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張渠偉:貢獻健康、智慧和熱血換來13萬人脫貧

2020-12-04 中國網·錦繡天府

反映脫貧攻堅工作的扶貧公益微電影《光明之路》6月20日正式開機。這部微電影,講述了主人公鄧達偉在貧困村村道和移民解困集中安置點的建設中,帶病夜以繼日的工作,連兒子的婚禮都未能參加,最後在公路建成之日,自己雙目失明被送往醫院。正是他這種忘我的犧牲,給村民們帶來了一條通往富裕的光明之路。本片著力反映了以扶貧開發局黨員領導幹部為代表的一批共產黨員,帶領鄉親們走上共同致富奔康的光輝事跡。據了解,該片取材於渠縣扶貧開發局局長張渠偉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先進事跡。

渠縣是四川省的人口大縣。窮,曾是渠縣的代名詞,這個四川省排名第二的平困縣曾經是遠近聞名的「稀飯縣」!2014年3月,張渠偉赴任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初來乍到,他第一時間翻出了縣裡的貧困資料,143802!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讓張渠偉嚇了一跳。只有10多名工作人員,怎麼脫貧?成了張渠偉成天思考的問題。「現在看來,是熬出來的,每天每夜不停地熬。」張渠偉說。

貧困戶口中「帳篷局長」 妻子口中的沙發「局長」

窮則思變,差則思勤。1600多個日日夜夜,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張渠偉一心撲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始終踐行著「扶貧路上、絕不落下一戶一人」的錚錚誓言,總結出「九比九看」「鐵軍扶貧」「扶貧車間」「六個一社會扶貧」等扶貧模式。

「他每天的工作狀態就是,下鄉核實信息,回來晚上在辦公室加班,不到凌晨2點過,幾乎不會休息。」 張渠偉的同事彭麗感慨到。這些年,渠縣光是需要處理的統計數據就有上百萬條,為了鼓勵大家,張渠偉並沒有自己回家,而是和同事們一起工作,「我知道累,但是責任在身,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幹。」

6點起床下鄉,晚上10點從鄉下回來這成了張渠偉工作的常態。司機蔣曉健介紹,只要下鄉,都沒有回來的確切時間,有時到渠縣偏遠的農家,驅車100多公裡,太遠了不能回家,只能帶帳篷,「晚上就住在帳篷裡。」很多貧困戶親切的稱他「帳篷」局長。

大山之中道路難行,張渠偉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風雨裡在山間奔波一天,回到縣城的他並沒有回家,而是一頭扎進辦公室處理白天的資料,處理資料晚了,他就在辦公室的沙發上「貓」一晚,妻子略帶不滿的稱他為「沙發局長」。

貧困人口下降13萬 自己卻患上青光眼耳石症

全縣的精準識別貧困人口從2014年初的143802人,下降到2018年的6013人。這13萬人的脫貧是張渠偉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換來的。長年超負荷工作,他患上了「耳石症」「青光眼」,重度眩暈,幾致失明。

「視力左眼降至0.04,右眼降至0.6。立即辦理住院手續,接受手術治療。」醫生很快作出診斷。「沒時間住院啊,能不能利用藥物保守治療?」張渠偉懇求醫生多開點藥,單位還有一大攤事要忙。「再拖下去就會面臨失明的危險。」醫生勸道。聽到消息的家人也求他,張渠偉卻笑著說:「瞎了再說嘛,等『摘帽』任務完成之後就去手術。」

於是,張渠偉帶著3個月的藥回到了單位上。「一手拿眼藥水,一手抓工作」,一晃到了該複查的日子。但工作一樁接一樁,實在走不開。他只能電話聯繫醫院,讓醫生根據口述的症狀幫忙寄回一批藥來。

「寧願眼睛失明,也要群眾脫貧。」張渠偉並沒有為身體的病痛而後悔,只是對自己的妻子有些內疚:「作為我的家屬,嫁給扶貧人你就要有犧牲的精神,對不起老婆,謝謝你。」

五年時間裡幫助脫貧133610人;在他倡議下引進的各類扶貧資本12億元;在他引導下,建成的特色種植基地16.8萬畝。這是張渠偉的成績單。

」紮下帳篷,紮下了根,籤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沒有硝煙的戰場,你負了傷,泥濘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實熟了,人們的心熱了。」這是2019年2月18日張渠偉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的頒獎詞。

對於自己「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他心裡想的更多的卻是責任:「榮獲這份榮譽將激勵我更加紮實地工作、努力地拼搏,繼續堅持辦實事、做好事,確保貧困群眾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為渠縣在2020年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做出貢獻。」(侯敬文)

