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2020-12-01 澎湃新聞

近日

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

宣布隴南市宕昌縣、定西市通渭縣等

8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至此

甘肅省7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2013年至今

甘肅已減貧55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超過一半的貧困人口通過產業發展實現了脫貧

貧困人口數量大幅減少,收入大幅增加

2017年至2019年

甘肅貧困地區農民收入增速

分別達到10.2%、10.3%、11.8%

明顯高於甘肅農村居民收入增速

甘肅歷年貧困縣摘帽一覽

甘肅是中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

共有75個貧困縣

其中58個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

17個是省定插花型貧困縣

3720個深度貧困村

大多地處偏遠、山大溝深

向上滑動閱覽

2018年

甘肅省政府批准18個貧困縣摘帽

皋蘭縣、崆峒區、正寧縣、兩當縣、臨夏市、合作市、七裡河區、涼州區、民勤縣、永昌縣、瓜州縣、甘州區、高臺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縣、西峰區、白銀區

2019年

甘肅省政府批准18個貧困縣摘帽

永登縣、榆中縣、玉門市、平川區、景泰縣、武山縣、甘谷縣、涇川縣、靈臺縣、崇信縣、華亭市、成縣、徽縣、夏河縣、卓尼縣、碌曲縣、瑪曲縣、迭部縣

2020年3月

甘肅省政府批准31個貧困縣摘帽

古浪縣、天祝縣、靖遠縣、會寧縣、秦州區、麥積區、秦安縣、清水縣、張家川縣、莊浪縣、靜寧縣、慶城縣、寧縣、環縣、華池縣、合水縣、安定區、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武都區、文縣、康縣、臨潭縣、舟曲縣、永靖縣、和政縣、廣河縣、積石山縣、康樂縣

2020年11月

甘肅省政府批准8個貧困縣摘帽

鎮原縣、通渭縣、岷縣、宕昌縣、西和縣、禮縣、臨夏縣、東鄉縣

「兩不愁三保障」清零達標

義務教育輟學現象已動態消除

貧困縣鄉村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空白點」全面補上

87.36萬戶農村危房全部改造

總體上歷史性地消除了農村飲水不安全現象

超過一半的貧困群眾通過產業扶貧實現了脫貧

全省 574.95 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參盡參

向上滑動閱覽

教育扶貧

率先在全國出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偏遠鄉村學校教師月補助超過 1000 元。近 3 年通過特崗、支教計劃和銀齡講學等項目補充鄉村教師 2.3 萬名,國培省培、教師能力提升等項目培訓鄉村教師 42 萬人次,安排 8 所師範類院校對口 17 個深度貧困縣開展 " 網際網路 + 支教 ",解決薄弱地區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

在全面完成好各類教育扶貧項目的同時,多渠道籌措資金 21.28 億元,建設鄉鎮寄宿制學校 633 所、鄉村小規模學校 1396 所,切實保障每一名農村學生穩定就近入學。投入資金 12.8 億元實施 " 溫暖工程 "" 周轉宿舍 " 等省列民生實事項目,解決了深度貧困縣師生採暖和教師住宿問題。目前全省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 100%,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現 " 班班通 "。

健康扶貧

甘肅省健康扶貧醫療部分脫貧標準為醫療機構 " 三個一 "、醫務人員 " 三合格 " 和服務能力 " 三條線 "。" 三個一 " 是指行政村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和縣有公立醫院,其中,鄉鎮衛生院所在行政村可不設村衛生室,300 人以下的行政村可與相鄰行政村聯合設置衛生室。" 三合格 " 是指村衛生室至少有 1 名合格村醫,衛生院至少有 1 名合格執業助理醫師,縣級醫院所設臨床專業科室至少有 1 名合格執業醫師。" 三條線 " 是指 800 人以上的行政村有 60 平米以上衛生室;1 萬人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設有內(或外、急、全)科、中醫(或民族醫)科、醫技(或藥房、檢驗、放射、B 超等)科、公共衛生(或預防保健)科;10 萬人以上的縣級公立醫院達到甘肅省二級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標準。

