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最窄處只有17公裡,為何不修建一座跨海峽的大橋呢

2020-12-04 橋川野鴿

馬六甲海峽因為其能縮短中東,歐洲甚至非洲地區的船隻前往東亞各國的航行距離,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航線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一個從西往東逐漸變窄的海峽,是一個漏鬥狀的海域。在安達曼海的寬度可達370公裡以上,而到了海峽東部的出口附近,寬度只有十幾公裡。筆者查閱資料後發現,海峽的最窄處位於馬來西亞的柔佛丹絨比亞國家公園同印度尼西亞的卡裡蒙島之間,距離大約17公裡,在天氣晴好的天氣,通過肉眼都能望見對岸。

雖然馬六甲海峽是一條繁忙的航線,但是對於超大型貨輪來說,馬六甲海峽卻不是一條理想的航線。其平均水深只有27米左右,時常有大型貨輪在此擱淺,現在超大型貨輪(超過20萬噸)都跳過馬六甲海峽,繼續往南走印度尼西亞的龍目海峽(比如說澳洲運往中國的鐵礦石船,一般都走龍目海峽)。

說到這裡,我們總結馬六甲海峽的兩個關鍵數據:第一,最窄處只有17公裡;第二,平均水深27米。那麼為何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不在海峽上修建一座跨海大橋,把中南半島同人口有5000多萬的印尼蘇門答臘島連接在一起呢?其實早在2009年,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就提出過修建馬印大橋的計劃方案(馬六甲海峽大橋),該計劃總投資125億美元,大橋全長48公裡(上文提到的18公裡只是到印尼的卡裡蒙島之間的距離,卡裡蒙島到蘇門答臘島之間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但是該方案提出到現在已經過去11年的時間,馬六甲海峽大橋卻還沒有任何開工的影子,這是為什麼呢?

影響航行

原來修建該大橋反對的聲音非常大,修建起來阻力很大,隔壁的新加坡第一個不願意。因為港口航運是新加坡的命脈,如果馬六甲海峽大橋修建成功,那麼大量橋墩的建設將會極大破壞航道的安全通航條件,給往來的船隻造成潛在的航行危險。同時大量橋墩的存在也會影響船隻的航行速度,特別是大型的船隻,在穿越橋梁時要特別的小心。我們知道馬六甲海峽幾乎每一分鐘都要通過一艘船隻,如果航行速度減慢將會造成航道的擁堵,給新加坡甚至給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自己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失。

受地震和海峽的威脅

我們都知道,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是位於環太平洋地震火山帶之上的,如何橋梁建成後發生大型的地震,海嘯甚至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大橋勢必會受到損傷或破壞。到時候怎麼去修復和清理破壞後的大橋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畢竟橋梁倒塌,馬六甲海峽航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成本

