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近觀中國)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

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

作者 鍾三屏

如果把中國鄉村比作一幅畫,畫面上的層次感正變得越來越豐富、色調也越來越鮮亮。對於「美麗鄉村」建設,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有個形象的比喻——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如今,習近平心繫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逐漸成為現實。

古語云:農者,天下之本也。習近平對此有更加通俗的表述——「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這句話道出了特殊國情下「中國鄉村」之於中國的極端重要性,也刻畫出了「中國鄉村」在習近平心間的模樣。

陝西、山西考察,稱讚小木耳、黃花菜大產業;四川大涼山深處,在彝家火塘話脫貧;江西井岡山考察,強調「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湖南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準扶貧」;近日再赴湖南,走進沙洲瑤族村察看現代農旅示範基地……這些年,習近平以腳步丈量土地,飽含對鄉土中國的牽掛。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中央一號文件持續鎖定「三農」……這些獨立又互有疊合的治國理政「大項目」,體現了新時代中國關於鄉村建設的「頂層設計」,也反映了習近平對中國鄉村「走向」的思考和布陣。

為什麼習近平如此重視中國鄉村?

一與中國特殊的文明構成有關——鄉村是中國傳統文明的「根」。

中國是農業大國,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談及鄉村文明之於中華文明的特殊意義——「鄉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耕讀文明是我們的軟實力」「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丟,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習近平的這些論述也道出了華夏子孫血液裡濃濃的「鄉土情結」。

二與習近平特殊的個人經歷相關——「陝北高原是我的根」。

青少年時代插隊陝北「當了六七年農民」,習近平從那裡培養出不變的信念——為人民做實事;從正定到廈門、寧德,從福建到浙江、上海,一直到中央工作,習近平直言「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他的調研足跡遍及「此山此水此地」。

三與世界上一些國家的「彎路」有關——城鄉關係關乎現代化成敗。

「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從世界各國現代化歷史看,這兩組關係處理不好,就會導致鄉村和鄉村經濟走向凋敝,工業化和城鎮化走入困境。談及中國,習近平強調,「即便我國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仍將有4億多人口。如果在現代化進程中把農村4億多人落下,到頭來『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這樣的現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資料圖:航拍江蘇句容天王鎮那田風光,田野、遠山、水塘,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泱波 攝

那麼,在習近平眼裡,「美麗鄉村」之「美」體現在哪裡?

以物質標尺來量,它要富有。

「億萬千百十,皆起於一」,這個「一」在習近平看來是跨越貧困線。他曾說,「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知青插隊經歷和基層工作經歷,讓他深知中國鄉村的匱乏艱苦。「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在不同場合的表達,體現了他對中國農村和農民的了解。「我們這代人有一份情結,扶一把老百姓特別是農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歷史性地得到解決」,則彰顯了其志向和擔當。

以環境標尺來量,它要宜居。

關停礦山和水泥廠的浙江餘村,空氣好了,景色美了,走上一條特色旅遊之路;生態脆弱的大西北,將生態保護和農業、旅遊發展結合,探索稻漁空間生態觀光園,農民實現增收……習近平走過的不少地方,正是踐行「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的樣本。不管是關心「小廁所、大民生」、推進農村垃圾汙水治理,還是指示推廣浙江省「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都體現了習近平對環境「硬」指標的重視。說到底,只有留得住青山綠水,才能記得住鄉愁,才能承載華夏兒女的田園夢、鄉土情。

資料圖:航拍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銀河鎮紫溪村秀美鄉村,一排排紅頂樓房,錯落有致,成為美麗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劉佔昆 攝

以文化標尺來量,它要有「精氣神」。

中國鄉村之美,不僅美在肌體,還要美在靈魂。習近平曾提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文明新氣象」;他還認為,「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習近平的這些論述,強調了中國鄉村建設過程中外在與內涵、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則鮮明地表達了他對守護華夏文明基因密碼的態度。

