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被美日監視 央視:總會碰到壞孩子

2020-11-23 搜狐網

  《環球視線》2013年11月29日完成臺本

  ——中國航母遠航南海 美日緊監視

  主持人 剛強:

  歡迎各位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遼寧艦於11月26日離開青島某軍港碼頭,在4艘軍艦的護航之下,經臺灣海峽航渡至南海海域,在今天上午遼寧艦首次靠泊三亞某軍長,然後美日卻聯手上演了一場空海齊上陣的跟蹤接力,這不免讓遼寧艦的首次科研試驗和這種訓練的氛圍變得更加的真實,一路相隨而來的殲機都成為了演習的真實背景了。那沒有通過釣魚島附近海域美國和日本為什麼要如此高度緊張呢?

  從本月的22日開始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部署到了南海地區,與遼寧艦同一時間出現在南海,是不是顯得有些巧合呢?這讓外界格外的關注。那遼寧艦的一舉一動正在成為世界注目的興趣點,該如何來解讀遼寧艦首次赴南海訓練的真正的內涵,那接下來我們還是要請演播室的兩位專家為我們進行點評和分析,在之前我們先來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相關的背景。

  (播放短片)

  解說:

  經過三天的連續航行,在飛彈驅逐艦瀋陽號、石家莊號和飛彈護衛艦煙臺號、濰坊號的護衛下,我航母遼寧艦經東海海域、通過臺灣海峽順利抵達三亞某軍港,儘管只有3天的海上航行,航線上也沒有經過釣魚島附近海域,但美國和日本依然角度緊張,時刻監視著我航母編隊的動向。中國航母遼寧艦28號凌晨進入臺灣海峽忠縣以西海域,艦隊趁夜以20幾組有巡弋航速穿過海峽,約5時許通過高雄外海海域進入巴士海峽,這是來自某外媒對遼寧艦28號凌晨路線的描述。根據媒體報導,美國和日本派出了強大的海空力量監視遼寧艦隊。其中包括從衝繩嘉手納美軍基地起飛的多架P-3C反潛偵察機,RC-135戰略偵察機,以及從華盛頓號航母起飛的F/A-18E電子戰飛機。同時另有媒體報導稱從關島前行的美軍洛杉磯級偵察潛艇也出現在頻臨海域,對於美日等對遼寧艦的全力監控,有媒體笑稱這只是為中國航母走向遠海甚至遠洋的列隊歡迎罷了。

  抵達南海海域後,遼寧艦和編隊的四艘戰艦即將展開預定的訓練,包括編隊通信演練,反潛與防空等,無獨有偶的是為參加美日衝繩聯合軍演,美軍的華盛頓號已經部署在南海海域,而借救助菲律賓颱風災害為名的日本王牌艦艇,直升機航母10號也已抵達菲律賓,再加上此前部署在南海的美國尼米茲級航母和遼寧艦的到來,三國四艘航母在南海不期而遇。

  主持人:

  應該說這一次已經是遼寧艦今年的第五次相關的訓練了,我們看到這次媒體解讀了很多遼寧艦的又是個第一次,首先第一次到南海進行相關訓練,第一次有了這個護航的編隊,同時我們看到三亞軍港來說這也是第一次進駐,那麼是不是這幾個第一次也使得遼寧艦此次航行顯得與眾不同?

  正在評論 首赴南海 首停三亞某軍港

  滕建群:

  確實是,第一的話應該是我海軍航母發展計劃當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式的一個階段,我們看到配上防空、反艦、作戰能力這種水面艦艇進行了跨海區的航行,而且跨了幾個海區進入到南海,所以這一次我想應該是咱們航母,應該整個一個訓練計劃,試驗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到現在的話看來非常成功,比方說通過臺灣海峽用了十幾個小時,非常順利的過了這樣一個。因為海區不同的話,海況也是非常複雜的能夠順利的完成這樣一個航程,我認為對於我們各種平臺,包括航母平臺,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平臺能夠順利的在遠海航行已經具備這種能力,儘管這次沒搭載作戰飛機。

  專家觀點 複雜海上認為環境利於提高訓練效果

  主持人:

  當然出了這些還是第一次,還有一個第一次就是媒體格外喜歡解讀的,就是由美日的這種接力式的跟蹤監視。那我們看到就是遼寧艦這個線路,航行的線路其實並沒有任何的威脅性,但是為什麼這次美日會如此興師動眾的監視?