上文提到,在11年前的2009年,大橋建設的預算成本都達到了125億美元,而不在外界幫助的條件下,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一次性拿出這麼多錢,也是非常困難的。況且,預算和實際施工的時候的花費又是不一樣的,在如此繁忙的航道上修建跨海大橋,實際成本一定會大於預算。大橋的修建是夠會真正促進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兩國的發展,也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馬六甲海峽大橋僅僅停留在設想計劃裡,最近幾十年都不會修建。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最窄只有約130公裡,未來能修跨海大橋直通嗎?
    如今我國的經濟總量已達到了全世界第二名,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增長,我國科技技術方面的進步更是讓世界震驚,各種如港珠澳大橋、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世紀工程建設完畢,引起全世界驚嘆,而我國也得一雅號「基建狂魔」。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網上就有網友提出,我國的寶島臺灣能否也修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進行連接呢?
  • 印度尼西亞的望加錫海峽,為何與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
    位於東南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經濟價值、軍事價值最大的海峽之一。美國非常重視馬六甲海峽,在馬六甲海峽東南出海口的新加坡樟宜基地有軍隊駐紮。由於東南亞島嶼眾多,有很多條海峽,馬六甲海峽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海峽。
  • 20萬噸以上貨輪為何不走馬六甲海峽?而走印尼這個海峽
    龍目島自然風光與峇里島並無二致,但峇里島名氣太大,去峇里島旅遊的人,大多不知道對面有個龍目島。 峇里島與龍目島之間,有個一龍目海峽。這裡海水最淺也有約250米,是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的十倍左右。
  • 白令海峽最窄處僅寬35千米,美俄為何不在白令海峽建跨海通道?
    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白令海峽位於亞歐大陸最東端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傑日尼奧夫角和北美大陸最西端美國阿拉斯加的威爾斯王子角之間,經緯度位置大約為西經170°和北緯65.5°。
  • 臺灣海峽有多麼寬,能不能修建跨海大橋呢?專家給出這樣的回答
    說到臺灣,我想大家也對臺灣很了解, 以前臺灣發展迅速,所以也有很多臺灣明星,很受中國大陸遊客歡迎, 臺灣回來後,很多人選擇去臺灣旅行, 臺灣確實也是個好地方, 除了風景美麗,當地還有很多獨特的風情, 最重要的是臺灣的小吃也非常有名, 比如螃蟹和炸魷魚等,聽起來很好吃, 所以,對一些吃食物的人來說,來臺灣是很好的選擇。
  • 地圖看世界;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及望加錫海峽
    貿易和交流對文明的進步和發展至關重要,約佔地球表面積71%的海洋是運輸人員和貨物的海上高速公路,而海峽更是海上貿易路線的關鍵。自從大航海時代之後,歐洲直布羅陀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東亞;這條航線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和最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之一。
  • 臺灣海峽的寬度,能修建跨海大橋麼?專家:不存在技術問題
    眾所周知,臺灣和大陸隔著臺灣海峽,這讓兩岸的人民往來並不方便,大多數都是乘坐飛機,那麼有沒有其它的方式,讓這種來往更方便呢?有些腦洞大開的網友說,可以通過人工填海的方式,讓來往變得更方便,如果真這樣做的話,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為會破壞該海域的生態環境,之前香港填海造陸,就飽受不少人的詬病。所以最合適的方式就是架跨海大橋了,那麼臺灣海峽的寬度,能否允許建造跨海大橋呢?
  • 臺灣海峽最窄的地方多寬?能不能填海造陸,或是修建跨海大橋嗎?
    你知道臺灣海峽最窄部分的寬度嗎?臺灣海峽的整體形狀似乎從北向南縮小,東西寬約230公裡。230公裡的寬度似乎很長,但它不是最短的距離,臺灣和福建省之間已經測量了三條約130公裡的路線!這樣的寬度可以用來建造陸地或跨海大橋嗎?也許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年會上,著名的橋梁工程設計師林元培表示,用中國現有的科學技術和基礎設施,有可能在福建和臺灣之間建造一座跨海大橋。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超級建築了解到,目前,京臺高鐵最新線路主要由京雄商高鐵 ——商合高鐵——合福高鐵——福臺高鐵聯合組成,經過北京、雄安、商丘、合肥、巢湖、銅陵、黃山、上饒、武夷山、南平、福州、臺北等多個城市,線路全長超過2000多公裡,其中北京到福州1863公裡,福州到臺北超過200多公裡。其中,北京到福州的部分已經分段開工,部分路段已經建成或者基本建成。最難的就是福州至臺北段。因為,這一段要跨過臺灣海峽。
  • 號稱重創馬六甲海峽,打破美國封鎖的克拉運河,為何遲遲不動工?
    號稱能重創馬六甲海峽的運河究竟是哪個?又為什麼遲遲不動工呢?大家好啊,我是小官,今天就讓小官帶著大家一層層抽絲剝繭的探索問題真相吧?了解真相之前,希望屏幕前的您不吝給個關注?下面我們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會被某運河重創的馬六甲海峽。
  • 揭秘為什麼我們的貨船要走馬六甲海峽,不走日本海
