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2020-12-04 澎湃新聞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

《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

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的通知

辦生字〔2020〕9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內蒙古森工集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機構、各直屬單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

2019年,我局及地方各級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部署,緊緊圍繞《「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及《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十三五」行動要點》《林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6—2020年)》確定的目標任務,切實履行部門職責,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政策保障,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推進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為進一步宣傳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方針政策,充分展示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積極營造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氛圍,我局組織編制了《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見附件)。現印發給你們,供工作中參考。

特此通知。

附件: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

2020年11月24日

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

2019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及各地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總體部署,緊緊圍繞《「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確定的目標任務,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強化組織領導,加大政策保障,採取有力措施,努力推進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加強宏觀指導,統籌推進各項工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根據機構改革後的新職責和《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十三五」行動要點》《林業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2016—2020年)》,制定印發了《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與分工方案》,細化年度任務安排,統籌推進各項工作落實。啟動了「十四五」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要點研究。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完成了《中國國家自主貢獻進展報告》和《中國本世紀中葉長期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戰略》中林業和草原相關內容。

二、加強資源培育,著力增加碳匯

狠抓林草種質資源保護、良種生產。印發了《關於推進種苗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林場發〔2019〕82號)。啟動了第一次全國林草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2019年,通過國家級審(認)定林木良種34個,生產林草種子4000萬公斤,生產苗木377億株,為高質量國土綠化奠定了基礎。

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全國綠化委員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全國綠化委員會工作規則》,部署了2019年國土綠化工作。各省(含自治區、直轄市,下同)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任務,強化政策保障,著力推進地方國土綠化事業持續發展。各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河流岸線、公路鐵路兩側、機關庭院、部隊營區、校園、礦區綠化,國土綠化呈現點、線、面相互連接、城鄉綠化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態勢。創新推動全民義務植樹,新增「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試點省份5個,試點省份已達15個;建立首批國家「網際網路+全民義務植樹基地」26個。全國鄉村綠化美化取得新突破,制定印發了《鄉村綠化美化行動方案》(林生發〔2019〕33號),認定了國家森林鄉村7586個。全國森林城市建設呈現新亮點,授予北京市延慶區等28個城市(城區)「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國家森林城市(城區)達194個。

持續實施林業和草原生態建設工程。三北、長江等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天然林資源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國家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效。擴大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規模2070.42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總面積達到1億多畝。啟動了陝西子午嶺、內蒙古呼倫貝爾沙地2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和退化草原人工種草生態修複試點。持續推進內蒙古渾善達克、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澱上遊、青海湟水流域規模化林場建設試點。各地結合經濟發展需求和林草建設目標任務,實施了一大批涉及重要流域和區域的地方造林綠化工程,加快了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

全面開展森林經營,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印發了《關於全面加強森林經營工作的意見》(林資發〔2019〕104號),實施了中央財政補助森林撫育項目和一批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項目。

據統計,2019年全國共完成造林1.1億畝、森林撫育1.14億畝,建設國家儲備林931.7萬畝;種草改良草原3564萬畝;治理沙化土地3390萬畝,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371萬畝。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連續減少,森林、草原面積持續增加,質量不斷提升,生態狀況逐步向好,森林和草原碳匯等生態功能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

三、加強資源保護,努力減少碳排放

強化林地保護利用、林木採伐、國家級公益林管理。風電場等建設項目使用林地進一步規範,全國林地使用總量和森林採伐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區位重要、生態狀況脆弱區域的森林資源得到切實保護。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常態化監管,採用高解析度遙感影像、現地核實、檔案核實等方式,全面掌握森林資源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依法查處破壞資源的違法違規行為。

全面保護天然林資源。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方案》,確定了到2020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的目標任務、重大制度、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天然林保護力度繼續加大,2019年,中央財政投入天然林保護資金434億元,天然林得以全面休養生息。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在11個省啟動了第二批古樹名木搶救復壯試點。

全面加強草原保護利用。進一步明確了徵用佔用基本草原的條件,嚴控基本草原的徵佔用。認真落實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重點天然草原牲畜超載率逐步下降,超載率連續3年低於12%。開展了「綠衛2019」專項執法行動,查處了一批草原違法案件,保護了草原資源。

