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黑熊竟不是當地「土著」?它們離家出走是因這座白令陸橋

2021-02-08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

也許大家並不知道,現在遍布北美大陸各地的美洲黑熊其實不是當地的「土著居民」。在約350萬年前的全球冰期,結冰的白令海峽天塹變通途,兩個大陸的動物開始再次互相遷徙,在這次遷徙活動中,美洲黑熊的祖先通過結冰的白令海峽來到了北美洲。其實,這樣的物種擴散事件並不僅限於這一時期,幾千萬年前,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存在一條可以跨越海峽的通道,這個通道就是白令陸橋。它的形成和變化直接影響了兩大陸之間的動植物分布格局。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團隊採用分子系統發育和生物地理數據,通過數據模擬,整合了92次物種擴散事件,其中包括5次哺乳動物、16次兩棲爬行動物、9次無脊椎動物、5次真菌和57次植物,發現美洲大陸向歐亞大陸的擴散事件(31次)明顯低於歐亞大陸向美洲大陸的擴散事件(61次),兩大陸之間存在長時間不對稱量級的生物擴散。

為什麼會形成這種不對稱量級的生物擴散?

通過分析這些物種擴散事件的歷史,發現擴散事件在時間線上的動態模式與氣候環境變化具有很強相關性。

大約6500萬年前,白堊紀導致恐龍滅絕的動蕩寒冷氣候結束後,全球氣候逐漸回暖,白令陸橋區域也形成溫暖潮溼的環境,兩側大陸間的擴散事件都在逐漸增多。大約3500萬年前,發生了一次冰期降溫事件,歐亞大陸物種通過白令陸橋向美洲大陸的擴散增速明顯減緩;美洲大陸向歐亞大陸的擴散事件明顯減少;隨著氣候回暖,兩側擴散事件又有所回升。大約2500萬年前,冰期降溫致使白令陸橋兩側的擴散事件都逐漸減少。這一系列氣候變化最終導致美洲大陸向歐亞大陸的擴散事件明顯低於歐亞大陸向美洲大陸的擴散事件,進而造成兩大陸之間存在不對稱量級的生物擴散現象。

