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虎因害怕黑熊才向南退縮?看美洲虎是如何讓黑熊變成白骨的

2021-01-18 大貓來了

美洲虎是美洲地區最大的貓科動物,也叫美洲豹,它們外表看上去像豹,但體型比豹大,也比豹更壯實。在過去,美洲虎曾在美洲地區廣泛分布,南到智利和阿根廷,北到大半個美國,都有美洲虎的身影。然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美洲虎分布區域的最北端逐漸向南遷移,現在在整個美國地區,只有南部的幾個州有美洲虎出現的零星記錄。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認為美國沒有穩定的美洲虎種群了。

圖:美洲虎,也叫美洲豹,屬於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

有人認為,美洲虎之所以向南退縮,是因為它們競爭不過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黑熊,真的是這樣嗎?

美洲黑熊是現存數量最多的熊科動物,體型僅次於北極熊和棕熊,雄性體重一般為60到220千克,雌性體重一般為40到150千克。它們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各種植物的莖葉、果實為食,也會捕食昆蟲、鳥類、魚類、甲殼類以及一些小型哺乳動物,生活在人類居住區附近的美洲黑熊甚至還會撿食人類丟掉的垃圾。

圖:美洲黑熊。

而美洲虎呢,成年體重一般在70到150千克,屬於專性食肉動物,幾乎所有能吃的肉類它們都會吃,比如野豬、野鹿、魚類、水豚、猴子、鱷魚、烏龜、森蚺等等。

圖:美洲虎捕捉鱷魚的經典畫面。

整體來看,美洲虎的平均體重不如美洲黑熊,如果雙方發生爭鬥美洲虎似乎容易處於不利地位,但由於二者的食物差異大,生態位重疊程度較小,之間的競爭並不激烈,所以美洲黑熊並不會「為了除掉競爭對手而把美洲虎向南方趕」。更何況,美洲黑熊是一種有冬眠習性的熊,一些美洲黑熊一年的冬眠期可達半年以上——沒有冬眠習性的美洲虎完全可以趁著黑熊冬眠的時間建立生存優勢。

事實上,讓美洲虎的分布線逐漸向南退縮的不是美洲黑熊,棲息地的破壞以及人類對它們的濫捕濫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在此不再贅述。

圖:美洲虎的毛皮。

那麼,美洲虎捕殺過美洲黑熊嗎?

理論上來講,當美洲虎飢餓的時候,它們會捕殺一切可能捕殺的動物,包括黑熊。不過,由於近百年來美洲虎和美洲黑熊的棲息地重疊程度較低,人們一直都沒有發現美洲虎捕殺美洲黑熊的案例。

直到2012年,動物學家在美國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基本上是美洲黑熊分布的最南端和美洲虎分布的最北端)追蹤一頭美洲虎時,發現了一具散亂的骸骨,經鑑定屬於一頭黑熊,而這頭黑熊的頭骨則被其他動物的牙齒刺穿並壓碎——這很符合美洲虎的捕食特徵,因為美洲虎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它們喜歡用利齒咬碎獵物的頭骨,給獵物致命一擊。

圖:黑熊的頭骨。

隨後,動物學家還收集了一些美洲虎的糞便帶到實驗室,檢查發現其中有黑熊的毛髮。這充分證實了這隻黑熊是被美洲虎獵殺。其他動物學家鑑定了這隻黑熊的頭骨後發現,它是一個成年雌性個體。

