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峽大橋僅長80公裡,卻能連接50億人口,為什麼不建?

2021-02-08 未完論名將

白令海峽大橋僅長80公裡,卻能連接50億人口,為什麼不建?

歐亞大陸和美洲住著50億以上人口,佔全球的90%,但一直苦於沒有直接連接的通道,只能橫跨遙遠漫長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損耗巨大。

若有一條通道能直接連接兩塊大陸,無疑是重大利好消息。世界地圖上這麼一找,還真找到了,那就是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和俄國遠東之間,距離只有80公裡。因此有專家設想,如果在這裡興建一座跨海大橋,兩座大陸不就連通了?

可是如此天才的設想,一百年多年都沒有實現,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是因為惡劣的氣候條件,白令海峽位於太平洋和北冰洋之間,巨大的溫差令海水產生劇烈的水流,波浪很大,施工條件較差。此處冬季溫度低至零下50度,整個海峽浮冰千裡,難以通行的同時,浮冰也容易撞上海峽大橋。

但也因為低溫的關係,遠古人才得以踏上冰川,橫跨80公裡到達美洲,建立了燦爛的印第安文明。後來到來的歐洲人得以在印第安人開發的基礎上,建立起現代文明。

其次是政治問題。早在冷戰時期,蘇聯苦於沒有不凍港,便提議美國在白令海峽上建造一個大壩,然後把北冰洋的海水往太平洋抽送。這邊抽送,那邊大西洋的溫暖的海水就會隨挪威海岸補充進來,蘇聯就能獲得一個不凍港。

當然,蘇聯是打著貿易和共同開發的藉口和美國商議了。美國看出了蘇聯的陰謀詭計,拒絕了蘇聯的提議。

看來,海峽相通的方法,似乎只有和平開發一條路了。早在1858年,就做過了電報電纜的嘗試。當時,歐洲和美國鋪設了大西洋電纜,用來傳遞電報,但深埋海洋,效果很差。於是歐洲設想從白令海峽,通過陸地輸送電報,效果就會好一些。但後來,隨著技術進步,大西洋電纜的訊息輸送問題得到解決,白令電纜計劃又遭到了擱淺。

如今,隨著中國遠東經濟的崛起,白令海峽大橋的開發又提上了議程。如果海峽建成,中美兩國的貨物貿易不必跨越太平洋,實現陸地互通,世界上50億人口的公路網和鐵路網將會連在一起,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但唯一的大問題在於俄羅斯,俄羅斯遠東經濟不發達,又不願意成為中國經濟的依附。如果大橋建成,遠東將進一步和中國聯結,很可能產生領土危機,這顯然是俄羅斯不願意看到的。100多年沙俄在中國土地建鐵路,掠奪經濟,如今將要倒過來,俄羅斯恐怕也不能答應呢?