加強溼地保護恢復。出臺了《國家重要溼地認定和名錄發布規定》(林溼發〔2019〕10號)。編制了黃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實施方案、紅樹林溼地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19年,實施溼地保護和恢復項目387個,安排退耕還溼30萬畝,恢復退化溼地110萬畝;新指定國際重要溼地7處,158處國家溼地公園通過驗收,國家溼地公園總數達到899處,全國溼地保護率達到52.19%。

加強荒漠植被保護。深入推進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出臺了《在國家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範圍內進行修建鐵路、公路等建設活動監督管理辦法》(林沙規〔2019〕2號)。2019年,新增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8個,新增封禁面積120萬畝,封禁總面積達2610萬畝,國家沙漠(石漠)公園累計達到120個。

加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為全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成立了自然保護地體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工作方案和任務清單,加快完善體系建設頂層設計。啟動了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試點,東北虎豹等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取得新進展。2019年,新建國家森林公園11處、國家地質公園8處,新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地1處,新增世界地質公園2處。

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開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等制修訂工作。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專項行動。全國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棲息地保護、繁育救護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加強森林草原火災防控。加強趨勢會商研判、監測預報、檢查督導、基礎設施建設等防控工作,確保了全國林草防火形勢平穩。2019年,全國共發生森林火災2345起,受害森林面積20.3萬畝,同比分別下降18.4%和14.6%;共發生草原火災45起,森林草原火災次數、損失面積保持較低水平。

著力抓好林業草原有害生物防控。制修訂了《松材線蟲病生態災害督辦追責辦法》等相關制度。開展了松材線蟲病疫木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認真做好林業和草原生物災害預警測報、綜合防治和應急管理。2019年,全國共完成森林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面積達2.82億畝。

通過持續加強森林、草原、溼地、荒漠等生態系統的保護,有效減少因人為和自然幹擾導致的碳排放,為達到國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了新貢獻。

四、加強基礎研究,強化支撐保障

積極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密切跟蹤《巴黎協定》及其實施細則談判進程,聚焦我國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和熱點問題,組織開展「林業碳匯補償的政策、機制和途徑」等項目研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19年,編印了13期《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荒漠化問題動態參考》,為國務院有關部門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開展決策提供了諮詢。

不斷加強科技支撐工作,制定了《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管理辦法》(林科發〔2019〕13號)《國家林業草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林科規〔2019〕7號),批覆建立了12個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布了第一批50個國家林業和草原長期科研基地名單,成立了10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第二批139個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完成了我國草原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研究成果分析項目。青藏高原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為因素及其定量分析等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混合材高得率清潔製漿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等4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東北天然次生林多目標經營理論與關鍵技術」等5項成果獲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頒布了《桉樹枝癭姬小蜂防控技術規程》等一批行業技術標準。發布了《2019年重點推廣林草科技成果100項》(辦科字〔2019〕99號),指導各地加快生態保護修復和應對氣候變化新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

五、加強計量監測,服務清單編制

繼續推進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制定印發了《2019年全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建設工作方案》(辦生字〔2019〕100號)。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林業(LULUCF)碳匯計量監測成果報告。第二次全國林業(LULUCF)碳匯計量監測已進入成果匯總分析階段。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開展了草原碳匯計量監測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優化碳匯計量監測頂層設計,制定了第三次全國林業(LULUCF)碳匯計量監測優化技術方案。發布了《竹林碳計量規程》等行業標準,正在制定《草原碳計量監測導則》等行業標準。

六、加強業務培訓,提升工作能力

實施了2019年度業務培訓班計劃,不斷加強林草系統應對氣候變化幹部培訓。在公務員法定培訓中增設了「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相關課程;舉辦了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專題培訓班、第13期全國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管理培訓班。通過持續不斷培訓,各地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及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能力得到了提高。出版《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主要文件彙編》,編寫了《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知識讀本》,為今後幹部培訓教育奠定了基礎。