  杜文龍:

  這個是美日的慣常做法,平時我們有這一類訓練活動,不要說航母編隊,既使是區戶編隊也要進行遞進偵查和全程的陪伴。主要目標還是進行偵查和放大中國的威脅,因為從現在看遼寧艦它和現在的一個,它和現在的幾個軍艦不具備作戰能力,是個編隊的雛形,還沒有形成強大了海上立體播放能力。既使是這種情況,美日也不放心,它所出動的艦載機的數量,包括空中巡邏機的數量比我們現在的殲-15還要多,這樣水下、水面觸動的各種潛艇和水面艦艇比現在遼寧艦的編隊數量還要大。

  主持人:

  這樣能達到什麼呢?

  專家觀點 「遼寧號」跨氣候帶跨海區編隊訓練

  杜文龍:

  所以說列隊歡迎很有道理,這樣主要是進行全程的一個偵查,從現在看到底編隊是怎樣構成,另外在編隊過程中會訓練哪些動作,會停泊哪些軍港,會走哪些航線。另外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會不會有異常情況出現,無線電信號的輻射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一個基本的模式,它主要想把這些基本的情況全部收集整理之後進入到資料庫。那麼今後遼寧艦一旦形成作戰能力,形成水面水下工種多元化了作戰能力。那麼今後遼寧艦一定會成為這個方向,美日進攻的一個目標,所以它在為作戰進行真正的準備。

  主持人:

  其實這一次雖然我們看到是一個編隊出行,但是和形成編隊戰鬥力還是不同的一個概念,我們的遼寧艦形成編隊戰鬥力還有多長時間可以期待。

  杜文龍:

  現在還要等愛,因為目前我們這個編隊它只是一個雛形,「4+1」的模式,今後光有水面作戰艦艇肯定不行,那水下要有一堵牆,要有核潛艇,要有常規潛艇在水下進行護航,要驅逐對方的水下目標。另外我們的海上要有伴,要有夥伴,現在光有驅護還不太行,今後還會有大型綜合補給艦,為整個編隊提供非常好的保障,有一個長周期的訓練條件,那麼天上還要有傘,今後我們的殲-15戰鬥機,你包括今後有可能的新型戰鬥機在航空母艦上要進行高頻度的起降,所以水下有牆,海上有伴,空中有傘,這是形成戰鬥力的標誌。

  主持人:

  這是我們未來的一個戰鬥力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那同時我們看到這次遼寧艦的出行,確實也是遇到了不同的一些環境,尤其是這次我們看到颱風「海燕」把美國和日本的航空母艦也得吹到了南海,這麼一來遼寧艦到南海進行訓練事實上已經形成了三國四艘航母同時處於南海地區這樣一種狀況,那這給相關的地區究竟帶來的是一種什麼信號?

  滕建群:

  這應該是一個巧合,我想我們的航母對訓練計劃年度性的,不是因為美國的航母到這因為有颱風了,我們過來了,但是確實出來在這個地區,也確實是南海成了一個應該是舉世關注的一個熱點。大家都看到兩個航母,一個中國航母,再加上日本的所謂的直升機航母,在這個地方出現,會不會有一個PK呢?我想這個是有這樣一個含義,但是從長遠來說的話,中國還是演練自己的這種航母戰鬥群的這樣一個形成。那麼我們這次看到主要還是一個水面平臺,也就是航母加上四艘水面作戰艦艇這樣伴行的一個動作。那麼我們看到上面沒有搭載真正的這種飛機,因為我們知道航母戰鬥群它主要的作戰能夠體現在艦載機上。我們前不久也看到了美國航母其他,它是很複雜一道程序,包括先起飛兩架直升機,再起飛加油機,再起飛預警機,最後F-18再起來,所以它在一個程序,我們現在可能光看到殲-15,那麼我們加油機,我們預警機都在後續的在部署,那麼這次航行我認為主要還是平臺,而不是搭載的這種兵器的試驗,所以到南海主要還是磨合這樣一個群,戰鬥群。

  主持人:

  對,所以這次航行對遼寧艦來說確實是有很多不同的含義的,我們看到它遇到了很多第一次的一些特殊的環境和情況,因為昨天其實我們看到習近平主席在濟南軍區視察的時候,對新兵特別說了一句話,他感到新兵訓練的時候,兵之初就以實戰化的訓練方式來進行,那對於這個士兵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那對於遼寧艦來說,這次其實也遇到了兵之初的一些很多新的情況。遼寧艦是不是將來也會面對更多的類似的情況,遼寧艦隻有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才能逐漸的走向成熟。