以現代化標尺來量,它要挑上「金扁擔」。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講了一個「金扁擔」的故事——當年在陝北黃土地上,鄉親們告訴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將來幹活挑著金扁擔」。習近平說,「我想這個目標也在實現中。『金扁擔』,我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正讓農業在中國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習近平說,現代農業發展空間仍然很大,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觀察家認為,沒有「美麗鄉村」,就談不上「美麗中國」。在越來越立體的這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裡,生活的奔頭、田園的秀美、鄉土的潤澤、產業的現代化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一個個村莊、一片片沃野的蛻變,讓人們直觀感受中國的發展,亦能從中體味民眾不斷提升的幸福感。(完)(圖片素材來源:新華社 中新社)

相關焦點

  • 大山深處有「新家」—大別山村繪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新華社鄭州7月9日電 題:大山深處有「新家」——大別山村繪出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新華社記者王丁  走進散落在大別山那些依山傍水的村落,一幅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徐徐展開,這裡有一水護田、青山對開的美麗生態、有蒸蒸日上的各色產業、載滿鄉愁的農耕印記,還有村民臉上洋溢的歡喜,所見所聞恰可滿足遊客對美麗鄉村的想像。
  • 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景「樣板間」來了
    山水相望、峰谷相間、城巒相疊的天際線,各具特色的「新坊巷」 在杭州,它或許就是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景。三江匯「未來城市」實踐區景觀控制規劃(草案)公示據浙江省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杭州的城鎮化率達78.5%,較2018年相比有所增長,並高於全省水平。
  • 《富春山居圖》為什麼那麼出名?放大10倍再看,你就能找到答案
    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中國名畫典籍之一,被稱作為國寶級文物的《富春山居圖》。今天要介紹的是《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所創作的紙本繪畫。《富春山居圖》被稱作為畫中之蘭亭,在中國繪畫史上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稱作為中國古畫的裡程標識代表作。其融合了山水及人物畫的綜合特點,畫家以行文流流水的筆態描繪了心中的藍圖,用六幅紙張拼接而成,別具一格又相互協作。
  • 世界十二大畫家範光陵在富春江畫範光陵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乃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並因收藏人之 「焚畫殉葬」 而使畫作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富春山居圖》惡評如潮被吐槽毀三觀 導演:抱歉我把魚翅當作粉絲
    歷時三年打造的國產大片《天機•富春山居圖》(簡稱《富春山居圖》)9日姍姍來遲上映,打響了暑期檔第一炮。《富春山居圖》不光擁有劉德華、林志玲等一線大牌演員,還被宣傳為「中國式的3D國際特工大片」,而這部被眾多觀眾吐槽為「奇葩」的大片上映後的反響讓人既驕傲又尷尬:《富春山居圖》由劉德華、佟大為、張靜初和林志玲領銜主演,該片雲集全球30多個國家上千人的國際團隊製作,耗資1.6億元,在今年「小片當道」的市場上,可謂獨樹一幟。
  • 34000片可旋轉百葉 杭州亞運在建場館將再現「富春山居圖」
