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人的祖先 曾在白令海峽大陸橋上滯留上萬年

2020-11-22 網易科技

出品 | 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王真

@@VIDEO="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BwD7mOtiQa%3DHqqoVumlrtKvgHcGAFN1U%3D%3DEA3S8AFM.mp3,http://mobilepics.nosdn.127.net/BwD7mOtiQa%3DHqqoVumlrtKvgHcGAFN1U%3D%3DEA3S8AFM.mp3"IMG="http://cms-bucket.nosdn.127.net/58e4b2e975c9433b99b92157825433ba20170411145325.jpeg" ALT="網易科學人(League of Legends Freljord)"BROADCAST="in"SIZE=""@@

數萬年前,美洲還沒有任何人類居住。那時候的北美,真可以說是飛禽走獸之地,渺無人煙。

直到上個冰河世紀到來,這種情況才有所改善。

此前,美洲大部分地區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這讓那裡成為不易生存之地。

然而也恰在此時,人類開始踏上尋找新世界的旅程。

圖:現代印第安情侶油畫像。

他們很可能在1萬年前冰河世紀結束時,通過現在美國阿拉斯加州與歐亞大陸之間白令海的大陸橋,從西伯利亞徒步來到美洲。

如今,白令海大陸橋已經被海水淹沒。

目前,有關首批美洲居民到底從何而來、以及何時到來依然存在許多爭議。

然而,我們正越來越接近真相,很快就能揭示首批美洲居民的「真實身份」。

(圖:「大陸橋」,當時北美未被冰封的土地)

在上個冰河世紀高峰期(大約2萬年前),人們幾乎無法從亞洲進入美洲。當時,美洲被冰冷的永久凍土帶和冰川覆蓋。但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如此大量的冰川存在意味著當時前往美洲應該比今天更容易。豐富的冰層意味著海平面比現在更低,促使西伯利亞與阿拉斯加之間的陸地顯現出來,人類與動物可以輕鬆從這裡前往北美洲。


(圖:在上個冰河世紀期間,海平面下降促使白令海大陸橋暴露出來)

這些露出來的陸地被稱為白令海大陸橋。

差不多在這個時候,也被稱為末次冰盛期(Last Glacial Maximum),一群狩獵採集者從今天的西伯利亞向東遷徙,並在大陸橋上建立了營地。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教授羅莉安·布爾容(Lauriane Bourgeon)表示:「首批到達白令海大陸橋的人可能是個高度移動性的小群體,他們很可能隨著季節變化而四處遊蕩。」

這些人善於尋找避難場所。


(圖:在上個冰河世紀,來自西伯利亞的人類進入美洲)

白令海停滯假說

白令海中部顯然擁有比較理想的環境,遠比他們身後冰冷的土地更適合生存。那裡的氣候更為溼潤,以灌木形式存在的植被可為他們提供木材,以便生火取暖。

英國倫敦大學專門研究重建過去氣候的專家斯科特·伊利亞斯(Scott Elias)稱,對於大型哺乳動物來說,白令海大陸橋也是個理想的生存場所,早期狩獵採集者可以在此狩獵為生。他說:「我們假設當時的人們使用陸橋上的灌木點燃骨頭。大型動物的骨頭中含有許多高脂肪的骨髓沉積物,可以用來燃燒。」

當人類到達白令海大陸橋上時,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在那裡設立營地。

廣闊的Laurentide和Cordilleran冰川進一步向東蔓延,切斷了他們與美洲的聯繫。

現在線索越來越清楚,他們以白令海大陸橋為家,在那裡停留了數千年。

這種理論被稱為「白令海停滯假說」(Beringian Standstill Hypothesis)。據2007年一項研究顯示,這種滯留導致這些「與世隔絕」的人類與其他人類在基因上出現明顯不同。

(圖:如今北美很多旅遊勝地,大多都有冰川的影子)

這種長期滯留意味著,當冰川融化,這些人最終到達美洲後,他們的基因已經與數千年前生活在西伯利亞的人有很大不同。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研究人員康妮·穆裡根(Connie Mulligan)說:「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可能就是白令海陸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他們與亞洲人變得不同,並開始成為美洲土著人。」自從那以來,其他遺傳學發現也進一步支持停滯假說。

伊利亞斯及其同事們甚至提出,人們可能在白令海陸橋上停留了長達上萬年時間。當冰川最終開始消退後,這群人前往美洲不同地區繁衍生息。


(圖:DNA正破譯這個古老的秘密)

最先到達北美的一個種群還是多個血統?