住房安全

自 2009 年啟動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以來,累計支持 174.9 萬戶農村群眾完成危房改造,解決了近七百萬人住房安全問題。其中,2013 年以來,累計實施農村危房改造 87.36 萬戶。至 2019 年底,實現了全省現有存量危房改造全面清零。今年 6 月份,按照住建部工作安排,對全省 2013 年以來 136.3 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情況進行了逐戶現場核驗。包括今年摘帽退出的 8 個縣的所有貧困戶住房安全均得到保障,其中有 44.3 萬戶貧困戶通過危房改造保障了住房安全。

飲水安全

甘肅省制定了《飲水安全有保障衝刺清零後續行動方案》和《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摘帽退出的8個貧困縣實施鞏固提升工程217處,改造冬季凍管627公裡,截止今年6月底,衝刺清零後續行動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同時,建立了自下而上的監督舉報機制,利用2部24小時省級投訴電話和「甘肅農村飲水」微信公眾號問題反映「直通車」,對反映的問題跟蹤問效、督促整改。

產業扶貧

今年以來,甘肅省堅持產業到戶精準扶持和區域產業體系構建有機結合,主攻「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引進龍頭企業,推進合作社規範提升,拉開架勢構建扶貧產業體系。據統計,剛剛摘帽的8個縣區今年共安排生產獎補資金近3.8億元,重點對需要補種補欄補規模的7.4萬戶貧困戶進行了獎補,扶持這些貧困戶累計補種蔬菜、中藥材、馬鈴薯等23.8萬畝,補欄牛羊豬等11.2萬頭(只)。同時,落實獎補資金9125萬元,扶持有意願有能力的6.11萬戶貧困戶發展「五小」產業,有效擴大了貧困戶種養規模,夯實了產業增收基礎。

此外,8個縣引進培育龍頭企業累計達到216家,輻射帶動貧困戶3.4萬戶;6348個合作社,運營規範和較規範的比例超過了75%,已建成規範化產業基地1688個,帶動12.4萬戶貧困戶發展種養產業;共下達8個縣冷鏈物流設施資金4594萬元,新建實施85個,目前已建成75個,新增倉儲能力4.02萬噸。

基本醫療有保障

甘肅省在2019年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參保並給予資助的基礎上,2020年截至9月,全省574.9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應參盡參,並按政策規定給予全部資助。同時,為減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負擔,給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省參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大病保險起付線較普通居民降低50%,分段補償比例較普通居民提高5個百分點,報銷上不封頂。截至2020年9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就醫82.9萬人次。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報銷後,政策範圍內住院報銷比例89.14%。此外,我省112種集中帶量採購藥品中,藥價平均降幅58%,最高降幅96%,預計每年至少減少醫療費用支出5億元。

集中力量攻克最難的貧困堡壘

全省共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26萬人

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

對408.7萬人實行返貧風險監測預警和及時救助

向上滑動閱覽

就業扶貧

2014年以來,甘肅省已累計減貧534.5萬人。全省71%的貧困戶務工收入超過了總收入的50%。今年已輸轉勞動力526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189.9萬人,比去年增加15.2萬人。

甘肅省立足省情實際,著力打造建築工、牛肉拉麵師等各類勞務品牌,特別是推動了「隴原妹」「禮賢嫂」「鎮原護工」等精品家政服務品牌走向全國,從業人員達到20萬人以上。

截至10月底,培訓貧困勞動力37.17萬人,培訓後就業率達到70%以上。加大勞務獎補力度,發放各類務工補貼9.88億元。實施財政、稅收等一攬子優惠政策,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建設扶貧車間2454家,總規模在全國位居第五位,吸納就業9.9萬人,其中貧困勞動力4萬多人,帶貧人數居全國第四位。加大創業扶持力度,今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3.88億元,吸納帶動就業19.46萬人,其中7.73萬名為返鄉創業農民。

