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出海口受美日鉗制 能常用的僅3至4條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目前的9大出海口中,真正能夠經常利用的僅為3至4條,且與美日印等國艦艇進出大洋的航線相互重疊,監視與被監視、跟蹤甚至惡意挑釁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海韜發自北京 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對於中國海軍的動向一向最為敏感,甚至有些神經質。

  4月13日,日本防衛相北澤俊美在閣僚會議之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本月10日在衝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上發現了正在南下的中國艦隊,包含2艘潛艇在內共計10艘艦艇。

  安靜了一段時間的日本媒體找到了興奮點,這幾天的電視上反覆播放中國艦隊的錄像,報紙上也是用大圖片展示日本自衛隊拍到的中國軍艦照片。

  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國海軍人士說,日本之所以如此大驚小怪,只能說明中國軍艦出海次數少,日本應該適應中國軍艦更多更頻繁地走出去。然而,中國海軍出海的每一步都不是那麼容易,不僅是出海水道的地理限制,而且美日更是部署重兵圍堵中國海軍駛入大洋。

  遠洋水道遠非「通暢無阻」

  受到海洋地理環境的限制,中國海軍進入大洋的出海口主要有9條。其中北部方向1條:即圖們江出海口,由圖門江——日本海——千島群島——西北太平洋。20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在圖們江上的出海航行權已得到有關國家的承認,但後續工作尚待展開,目前還未達到海軍艦艇通航條件。

  中東部出海口主要依靠穿越日本九州島與臺灣島之間的琉球群島諸海峽水道,進入太平洋。適合海軍艦艇自由穿越的出海口包括4條:東海——大隅海峽——太平洋;東海——橫奄水道——太平洋;東海——宮古水道——太平洋;東海——與那國島西水道——太平洋。以上海峽水道或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或者峽寬超過24海裡 、擁有公海航道,包括潛艇在內的中國海軍艦艇可以自由穿越,無須通告日方。

  南部通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出海口主要有4條:臺灣海峽——巴士、巴林塘海峽出海口(即北海、東海艦隊艦艇經臺灣海峽進入南海後折向東,穿越巴士海峽或巴林塘海峽進入太平洋);南海——新加坡海峽——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南海——巽他海峽——印度洋;南海——民都洛海峽——望加錫海峽——龍目海峽——印度洋。以上海峽水道或為國際航運要道,或者需要穿越印尼等群島國水域,艦艇通行將受到國際海洋法及沿岸國國內法規的一定限制。

  美日合圍中國海軍出海

  目前的9大出海口中,真正能夠經常利用的僅為3至4條,且與美日印等國艦艇進出大洋的航線相互重疊,監視與被監視、跟蹤甚至惡意挑釁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比如,此次中國軍艦通過公海水域,日本海上自衛隊就派遣軍艦以及直升機實行24小時跟蹤、拍照,並且幹擾中國軍艦正常航行。

  除了「地理島鏈」的限制,中國海軍還面臨著「兵力鏈條」的封鎖。從海底聽音器群,到電磁監測系統,從P-3C偵察機到海洋監視衛星,幾乎每一個出海口附近都處於美日嚴密監控之中。如日本在宮古島、福江島增設的電磁監聽系統,其截收天線高達30米,經過多套系統交叉比對和三角測量,可自動定位解放軍的電磁波輻射源及相關技術參數,對由渤海、黃海海域南下的中國艦隻實施有效電磁監控。

  除此之外,美日在繼續調整和加強琉球群島、關島等傳統第一、二島鏈兵力部署,嚴控中國海軍進入太平洋的同時,還對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擴建,並加強在南線馬六甲海峽的軍事存在,試圖對中國海軍形成多層次、寬海域、大縱深的三線合圍態勢,以最大限度地削弱和限制中國海軍進入大洋後的作戰能力。

  「甲午悲劇」並非不可能重演

  因此,儘管在平時,中國海軍艦艇可以依據有關國際法規自由穿越島鏈進入大洋,但卻受到美日等國海軍兵力的嚴密監視。而在戰時或危機時刻,中國海軍通向大洋的9大出海通道隨時可能會被封閉。

  那位不願具名的海軍人士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出海通道是中國海軍的生命線,只有能保障出海通道的安全,才能談得上維護國家安全。否則就只能是中日甲午海戰中中國北洋艦隊被殲滅於自己近海那樣的結果。

  這位海軍人士建議,一方面中國海軍要加大平時穿越重要海峽水道的頻度,最大限度地熟悉和掌握航道通行信息;另一方面加快大型水面艦艇的建設,具備在戰時掩護核潛艇等戰略威懾力量進入大洋的能力。同時,要提升對重點出海口的控制能力,變「島鏈」劣勢為優勢,最終達到「於我自由進出」、「於敵有效拒止」的戰略目標。