七、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積極參與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相關工作。為我國與紐西蘭共同牽頭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領域提供了8個最佳實踐案例、3個行動倡議,展示我國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成就和經驗。積極配合中國氣象局,參加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相關報告、《IPCC清單指南2019年修訂》的評審,提出了相關意見建議。舉辦了中美國家溫室氣體清單中遙感與森林資源調查技術融合研討會,分享了成果和經驗。

積極參與全球森林治理。出席聯合國森林論壇第十四屆會議,宣布中國實施《聯合國森林戰略規劃(2017—2030年)》(UNSPF)的自主貢獻,提交了履行UNSPF國家報告。積極推進《聯合國森林文書》履約工作,實施了履約示範單位建設項目,為國內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提供良好的示範。

深化《溼地公約》國際合作。成功申辦2021年《溼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展了「一帶一路」溼地保護修復國際合作,舉辦了「瀾滄江—湄公河專項基金項目」溼地保護修復高級研討會、 「一帶一路」國家溼地保護與管理研修班。在烏幹達首次舉辦了溼地保護管理技術海外培訓班。

深化防治荒漠化國際合作。順利完成了兩年期《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主席國工作,成功舉辦了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第二次主席團會議、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紀念大會暨荒漠化防治國際研討會、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與公約秘書處在寧夏共同建立了國際荒漠化防治知識管理中心。

積極推進保護野生動植物國際合作。深度參與涉及大象等熱點敏感物種的保護國際交流合作,以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履約談判。在CITES第18屆締約方大會,我國提出將白冠長尾雉等物種列入附錄的5個提案全部順利通過。主辦或聯合舉辦了「中俄政府間候鳥保護協定第二次工作組會議」「2019鄱陽湖國際觀鳥周活動」「共同的責任,共同的擔當——全鏈條打非主題邊會」等國際會議,為促進人和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中國經驗。

加強林草援外培訓工作。2019年共承辦31期援外培訓班,69個國家891人參加培訓,培訓主題涵蓋森林可持續經營、溼地保護、荒漠化防治等多個領域。其中,「一帶一路」國家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官員研修班,埃及等16個國家的42名官員和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分享了我國林業和草原生態建設經驗。

與保護國際基金會(CI)和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等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在雲南等6省實施了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項目,在退化土地森林植被恢復等方面開展試點示範,引進先進理念,推廣先進技術。

八、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中央領導同志義務植樹、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以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植樹節、國際森林日、世界溼地日、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生物多樣性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退耕還林還草20周年等重要節點,組織宣傳我國林業和草原建設在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推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在人民網、新華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等網站,人民網、新浪網等官方微博及時發布林業和草原生態建設及應對氣候變化相關信息,解讀最新政策,普及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知識,展示行動進展。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長城》。

深入開展生態文化教育。開展「童眼觀生態」活動,組織全國大中小學生參加生態文明教育體驗活動。啟動「全國三億青少年進森林研學教育活動」。組織做好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的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宣傳活動。

印發了《2018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展示了我國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新進展、新成效。