    馬六甲海峽 它位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它連接了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等三個大國,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每年約有5萬艘船隻通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印度和中國之間最短的海上航道,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和進出口量增大,它成為世界上水上運輸最繁忙的水道之一。
  • 瓊州海峽公路鐵路合修跨海通道還遠嗎
    說到橋梁方面建設中國稱第二,可以說目前全球也沒有那個國家敢稱第一,中國有杭州灣跨海大橋,還有最近通車的港珠澳跨海大橋都是讓全球震驚的超級工程。 瓊州海峽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最寬處為39.5公裡,最窄處為19.4公裡,目前火車,汽車過輪渡到海南省至少需要
  • 馬六甲海峽水太淺,太狹窄,巨型貨輪從哪裡通過?
    由於東南亞島嶼眾多,有很多條海峽,馬六甲海峽只是其中最出名的一條海峽。東南亞還有一條海峽,名氣不如馬六甲海峽,但重要性並不比馬六甲海峽遜色,這就是望加錫海峽。要說望加錫海峽,必須先說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度尼西亞。
  • 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為啥線路不是直線而是曲線
    下面我們單從科學地理角度,來簡單闡述一下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有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是筆者認為還是可行的。臺灣海峽的地理概況臺灣海峽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同大陸之間連接東海和南海的狹長的海域通道。臺灣海峽全長約370公裡,海峽呈倒喇叭狀,北部窄南部寬,根據測量,北端寬約200公裡,南段有410公裡。
  • 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即將合龍貫通
    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9月18日消息,福建平潭海峽。在碧波萬頃的海面上,一座鋼鐵巨龍凌空飛躍。9月15日,從中國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中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將於9月底合龍貫通。
  •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方案初定 專家稱5年可建成
    據澎湃新聞12月12日報導,近日,廣東省政府發布的《廣東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設計劃及中遠期規劃》中提及,2018年以後開工建設瀋海高速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全長30公裡,預計投資1400億元。 12月10日,南海網援引海南省跨海辦相關負責人的話稱,國家有關部委仍在對瓊州海峽跨海工程進行前期的調研階段,項目還未立項,何時開工更未可知。
  • 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呢?看完就明白了
    眾所周知臺灣與內地之間隔著一條臺灣海峽,它是大陸與臺灣之間往來的重要交通要道。多年來一直都有人好奇,這條臺灣海峽到底有多寬呢?能不能填海造路呢?能不能修建一條跨海大橋,縮短臺灣與內地的距離呢?臺灣海峽的寬度,現有技術完全可以修建跨海大橋大陸距離臺灣海峽最近的地區應該是福建的福州,相距約有130千米左右。
  • 俄羅斯距離美國只隔白令海峽,最窄處僅3.9公裡,曾想修隧道連接
    在我們印象中,美國孤懸在美洲大陸,與我們距離遙遠,中國與美國隔著太平洋相望,而我國到美國本土約有1萬公裡的距離,但是我們的鄰居俄羅斯卻和美國十分接近,最近處僅有3.9公裡,為什麼小編會這麼說呢?白令海峽同時也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在俄羅斯的楚科奇自治區和美國的阿拉斯加之間其實還有著兩個小島,大一點的是拉特曼諾夫,屬於俄羅斯管轄,它的面積為29平方公裡,而小一點的是迪奧梅德島,屬於美國,兩島之間的距離只有3.9公裡,所以說起來,其實美國我和俄羅斯最近的地方就是這裡了,有意思的是兩島之間正好是國際日期變更線,所以相隔僅有3.9公裡的兩個地方日期卻相差一天。
  • 4萬人奔赴臺灣海峽,又一座難度巨大的跨海大橋火速完工,來看看
    原來為了加快平潭海峽兩用大橋的建成我國派出4萬名工人趕赴臺灣海峽,12月26日9時43分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兩岸雙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了。平潭跨海大橋全長雖然僅有16.34公裡,其施工條件遠不如已經完工的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但卻是我國目前修建過難度最大的跨海通道。為了修建這座橋不僅要克服風大水深,高浪急流,海底裸露,巖面傾斜等難題,但還是被我國一一攻克了。
  • 泰國為啥不運用地理優勢,在最窄的地方開鑿運河替代馬六甲海峽?
    作為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最重要的海峽樞紐之一,馬六甲海峽也為其周邊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可以說新加坡正是藉此成為了一個發達的國家,而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就是彈丸之地。另外一個東南亞國家泰國也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為什麼不開鑿克拉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