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2020-12-05 SZNEWS

四川新聞網達州2月19日訊(記者 餘開洋)「脫貧攻堅沒有退路,只有義無反顧。」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四川省達州市的張渠偉成功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劉傳健的頒獎詞是:「扶貧必需精準,不落一人一戶。病情迫在眉睫,卻一拖再拖。紮下帳篷、紮下了根,籤上名字,就立下了軍令狀。沒有硝煙的戰場,你負了傷,泥濘的大山,你走出了路,山上的果實熟了,人們的心熱了。」

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1600多個日日夜夜,他一心撲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沒有周末和節假日;長年超負荷工作,大山之中道路難行,他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在脫貧攻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4年如一日,始終踐行著「扶貧路上、絕不落下一戶一人」的錚錚誓言,總結出「九比九看」「鐵軍扶貧」「扶貧車間」「六個一社會扶貧」等扶貧模式,推動全縣57個貧困村摘帽,12.3萬人脫貧,易地扶貧搬遷35295人,全縣貧困發生率從12.1%降至1.72%。

相關焦點

  • 「感動中國」扶貧幹部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 寧願雙目失明 誓要...
    回望2018年,有哪些面孔曾經讓我們凝視?有哪些聲音讓我們傾聽?有哪些瞬間讓我們心動?風雨兼程這一年,我們也許有很多遇到,也會有很多錯過。然而我們回望來路的時候,我們不願意錯過,那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於2月18日晚8點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扶貧幹部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殊榮。
  • 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張渠偉 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央視網消息:52歲,中共黨員,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
  • 十大「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3位四川老鄉當選(附頒獎詞)
    來源:川報觀察「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剛剛揭曉 !川報觀察記者 袁婧2月18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來自四川的3位候選人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18日晚,當記者撥通張渠偉的電話時,他正和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的同事一起收看電視。對於當選「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張渠偉表示:「(內心)挺平靜的。」自2014年3月擔任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張渠偉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
  • 劉傳健、其美多吉、張渠偉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
    封面新聞訊(記者 楊金祝 羅田怡)2月18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通過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被大家廣為熟悉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四川省甘孜縣分公司郵運駕駛組組長其美多吉、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渠偉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
  • 滿滿溫情,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出爐
    2019年2月18日晚,CCTV-1播出了《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盛典》,欄目組通過投票從21名候選人中評選出了2018年度給社會帶來最多溫暖和感動,並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十大人物。頒獎盛典播出後引發了網友熱議,不少人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一起去傾聽他們的溫情故事。
  • 2018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扶貧5年,局長成了「鄉下人」
    2016年9月15日,張渠偉在水口鄉大田村農民夜校扶貧政策宣講會上2019年2月18日晚,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揭曉,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渠偉,一個行走在扶貧路上的局長獲此殊榮。5年時間裡,他幫助渠縣13萬餘人脫貧。
  • 重慶英雄劉傳建當選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頒獎...
    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攝影家程建軍在北京參加了頒獎典禮,現場見證了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將於2月18日(正月十四)20時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重慶籍英雄機長劉傳建。
  • 2019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完整頒獎詞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資料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  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 重慶扶貧幹部楊驊 入選感動中國2018候選人物
    華龍網消息,近日,央視網公布了感動中國2018年度候選人物。經由各地報送,組委會共遴選出著名作家金庸、「兩彈一星」元勳程開甲等21位年度候選人物。這其中,有一位重慶人,他就是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第一書記」楊驊。
  • 感動中國!黃大發牽手中天金融讓「救命渠」變「致富渠」
    2018年3月1日20:00,《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遵義市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CCTV「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組委會在頒獎詞中這樣評價黃大發「水過不去,拿命來鋪。
  • 趙玉超獲2019「感動龍江」年度人物提名
    趙玉超獲2019「感動龍江」年度人物提名 2019-12-28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動中國人物」張渠偉:貢獻健康、智慧和熱血換來13萬人脫貧
    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讓張渠偉嚇了一跳。只有10多名工作人員,怎麼脫貧?成了張渠偉成天思考的問題。「現在看來,是熬出來的,每天每夜不停地熬。」張渠偉說。貧困戶口中「帳篷局長」 妻子口中的沙發「局長」窮則思變,差則思勤。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黃文秀事跡觀後感學習心得
    八桂大地眾多優秀的扶貧幹部,以黃文秀為榜樣,用汗水、真情乃至生命,在脫貧攻堅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激勵著全區各族人民同心協力打贏收官之戰。「今天收看電視直播,再次被黃文秀的事跡感動。」自治區扶貧辦一位幹部說,黃文秀身上閃耀著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的攻堅精神,扶貧濟困、守望相助的大愛精神,自力更生、開拓進取的奮鬥精神,敢想敢幹、勇於探索的首創精神。
  • 黃文秀獲頒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感動我們的還有……
    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的有奉獻大半生光陰、致力於敦煌保護的學者,戰功赫赫卻深藏功名、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努力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外籍教師,創造世界大賽十冠王奇蹟的國家隊,以及將生命停止在扶貧道路上的年輕女孩黃文秀……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感動中國》向所有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奮鬥者表達了特别致敬。
  • 黃文秀光榮入選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5月17日晚,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央電視臺)一套綜合頻道播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光榮入選。黃文秀的先進事跡再次在我市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 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中天金融見證老支書珍貴時刻
    2018年3月1日20:00,《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央視CCTV-1綜合頻道播出,遵義市團結村老支書黃大發入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他們感動了中國!
    1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每當主持人念出一個名字,無數觀眾都紅了眼圈,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太好哭了」「感動到不行」。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是一群普通人,他們中有消防員、有學者、有科學家、企業家、退役軍人、盲人推拿師……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不同的崗位默默耕耘:有人用滿頭白髮換來敦煌容顏永駐有人用生命換來一方富足、平安
  • 「出彩河南人」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評出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陳小平)12月24日,記者從「出彩河南人」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宣傳推介活動組委會獲悉,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集體)已正式產生。即日起,公眾可通過「大象新聞」客戶端進行宣傳點讚。
  • 2018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2018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2018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2018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2019-03-27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公益時報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大力發展專業社會工作」的指示,以榜樣的力量推動社會工作人才的專業化發展,促進中國社會工作事業可持續發展,《公益時報》社發起主辦的「2018年度尋找中國最美社工」
  • 2020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提名人選事跡簡介
    2019年,榮獲「重慶市2019年度脫貧攻堅奮進獎」。獲評全國「六五」普法先進個人、全國「敬老愛老助老模範人物」等稱號。獲評「2020年度重慶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他始終戰鬥在抗洪一線,值守、摸排、勸離一刻不停,使磁器口內所有商戶、居民全部安全撤離,真正做到撤離轉移「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洪水退去後,他又帶領社區黨員幹部和志願者開展清淤消殺,清潔家園重煥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