相關研究成果已在近期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相關焦點

  • 美洲黑熊竟是我們的老鄉?數千萬年前的一條「秘密通道」改變了兩塊大陸
    陶玉祥 科技日報記者 盛利現在遍布北美大陸的美洲黑熊竟不是當地「土著居民」?歐亞大陸隨處可見的雨蛙竟來自於美洲?原來,數千萬年前,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間雖然隔著白令海峽,但存在著一條秘密通道——白令陸橋搭起了兩大陸生物間的「交流橋梁」,它的形成和相關的氣候變化直接影響了兩大陸間動植物的分布格局。
  • 千萬年前,誰跨越白令陸橋從歐亞前往北美?誰又反向而行,從北美前往歐亞? | NSR論文
    美洲黑熊遍布北美大陸,它們體型碩大,形貌威武。但是你知道嗎?美洲黑熊的老家不在北美,而在茫茫太平洋對岸的歐亞大陸。
  • 人類越過白令陸橋到美洲人民這是18000年前的樣子
    在上一個冰河時代,人們穿越連接亞洲和北美的古老陸橋。這片土地現在被淹沒在水下,但是新創建的數字地圖揭示了大約18000年前景觀的可能性。「這兩個免費提供的數據集,以及冰川限制(最後一次冰川期間冰的分布),結合了一組奇妙的基礎層來創建一個新的地圖,」邦德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告訴Live Science。雖然現在沒有了,白令陸橋持續了千百年來,約3萬年前至16000年前,根據全球海平面的估計,說朱莉布裡格姆-Grette,地球科學麻薩諸塞大學的教授和系主任-Amherst。
  • 先祖們走過白令陸橋多少次,才最終定居在美洲?
    圖1|古代人類穿越白令陸橋的遷徙圖。在末次盛冰期,名為白令陸橋的地區連接了西伯利亞和美洲。圖中,白令陸橋為疊加在現代西伯利亞和北美位置上的淺藍色部分。Sikora等人[4]分析了西伯利亞東北部古代個體遺骸的DNA數據,認為有一支他們稱為「古代北西伯利亞人」的群體可能在末次盛冰期(從2.65萬年前至1.9萬年前)從西伯利亞遷至環境更宜居的地區,比如白令陸橋的南部(橢圓虛線位置)。作者假定這些個體是美洲首批定居者(即第一批人類)以及後來的西伯利亞人種群(即古代古西伯利亞人)的共同祖先。東亞人也對這兩個種群的遺傳起源有貢獻。
  • 盤點世界陸橋,數萬年前黃種人沿著白令陸橋去到了美洲!
    在史料中,甚至15世紀南亞次大陸和斯裡蘭卡人還能通過該陸橋往來,但在後來的一次風暴中,「亞當橋」徹底被損毀。圖中就是著名白令陸橋了,位於白令海。白令陸橋連接了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和美國拉斯維加斯西部。在大約1.5萬年前,起源於非洲的人類就是通過白令陸橋到達的美洲大陸,並在這裡繁衍生息。而如今,因為地球氣候變化,白令陸橋無法再像萬年前一樣結成冰川,以至於消失了。
  • 誰第一個踏上了美洲大陸?
    ▲ 印第安酋長服裝現存的美洲原住民中,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剩下的則是主要是聚居在北美洲北部的因紐特人。▲ 馬背上的印第安人——位於亞利桑那州紀念碑谷▲ 因紐特人據說,在哥倫布剛剛踏上美洲大陸,看到當地原住民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到達的是亞洲。
  • 美洲虎因害怕黑熊才向南退縮?看美洲虎是如何讓黑熊變成白骨的
    然而在過去的幾個世紀,美洲虎分布區域的最北端逐漸向南遷移,現在在整個美國地區,只有南部的幾個州有美洲虎出現的零星記錄。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認為美國沒有穩定的美洲虎種群了。圖:美洲虎,也叫美洲豹,屬於美洲最大的貓科動物。有人認為,美洲虎之所以向南退縮,是因為它們競爭不過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黑熊,真的是這樣嗎?
  • 印第安人的祖先 曾在白令海峽大陸橋上滯留上萬年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康妮·穆裡根(Connie Mulligan)說:「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就是白令海陸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他們與亞洲人變得不同,並開始成為美洲土著人。」自從那以來,其他遺傳學發現也進一步支持停滯假說。伊利亞斯及其同事們甚至提出,人們可能在白令海陸橋上停留了長達上萬年時間。
  • 為什麼說是維京人發現的美洲大陸,而不是哥倫布發現的美洲大陸?