    新華社杭州8月20日電(記者夏亮、王夢)在元代畫家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圖》定格了後人心中的富春山水。在這幅傳世名畫的重要原創地和實景地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能工巧匠們通過34000片可旋轉鋁合金百葉,將這幅靜態的「富春山水」從畫紙上搬到了亞運在建場館中。
  • 富陽這個亞運場館 用34000片百葉拼出「活」的富春山居圖
    今天的主角是:亞運射擊射箭現代五項館。  位於富陽區銀湖板塊九龍大道附近的亞運射擊射箭現代五項館主體結構日前通過驗收。  亞運射擊射箭現代五項館和富陽水上運動中心,是富陽區兩個亞運新建場館,加上正在改造的富陽體育館,統稱為「富陽三館」。
  • 豆瓣評分最低的十大影片,富春山居圖上榜
    豆瓣評分最低的十大影片,富春山居圖上榜 隨著影視業的高速發展,各式各樣的影片進入了觀眾的視線。任何事情,有好就有壞,電影也是一樣。一件事情發生,就有人去評價,電影的出現,同樣滋生了許多電影評價機構。
  • 科技賦能讓達·文西畫作和《富春山居圖》「對話」
    此次展覽將同時間軸的中西藝術內容呈現在同一空間中,當穿過長廊來到另一端的展館,觀眾又能在「動」起來的《千裡江山圖》《富春山居圖》中,感受東方山水的無盡魅力。
  • 黃公望——「淺絳山水」之《富春大嶺圖》
    圖1 黃公望黃公望「淺絳山水」筆力老道,簡淡深厚。其晚年所畫之《富春大嶺圖》(如圖2),深得中國畫寫意的精髓,明白虛實相生的構圖關係,立意取捨的原則。縱觀此圖,富春江北岸大嶺山重巒疊嶂,山巔曉霧迷遮,若隱若現。
  • 富陽:數字雕塑呈現別樣《富春山居圖》
    數字雕塑形態取自《富春山居圖》後半卷「無用師卷」,通過數字噪聲算法對172塊不鏽鋼片進行幹擾形變,從而產生自然的山體細節,體現了數位化、科技化理念,形成「正觀山川渾厚,俯覽千峰倒影落其間」的意境。體驗館屋頂造型引用「四水歸堂」和富春江潮相結合的概念,將屋頂抽象化,寓意新城不斷奔湧向前。
  • 習近平這樣描繪未來中國的美麗圖畫
    3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習近平的講話飽含對人民的深情與讚美。中國人民書寫時代畫卷,人民領袖習近平則為新時代的中國擘畫壯美藍圖。從鄉村振興到脫貧攻堅,從高質量發展到科技創新,從貫徹新發展理念到實戰化練兵。2018年兩會,習近平多次用生動形象的描述,展現當今中國的自豪和自信,描繪未來中國的美麗圖畫。
  • 少白湯發周揭秘:原來齊白石畫《萬竹山居圖》的原因是這……
    《齊白石畫集》,上海中華書局,1931年版。2.《齊白石全集·第二卷》,第115頁,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3.《齊白石的世界》,第35頁,臺灣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版。4.《中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齊白石》封面,第22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版。
  • 倪瓚《水竹居圖》設色
    元代 倪瓚《水竹居圖》在色彩上主要以石綠色和赭色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倪瓚在《水竹居》圖中設 色時亦有用筆的痕跡,由於繪畫載體的不同,倪瓚在《水竹居》設色時並不能像黃 公望在絹上設色那樣用水筆接染,而是以著色的幹筆皴擦所畫的山石樹木
  • 《富春》大賣遭惡評 圖解"國產特工大片"誕生
    時光網特稿 由劉德華、林志玲、張靜初和佟大為等主演的「3D國際特工大片」《天機·富春山居圖》日前上映,排山倒海的惡評讓這部電影「走紅杭州、北京、臺北、東京、杜拜等地的必遊景點輪番在《富春》中登場。對於以前拍過不少形象宣傳片的孫健君來說,這樣的套路是輕車熟路,當年的北京旅遊形象宣傳片《北京2008》就出自其手。
  • 碧桂園大學印象那山:讓理想山居的「詩和遠方」,成為觸手可及的...
    在以「山水城林」為寫照的南京,對山居生活的嚮往早已融入這座城市的文化血液,傍山而居一直寄寓著都市置業家庭孜孜以求的夢想。而即便如此,伴隨多年開發,放眼南京主城區,山景地段的土地供應早已愈發稀少,山居「席位」更是難求。落子南京東門戶的碧桂園大學印象,在千畝山林的寶華麓下,回應都市改善家庭的山居之夢,讓理想山居的「詩和遠方」,成為觸手可及的居家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