上圖就是那隻捕殺了黑熊的美洲虎,圖片由布置在野外的攝像機拍攝到。下圖則是這隻美洲虎的動圖,一起來感受下。

此次發現,是第一個野生美洲虎捕殺美洲黑熊的案例。把不好惹的黑熊變成一堆白骨,我們可以間接地看到美洲虎的強大。不過,美洲虎再強大終究也低檔不過人類的濫捕濫殺——最新數據顯示,全世界的美洲虎數量已由過去的幾十萬隻下降到如今的15000隻左右,急需保護。(歡迎關注「大貓來了」,每天為你分享有趣的貓科動物科普知識。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美洲黑熊並非都是黑色的
    實際上,美洲黑熊的皮毛顏色比很多北美哺乳動物變化都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科學中心主任馬特·米勒不久前撰文為人們揭秘。    美洲黑熊因何得名?據悉,當歐洲博物學家和獵人首次遇到它們時,只看到了黑色的熊;在美國東部和中西部的許多州,比如紐約州、密西根州、緬因州和田納西州,科學家調查時遇到的美洲黑熊也100%是黑色的。    但是,越往西走,黑熊這個通用名就越不適用。
  • 美洲虎的象徵
    美洲虎(美洲虎)是美洲最大的貓,也是世界第三大貓。這就是為什麼居住在潘塔納爾和低地地區的美洲虎比居住在封閉森林中的美洲虎更加熟練的原因。
  • 美洲虎和蘇門答臘虎誰厲害?
    美洲虎是公認的第三大貓科動物。與獅子不同,老虎的種內差異是比較大的,最大的東北虎比最小的蘇門答臘虎重一半多。較大的美洲虎體型堪比小亞種老虎。有人說,美洲虎的實力完爆蘇門答臘虎;也有人說,即使最大的美洲虎也不是老虎的對手。這兩種說法究竟孰是孰非呢?
  • 美洲虎又名美洲獅?其實這是兩種差別較大的動物
    美洲獅與美洲虎這是兩種都生活在美洲的貓科動物,而且主要分布區域都在南美洲,不過在分布的廣泛性上面來看,美洲獅要更廣一點,向北一直延伸到了加拿大,而美洲虎如今已經退縮到墨西哥以南的地方了。也正是因為分布區域的不一樣,美洲虎的體重呈現出了從中美洲越向南邊延伸,其體重就越大,比如在墨西哥部分地區的美洲虎平均體重只有50千克左右,而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比如委內瑞拉、巴西等的美洲虎體重則在95千克,就連雌獸也有56-78千克。
  • 因人工審核誤判不得不出面科普:美洲虎和美洲豹實屬同種動物!
    前幾日,旅遇在頭條號內發布一動物視頻,是關於美洲虎和巨型水獺的視頻(戳我查看該視頻)。視頻發出後,發現眾多網友在評論中稱視頻中為美洲豹而非美洲虎,但旅遇在第一時間回復網友們的疑惑。也有網友幫忙解釋科普,謝謝幫忙科普的網友!然而好人難做,還會被噴...於是被人舉報後觸發頭條重新審核。在昨日傍晚收到頭條信息:因題文不符被扣除信用分10分。
  • 臺虎精釀釀推出「臺灣黑熊」啤酒
    臺灣的精釀啤酒市場愈見成熟,讓喝啤酒能夠愈來愈時尚,近年屢屢在國際獲獎的臺虎精釀,最近就端出每年度僅能少量釋出的桶陳帝國司陶特啤酒「臺灣黑熊」,今年並加碼升級,推出咖啡黑熊限定版禮盒,將自12月7日起販售。
  • 地球上最大的水獺:被譽為「水中美洲虎」,能把真美洲虎嚇跑
    鼬科動物普遍動作敏捷,牙齒鋒利,攻擊性強,在這方面,我們從黃鼠狼吃猴子、蜜獾對戰群獅等事件上就可以看出來。在南美洲,生活著一種地球上最大的水獺,名叫巨獺。巨獺也叫大水獺、巨水獺,其體長可達2米,體重可超過30千克。
  • 美洲黑熊竟不是當地「土著」?它們離家出走是因這座白令陸橋
    也許大家並不知道,現在遍布北美大陸各地的美洲黑熊其實不是當地的「土著居民」。
  • 棕熊VS 美洲黑熊,棕熊們的日常戰鬥~(熊樂園)
    棕熊 VS 美洲黑熊,棕熊們的日常戰鬥~(熊樂園) 原標題:棕熊 VS 美洲黑熊,棕熊們的日常戰鬥~(熊樂園)
  •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它是豹還是虎?為什麼是斑塊而不是條紋?
    首先說明: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一種特殊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因為它身上布滿斑點,和花豹很像,生活在美洲大陸,所以被稱為美洲豹。又因為身體壯碩,腦袋較圓,故稱為美洲虎。稱它為美洲豹和美洲虎都可以,沒有嚴格規定。
  • 美洲虎是虎還是豹,為什麼身上是斑點而不是條紋?