  杜文龍:

  戰需一致這是原則,所以無論是新兵還是老兵都必須把這個當成訓練的基本標準,從現在看南海的人文環境得遼寧艦提高訓練效果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那既然在這個方向有美國的航母,有日本的準航母,另外還有海上複雜的這種情況,包括水文、地址,水文氣象條件。那麼遼寧艦的訓練就要把未來作戰的這些基本的模式加入到自己的訓練過程中,雖然訓練條件很苛刻,但是對於遼寧艦的成長本身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主持人:

  但是我們看到現在很多媒體都在解讀遼寧艦出海之後,將來會帶來哪些地區的影響,所以現在一方面看到媒體在過多過分的解讀,但是另外一方面是不是我們也要如何來運用媒體來打好航母外交這張牌?

  杜文龍:

  實際上航母作戰能力它是一個長周期的這麼一個模式,不可能今天造了航母,明年就能夠形成作戰能力,無論媒體怎麼說,無論外國怎麼吵,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主持人:

  畢竟我們看到軍方發言人已經說了,我們的航母不是宅男,但是小男孩要想成熟不能老窩在家裡,小男孩走到外面肯定會碰到大孩子,或者是壞孩子,但是只有不斷的磨礪,不斷的經歷,才能讓自己具有男人的成熟之美。這裡是《環球視線》我們稍候回來。

  在航母形成實際戰鬥力之前,各種例行訓練的動作其實都會引起外界對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的關注,甚至是側目,航母是一個國家重要的威懾力量之一,儘管遼寧艦隻是試驗艦,但是如何消除一些國家對中國航母和中國海上威脅的過度的解讀,獲取會是一個經歷相對漫長的過程。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環球視線》,再見。

news.sohu.com true 央視網 http://news.sohu.com/20131130/n391047315.shtml report 4207 《環球視線》2013年11月29日完成臺本——中國航母遠航南海美日緊監視主持人剛強:歡迎各位繼續收看《環球視線》。遼寧艦於11月26日離開青島某軍港碼頭,在4艘

