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習近平心繫中國飯碗

2020-12-01 中國網

民以食為天,習近平心繫中國飯碗

發布時間:2019-08-15 13:45:33 |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 責任編輯:曹川川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自古以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

「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提出了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的新戰略,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糧食安全之路。

步履鏗鏘,他的足跡遍及全國主要農區

2018年9月,在黑龍江七星農場,習近平走進稻田,拿起一把稻穗,看穀粒、觀成色。他說:「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在北大荒精準農業農機中心一樓大廳農產品展臺,習近平雙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長地說:「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2018年4月,習近平在海南走進「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他強調,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2018年4月,習近平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同袁隆平等農業技術專家一道,沿著田埂走進「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了解超級雜交稻的產量、口感和推廣情況。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河南一片高標準糧田,看到清一色的小麥長勢喜人,他說:「用老鄉的話說,今年的饃能吃上了。」習近平指出,糧食安全、「三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

2013年11月,習近平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表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

2013年7月,在湖北鄂州東港村育種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拔起一棵稻苗察看分櫱情況,誇獎「很壯實」,強調糧食安全要靠自己。

高屋建瓴,他的論述為保障糧食安全指明方向

一米一飯,關乎國家安危、人民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心繫中國人的飯碗,帶領全國人民全面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引領新的糧食安全實踐,鞏固糧食安全保障。如今,14億人不僅吃得飽,還能吃得好。我國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

相關焦點

  •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心系青年未來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 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習近平心系青年未來 分享到微信
  • 「民以食為天」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民以食為天,其正確的表達是: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民以食為天I know you're trying
  • 習近平談「細胞工程」
    ——習近平對在全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  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基礎工程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和黨的活動的主體,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基礎工程。  ——2014年5月9日習近平在指導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上指出  心繫群眾、紮實苦幹、奮發作為、無私奉獻   廣大黨員、幹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學習李保國同志心繫群眾、紮實苦幹、奮發作為、
  • 聲納| 「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近年來,從海水稻接連突破畝產6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大關,到「巨人稻」等新品種問世,中國水稻不斷帶來驚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十三五」時期,我國糧食生產交出亮麗成績單。
  • 端牢「中國飯碗」的農機擔當
    2020/12/3 16:07:43   來源: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
  • 習近平心系內蒙古草原兒女:談生態 話脫貧
    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作為內蒙古代表團代表,習近平已經連續兩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紮實推進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固」「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習近平始終牽掛著內蒙古2500多萬草原兒女,兩次參加審議,提出了許多希望和要求。
  •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中方心繫中東和平進程,積極維護國際公理和道義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並闡述中方立場。張軍表示,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關乎地區和平、國際正義和人類良知。中方一貫高度重視巴勒斯坦問題。習近平主席向1日的「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國際日」紀念大會致賀電,重申中方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支持有利於推動巴勒斯坦問題和平解決的努力。
  • 習近平: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 多股將爆發(名單)
    習近平稱佔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  最新出版的《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冊收錄了若干篇此前未公開的習近平講話文稿。本文是2013年12月23日習近平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這也是該文首次公開發表。
  • 習近平總書記"六點要求"指明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歷史使命
    今日上午,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殷殷期望。 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李永勝,武漢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胡藝華等多位專家學者在接受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採訪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的「六點要求」切合新時代的基本特徵、具有前瞻性,鼓舞中國青年接續奮鬥,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
  • 習近平為這些老師點讚,他們是誰?
    耄耋之年,你們初心不改,依然心繫祖國接班人培養,特別是周令釗等同志年近百歲仍然對美育工作、美術事業發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動。我謹向你們表示誠摯的問候。——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
  •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東北糧倉 國機東方紅用心守護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的東北糧倉 國機東方紅用心守護2020-07-28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赴吉林考察調研,他首先來到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等,了解糧食生產、黑土地保護利用、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經營等情況。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小組第2組舉行2020...
    12月4日,全國政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小組第2組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學習座談會,圍繞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座談交流。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主持座談會並講話,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劉新成出席。委員們一致表示,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是一個博大的思想政策體系,是指導我國更好實現從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行動綱領。
  • 紐西蘭中國商會心繫祖國疫情 凝聚力量做貢獻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發以來,紐西蘭中國商會時刻關注國內疫情動態。國內各省市地區支援大量醫務人員、善資善款前往重災區武漢市,全國上下萬眾一心共同抵禦疫情,紐西蘭中國商會全體會員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在中國駐紐西蘭大使館、駐奧克蘭和基督城總領館的指導及統籌下,立刻組織開展了「心繫祖國 讓愛傳遞」為疫區捐資捐物的系列活動。
  • 習近平為這些老師點讚 他們是誰?
    耄耋之年,你們初心不改,依然心繫祖國接班人培養,特別是周令釗等同志年近百歲仍然對美育工作、美術事業發展不懈追求,殷殷之情令我十分感動。我謹向你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2018年8月30日,習近平給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回信。
  • 守牢生命線 共築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會見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時的重要講話,在各族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在講話精神指引下,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團結一心、苦幹實幹,把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向前進,為實現中國夢注入強大正能量。攜手並肩、團結奮進,開創民族團結大好局面青海玉樹已經在地震後「重生」。
  • 百度雲引領ABC+農業時代 實現「中國糧食、中國飯碗」
    從手拉肩抗的農耕模式,到如今向著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注入科技含量的中國農業,正在經歷蛻變重生,迎來煥然一新的面貌。「農業要振興,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國家領導人曾經這樣說。  科技的進步讓農業「變天」,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成為農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動力。百度雲以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三位一體,深入幫助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其功能幾乎已經涵蓋了目前人工智慧在農業應用的各個領域。
  • 習近平:行政體制改革是適應經濟基礎必然要求
    央視網消息,中共中央2月28日上午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民主協商會,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行政體制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必須深化已進行30多年並取得重要成果的行政體制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 著名科學家袁隆平:「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袁隆平:民以食為天。我是學農的,依靠農業技術提高糧食產量是我的職責所在。尤其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那場饑荒,我親眼看到有人因為飢餓倒在路邊、田埂邊和橋底下,真是錐心般的刺痛。種田的人都吃不飽,像我們這種學農出身的人能說沒有責任嗎?
  • 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
    (近觀中國)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中新社北京9月20日電 題: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習近平如此運筆作者 鍾三屏如果把中國鄉村比作一幅畫,畫面上的層次感正變得越來越豐富、色調也越來越鮮亮。對於「美麗鄉村」建設,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有個形象的比喻——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如今,習近平心繫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逐漸成為現實。古語云:農者,天下之本也。習近平對此有更加通俗的表述——「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