相關焦點

  • 地圖看世界;芬蘭為何喪失北冰洋出海口及吉林省圖們江出海口.
    (芬蘭狙擊手)芬蘭還割讓了巴倫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部分薩拉區域,並將漢科半島租借給蘇聯作為海軍基地,租借期30年。吉林省琿春城以南約70公裡處的敬信鎮防川村距圖們江入海口僅15公裡,與日本海隔海相望。這裡是俄羅斯、朝鮮、中國的特殊三角洲之地,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 美國海軍如何打造第一艦隊?|最忠平論
    美國智庫枉顧解放軍海軍艦艇都是小艇小艦的基本事實,比如022飛彈艇只有幾百噸排水量,056輕型護衛艦也只有不到2000噸排水量,與美國海軍大量的大艦巨艦無法同日而語,但這些智庫寧願只看量不看質也要炒作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威脅論,其用心險惡可見一斑。
  • 中國艦隊穿宗谷海峽 「第一島鏈」被撕得支離破碎
    2013年度中俄海上聯合軍演在彼得大帝灣降下帷幕後,北京時間7月13日凌晨3點左右,中國海軍115「瀋陽」號飛彈驅逐艦、116「石家莊」號飛彈驅逐艦、538「煙臺」號飛彈護衛艦、546「鹽城」號飛彈護衛艦以及881「洪澤湖」號補給艦共5艘軍艦,出現在北海道附近宗谷海峽西南偏西250公裡出海域,並向東北方向航行。
  • 美日擊沉退役巨艦嚇唬人?052D分分鐘攔截,能不能走點心
    ,然而,擊沉一艘毫無還手之力的退役登陸艦就真的能震懾住已經服役大量新型艦艇的中國海軍嗎?美日澳三國在此次「擊沉演習」中使用的武器主要有日本海自的12式反艦飛彈與美國海軍的「海瑪斯」火箭炮和「魚叉」反艦飛彈,作為主角,美日很是得意地檢驗了一下自家武器的殺傷力,靶艦5000噸的排水量已經堪比許多中小國家海軍旗艦的規格,與我國的052C/D也是相差不遠,在出爾反爾地將中國排除出今年的「環太平洋」軍演後,西太平洋的利益攸關方美日聯手來了這麼一手,難怪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將其與威懾中國相聯繫
  • 領土面積最大四個國家,三個擁有三大洋的出海口,另外那一個呢
    當今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四個國家中,有三個國家擁有三大洋的出海口,全世界也只有這三個國家能同時擁有三大洋的出海口,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加拿大也是三個有三大洋出海口國家裡面唯一一個領土歸整在一起的國家,不需要靠飛地來增加大洋出口。加拿大國土所處緯度太高,導致大多數領土太寒冷,不適合人居住,所以,面積雖大,但人口只有3千多萬,地廣人稀。
  • 中日海軍實力哪家強?美媒:中國海軍超過日本但日本後臺更硬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日兩國的海軍實力到底孰優孰劣呢?對此,美國媒體給出了一個答案。據環球時報消息稱,美國福布斯新聞引述了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的一份戰略報告,這份報告指出,中國海軍規模現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但是,在艦艇的平均噸位上,日本海上自衛隊仍然保持著優勢,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事,日本海上自衛隊能得到美國的大力幫助。
  • 美媒:中國海軍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 但單艦平均實力落後
    美國福布斯網站25日援引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最新報告稱,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加快,加上多年的戰艦建造技術和經驗的積累,中國海軍下水的新銳艦艇逐年增加,就目前來看,中國海軍規模現早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甚至其艦艇數量要多於美國海軍。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在山本五十六的指揮下,成功偷襲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重創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
  • 致力於「對抗中國」?美日澳韓海軍西太演練找潛艇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美媒稱,美日澳韓4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搜潛演練。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5月26日報導稱,來自4個夥伴國的艦船近日在關島附近海域圍繞著彼此協調行動,致力於一個共同目標——找到一艘假想敵潛艇。美國海軍「安蒂塔姆」號飛彈巡洋艦艦長喬治·凱斯勒上校說,直升機飛在軍艦前面,這些艦船與想像中的潛艇保持距離,就像在實戰中一樣。
  • 失去了海洋的玻利維亞為何要保留海軍,是象徵意義還是有實際作用
    智利佔領安託法加斯塔也點燃了硝石戰爭的戰火,3月14日,玻利維亞正式向智利宣戰。但玻利維亞的軍隊卻完全不夠看,被智利軍隊狂揍,玻利維亞沿海地區被智利悉數佔領,指揮作戰的達薩將軍逃往國外,玻利維亞的海軍更是未戰先敗,這是怎麼回事,玻利維亞不是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和商船隊嗎?原來是這樣,雖然名義上這些艦船屬於玻利維亞,但是卻被轉讓給企業。
  • 中國航母被美日監視 央視:總會碰到壞孩子