    很多人都會顧名思義的認為美洲虎就是老虎,美洲豹是豹子。但事實上,美洲虎就是美洲豹,雖然稱謂不同,但卻是同一種生物,這都是翻譯惹的禍。 美洲豹,又被稱為美洲虎,在稱呼上並沒有什麼嚴格規定,但這種動物確實有點特別,既像虎又像豹。
  • 美洲獅有天敵嗎?有兩種動物可以輕易殺死它,但更喜歡搶它的獵物
    美洲獅有天敵嗎?有兩種動物可以輕易殺死它,但更喜歡搶它的獵物美洲獅是一種分布於美洲的貓科動物,它們看上去和雌性非洲獅較像,但體型比獅子小,甚至還不如同樣分布在美洲的美洲虎(美洲豹)。但是,美洲獅的戰鬥力和捕獵技巧卻不容小覷,它們可以輕易捕殺體重是它們好幾倍的獵物。
  • 虎殺:野生美洲虎襲人事件(1)
    起初,這頭美洲虎並不想與人類發生衝突,但兩條狗卻毫不猶豫的對它發動了攻擊,並糾纏不休。試圖躲避的美洲虎不慎從樹上跌了下來, 這個意外一下激發了猛獸的怒火。這頭南美叢林中最強大的陸生猛獸展開了猛烈的反擊並將兩條狗一舉擊殺。
  • 美洲虎是豹還是虎?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斑紋?
    美洲虎學名美洲豹,從名字上看,它與虎、豹都沾邊。但實際上,它既不是虎、也不是豹,它就是美洲豹,是貓科豹屬下獨立的一個種。那麼,美洲豹是怎麼來的呢?它身上為什麼是斑點而不是條紋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美洲黑熊竟是我們的老鄉?數千萬年前的一條「秘密通道」改變了兩塊大陸
    陶玉祥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現在遍布北美大陸的美洲黑熊竟不是當地「土著居民」?歐亞大陸隨處可見的雨蛙竟來自於美洲?不同時期白令陸橋的地理格局白令陸橋位於白令海,伸延至極限時長達1600公裡,連接現今的美國阿拉斯加西岸和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岸,後因來自太平洋的西南風吹到阿拉斯加時已逐漸失去水分,導致白令陸橋降雪量降低
  • 痛毆了美洲虎一頓後,從容離開
    一隻大食蟻獸在草原上閒逛,看它走路都搖搖晃晃的樣子,很難能夠想像他能夠對付強大的美洲虎。一隻美洲虎從旁邊悄悄地過來,大食蟻獸也意識到了危險,停了下來看著美洲虎。大食蟻獸似乎不是非常害怕美洲虎,只是在旁邊等著美洲虎主動來進攻。
  • 為什麼與美洲虎相比,獅子和老虎的咬合力更弱?
    但細心的人會發現,在我們承認老虎和獅子非常強大的同時,相對體形較小的美洲虎,卻已1250.6磅的咬合力,名列貓科動物咬合力榜首,隨後才是咬合力1100.97磅的老虎,和咬合力1000.06磅的獅子。 這不得不讓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和美洲虎相比,強大的獅子與老虎的咬合力會更弱呢?
  • 亞洲虎非洲獅,美洲豹歐洲狼,誰才是陸地之王?
    比如老虎被稱之為「森林之王」,獅子則是「草原之王」,而美洲豹也為「美洲之王」。你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那麼究竟是誰才能算得上是實至名歸的陸地之王呢?亞洲森林,虎為絕對的王者關於老虎起源的版本眾多,主流觀點是認為老虎起源於東亞,即我國華南虎生存之地。隨著氣候的變化及野生動物群的遷移、分化,老虎也從發源地逐漸向全亞洲地區擴散。
  • 上海動物園十幾隻老虎圍攻咬死黑熊 黑熊被分食(圖)
    上海野生動物園一小黑熊被網絡圖  上海野生動物園一小黑熊被4頭老虎圍攻咬死。網絡圖  8月10日15時許,有微博網友爆料稱,上海野生動物園一隻小黑熊因從黑熊區域誤入老虎區域,被一群老虎圍攻死亡。12日,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從上海野生動物園獲悉,死亡的小黑熊剛剛搬入熊區不久,約3歲,由於受到驚嚇誤入虎區。接下來,上海野生動物園將加裝監控設備,確保無死角監控。  事發時,有網友用手機拍攝下了當時的情況。
  • 虎殺:野生美洲虎襲人事件——案例分析及結語(3)
    以強大咬合力攻擊獵物頭頸部以及猛力的翻轉獵物使其脊椎脫位的捕獵技巧是美洲虎在獵殺時常用的手段。屍體頭部左側的骨折以及人體組織的缺失則源於美洲虎對屍體的啃食,在翻轉、拖拽和進食的過程中,美洲虎的利爪在屍體的胸肩及手臂上留下了大量的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