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是世界水上航運要道,在全球海運通道中恐怕無出其右者。因為極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這裡產生了世界航運中心新加坡以及三個全球百強港口(2019年貨櫃港口中排名第2的新加坡港;排名第12的巴生港,屬於馬來西亞;排名第18的丹戎帕拉帕斯,屬於馬來西亞。)

但是以上這三個港口都在馬六甲海峽的東北側,也就是中南半島一側,而馬六甲海峽西南側也就是蘇門答臘島這一側,卻沒有一個港口進入世界百強(雖然印尼的丹戎不碌港進入一百強,但是該港口在爪哇島上,並不在馬六甲海峽旁邊)。
這是為什麼呢?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由於馬六甲海峽邊上的蘇門答臘島沼澤太多,自然條件不適合建設港口。但是小編認為這並非主要原因,拿新加坡來說,這裡陸地少也還不適合依靠填海造陸才建成世界級的港口嗎?
小編認為最主要原因就是蘇門答臘島經濟落後。因為這個島嶼雖然是世界第六大島,面積和人口(面積47萬平方公裡,人口5000萬)都接近法國(本土面積54萬平方公裡,人口6000多萬),但是經濟卻十分落後——印尼的爪哇島相對發達,但是印尼的經濟在東南亞也僅僅處於中遊水平。假設蘇門答臘的人口和經濟達到爪哇島的水平,那麼這裡出現一個大港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當然還有次要原因——印尼長期被荷蘭統治,但是新加坡卻是長期被英國統治的,想想過去幾百年英國與荷蘭的實力對比就清楚了。馬六甲海鮮邊上的蘇門答臘沒有大型港口也許和中國江蘇沿海中部沒有大型港口道理相似——蘇北的鹽城地區雖然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腹地經濟落後,所以這裡也沒有大型港口。

當然,印尼也想依靠馬六甲海鮮戰略位置開發蘇門答臘,但是目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港口品牌已經樹立起來,想爭奪貨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建設大型碼頭需要巨大的投資,經濟基礎本身就薄弱的印尼恐怕沒有資金做這樣一件收益不確定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