相關焦點

  • 白令海峽最窄處僅寬35千米,美俄為何不在白令海峽建跨海通道?
    白令海峽南北走向,東西寬度較窄,呈三角形,總面積約為230萬平方千米,白令海峽的寬度約為35千米至8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約為42米,其中最大水深約為52米左右。白令海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理意義,它是唯一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海峽,是將來北極航道的重要節點。
  •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新華社「天健」輪9月10日電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從連雲港出發的中國貨輪「天健」輪,目前正行駛在白令海上,將於北京時間11日凌晨進入白令海峽,經北極東北航道前往丹麥埃斯比約港。
  • 俄羅斯距離美國只隔白令海峽,最窄處僅3.9公裡,曾想修隧道連接
    美俄最近距離僅有3.9公裡,白令海峽對美俄兩國有多重要,圍繞白令海峽的兩大計劃能實現嗎?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連接俄羅斯和美國的白令海峽。在我們印象中,美國孤懸在美洲大陸,與我們距離遙遠,中國與美國隔著太平洋相望,而我國到美國本土約有1萬公裡的距離,但是我們的鄰居俄羅斯卻和美國十分接近,最近處僅有3.9公裡,為什麼小編會這麼說呢?
  • 印尼的跨海大橋計劃:成本高達250億美元,可連接2億人口
    如果可以用橋隧將其連為一體,那麼這些島嶼就可以像手指一樣攥成拳頭,使自身所能發出的力量大大增強。日本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可是,日本四大島之間的距離不過數公裡,最遠的北海道和本州島的距離也不過18公裡,而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到加裡曼丹島最近的距離有400多公裡,蘇拉威西島到紐幾內亞島的距離更是有700公裡之遙。這麼遠的距離,要想修建跨海橋隧,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 上萬公裡的路程還要穿越白令海峽!
    中國和美國分別位於東西半球,隔著整個太平洋,相距上萬公裡,遼闊的太平洋肯定不能直接跨越,那我們還能找到其他到達美國辦法嗎?貌似亞洲和北美洲相隔並不遠?只隔著白令海峽,從中國開車到美國的話需要經過俄羅斯以及加拿大兩個國家的大片領土,看起來從中國開車去美國是有可能的,只是距離遠而已,真的是這樣嗎?
  • 澄邁道倫角或將用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連接大陸
    瓊州海峽位於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寬20公裡至40公裡,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約120米。  王夢恕的建議受到鐵道部關注。2002年,在海南召開討論會後,隧道局和十六局又專門展開了瓊州海峽通道研究,請錢七虎、石中恆、劉建航等6位相關領域院士為首的專家組研究討論,其中也包括橋梁專家。
  • 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17公裡,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峽的大橋呢
    馬六甲海峽因為其能縮短中東,歐洲甚至非洲地區的船隻前往東亞各國的航行距離,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線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從西往東逐漸變窄的海峽,是一個漏鬥狀的海域。在安達曼海的寬度可達370公裡以上,而到了海峽東部的出口附近,寬度只有十幾公裡。
  • 海南有可能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嗎?
    瓊州海峽建設跨海大橋基本上可能性不大,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方案,並上報發改,最後被打回來的原因就是瓊州海峽的地理環境複雜需要重新進行評估,也確實在這種惡劣危機和吃水深度太高的情況下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不像世界最長大橋港珠澳大橋,吃水深度才30多米,而瓊州海峽卻是超過了100米,這種環境和深水下橋梁建設和隧道建設都是一種史無前例的挑戰。
  • 海南為何不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這是解決大堵車的終極之道
    青島跨海大橋又名膠州灣跨海大橋,雖然目前全國最長,但這個大橋其實是修建在膠州灣北部的淺海和灘涂之上,海水深度最大不超過20米,而且橋下並無主要航道,沒有大型海輪通過。這樣一來,無論橋墩的樁基、橋面的離水高度和大橋的主跨,都不需要建的非常高大,整體造價可以控制。
  • 美俄之間國土距離最近僅3.9公裡,白令海峽歸屬權成了大問題
    中國和美國在太平洋隔海相望,我國和美國隔著一萬公裡遠,但俄羅斯和美國卻十分的近,為什麼小編會這麼說呢?如圖,美國最大的海外領土阿拉斯州,阿拉斯加東與加拿大接壤,另外三面環繞白令海,北冰洋和太平洋,總面積有一百一十七萬多公裡,佔美國總面積20%,是美國面積最大的州,我國的最大新疆面積為166萬公裡,阿拉斯加土地比新疆還大些,當然阿拉斯加緯度太高,氣候寒冷,但為什麼「土地收集癖」的俄國賣掉了一個比新疆還大的國土呢?
  • 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即將合龍貫通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9月18日消息,福建平潭海峽。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一座鋼鐵巨龍凌空飛躍。9月15日,從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9月底合龍貫通。
  • 臺灣海峽最窄只有約130公裡,未來能修跨海大橋直通嗎?
    如今我國的經濟總量已達到了全世界第二名,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我國科技技術方面的進步更是讓世界震驚,各種如港珠澳大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世紀工程建設完畢,引起全世界驚嘆,而我國也得一雅號「基建狂魔」。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網上就有網友提出,我國的寶島臺灣能否也修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進行連接呢?
  • 蓬長跨海大橋將浮出水面 蓬萊旅順建海底隧道
    這時,一人向地圖走去,站定,指著圖上的渤海海峽說:如果能建一座大橋或隧道,煙臺不就成了連接南北、貫通亞歐的交通樞紐城市?!   這是1992年的一天,柳新華經歷的真實一幕。其時,市委、市政府準備開會研究加快煙臺經濟發展。作為會議文件的起草者,時任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柳新華和另外三位同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不想,一個不經意的提議,竟然引起了四人的共鳴。
  • 在渤海海峽建一道大壩,連接兩大半島,渤海會成淡水湖嗎?可行麼
    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內海,面積達7.7萬平方公裡,海域周邊為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和山東省環繞,東端有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環抱,兩者最近處的距離約125公裡,常有人大發奇想地認為,如果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建一座大壩,將兩個半島連接起來,那麼從東北地區前往山東距離將近的多,交通方面不是一般的便利,而且渤海還會成為一個淡水湖,將有巨量的淡水資源可供利用,看起來真是好處多多呀
  • 我國一大橋耗80.34億,全長5.8公裡,被「逼」出多項世界紀錄
    世界上有很多令人震驚的建築物, 大橋是最容易引起探討的一種, 那個建設需要很多勞力和物資, 必須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判斷, 多數情況下,勞動人民傷財和大需要之間的天平會左右搖擺, 去武漢旅行的遊客們一定對那裡印象深刻,隨著經濟發展,國家基礎設施也開始重視中西部地區, 武漢正好在這一排
  • 繼港珠澳大橋後,我國3個世界級跨海通道就要來了!
    渤海海峽長105公裡,若採用陸路的方式,從大連到煙臺則只能繞行山海關,行程1600公裡,翻了整整16倍。為了連通渤海南北兩岸的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 被譽為黃金水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三大海峽之一,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平均寬僅30公裡。
  • 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多寬?能不能填海造陸,或是修建跨海大橋嗎?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這是偉大的詩人余光中在他的詩《鄉愁》中寫下的詩句。由於一些歷史因素,中國和臺灣僅隔一片海,但海峽兩岸的遊子卻充滿了無限的思鄉之情。如今,隨著海峽兩岸人民的交流日益密切,我們對臺灣的了解也越來越多,臺灣優美的風土人情也吸引著大陸遊客。臺灣海峽的平均水深在60到88米之間。
  • 中國一海峽大橋建成通車,全線長88公裡,離臺灣僅有68海裡
    中國的基礎建設能力現如今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近些年創造了許多的優質工程,前些年的青藏鐵路,近些年的港珠澳大橋都是代表作品。特別是港珠澳大橋被稱為近代奇蹟工程,使用許多世界領先的建設技術,克服了許多海上建設的困難,充分顯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 但是,中國的很多大規模工程中,有關於中國統一大業的,即使要花很多費用也要完成。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之所以強調海底段,是因為按全長計算,日本的青函隧道將以54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連接日本本州島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海底部分長23.3公裡,且只有兩條隧洞,工程量遠小於3條隧洞的英吉利海峽隧道。但青函隧道開工於1964年,比1987年開工的英吉利海峽隧道早了20多年,因此技術上相對落後,24年的耗時足足是後者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