    目前學術最主流的說法是大概14,000多年前,一幫人從歐亞大陸的最東邊跨過了白令海峽,來到了現在的美洲,那會兒的氣溫,比現在可低多了,所以北極圈的冰川都沒有融化,海平面就很低,所以現在的白令海峽,當時還是陸橋,美洲人民的祖先,為了追趕大型的獵物,比如當時有像猛獁那麼大的羊,就一路追到了美洲。
  • 驚訝的發現——美洲原住民起源於歐亞西部
    原標題:驚訝的發現——美洲原住民起源於歐亞西部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最近研究者通過基因組測序發現,近三分之一的美洲印第安人祖先來自於歐亞大陸西部。以往,很多研究人員認為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於東亞。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貓咪挨罵後離家出走,誰知外面竟下起雨,主人隔著玻璃笑出聲
    貓咪挨罵後離家出走,誰知外面竟下起雨,主人隔著玻璃笑出聲!隨著近幾年寵物行業發展越來越好,現在寵物的地位也不斷提高,在鏟屎官的家裡,寵物們也都被寵得不成樣子了。久而久之,這些衣食無憂的寵物,它們都有了自己的個性,也有了一些小脾氣。說到底,這些寵物的小脾氣,都是鏟屎官自己給慣出來的。在某個主人的家裡,就養了一隻十分可愛的喵星人。它是一隻橘貓,長得肥胖可愛,但是脾氣卻不怎麼好。有時候,大橘貓做錯事情,主人就會罵它幾句,沒想到它還不高興呢。
  • 詳述著名航海家白令的高光時刻
    留守在聖保羅號上的船員看到了幾個印第安人劃著兩艘獨木舟出現在自己的不遠處,探險隊員向這些印第安人打招呼,不停的呼喊他們,然而這些印第安人根本不回應他們,這讓奇利科夫得到了一個不好的結論:「這些美洲印第安人不敢靠近我們的船隻,這一點讓我們確信他們不是把我們的人殺了就是扣押了起來。」
  • 美洲黑熊並非都是黑色的
    實際上,美洲黑熊的皮毛顏色比很多北美哺乳動物變化都多。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科學中心主任馬特·米勒不久前撰文為人們揭秘。    美洲黑熊因何得名?據悉,當歐洲博物學家和獵人首次遇到它們時,只看到了黑色的熊;在美國東部和中西部的許多州,比如紐約州、密西根州、緬因州和田納西州,科學家調查時遇到的美洲黑熊也100%是黑色的。    但是,越往西走,黑熊這個通用名就越不適用。
  • 亞洲和美洲隔海相望,古人類是如何完成大遷徙的?是靠遊泳嗎?
    隔海相望的美洲和澳洲等,是根本就沒有辦法抵達的。現代研究認為,大約1.4萬年之前,美洲才有人類出現,那麼,古人類是如何遷徙抵達美洲的呢?沒有船隻也不懂航海技術的他們,難道是靠「遊泳」的嗎?
  • 槍炮與細菌:歐洲人殺戮美洲土著,美洲葡萄摧毀歐洲紅酒
    除了槍炮,將這些美洲土著置於死地的,還有各種歐洲人帶來的病菌。例如天花、麻疹、瘟疫、肺結核等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因為對舊大陸的病菌沒有抵抗力,當時大批美洲土著就因這些疾病而死亡。死於疾病的印第安人,甚至要比死於歐洲人槍炮下的還要多。不過在近現代的,美洲大陸也給歐洲大陸留下了一段慘痛的記憶。
  • 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已是美洲人
    原標題:一名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就已是美洲人西媒稱,一個女嬰可能正在改寫最古老美洲人的歷史,她的遺骸在阿拉斯加被發現,距今已有約1.16萬年歷史。一個研究團隊考古學家分析得出了其中完整的基因組,證實她來自於一個迄今為止完全未知的族群。
  • 因學習壓力負氣離家,貴州鐵警尋回出走少女
    12月26日下午17時許,貴陽鐵路公安處貴陽東車站派出所教導員劉洪龍接到報警:一名16歲少女小璐乘坐廣州南開往成都東的D1826次列車離家出走,請立即幫助尋找。劉洪龍立即與少女父親肖先生電話取得聯繫,詳細了解事情原委和少女體貌特徵;同時,組織執勤民警提前來到D1826次列車進站停靠的8號站臺,做好上車尋人準備。
  • 美洲乳齒象【Mammut americanum】
    最晚期的美洲乳齒象牙齒化石嚴重磨損,這顯示它們曾由於棲息地環境的改變而被迫食用草等非正常的食物。  有證據顯示,它們會為了尋找充足的水源而每年冬季和夏季往返於南北不過和多數動物相反,它們夏天向南,冬季向北,因為冬季的北美洲南部更加乾旱。
  • 英國鴕鳥「離家出走」 步行八公裡在高爾夫球場安家 (1/4)
    英國鴕鳥「離家出走) "← →"翻頁 2019年3月7日報導(具體拍攝時間不詳), 一隻身高超過1.8米的美洲鴕鳥出現在伍斯特郡伊夫舍姆高爾夫俱樂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