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2010年第11期封面
推薦理由:
人氣指數:
新聞指數:
新銳指數:
刊期定價:雙周刊,每月1日、16日出版,定價7元/本
市場定位:以國際時政分析及評論為基本內容的媒體。目標讀者為關心國際時政、中國與外部世界關係、中國外交與國家安全的社會主流人群。
雜誌主要內容簡介:1934年創刊於上海。1949年周恩來題寫刊名。1957年劃歸中國外交部。中國民眾關注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平臺。對重大國際事件和動態、我國的安全環境和外交政策做出介紹、分析和評價。
我國出入世界大洋的通道為數有限,並且要經過很多處於別國主權管轄和控制之下的海峽。
北上日本海,我國要經過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與日本九州島北岸、本州島西岸之間。海峽北連日本海,西南與東海相通,經濟州海峽通黃海,東南方向可經瀨戶內海進入太平洋。海峽中間有對馬島,對馬島將朝鮮海峽分成西、東兩條水道,西北水道仍稱朝鮮海峽(狹義的朝鮮海峽),又稱釜山海峽,東南水道則被壹歧島分為對馬海峽和壹歧海峽。海峽兩岸多良港、海灣,是東北亞海上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朝鮮半島、日本之間進行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東出太平洋,我國主要依賴琉球群島諸水道。
琉球群島位於日本九州島與我國臺灣島之間,由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先島諸島與那國島等組成,共有大小島嶼470多個。群島中間有海峽、水道20多處。這些海峽和水道是東海、黃海與太平洋之間的直接通道,更是中國大陸東出太平洋的必經之路。我國軍艦從東海、黃海進出太平洋也主要依賴這兩個海峽。
巴士海峽:位於中國臺灣島和菲律賓呂宋島之間,是南海和太平洋的天然分界線。海峽中有巴坦群島、巴林塘群島、巴布延群島,這些島嶼把海峽分割成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巴布延海峽。該海峽處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高溫多雨,雷暴、颱風較多,尤以每年7至9月最頻繁,直接影響艦船的正常航行。該海峽是連接南海與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也是東南亞與東北亞往來要道,更是我國進出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在國際航運中有著重要作用。
西向印度洋或南下大洋洲,我國則需要穿越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龍目海峽等。
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呈西北—東南走向,東連南海,西接安達曼海,是連接印度洋和南海、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東亞與非洲、歐洲海上交通最短航道的必經之地,年通過船隻達8萬艘以上。該海峽是我國貿易運輸特別是海上石油運輸的生命線。我國外貿的40%和海上進口石油的80%以上需經馬六甲海峽,每天通過該海峽的船只有近6成與我國有關。
巽他海峽位於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南海、爪哇海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更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戰略通道。
龍目海峽位於印度尼西亞群島的龍目島和峇里島之間,北接峇里海,南通印度洋。它不僅是印度尼西亞群島之間的紐帶,也是西太平洋連接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以及東亞國家至澳大利亞國際航線的主要通道之一。
除上述海峽外,位於日本本州與北海道之間的津輕海峽、位於菲律賓群島中的民都洛海峽、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望加錫海峽、卡裡馬塔海峽等也是我國出入世界大洋需要經過的重要海峽。
在平時狀態下,中國船隻航行經過上述海峽的權利和安全是有保障的。因為這些海峽或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或者海峽中有供外國船舶自由通行的公海航道。但在戰時或局勢緊張狀態下,如遭受敵對國家的封鎖、攔截,中國船隻航行暢通與安全問題就非常突出了。
江淮海洋問題專家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