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類之日起,人類與野獸之間的戰爭即已打響,在綿延數萬年乃至更加久遠的「戰場」上,人與獸之間的相互殺戮和傷害充斥著血腥和恐怖。雖然隨著時間的推延,人類對野獸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但時至今日,在全球範圍內,每年仍有數以千百記的人類喪命於猛獸之口。作為自然界中的頂級獵手,大型貓科動物曾嚴重威脅著古人類的生命安全,即便是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社會中,赤手空拳的人類在這些高效且致命的猛獸面前依舊脆弱。
自然界中的頂級掠食者們曾是古人類的夢魘。
獅虎和豹都曾以襲擊和吞吃人類而聞名。據統計,1984-2000年間,在印度東部及孟加拉西部至少有401人命喪虎口,平均每年死亡人數為24人。如今,在孟買等人口密集的印度大城市中,野生的豹還經常在夜色的掩護下潛入街道或民居的庭院中,伺機捕殺城中的犬只。而在東非的坦尚尼亞,在二十年間有超過1000人曾受到獅子的襲擊。
曾殺死過436人的查姆帕瓦特食人母虎。
與舊大陸的三大貓科猛獸相比,偏居新大陸的美洲虎與人類的互動要明顯少得多,但這種強悍的猛獸除了偷吃人類放牧的牛以外,有時也會與當地居民爆發直接衝突。作為新大陸貓科動物界的扛把子,身體粗壯、敦實的美洲虎力大無比,其殺傷力不容小覷。筆者在此選取野生美洲虎攻擊人類的4個真實案例與朋友們分享。這4起事故發生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各不相同,分別為賽拉多的稀樹草原地帶,潘塔納爾熱帶溼地以及亞馬遜和蓋亞那的熱帶雨林。
新大陸的貓科動物之王。
阿維蒂(Aweti) 印第安部落是一個位於伊帕烏(Lake Ipawu) 湖畔人口僅百餘人(140人, 2006年)的小型土著部落。時至今日,種植和漁獵仍舊是部落村民們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2007年5月某日清晨,一名40歲的阿維蒂男性印第安居民帶著自家的兩條狗前往村外的木薯地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
阿維蒂土著居民
在距離村落約300米處湖畔的林間小路上,村民和他的兩條狗與一頭美洲虎不期而遇。起初,這頭美洲虎並不想與人類發生衝突,但兩條狗卻毫不猶豫的對它發動了攻擊,並糾纏不休。試圖躲避的美洲虎不慎從樹上跌了下來, 這個意外一下激發了猛獸的怒火。這頭南美叢林中最強大的陸生猛獸展開了猛烈的反擊並將兩條狗一舉擊殺。
狗子在美洲虎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嚇壞了的村民試圖逃離那頭可怕的野獸,但美洲虎追上了他,並在他的左肩上猛咬了一口。 農夫揮動著手中的砍刀向美洲虎的頭上砍去並迫使它鬆開了血盆大口。儘管農夫努力地揮舞手中的砍刀反擊,但被激怒的猛獸卻不想輕易的放棄。它不斷地從正面發動攻擊並抓傷了農夫的手臂和胸口。
亞馬遜雨林中常用的開山刀,既是當地居民的工具也是保命的武器。
就在一人一虎鏖戰之際,另一名村民帶著自家的狗趕到。見此情景,即刻率領狗子殺入陣中。交馬只一合,狗子便命喪虎口,兩名印第安農夫不得不抖擻精神酣戰猛虎。兩人一虎使盡渾身解數,轉燈搬廝殺多時,在兩名老鐵密不透風的緊密配合之下,美洲虎最終知難而退,退回叢林中去。受傷的農夫在同伴的幫助下回到村子裡,村寨中的薩滿用祖傳草藥幫助他處理了傷口,在薩滿的照料下,死裡逃生的農夫逐漸恢復了健康。
美洲虎的利爪在村民身上留下的傷痕。
儘管在分布範圍和適應能力上無法與長相相似但體型較小的花豹相提並論,但美洲虎也是一種全能且高效的貓科猛獸。出眾的水性以及不錯的攀爬能力使他們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地理環境進行狩獵。古代美洲的土著居民們知曉並敬畏美洲虎這種「全能」的屬性,因此在古代印第安文明中,美洲虎被視為通靈的神獸。
美洲虎在古代印第安文明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潘塔納爾溼地是現今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溼地及泛洪草原區,其地理位置位於巴西、玻利維亞以及巴拉圭三國境內。這片區域廣大,水草豐茂的自然溼地養育了數不清的鳥獸,同時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美洲虎自然保護區之一。潘塔納爾美洲虎以碩大無比的體格著稱於世,其中雄虎的平均體重為99.5公斤,僅次於拉諾斯草原的美洲虎種群;而雌虎的平均體重則高達76.7公斤,為當世之冠。
潘塔納爾的戰鬥機器。
2010年6月14號下午6時許,一名17歲的白人少年與朋友們在潘塔納爾溼地遊玩後,正準備乘船離開。突然間,一頭美洲虎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從溪谷中竄出,一躍而起一口咬住少年的肩膀,將其拖入水中。片刻之後,這頭強悍的猛獸口中含著少年的腦袋浮出水面。慌亂中,船長抄起一根鐵棍猛的砸向美洲虎,受到驚擾的猛獸丟下嘴裡的獵物,竄入了溪谷中。
美洲虎擁有極佳的水性。
眾人七手八腳的將身受重傷的少年拖回船上,並立即幫他止血和包紮傷口。一名乘船的醫生給少年注射了生理鹽水、抗生素、抗感染藥物以及止痛劑,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傷勢的惡化。事故發生8個小時之後,傷者終於抵達醫院。
傷者的頭骨受損嚴重
醫生檢查發現,美洲虎的獠牙在少年的頭蓋骨和軀幹上造成了穿孔,其面部,右手臂及右側背部有明顯的抓傷。傷者被確診為顱腦損傷,左側頭蓋骨以及該側大腦均存在組織缺失的現象,並且腦膜亦受到損傷。經治療後,病人已脫離生命危險,但卻無法擺脫失憶的困擾,並且仍需進行頭骨修復手術。
(未完待續)
本文為首發於今日頭條的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