相關焦點

  • 中國潛艇和美航母較量,中國潛艇兩次迫近美小鷹號航母
    美軍軍事力量在第一島鏈增加對中國海軍軍事威懾,再加上美海軍航母編隊在東海海域不斷進行抵近偵察,最嚴重則是中美在臺海危機對峙局面,當時中國海軍軍事力量相對弱,根本對美海軍航母編隊無法造成威脅。何況,中國海軍潛艇部隊由於噪聲相當大等特點,在跟美海軍航母戰鬥群對峙中處在弱勢地步,而且在1994年朝鮮啟動石墨反應堆事件,美軍出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進行軍事威懾,再碰到中國漢級403號核潛艇,美軍鷹號航母戰鬥群竟然死死纏住403號核潛艇,並且對403號核潛艇進行精確定位,連續進行7次模擬攻擊,這場對峙72小時的中國核潛艇和美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遭遇事件,最終以中國核潛艇落敗結束。
  • 中國海軍出海口受美日鉗制 能常用的僅3至4條
    目前的9大出海口中,真正能夠經常利用的僅為3至4條,且與美日印等國艦艇進出大洋的航線相互重疊,監視與被監視、跟蹤甚至惡意挑釁的情況隨時都可能發生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海韜發自北京 作為海洋國家的日本,對於中國海軍的動向一向最為敏感,甚至有些神經質。
  • 談航母作戰體系、回應美日言論,國防部記者會要點一覽
    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就航母作戰體系建設、聯合作戰綱要實施和文職人員招聘等軍隊建設情況作了介紹,並針對近期日、美等國有關言論進行了回應。談航母作戰體系艦載機出動效率提升,具備晝夜間攻防能力日前,海軍新一批「生長模式」殲-15飛行員完成航母晝間著艦資質認證,實現了單批認證人數最多、訓練時間最少、認證周期最短等歷史性突破。
  • 中國拋出能讓世界徹底毀滅三次的武器,美日一屁股癱瘓在地!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為您呈現最有料諮詢美國在世界上憑藉航母和五代戰機,就開始囂張跋扈,目中無人,誰要是不聽話就開著航母過去找事情,而且目前美國的常規戰爭都是依靠衛星和航母的相互配合,一旦說美國的衛星或者航母被徹底摧毀了,那麼綜合實力就連中國都比不上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實,
  • 央視曝光首艘國產航母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
    8月3日,央視新聞記者通過特別允許,對中船重工集團國產航母的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和總設計師段宏進行了獨家專訪。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在接受採訪時說:首艘國產航母即將進入系泊試驗,也就是說,它的發動機電力供應能夠自主了。
  • 美戰艦在南海監視遼寧艦 被中國軍艦逼停
    資料圖:美國海軍考彭斯號巡洋艦長期以來,美軍以公海航行自由為藉口,在中國家門口抵近偵察,並對我正常軍事活動進行監視。近日,外媒曝出「中美軍艦南海對峙事件」,報導稱,12月5日,美國海軍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考本斯號,在南海海域監視中國海軍遼寧艦航母時,與中國一艘戰艦兩棲戰艦「迎面遭遇」,美艦採取緊急機動規避了兩艦相撞。報導還提到,美國國務院官員說,美國政府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向中國提出了抗議。
  • 中國家門口又多一艘航母,專家稱造再多也是火箭軍的靶子
    直升機驅逐艦隻是日本自己的稱呼,這是由於日本實施的是「專守防衛」政策,因此一直持「不允許建造攻擊型航母」的姿態,海上自衛隊也不敢稱這種兩萬噸排水量的直通甲板大型艦艇為航母。近日日本公布出雲號航母將實施為期五個月的海外部署。日本《每日新聞》22日報導稱, 繼「大隅」、「日向」、「伊勢」號和「出雲」號之後「加賀」號的正式服役,標誌著日本航母體制完成。
  • 監視全球海軍,殲滅美國軍艦航母,我們還需要多少高分衛星?
    目前5顆鎖眼衛星的軌道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很早就使用遙感衛星來居高臨下地偵察全球,監視對手的一舉一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鎖眼」衛星。這種衛星發展了許多代,並且到今天依然還在使用。新型號的KH-11衛星採用了與哈勃太空望遠鏡類似的技術,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每一枚的成本超過34億美元,加上運營費用甚至比尼米茲航母還貴。
  • 英美聯手:英國漏水航母也想來南海牽制中國?當心成太平洋的島礁
    據日媒近日的報導稱,英國首相詹森宣布向亞洲地區派遣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並且還宣布軍費預算增加了165億英鎊。此舉被日媒解讀為是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前往亞太地區是來牽制中國。圖 英國首相詹森報導內容稱,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會率領英國和盟國的部隊前往印度洋和東南亞開展各方面的活動,打出的旗號是為了支持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聯想到此前印美日澳四國聯合軍演的舉行,此舉可謂是意味深重,都想在亞太地區來參與打壓中國的活動,英國能如願嗎?