長期以來,有許多關於美洲早期移民是來自不同地區還是來自相同地區的爭論。20多年前,穆裡根提出,只有一群移民通過白令海大陸橋進入「新世界」。通過分析現代美洲土著人DNA中的基因變化,並與亞洲人的基因變化進行對比,穆裡根得出上述結論。

同樣的罕見突變模式出現在穆裡根研究的所有美洲土著人身上,但很少出現在現代亞洲人身上。

這意味著,美洲土著人很可能來自生活在白令海陸橋上的單一古代人類群體,他們與世隔絕了近萬年。

(圖:北美野牛可能是初抵北美的人類的饕餮盛宴)

2015年,一項研究利用更先進的基因技術得出類似結論。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拉斯姆斯·尼爾森(Rasmus Nielsen)及其同事發現,絕大多數美洲土著人都起源於一次性移民事件。


(圖:今天許多美洲土著人都是克洛維斯人的直接後裔)

事實上,今天80%的美洲土著人都是克洛維斯人(備註:克洛維斯人是北美洲一種史前的古印第安人。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其遺蹟可以追溯至1.15萬年前末次冰期,最特別的是他們擁有特定的工具來獵殺大型哺乳動物。新仙女木事件或後冰河氣候下導致其生物集群滅絕。)的直接後裔,他們大約1.3萬年前生活在北美洲各地。這個發現源自2014年對1名1歲大的克洛維斯男孩進行基因研究時發現的,這個男孩死於1.27萬年前。

比大陸更加宜居的白令海峽

但是我們現在知道,白令海陸橋上肯定發生過交錯遷移事件。

這是因為,有少量南美亞馬遜地區的種族(比如Suruí人和Karitiana人)也加入到神秘的「北極基因流」中,他們與克洛維斯男孩沒有關係。

2015年另一份研究顯示,北美洲不僅僅只有一種「創始人口」。

研究人員發現,美洲土著居民與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以及安達曼群島上的人類存在遙遠的基因聯繫。

哈佛大學學者龐圖斯·斯科格倫德(Pontus Skoglund)表示,在停滯期間的不同時期,都有人進入白令海大陸橋,並成為美洲不同地區的居民。這些早期差異就是今天不同地區的人基因組存在差異的具體體現。

斯科格倫德認為:「美洲並非只有單一的創始人口,肯定還有其他類型的人,他們在不同時段進入美洲。」

(圖:冰河時期後北美的大陸冰川面積減少,更多的土地適合人類繁衍)

換言之,白令海陸橋上的居民並非同時到達美洲的,或同時離開出發地的。

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白令海大陸橋並非兩邊都是海洋的狹窄陸橋,它是相當於德克薩斯州2倍大的廣闊地區。

住在那裡的人們根本不知道它是陸橋,也沒有跡象表明他們正離開西伯利亞。為此,很有可能許多不同群體生活在白令海大陸橋上,只是他們從未碰過面。

2017年2月份發布的一項研究進一步強調了上述觀點。


(圖:如今的白令海峽,波濤洶湧,再也不是那個人類能走過去的海峽)

通過對墨西哥500年前到800年前的人類頭骨形狀進行檢查後,研究人員發現它們如此不同。

這些頭骨的主人之間在遺傳方面至少被隔離了2萬年。


(圖:有證據顯示,俄勒岡地區1.45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活)

為了確定首批美洲居民的真實身份,我們必須首先要了解他們是何時到達美洲的。

雖然確切時間很難確定,但尼爾森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通過對美洲人、西伯利亞人以及大洋洲的人進行基因排序,尼爾森和同事們可以了解這些人是何時分化的。

該團隊的結論是,首批美洲居民的祖先大約是在2.3萬年到1.3萬年前到達白令海大陸橋的。

我們現在已經找到考古學證據,表明離開西伯利亞、白令海大陸橋的人,甚至比尼爾森等人提出的2.3萬年更早。

2017年1月份,加拿大蒙特婁大學教授羅莉安·布爾容(Lauriane Bourgeon)及其團隊在加拿大西部育空地區洞穴系統Bluefish Caves中,發現人類生存的證據。這些人可追溯到2.4萬年前。

此前曾有人認為,人類是大約1.4萬年前到達北美洲的。


(圖:遊弋在白令海峽中的鯨魚和漁船)

