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對抗中國」?美日澳韓海軍西太演練找潛艇

2020-11-22 手機鳳凰網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美媒稱,美日澳韓4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搜潛演練。

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5月26日報導稱,來自4個夥伴國的艦船近日在關島附近海域圍繞著彼此協調行動,致力於一個共同目標——找到一艘假想敵潛艇。

美國海軍「安蒂塔姆」號飛彈巡洋艦艦長喬治·凱斯勒上校說,直升機飛在軍艦前面,這些艦船與想像中的潛艇保持距離,就像在實戰中一樣。一旦發現潛艇,直升機就「展開追逐」,或向這個假想目標開火。

此次潛艇搜索行動是首次開展的為期6天的「太平洋先鋒」演習的一部分,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的海軍艦艇參加了演習。

儘管這4個國家的武裝部隊此前曾舉行過某些聯合訓練,但美國海軍發表的一份聲明中稱,「太平洋先鋒」演習是「首次此類演習」。

凱斯勒說:「這次演習重點放在4個盟友身上,可謂獨一無二。我們是一直合作的盟友。」他說,組織者希望每年舉辦2次「太平洋先鋒」演習。

圖為美日澳韓四國艦艇停泊在軍港中

此次演習定於5月28日結束,有3000名水兵和10艘軍艦在關島附近海域參加。美國海軍聲明說,演習內容包括實彈演習、防禦性防空作戰、反潛戰和海上補給。

凱斯勒說,每年舉行2次軍演「表明了這種夥伴關係的牢固,以及我們必須攜手向前以實現我們能夠無縫合作的願望」。

根據美國海軍的聲明,除了「安蒂塔姆」號之外,美國還派出第7艦隊旗艦「藍嶺」號、飛彈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補給艦「拉帕漢諾克」號和「理察·伯德」號,來自第132電子攻擊中隊和第5巡邏中隊的飛機也參加了演習。

據稱,此次演習,澳大利亞派出2艘護衛艦,日本海上自衛隊派出1艘直升機航母和1艘驅逐艦,韓國派出1艘驅逐艦。

舉行多邊演習的想法是在2018年4國艦隊指揮官會議上提出的。凱斯勒說,這些太平洋盟國每個都致力於維護「自由開放的太平洋」。

他說:「美國一直專注於維護這個全球公域,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也有同樣意願。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為應對任何緊急情況做好準備,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一起進行演練與合作。」

美媒認為,「太平洋先鋒」演習是在西太平洋舉行的最新一次多邊演習,這些盟友正致力於在這裡「對抗中國」。

自4月以來,美國海軍艦艇已幾次與一個或多個國家的艦艇一起參加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演習。

例如,美國「普雷布爾」號驅逐艦和澳大利亞「墨爾本」號護衛艦4月19日在菲律賓海共同訓練。

5月初,美國「勞倫斯」號飛彈驅逐艦、日本海上自衛隊「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和「村雨」號驅逐艦與印度和菲律賓的船隻在南中國海舉行了海上演習。

5月16日,「勞倫斯」號、「出雲」號和「村雨」號與法國和澳大利亞的3艘艦隻一起在孟加拉灣舉行演習。

凱斯勒說,當講3種不同語言的4個國家合作時,除了戰事演習外,交流是重點。這些國家不通過翻譯人員進行交流,而是使用對於韓國人和日本人來說屬於外語的英語。

凱斯勒說:「(我們)具備在4個不同國家之間進行交流並在每支部隊中傳遞信息的能力,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合作,這是我們開展海上行動所必需的。」

