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能重創馬六甲海峽的運河究竟是哪個?又為什麼遲遲不動工呢?大家好啊,我是小官,今天就讓小官帶著大家一層層抽絲剝繭的探索問題真相吧?了解真相之前,希望屏幕前的您不吝給個關注?
下面我們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會被某運河重創的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呢!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它的總體形態是個長條,呈東南-西北走向,西連安達曼海,東通南海,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080千米,連通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為1185千米。西北寬370千米,東南寬37千米,面積約6.4萬平方千米。
由於馬六甲海峽在赤道無風帶,因此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海峽底質平坦,多為泥沙質,水流平緩,東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運繁忙。每年約有10萬艘船隻通過海峽。日本從中東購買的石油,絕大部分都是通過這裡運往國內的,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歷史遠達兩千多年。
那麼號稱能重創馬六甲海峽的運河究竟是哪個呢?這裡啊,小官也不賣關子了,它就是早有預謀,卻遲遲沒能動工的克拉運河
。那麼為什麼說克拉運河能重創馬六甲海峽呢?畢竟人接馬六甲海峽也是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發達國家從外國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裡運出,繁忙的海運以及獨特的地理位置,讓馬六甲海峽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克拉運河究竟要有多麼厲害,才能重創馬六甲海峽呢?
克拉運河的初步設想是打通馬來半島最窄的地方,長度大約56公裡,連接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設想中運河長約102公裡,寬400米,水深25米,可供萬噸級商船通行,運河建成後將直接連接緬甸海和泰國灣,這樣一來就大大縮短了馬來半島東西兩側的通航距離。能夠縮短航線,降低不少途中的開支,估計每一個原本需要途徑馬六甲海峽的航隊都會馬上倒戈相向吧?
那麼這麼一條運河開通之後,明明這麼有好處,可以說哪個國家包攬了,就只用坐等數鈔票了 ,為什麼到現在都只有設想,沒有實施呢?
其實啊,克拉運河的設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拉瑪五世朱拉隆功時代,但因為當時泰國國力難以獨自承擔而作罷。這也是關於克拉運河的第一次工程作罷。第二次是在二戰的時候,那時候日本曾經到過泰國,就也打了克拉運河工程的主意,但是日本二戰成了戰敗國,很快就滾回了老家,於是克拉運河的工程就又歇菜了!
克拉運河的初始投資預計在280億美元,工期預期在10年差不多。但是按現在的工程,如果動用核能和非常規手段,工期預期能提前三年,但是需要的投資也至少會漲80個億,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就是天文數字!
數數年頭,克拉運河的工程設想已經有100年了,沒成功實施的原因除了硬體條件以外,還有軟原因。其中就有因為馬六甲海峽而獲得巨大利益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有海運專家預估到2030年,馬六甲海峽的海運數量,就算只算上石油也能達到2200桶,這個龐大的數量,也讓新加坡成為全球的重要海運中心,如果克拉運河建成對於馬六甲海峽這個航線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所以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肯定會使勁兒阻止啊!
第二個軟阻力就是泰國自己本身,泰國本身在東南亞並不算是個小國家,但是算是不用核能不走非常規路線,也是需要10年的工期,和280萬的工程費的,這個時間和工程費都是泰國支付不起的。雖然為了早日達到這個目標,泰國也做了不少努力,在2004年他們就提出了吸引國際石化行業進駐本地的想法,但是並沒有成功。並且一旦投入工程建設,這筆投資金,就沒辦法再收回了,成不了就只能打水漂了。這就泰國來說,絕對是一筆巨大的紅色赤字收入。
還有第三個軟阻力和泰國也是有關係的,泰國本身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國內文化差距很大,如果克拉運河建成,泰國將會被這條運河南北分開,這樣是很有可能造成泰國的南北分裂。況且克拉運河建成後帶來的巨大利益,很難不讓其他國家動心,很有可能會給泰國主權帶來被幹預的問題。所以這個項目即使有很大的利益存在,同時存在的風險對泰國來說,也是很重的。被耽擱這麼多年是不是就很能理解了?
嗯講了這麼多,小官就想在這裡問屏幕前的大家一個問題,大家覺得再過多少年克拉運河可以把工程項目變成落地的實物呢?有自己想法的朋友,可以把自己的猜測寫在留言區,小官也會積極地參與大家的討論。那麼節目的最後,小官希望喜歡本期視頻的朋友,可以給我們點讚和關注,因為在這裡小官要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就是下期視頻永遠更精彩!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