    《環球視線》2013年11月29日完成臺本  ——中國航母遠航南海 美日緊監視  主持人 剛強:  歡迎各位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遼寧艦於11月26日離開青島某軍港碼頭,在4艘軍艦的護航之下,經臺灣海峽航渡至南海海域,在今天上午遼寧艦首次靠泊三亞某軍長,然後美日卻聯手上演了一場空海齊上陣的跟蹤接力,這不免讓遼寧艦的首次科研試驗和這種訓練的氛圍變得更加的真實,一路相隨而來的殲機都成為了演習的真實背景了。那沒有通過釣魚島附近海域美國和日本為什麼要如此高度緊張呢?
  • 美媒:中國海軍實力超過日本 但有一點日本依然領先
    美國福布斯網站25日援引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海軍規模現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但在艦艇的平均噸位上,海上自衛隊仍然領先。「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事,海上自衛隊能得到美國的幫助」。報導稱,中國如今已超過日本,成為亞洲領先的海軍強國。「經過20多年的爆炸性增長,中國海軍現在擁有比日本自衛隊更多的艦艇和飛彈」。
  • 打破美日壟斷,中國可以自己造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了
    因為TFT-LCD與半導體製程一樣需要真空蒸鍍與蝕刻,所以玻璃基板與矽晶圓相似,必須要能忍受強酸強鹼的腐蝕以及高溫的製程環境,因此玻璃基板在TFT-LCD的生產中,扮演了一種高精密透明電子零件的角色,約佔液晶顯示器件生產成本的4%。
  • 蒙古國完全沒有海岸線,為何卻擁有海軍,其三艘軍艦用途是什麼
    對於喜歡聽郭德綱相聲的朋友,蒙古海軍這個段子一定不會陌生,作為郭德綱搭檔的于謙,有一個顯赫的身份,那就是蒙古國海軍司令的女婿。這個段子之所以能成為笑料,緣於夾在中俄兩國之間的蒙古國,是一個典型的內陸國家,其邊境不僅沒有海岸線,更沒有出海口。境內除了高原就是沙漠,海軍在這裡根本無用武之地。
  • 地圖看世界;俄羅斯太平洋出海口符拉迪沃斯託克
    #世界各國#符拉迪沃斯託克,原名海參崴,曾為中國領土(俄羅斯企圖擁有及已擁有的出海口。)由於海參崴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較優良的港口條件(冬季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下旬,結冰期長達100-110天,但藉助破冰船可通航。)1871年俄羅斯在此建設軍港,且將太平洋艦隊駐地從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遷於此地。 但由於海參崴離莫斯科距離達上萬公裡,發展緩慢。
  • 美日頻拉南海這個國家,它的地緣戰略價值在哪?
    在宣布要將納土納島附近海域改名為「納土納海」之後,印尼與日本9月6日又宣布,雙方正在加強發展海上合作關係,其中包括與中國爭議的南海納土納群島海域。這些年來,除了越南,印尼也是美日等國極力「拉攏」的另一個東南亞大國。為什麼美日這些域外國家如此重視印尼呢?其實,它的地緣戰略價值其實被低估了。開發納土納
  • 神奇的「天路」,一條運河通東西,北美五大湖直接有了出海口
    雖然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3/4的面積都是由水覆蓋,但是這3/4中卻有96.5%的比例都是由無法被直接飲用或工業用的海水覆蓋,如果再將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扣除掉,人類的淡水資源也就剩下了可憐的1%。所以要想進行西部大開發的話,其中水源和交通都是重要因素,如果能將五大湖溝通到靠近美國東部的大西洋的話就更好了。不過,溝通大西洋的唯一出海口聖勞倫斯河卻在鄰居加拿大手裡,擺在美國面前的也只剩下佔領加拿大這一區域的一個方法,或者就是安排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開鑿人工運河。
  • 美國報告指出:中國海軍規模雖已是亞洲第一,但有兩點比不上日本
    美國一家媒體報導,中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一些領域存在差距,然而事實上究竟怎麼回事?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軍事實力得到巨大提升,尤其是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正式下水後,得到了世界一致認可。美國媒體發布報告稱,中國海軍的規模已經是亞洲第一。
  • 中國海軍崛起太快,美國智庫急忙給日本打氣:上吧!有我在
    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崛起,關於中日海軍孰強孰弱的爭論一直不絕於耳。但事實上,當中國先後擁有了兩艘航母、兩艘準航母后,日本的海上力量就很難再與中國相提並論。美智庫:日本海軍有一巨大優勢然而就在近日,美國媒體卻提出了一種新的觀點,認為中國海軍的規模雖然超越了日本海上自衛隊,但有一點日本海自仍然有巨大優勢,那就是艦艇的平均噸位。此外,美國海軍也是日本最堅實的後盾,一旦開戰,中國海軍將處於劣勢地位。
  • 日媒回顧美日關係史:一直以安保和經濟兩個車輪前行
    美日一直以安全保障與經濟作為兩個車輪發展兩國關係,相互迴避深究戰爭責任,日本共同社12月26日對「二戰」後71年的美日關係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重建與拉攏輕武裝重經濟的「吉田主義」。共同社回顧稱,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將安保交給美軍而專注經濟發展的路線成為了戰後美日關係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