布爾容說:「這些人早在2.4萬年前就到達白令海大陸橋,他們始終保持著基因和地理方面的隔離,直到大約16000年到15000年前。

此前,冰架覆蓋了北美洲大部分地區。

這些洞穴僅被短暫用於狩獵時的臨時營地,那裡發現馬、馴鹿以及馬鹿骨頭上的切割痕跡,為此我們知道當時的人曾以這些動物為食。」


(圖:在2.4萬年前的馬下顎骨上,留有人類切割的痕跡)

這項研究進一步表明,人類更早到達白令海大陸橋,但是它沒有揭示人類到達這裡的確切時間。

為此,必須再次尋找考古學證據。

數十年來,克洛維斯人使用的石制工具在北美洲各地陸續被發現。有些工具可被追溯到1.3萬年前。

這可能表明,人類很晚才向南方遷徙。但近年來發現的證據,開始質疑這種理論。

比如智利南部名為Monte Verde的考古遺址,那裡人類生活的證據可追溯到1.45萬到1.85萬年前。我們知道這些人會生火、吃海洋食物、使用石制工具。但是因為他們沒有留下任何人類遺骸,這群早期人類的身份依然是個謎。

美國田納西州範德比爾特大學研究人員湯姆·迪勒哈伊(Tom Dillehay)解釋稱:「我們對他們所知甚少,因為大多數保存下來的遺骸都是石制工具和動物骨骼,但它們只代表當時人類使用的技術和食用的食物。

Monte Verde位於智利中南部,那裡有些有機物遺骸,比如動物皮、肉、植物等,都顯示這群人食物種類繁多。但是這類遺址並不容易發現。」

還有另一個難題。1.85萬年前,北美洲依然被冰川覆蓋,因此向南遷徙十分困難。那麼人類是如何到達智利南部的呢?

大多數人認為,當時出現沒有冰的走廊,允許人類前往南方。

然而,最新證據顯示,這個走廊大約在1.26萬年前開放過,而且很久以後人們才到達智利。伊利亞斯也指出,向南遷徙非常困難。他說:「即使在冰川之間存在縫隙,其內部環境也相當糟糕,裡面泥濘不堪,或許根本不是適合人類或動物居住的地方。」


(圖:在加拿大育空地區Bluefish Caves中發現的動物殘骸)

當然,也有其他假設。這些早期人類可能乘船沿著太平洋沿岸路線向南行進。

目前還沒有考古證據支持這種理論,但這並不完全出乎意料,因為在考古記錄中很少有發現木船的記錄。


(圖:印第安女郎)

還有許多難以回答的問題,但穆裡根說,研究早期狩獵採集者如何以及何時進入美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遷徙本身。

也就是說,遷徙種群的大小如何變化,哪些基因特徵沒有變化等。

從很多方面看,科學家們正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研究美洲移民的過程。

在世界其他地區,都曾經發生過許多人類遷入或遷出活動,比如非洲、歐洲以及亞洲等。

只有進入美洲屬於「單程」旅行。穆裡根說:「我們知道美洲原始居民是來自亞洲進入新世界的人類,當時那裡沒有其他人,也沒有大規模的移民回流。


這是我們能夠想到的最簡單的模式。」再加上對研究這些古代人類基因的興趣不斷增加,意味著我們應該很快就能找到更多有關第一批美洲居民的線索,以及他們何時到達美洲的具體時間。