易地扶貧搬遷

「十三五」以來,甘肅省將全省49.9萬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到生存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並通過產業、就業、培訓、教育、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幫扶措施,幫助擺脫貧困狀況、實現穩定脫貧。其中,2020年摘帽退出的8個貧困縣11.05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共建設(購置)安置住房2.4萬套,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建檔立卡搬遷家庭實現至少1人就業,達到易地扶貧搬遷退出驗收標準。目前,全省49.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部完成,共建成集中安置區1731個、安置住房11.4萬套。

兜底保障

甘肅省建立了農村低保信息定期核對機制,建立了困難群眾動態管理監測預警機制,對存在返貧風險的人員,10大類408.7萬人實行監測預警,目前共發出紅色和橙色預警信息6.6萬條,通過入戶核查,已有2.3萬人獲得了相應的救助,有效防止了致貧返貧的風險。同時,通過一系列舉措,全省農村低保對象認定更加精準,目前,全省共有農村低保對象140.8萬人,特困供養人員9.06萬人。同時,五年共籌集下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34.5億元,連續14年提高保障標準,全省農村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年4428元,農村特困供養標準按照全自理、半護理、全護理分別達到每人每年7200元、8400元、9600元。加大臨時救助力度,近五年累計對467.8萬人次實施了救助,支出臨時救助資金52.39億元。

生產生活條件整體改善

全省農村公路裡程達到 12.09 萬公裡

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了99.8%

行政村光纖寬帶和4G網絡覆蓋率均超過99%

電商服務站實現有貧困村的鄉鎮全覆蓋

電商功能覆蓋到93%的深度貧困村

向上滑動閱覽

交通扶貧

甘肅省投入230億元,實施建制村硬化路工程4.7萬公裡,提前兩年實現了全省具備條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全面實施村村通客車工程,於2019年底實現了全省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全部通客車。全省農村公路裡程達到12.09萬公裡,貧困地區群眾出行條件明顯改善。今年以來,處治「暢返不暢」路段433公裡,修復災毀路段2852公裡完成窄路基路面加寬、資源路產業路旅遊路等農村公路2291公裡,完成縣鄉道安防工程9544公裡,完成危橋改造158座,建成村組道路1.5萬公裡,解決了8586個村組通硬化路的問題。