在2019年聯合國氣候大會邊會和中國角邊會上,分別以「基於自然解決方案的全球協作和知識分享」和「從綠色碳匯到藍色碳匯」為主題,傳播中國聲音,展示中國智慧。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19年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的通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能配置、
    第二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是自然資源部管理的國家局,為副部級,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第三條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林業和草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林業和草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一)負責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
  • 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成效
    本報訊  記者張興國 通訊員王福祥報導  《2017年國家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政策與行動白皮書》近日發布。2017年,中央和地方各級林業草原主管部門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政策方面,國家林草局印發了《2017年林業應對氣候變化重點工作安排與分工方案》和《省級林業應對氣候變化2017-2018年工作計劃》。開展造林綠化等專項督導。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加強保護修復 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
    >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決定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原農業部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整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內設草原管理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的要求,全面推進草原各項工作。「十三五」以來,草原保護修復重大工程項目和政策深入實施,草原生態質量明顯提高。2019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較2015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天然草原鮮草總產量突破11億噸;重點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載率降至10.1%,較2015年下降3.4個百分點。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擬...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關於開展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辦人字〔2019〕119號),經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評選領導小組覆審,現將擬表彰的230個「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386名「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個人」予以公示。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規範草原圍欄,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的提案...
    「關於規範草原圍欄,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1528號(農業水利類173號)) 草原圍欄是推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實現草原一體化保護與修復的重要舉措之一,是在我國乃至國際上早已普遍採用並行之有效的措施,僅退牧還草工程就安排草原圍欄超過10億畝。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規範 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林護髮〔2020〕9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為指導養殖戶合法合規經營、有序有效轉產轉型,在科學評估論證的基礎上,我局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確定了分類管理範圍(詳見附件),並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禁食野生動物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
  • 權威發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20號)(全國林業有害生物...
    歡迎關注中國林業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20號 為全面掌握我國林業有害生物狀況,滿足科學防治和生態保護的需要,我局部署開展了全國林業有害生物普查(以下簡稱「普查」)工作,目前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關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關於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進行調整的有關規定,經組織科學評估,林草、農業農村兩部門共同形成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林業和草原局舉行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成果新聞發布會  5月25日,國家林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長郝育軍,北京林業大學教授餘新曉,中國林科院林化所研究員應浩,中國林科院木材所研究員於文吉、郭文靜,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周建斌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颱風災害林木採伐有關事宜的通知
    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關於颱風災害林木採伐有關事宜的通知各有關市、縣(市、區)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局直屬各單位,各有關有林單位:今年夏秋季,我省先後遭受到三場颱風災害,致使一些地方林木受害。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國家林業局關於切實加強「十三五」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管理的通知》(林資發〔2016〕24號)的規定,現就災害木清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一、嚴格執行採伐限額各受災地方,以市(直屬林場)、縣(市、區、林管局、公司)為單位,實行區域內按採伐限額總量控制,即各採伐類型、消耗結構之間今年剩餘的採伐限額可捆綁使用
  • 森林固碳效果監測與評估—發展林業應對氣候變化
    發展林業,正成為當今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新的戰略選擇。    2009年12月召開的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達成了一份重要的協議文本,文本中第六條款特別明確了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獨特作用:「我們認識到,減少濫伐森林和森林退化引起的碳排放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提高森林對溫室氣體的清除量,我們認為有必要通過立即建立包括REDD+在內的機制,為這類舉措提供正面激勵,促進發達國家提供的援助資金的流動。」
  • 賓州鎮中心社區聯合縣林業和草原局開展清冰雪活動
    賓州鎮中心社區聯合縣林業和草原局開展清冰雪活動 2020-01-0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安徽省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
    1.2  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國家林業局重大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林長制的意見
  • 紅河州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關於印發《紅河州重大林業有害...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成員單位,各縣市林業局:  《紅河州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經2018年6月5日紅河州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繪就雲嶺新畫卷】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紮實推進林草生態保護修復...
    2020-12-27 15:21:04 來源: 雲南網 舉報   「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嚴格貫徹落實中央以及省委
  • 西南大學牽頭成立「枇杷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獲高活躍度林業和草原...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為70個活躍度高、影響力大、工作成效顯著的聯盟頒發榮譽證書。由西南大學牽頭成立的「枇杷產業國家創新聯盟」榮獲2020年高活躍度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稱號。「枇杷產業國家創新聯盟」是2018年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國家創新聯盟。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特制定《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制定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法的提案...
    「關於制定禁止野生動物交易和食用法的提案」復文(2020年第0130號(政治法律類007號)) 一、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立法目的問題 為阻斷野生動物疫病的可能傳播渠道,降低野生動物對外傳播、擴散疫病的風險,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列入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和2020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爭取儘快確定、公布牡丹為國花的建議復文
    「關於爭取儘快確定、公布牡丹為國花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4021號)國花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文明的標誌之一。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時也擁有豐富的花卉植物資源,被譽為「世界園林之母」。
  • 江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揮部關於印發《江西省重大林業有害...
    各市、縣(區)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揮部,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指揮部成員單位:為規範和指導我省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應急處置工作,維護國土生態安全和國家生物安全,現將修訂後的《江西省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