人類,如此浩蕩。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人 責任編輯:王真_NT5228

「讓時事更嚴肅,讓科學有溫度」。本文系網易科學人原創稿件,版權屬網易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下載使用時須註明稿件來源:網易科學人,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合作請聯繫:mike300@126.com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的秘密:他們和西伯利亞人是兄弟嗎?
    根據一百多年前的猜想,印第安人的祖先是從西伯利亞來到楚科奇半島通過白令海峽進入阿拉斯加,並最後來到南美洲。然而由於缺少實際證據,因此這個理論一直停留在猜想階段。距今3萬年前,白令海峽的所在地是一片乾旱的陸地,因為正處在冰河時期,地球上大量的水被固定在冰川中,那時候海平面很低。
  • 白令海峽最窄處僅寬35千米,美俄為何不在白令海峽建跨海通道?
    白令海峽位置圖此外,從世界大陸的分布來看,除了澳大利亞大陸和南極大陸距離其他大陸十分遙遠,陸地交通難以到達,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通過西奈半島相連,北美大陸和南美大陸通過中美地峽相連,而這上述四個大陸相距最近的位置就是白令海峽。如果白令海峽能夠通過橋梁或者隧道相連,那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能通過陸地交通到達了。
  • 美洲大陸最早的主人印第安人如何跨越沉沒的大陸橋
    印第安人最早是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的「冰川紀」從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遷徙而來的。那時,地球上的大片水域結了冰,海面降低。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之間的白令海峽是一片陸地,叫作「白令吉亞」。這裡氣候溫和,布滿草地、湖泊和森林,也生活著各種動物,有體型龐大的熊、象,也有樹懶、駱駝,湖中有魚,海裡有鯨。  獵人們從西伯利亞來到白令吉亞,他們拖家帶口,走到哪住到哪。
  • 印第安人的故鄉來自俄羅斯?研究發現美洲原住民來自西伯利亞
    總體來說,西伯利亞地區在幾萬年前曾形成許多現代民族的共同祖先。包括印第安人和俄羅斯人在內的現代民族具有這一共同祖先的DNA。關於北美地區和南美地區居民具有西伯利亞起源假設的遺傳學證據於2015年出現。研究不僅證實史前西伯利亞人與印第安人的親緣關係,還確定了他們從歐亞大陸北部遷移到美洲大陸的大致路線。
  • 才知道,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是亞洲人。那麼和中國有沒有關係呢
    距今最近的冰河時期發生於十一萬年前,約一萬五千年前結束。在冰河時期,由於大量海水結成冰,使得海面下降了近百米。那麼就使得白令海峽成為了大陸橋,使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相連接。在一萬五千年前的某一天,一群獵人在追趕獵物的時候通過了白令大陸橋,進入了美洲大陸,成為了美洲大陸最早的居民,也就是後來的印第安人。但是隨著氣侯變暖,海面逐漸上升,大陸橋被海水淹沫。
  • 美洲原住民祖先是從亞洲坐船來的?最新考古發現或顛覆認知
    1萬年前跨越了白令海峽,從亞洲經陸路來到美洲的。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刊載在近日的《自然》期刊上。 一個國際考古團隊在美國愛達荷州發掘的文物顯示,當今美國西北部的太平洋海岸,早在16000年前就有人定居。而那時,全球的海平面還遠沒有大規模下降,白令海峽的大陸橋還沒有露出海面。也就是說,美洲大陸最早的定居者,是從海路來到這裡的。 其實近幾十年,一直有新的學說在挑戰傳統說法。
  • 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已是美洲人
    原標題:一名女嬰改寫美洲歷史:2萬年前美洲原住民就已是美洲人西媒稱,一個女嬰可能正在改寫最古老美洲人的歷史,她的遺骸在阿拉斯加被發現,距今已有約1.16萬年歷史。一個研究團隊考古學家分析得出了其中完整的基因組,證實她來自於一個迄今為止完全未知的族群。
  • 白令海峽上空壯觀雲街照片
    白令海峽上空的雲街照片。     北京時間2月3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官網報導,2010年1月中旬,白令海峽上空出現壯觀的雲街現象,美國宇航局「陸地」衛星捕捉到這一壯觀的場景。    從照片可以看出,北方吹來的風不斷將海冰向南推進,並且在白令海峽上空形成壯觀的雲街現象。雲街就是一排排平行的積雲。
  • 先祖們走過白令陸橋多少次,才最終定居在美洲?
    在晚更新世時期(從12.6萬年前到1.17萬年前的冰河時期),西伯利亞的這塊地區與北美相連,大陸橋和毗連區域形成了一塊名為「白令陸橋」(Beringia)的區域。狩獵採集者似乎曾穿越[1–3]西伯利亞的廣袤土地,進入了白令陸橋,期間以猛獁象等巨型動物和其它動物為生。
  • 白令海峽失落島嶼或是亞洲人遷移美洲的跳板