相關焦點

  • 臺灣倒向美日印澳,與美完善整體防衛,步步走向絕路
    近日,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視訊專訪時稱,臺灣處於與中國大陸對抗的最前沿,除了要堅定臺灣自我防衛的決心外,還期盼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理念相近國家加強情報交換。其實,臺灣更想加入美日印澳聯盟,這樣就更有了對抗中國大陸的靠山。今年以來,美印日澳四國合作密集,合辦馬拉巴爾海上軍演、政治會談、貿易合作,無不處處針對中國。臺灣此時跳出來要和這四國共享情報,就是看重了這四國共同對抗中國大陸的態勢。
  • 欲劍指中國,與澳大利亞籤軍事協定
    日澳之間協商的RAA經常被拿來和《駐日美軍地位協定》相比較,要說《駐日美軍地位協定》為美日長達60年的關係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那麼RAA將來也必定起到為日澳關係打下基礎。那麼,關於即將籤訂的RAA我們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 美日擊沉退役巨艦嚇唬人?052D分分鐘攔截,能不能走點心
    日前,美國罕見地在「環太平洋」軍演中加入了「擊沉演習」科目,美日澳三國向一艘排水量5000噸的退役登陸艦輪番發射魚雷、飛彈並將其擊沉,在和平時期,退役軍艦往往被用作博物館或拆解為廢鋼鐵等,類似的擊沉訓練十分少見,結合美國不斷強化的亞太軍事部署,此番「擊沉演習」被西方多家媒體理解為恐嚇中國
  • 海軍三大艦隊集結西太上演史上最大兵力實戰對抗
    原標題:遠海大洋淬火礪劍   初冬,寒潮肆虐,海軍三大艦隊編隊頂著7級以上大風、4米以上浪高的惡劣海況,集結在西太平洋,開展海軍歷史上兵力規模最大的實戰化對抗訓練,時間之長、航程之遠和任務之重,近年少有。   浪奔浪湧,湧起的是海上練兵的熱潮;硝煙散盡,散不盡對未來戰爭的思考。
  • 日澳籤安保協議 澳國內卻擔心被臺海拖累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評論文章說,澳大利亞總理霍華德十三日與日本首相安倍籤署《日澳安保合作共同宣言》,這是日本在美日安保後,首度與其他國家籤署安全協議。根據宣言,日、澳將在聯合國改革、反恐、救災、打擊犯罪,以及軍事防衛等領域加強合作。
  • 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高速航行靜悄悄,美日稱:防不勝防
    圖為:無軸泵噴的驅動磁感應線圈結構近日,據媒體報導,經過五年研發,中國首艘無軸泵噴潛艇問世其實,去年馬偉明證實該潛艇的存在後,就已經引起美日兩國的重視,其宣稱,這種潛艇令美日反潛網防不勝防,基本沒有有效的應對手段。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經過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中國在潛艇領域進行重大改進,暗暗下決定打造中國靜音型潛艇,包括加緊對新型核潛艇研發和反航母戰術,促使中國海軍水下作戰力量突飛猛進。畢竟,中國海軍在033型和035型常規潛艇,在性能上跟世界一流常規潛艇存在著差距,而中國首款核潛艇在性能上也跟美蘇兩國裝備先進核潛艇存在差距。
  • 澳準航母艦隊在南海一度與我海軍發生對峙,為虎作倀,必付代價!
    除此,美軍艦機還頻頻抵近我中國沿海實施抵近偵察,等等,挑釁意味濃烈,自取滅亡瘋狂。在美國的跟班小弟中,日本、澳大利亞都派出了準航母艦隊與它們的美國主子一道在南海晃蕩,狐假虎威、為虎作倀。還有英國,英國宣布禁用華為5G後,也宣布要派航母來印太、南海。
  • 中國空軍對抗演習:戰機用眼鏡蛇機動甩掉對手
    在喜迎黨的十八大召開的濃厚氛圍中,一場聯合實兵對抗演練正式打響。空中,轟炸機編隊臨空轟炸,殲轟機如猛虎下山俯衝攻擊。海上,艦艇編隊火力齊射,彈如雨下,炮彈殼叮叮噹噹掉到甲板上。在暴風驟雨般的火力掩護下,該師登陸編隊泛水、編波,順利向岸灘發起衝擊。
  • 中國航母被美日監視 央視:總會碰到壞孩子
    《環球視線》2013年11月29日完成臺本  ——中國航母遠航南海 美日緊監視  主持人 剛強:  歡迎各位繼續收看《環球視線》。同時另有媒體報導稱從關島前行的美軍洛杉磯級偵察潛艇也出現在頻臨海域,對於美日等對遼寧艦的全力監控,有媒體笑稱這只是為中國航母走向遠海甚至遠洋的列隊歡迎罷了。
  • 中國近海磨刀霍霍!美日聯合軍演動用5萬大軍,俄羅斯已發出警告
    美日的磨刀霍霍,顯然就是在劍指中國,畢竟美國在我們周邊已經舉行了多場軍事演習,其根本目的就是對我們形成所謂的戰略威懾 為了達到邪惡的圍堵中國目的,日美聯合起來唱雙簧,指責中國海洋活動增加對地區構成危險。 而這次是美國和日本聯合,在日本附近進行奪島演練。 日本是假想在西南某海域某海島被奪戰,日本聯合美國進行登島作戰,顯然,日本和美國所考慮的對手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小國。