  • 致力於「對抗中國」?美日澳韓海軍西太演練找潛艇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 美媒稱,美日澳韓4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海域進行搜潛演練。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5月26日報導稱,來自4個夥伴國的艦船近日在關島附近海域圍繞著彼此協調行動,致力於一個共同目標——找到一艘假想敵潛艇。美國海軍「安蒂塔姆」號飛彈巡洋艦艦長喬治·凱斯勒上校說,直升機飛在軍艦前面,這些艦船與想像中的潛艇保持距離,就像在實戰中一樣。
  • 中國第2艘075艦在東海進行海試,美日看後會有何行動?
    因為這很可能是中國第2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東海進行海試,看來這艘兩棲攻擊艦已經基本完工了,即將交付海軍作戰部隊使用,面對中國075型兩棲攻擊艦的誕生,不知道美日兩國看後會有何行動?圖為兩棲攻擊艦兩棲攻擊艦顧名思義,一般用在兩棲作戰方面,此前中國海軍的兩棲登陸主力,為071型綜合船塢登陸艦,這款兩棲戰艦的排水量為2萬噸,但075直接躍升到了4萬噸,將讓海軍兩棲作戰能力獲得大幅度提升,同時,075型兩棲攻擊艦與船塢登陸艦還存在明顯的區別
  • 臺海新較量,美國航母裡根號能不能扛得住中國東風17?
    8月5日,川普出院,蓬佩奧立即飛往日本舉行美日澳印四國外長會議,宣稱建立亞太北約軍事同盟,美日宣布10月26日起在琉球列島舉行3.5萬人的陸海空軍事演習。  可見,美軍對中國的軍事行動是川普親自指揮。  有意思的是,川普住院的這幾天,在關島軍演的美國裡根號航母艦隊卻離開西太開往印度洋,10月8日接到命令回頭又進南海。
  • 中國黑科技打造航母潛艇鋼筋鐵骨,強度比美日提升200%
    而中國一項黑科技的出現將極大的提高鋼板的強度和船體的抗壓性,讓中國可以造出更加堅固的艦艇,這項黑科技正是我國目前發展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的特殊鋼,又稱「超級鋼」。據澎湃新聞4月17日報導,中國首個「特殊鋼國家標準研發工作站」在山東落戶,這標誌著中國特殊鋼產業的發展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未來將會朝著更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中國甚至將成為這一領域的標準制定者。
  • 美日擊沉退役巨艦嚇唬人?052D分分鐘攔截,能不能走點心
    日前,美國罕見地在「環太平洋」軍演中加入了「擊沉演習」科目,美日澳三國向一艘排水量5000噸的退役登陸艦輪番發射魚雷、飛彈並將其擊沉,在和平時期,退役軍艦往往被用作博物館或拆解為廢鋼鐵等,類似的擊沉訓練十分少見,結合美國不斷強化的亞太軍事部署,此番「擊沉演習」被西方多家媒體理解為恐嚇中國
  • 日本軍事攻擊性增強 美日或聯手幹涉東海爭端
    美日修訂「指針」的多重考慮  《美日防衛合作指針》是框定美日軍事安全合作的一份雙邊文件,迄今已分別於1978年和1997年先後發表過兩份。2015年4月27日,美日兩國在華盛頓正式發表了其同盟歷史上的第三份指針——「15指針」,至此,美日間醞釀了近3年的指針修訂工作宣告完結。
  • 讓對手尊重中國 絕技是在航母面前浮出水面
    最新的消息似乎顯示,中船重工已經向中國海軍交付了「新一代」的核潛艇, 儘管從這些隻言片語中無法判斷其交付的是哪一種型號,但從中國發展核潛艇的習慣上來看,應該就是指095型攻擊核潛艇,這標誌著中國第三代核潛艇終於走出襁褓,進入海軍部隊。
  • 印媒大談中國「馬六甲困境」,稱印度可控制印度洋咽喉
    截至目前,印度還從未對中國發出過這樣的威脅警告。據報導,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衝突之後,印度海軍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印度一直在加強與美日印澳開展海上軍事合作文章稱,但是,關於印度海軍是否正在考慮封鎖中國海上交通運輸航線,或者是否正在考慮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附近攔截中國油輪,或者阻止中國途經此航道的海上運輸業務開展,目前尚無官方消息。
  • 偷襲珍珠港,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
    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美日兩國開始了長達三年零八個月的血腥拼殺。那麼這次珍珠港偷襲事件中,美日兩國到底損失有多大呢?飛機被炸毀萬幸地是,當時太平洋艦隊所屬的三艘航母都不在珍珠港內,躲過一劫。對於二戰時期的海戰來說,航母已經是決定性戰力,所以日本本來的計劃也是攻擊美國航母,但由於美國航母外出,致使日本的偷襲看似成果輝煌,實則意義不大。另外是珍珠港基地的破壞,珍珠港海軍基地位於夏威夷群島的瓦胡島南部,是太平洋上交通的總樞紐,素有「太平洋心臟」之稱,是美國制霸太平洋的核心所在。
  • 中國常規潛艇性能如何?安裝國產AIP系統,測試美日反潛實力
    美國海軍航母艦隊規模如此龐大,這也使得美國海軍航空兵成為全球第二大空軍力量,規模和數量僅次於美國空軍。而像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和福特級核動力號這樣造價數十億美元的超級武器,可以搭載數十架各類型艦載機,基本上等於一個小國空軍的全部實力。除了航母本身以外,美國海軍還專門為前期配備了多艘護航艦艇,可以去執行防空、反潛和反艦任務。
  • 中國近海發生美日撞船事故,47名美軍當場喪生,美國要求賠償20億
    ——華羅庚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不僅有著數千年的國家制度。同時,文明與禮儀也一直都被人們傳承延續著。在世界上我國也彰顯著獨特的大國風範。說實話,我國的實力是世界各國都有目共睹的。雖然我國在之前十分貧窮落後,但如今的我國已經煥然一新實力越來越強大,令各國都刮目相看,不得不佩服我國的強大實力。為此,各國也都爭相與我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