方案」,今日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赴松花江汙染事件影響區現場
  • 廣東省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實施方案(2018—2020 年)
    對水質良好的海域加以保護,對水質劣於四類(海水水質標準)或不達標的海域實施綜合整治。針對各海域環境問題的特點,合理設計防治方案,管理措施與工程措施並舉,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提升汙染源排放控制和入海河流水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