  • 中國艦隊穿宗谷海峽 「第一島鏈」被撕得支離破碎
    但在戰時或局勢緊張狀態下,如遭受敵對國家的封鎖、攔截,中國船隻航行暢通與安全問題就非常突出了。據《世界知識》西北太平洋上,北海艦隊遠海訓練編隊進行了一場實戰化對抗。美國和日本曾做過設想,戰爭時期,由日本封鎖宗谷海峽,把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分為兩截,日本海的俄艦隊由美日的航母編隊來進行圍殲;由美日航母編隊掩護其核潛艇滲透到鄂霍次克海來尋殲俄艦隊的潛艇。這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初確定的對前蘇聯大規模核戰爭條件下的主要作戰樣本。對日本來說,封鎖宗谷海峽等重要咽喉意義非凡。
  • 「印太戰略」虛實待探,美日印澳同盟關係難掩認知差異
    馬爾地夫的政治危機也將被納入美日印澳的四國安全對話的討論範圍,印度媒體援引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的言論。   美日印澳四國框架並非新概念。2007年8月,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印度發表《兩洋匯聚》的演講時就稱,「日本和印度聯手,加上美國和澳大利亞,將可以形成一個打破地理疆界的大亞洲。」
  • 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演習,疑似出動潛艇,究竟強化了中國哪些能力?
    今天下午,由中國海軍與巴基斯坦海軍聯合舉行的「海洋衛士-2020」軍事演習結束了海上實兵對抗階段的演訓,中國海軍艦隊繼續向亞丁灣護航任務區航渡,巴基斯坦海軍參演兵力則返回喀拉蚩母港。作為中國海軍對外聯演的「開年大戲」,隨著媒體對這次演習的諸多細節的報導,「海洋衛士2020」還是有些細節值得咱們說一說的。
  • 解放軍西沙軍演練什麼?中國塢登或練島嶼攻防
    中國國防部官微5日發布消息證實,7月上旬,中國海軍在海南島至西沙附近海空域組織演訓活動。屆時有多艘艦艇,多架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和其他裝備參演。不過中國軍方並未公布相關軍事活動的規模、兵力和具體科目。那麼這次演習為什麼選在西沙海域進行,又會重點演練什麼科目呢?為什麼選在西沙海域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由三亞海事局發布的航行警告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對外公布。
  • 為在南海牽制中國,日本要向澳大利亞軍隊提供保護
    印度向澳大利亞發出軍演邀請後,美日印澳這個所謂的「亞洲北約」又有新動作,這次是日本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互動。為了在東海、南海制約中國方面加緊合作,日本甚至同意將澳大利亞作為保護國——有事我罩著你!共同社渲染稱,日澳此舉旨在針對中國在南海的存在「加強警戒監視」。同時,也對此擔憂稱,如果日本將防護對象國的數量擴大,那麼被捲入武力衝突的風險也會相應升高。
  • 中國常規潛艇性能如何?安裝國產AIP系統,測試美日反潛實力
    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嚴密的體系,依然存在致命的缺陷——潛艇的攻擊。從美國海軍發布的報告可以發現,對航母威脅最大的依然是潛艇。而在前不久,日本防衛省在記者會上表示,一艘不明國籍的外國潛艇在日本領海附近水域航行,日本海上自衛隊驅逐艦和巡邏機監視著這艘潛艇,不過日本防衛省拒絕正式披露該潛艇的具體型號和其他數據,因為這可能對向外界透露目前日本海自真實的反潛能力。
  • 日本潛艇性能超過中國?日媒:陪同美軍航母演練,一技術領先中國
    御龍號是蒼龍級潛艇中的12號艦,也是該級別中的最後一艘潛艇,同時也是亞洲第一款裝備鋰電池的常規潛艇,早在2017年日本海自就下水了第一艘改進型的蒼龍級潛艇凰龍號,該項技術的使用是否也意味著日本常規潛艇的作戰性能將會超過中國的潛艇部隊?目前全球各國海軍裝備的常規潛艇使用的都是鉛酸電池,這種電池存在體積較大,功率小且安全係數低等缺點,與鋰電池相比確實存在較大的缺陷。
  • 日本反潛機發現中國潛艇?軍迷:中國巡邏自己的領土無需隱蔽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反潛機P-3C發現了中國海軍的潛艇。消息一出引來外界熱議:究竟是中國潛艇太弱?還是日本反潛機太強?實際上,從日媒報導中可以看出,中國潛艇當時很明顯是從西太平洋方向朝著中國大陸的方向航行,只是在返程的過程中,向日本打個招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