甘肅已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900個

鄉村旅遊示範村225個

有55.46萬名貧困群眾依靠發展旅遊實現穩定脫貧

綠水青山真正變成了金山銀山

「苦瘠」褪「甘味」來

今日的甘肅正煥發生機勃勃、綻放新顏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來源:新華社、蘭州日報、中國甘肅網、蘭州發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甘肅答卷」》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的脫貧智慧】手繪視頻|從苦瘠之地到山川秀美,她這樣大變樣
    穿越無數艱辛與坎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之年  一百多年前陝甘總督左宗棠來到隴中眼見土地瘠薄、民不聊生,稱「苦瘠甲於天下」然而,今日的甘肅生機勃勃、脫胎換骨「苦瘠」褪「甘味」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隨左宗棠的腳步看如今的甘肅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 話題: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話題: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新華社蘭州11月22日電題:苦瘠不再,新程已啟——寫在甘肅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之際  新華社記者馬維坤、王朋、王博  甘肅省人民政府21日批准最後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這些都是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的天然優勢,應充分發揮。  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首先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其重要意義。對外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既有利於塑造中國良好的國家形象,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國際輿論氛圍,也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減貧事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
    【決勝脫貧攻堅】忻城脫貧攻堅和重大項目觀摩會: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在現場觀摩中,觀摩團成員先後來到忻城薰衣草莊園、馬泗鄉龍圖村「危房清零」示範點、中投牧業活牛活羊交易中心項目基地、「南方牛都」全產業鏈項目基地、義來高效脫硫劑冶金熔劑項目建設基地、忻城縣光大牧業澳湖肉羊全產業鏈項目等地,實地察看脫貧攻堅產業項目、重大項目及危房清零工作推進成效。
  • 同仁堂書寫脫貧攻堅的精彩答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我國醫藥行業的老字號企業,同仁堂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底蘊,在多年來深耕扶貧減貧中,同仁堂發揮自身優勢,帶領旗下子集團、子公司大力開展健康扶貧、產業扶貧,同時響應北京市國資委號召,積極參與消費扶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使真力、出真招,高質量完成了扶貧目標任務。
  • 【中國的脫貧智慧】「輪椅畫家」張海晶:畫筆繪出多彩脫貧路(組圖)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近年來,江西全省上下堅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感恩奮進、盡銳出戰,實現25個貧困縣全部脫貧、3058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效。
  • 奮力脫貧齊發力 攻堅克難繪藍圖
    面對如此貧困局面,中建七局建裝公司在接到扶貧任務後,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堅決貫徹省政府、工程局黨委和地方政府關於扶貧工作的指示精神,把助推脫貧攻堅工作作為自身履行社會責任的重大使命,專門召開扶貧專題會議,明確溫偉超為建裝公司駐村書記,全面配合北靳寨村開展扶貧工作,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紮實效果。同時,建裝公司黨委積極爭取當地政府、村委會的大力支持,迅速制定扶貧計劃。
  • 高三作文關鍵詞⑧ | 脫貧攻堅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寄託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希冀,也濃縮著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移的初心、孜孜以求的情懷。 說它平實,則是因為它其實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陝北黃土高原老百姓的眼中,脫貧攻堅是從「能吃飽肚子」到吃上「淨顆子」,從「想吃細糧就吃細糧,還能經常吃肉」到「幹活挑著金扁擔」。 那麼,面對這樣的主題,怎麼才能駕馭好,寫得出彩呢?
  • 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作者:大連海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邢文利、裴麗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全面勝利,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亮相央視
    貴陽網訊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貴州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格桑花開幸福來!我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
    省委、省政府堅持實施十項民生工程助力脫貧。州委、州政府研究出臺一攬子《決定》《意見》《方案》推進脫貧攻堅,書記、州長親自「掛帥出徵」,堅持由「雙組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層層籤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落實「四級書記」抓攻堅,建立執行高效、互聯互通的指揮、責任、政策、幫扶體系。
  • 溫州大學:十年堅守羊棲菜 書寫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
    導語: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溫州大學發揮科研優勢和人才優勢,通過教師、學生「上山下海」走村入戶,深入了解貧困村居、農漁民的需求,積極發揮人才智力與科技優勢,努力書寫科技助力脫貧攻堅的「高校樣本」。
  • 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脫貧攻堅——寶興縣築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法治保障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年來,寶興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在脫貧攻堅工作的護航作用,深入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機制、普法鋪路、靠前服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 【中國攻堅進行時】新時期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機制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有效開展。「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2020年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扶貧工作的終結,「十四五」期間仍要鞏固脫貧成果,繼續開拓謀劃創新。
  • 天門山下 幸福綻放——張家界市永定區高質量高水平書寫脫貧攻堅...
    時間的刻度,標註著張家界市永定區脫貧攻堅不斷向前邁進的腳步:2014至2020年,永定區每年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開展貧困退出工作。目前,全區86個貧困村全面出列,17805戶58980名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其中2020年脫貧786戶157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底的20.7%降至0。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這是河北省在脫貧攻堅奔小康路上的莊嚴承諾,也是河北省用心用情服務殘疾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了這一承諾和初心,河北全省披堅執銳、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北特色的殘疾人脫貧攻堅之路,創造了520萬殘疾人同奔小康的輝煌業績。殘疾人脫貧是脫貧攻堅的「艱中之艱」「難中之難」,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 脫貧攻堅紀錄片《脫貧大決戰》《落地生根》獲推薦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記者白瀛)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15日推薦了兩部聚焦脫貧攻堅的優秀紀錄片
  • 中國脫貧攻堅之後怎麼做?官方劃定「路線圖」
    當天,在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要把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具體工作主要是守住一條底線、健全一套政策、壯大一批產業。1月13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情況。
  •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中國的脫貧智慧】奮鬥的青春 脫貧路上杜鵑紅 2020-11-19 21:09:29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