    其實幾千年來,海平面都在上升,海水淹沒人類居住地的情況在歷史上也發生過。一份發表在《地理評論》(Geographical Review)上的研究,發現了距今約2.65萬至1.9~2萬年前其中位於亞洲和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看到的數據,為研究人員推測一個全新理論——當時的人很可能經歷了從西伯利亞遷移到美洲的過程。
  • 白令海峽失落島嶼或是亞洲人遷移美洲的跳板
    其實幾千年來,海平面都在上升,海水淹沒人類居住地的情況在歷史上也發生過。一份發表在《地理評論》(Geographical Review)上的研究,發現了距今約2.65萬至1.9~2萬年前——末次冰盛期人類遷移線路的證據,正觸及了科學家一個爭議的熱點:亞洲人究竟是什麼時候遷移到北美。研究稱,現在的海平面比2萬年前高出410英尺左右,被海水淹沒而損失的陸地加起來差不多相當於一整個南美洲。
  • 白令海峽大橋僅長80公裡,卻能連接50億人口,為什麼不建?
    白令海峽大橋僅長80公裡,卻能連接50億人口,為什麼不建?歐亞大陸和美洲住著50億以上人口,佔全球的90%,但一直苦於沒有直接連接的通道,只能橫跨遙遠漫長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損耗巨大。若有一條通道能直接連接兩塊大陸,無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 俄羅斯距離美國只隔白令海峽,最窄處僅3.9公裡,曾想修隧道連接
    美俄最近距離僅有3.9公裡,白令海峽對美俄兩國有多重要,圍繞白令海峽的兩大計劃能實現嗎?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連接俄羅斯和美國的白令海峽。在拉特曼諾夫島上沒有常住人口,只有一個俄羅斯的氣象站,而屬於美國的迪奧梅德島上面積僅有5.1平方公裡,卻有一個村子,人口不到兩百人,以愛斯基摩人為主,從法律上來說他們算是美國人,但可能他們並不這麼認為,對於生活在迪奧梅德島上的原住民來說,自己在這裡生活上千年了,美國又算什麼?
  • 從分子人類學看現代人的起源與遷徙7——印第安人與印歐人
    一支往東遷到西伯利亞東部和北亞黃種人東支N3混血成為愛斯基摩人,如今愛斯基摩人單倍群中 N 佔 50%、Q 佔 47%,愛斯基摩人後來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並擴張到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島,成為生活在地球最北面的民族。最後一支 Q3 是 Q 系下最純種、最重要的一支,他們約在 1.6 萬年前比愛斯基摩人更早到達美洲,並擴張到整個美洲大陸,他們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 愛斯基摩人是蒙古人種,為何成了美洲土著?
    美洲大地上,在歐洲人到達之前,生活著非常多的當地居民,也就是美洲土著,這些人幾萬年前就存在於這個地方,並且開枝散葉,有了自己的語言。在今天加拿大的北部地區,生活著一群特殊的人,他們生活方式奇怪,出門用雪橇,住的是冰屋,吃得很簡樸,這群人就是因紐特人,也叫做愛斯基摩人。
  • 時間提前1萬年!人類祖先走進美洲的時間被改寫,海洋擋不住他們
    據報導,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上,人類走進美洲的時間又被改寫,通過在墨西哥洞穴裡的最新發現,人類學家表示,人類走進非洲的時間,大約在3萬年之前,這個新的時間比此前的推測時間,足足提前了至少1萬年。一開始,科學家們認為,古人類走進非洲的時間,大約在距今1.5-1.9萬年之前,那個時候,地球正好處於第四紀冰期,伴隨著地球的氣溫逐漸下降,當海平面下降,古人類或許是沿著大陸橋一路從俄羅斯進入到美洲。
  •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自19世紀90年代開始,就不時有人提出在白令海峽上建一座橋將亞洲和北美洲連起來的想法,在威爾斯親王角、傑日尼奧夫角等地選址建橋的設想和提議並不鮮見。還有人建議利用中間的島嶼建造由三座橋梁組成的系列橋梁,總長為88公裡。  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曾列出歷史上人類提出的七大有可能改變世界面貌的特大工程,建造白令海峽大橋就名列其中。
  • 7000萬年前就有恐龍跨過白令大陸橋,跨越亞洲和北美適應北極生活
    早在早期人類跨過連接亞洲和美洲的大陸橋之前,一種進化極其成功的鴨嘴龍可能已經踏上過這條道路,使它在7000萬年前統治了世界的北半球。鴨嘴龍可能在7000萬年前就跨越了白令大陸橋不過,說「統治」其實有點言過其實,畢竟鴨嘴龍數量雖多,但也只是一種植食性恐龍。古生物學家說,2019年在日本北海道發現的一種新恐龍叫神威龍,是埃德蒙德龍的近親。
  • 墨西哥洞穴裡的新發現 將人類走進美洲時間提前1萬年
    他們的研究把人類進入或佔領美洲的時間至少往前推進了1萬多年,也就是說,新的研究認為,大約3萬年前,現代人類就已在美洲大陸上棲息繁衍。當然,這兩篇參與人數超過30人的研究,並未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研究中也還有大量的謎團等待破解。礫石層碳測年數據 把人類造訪美洲歷史指向3萬年前美洲人口的增長,標誌著人類在地球上的大規模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