相關焦點

  • 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四川新聞網達州2月19日訊(記者 餘開洋)「脫貧攻堅沒有退路,只有義無反顧。」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四川省達州市的張渠偉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劉傳健的頒獎詞是:「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紮下帳篷、紮下了根,籤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
  • 「感動中國」扶貧幹部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 寧願雙目失明 誓要...
    然而我們回望來路的時候,我們不願意錯過,那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2月18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扶貧幹部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殊榮。
  • 2019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完整頒獎詞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資料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
  • 劉傳健、其美多吉、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封面新聞訊(記者 楊金祝 羅田怡)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通過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被大家廣為熟悉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郵運駕駛組組長其美多吉、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渠偉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
  • 十大「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3位四川老鄉當選(附頒獎詞)
    來源:川報觀察「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剛剛揭曉 !川報觀察記者 袁婧2月18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來自四川的3位候選人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他們分別是:川航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郵運駕駛組組長其美多吉、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渠偉。
  • 201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扶貧5年,局長成了「鄉下人」
    2016年9月15日,張渠偉在水口鄉大田村農民夜校扶貧政策宣講會上2019年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揭曉,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渠偉,一個行走在扶貧路上的局長獲此殊榮。5年時間裡,他幫助渠縣13萬餘人脫貧。
  • 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張渠偉 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央視網消息:52歲,中共黨員,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
  • 滿滿溫情,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出爐
    2019年2月18日晚,CCTV-1播出了《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欄目組通過投票從21名候選人中評選出了2018年度給社會帶來最多溫暖和感動,並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十大人物。頒獎盛典播出後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一起去傾聽他們的溫情故事。
  • 重慶英雄劉傳建當選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頒獎...
    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攝影家程建軍在北京參加了頒獎典禮,現場見證了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將於2月18日(正月十四)20時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重慶籍英雄機長劉傳建。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他們感動了中國!
    1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每當主持人念出一個名字,無數觀眾都紅了眼圈,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太好哭了」「感動到不行」。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是一群普通人,他們中有消防員、有學者、有科學家、企業家、退役軍人、盲人推拿師……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不同的崗位默默耕耘:有人用滿頭白髮換來敦煌容顏永駐有人用生命換來一方富足、平安
  • 寫作示範:用感動中國人物以及頒獎詞如何寫出高分作文
    儲備感動中國人物,豐滿我們的作文;熟記頒獎詞,提升我們的語言宿老師語文課堂必看電視節目之一是「感動中國」。它是中央電視臺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元宵節前後推出,已經連續舉辦16年,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
  • 黃文秀獲頒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感動我們的還有……
    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的有奉獻大半生光陰、致力於敦煌保護的學者,戰功赫赫卻深藏功名、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努力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外籍教師,創造世界大賽十冠王奇蹟的國家隊,以及將生命停止在扶貧道路上的年輕女孩黃文秀……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感動中國》向所有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奮鬥者表達了特别致敬。
  • 【中國的脫貧智慧】「苦瘠」褪 「甘味」來 奮力書寫脫貧攻堅...
    >甘肅是中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共有75個貧困縣其中58個是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投入資金 12.8 億元實施 " 溫暖工程 "" 周轉宿舍 " 等省列民生實事項目,解決了深度貧困縣師生採暖和教師住宿問題。目前全省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 100%,全省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現 " 班班通 "。健康扶貧甘肅省健康扶貧醫療部分脫貧標準為醫療機構 " 三個一 "、醫務人員 " 三合格 " 和服務能力 " 三條線 "。"
  • 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中天金融見證老支書珍貴時刻
    2018年3月1日20:00,《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央視CCTV-1綜合頻道播出,遵義市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 20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及頒獎詞完整版 公布2017年度人物
    自2002年起,《感動中國》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十位人物,他們溫暖著中國,感動著我們。  《感動中國》秉承過去15年的傳統不變,廣泛吸納觀眾意見,通過多種投票方式在世界範圍內評選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群體。
  • 徐州好人徐士飛當選感動中國·江蘇十大感動人物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吳悠 通訊員 郭曉菲)6月19日,以「感動中國、美在江蘇」為主題的「2019感動中國·江蘇年度人物暨2020特别致敬」頒獎儀式在蘇州舉行。堅持做好事20年,被大家稱為「見義勇為專業戶」的徐州市睢寧縣人民檢察院駕駛員徐士飛獲評「2019感動中國 · 江蘇十大感動人物」。「三十而立執仗義,五十天命還熱血,誰說英雄須少年?肝膽無畏,熱血慷慨,俠隱於市見義勇為,不在於強悍,而在於無所畏懼!」是徐士飛的頒獎詞。
  • 感動中國十大教師人物故事
    >、200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大山深處孤身支教:徐本禹    事跡:從2001年到現在,他一直在資助湖北沙市一名叫許星星的孤兒(曾獲全國十佳春蕾女童稱號),從未間斷。  樹仁的創辦人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是民國時期的頂尖人物。他們在1971年自資創辦樹仁學院,犧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為莘莘學子打拼35年,為香港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上世紀70年代港英政府曾以給予津貼為條件,要求其放棄四年制,改用「二二一制」(即二年預科、二年專科、最後一年學術性教育),但胡氏夫婦堅持辦學理想,結果不獲資助。經多年爭取,終於讓樹仁修成正果。
  • 留學人員如何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
    留學人員講好脫貧攻堅中國故事,要加強學習,弄明白要講什麼。一要講好中國的脫貧成效及對世界減貧事業的貢獻。減貧是一個全球性課題。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中國將有1億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人民將全體擺脫貧困,這既是中國自身脫貧事業的偉大成果,也是對世界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
  • 從「脫貧奇蹟」中讀懂「中國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突出位置,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採取了許多具有原創性、獨特性的重大舉措,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
  • 2018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記者沈慧)由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國家信息中心、求是《小康》雜誌社聯合主辦的2018第十三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日前在京舉辦,論壇期間,2018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