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團長(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時候,在旅行中,你會遇到一輩子的好朋友,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兩個人,就這麼簡單的走到一起。
說到馬六甲海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它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是北美洲、南美洲通往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最短路線的必經之地。平均每天通過的船只有200餘艘,每年通過的船隻多達8萬餘艘,佔全球海上貿易的份額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預計20年後這一數字將增加一倍。
而提到它,有一個國家是永遠都繞不開的,那就是新加坡。新加坡地理位置優越,是通過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地。加之,港口管理水平相當高,運行效率世界聞名,早已成為亞歐線的中轉港,而且是大部分船運公司的主港。雖然說這個港口是由三個國家管轄,但新加坡對馬六甲海峽的正常運轉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管轄的同時,馬六甲海峽也給新加坡賺得不小的利潤。不過,我國的能源需求量大,早在2018年博鰲亞洲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目前我國原油對外的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8%。
其中,有60%來自中東地區的沙特、科威特和伊朗這三家,都是通過水路運輸,走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除此之外,我國對外貿易是非常頻繁的,對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外貿和遠洋運輸量佔我國外貿遠洋運輸量的70%,而這些航線無一例外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毫不誇張地說,馬六甲海峽不僅是我國石油進口的咽喉,也是我國外貿遠洋運輸的咽喉要道,是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生命線,關乎國計民生。這條生命線一旦突發險情,將給我們的能源安全及經貿往來帶來極大隱患。
因此我國這些年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地點,以防萬一,而如今我國終於再也不用擔心馬六甲海峽被控制了,因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應運而生,我國將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建立起一條全新的陸上能源運輸通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我國與俄羅斯聯合的項目,共耗資4000億美元,這是用了5年的時間修建完成的超級工程,總長度達到了8000公裡的,是被視為全球距離最長的輸氣管道。
這個管道北段將正式接收俄氣,第一年可引進50億方天然氣,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等有關省市將直接受益,這對東北地區、京津冀地區今年冬季天然氣保供意義重大。對此也能有效地緩解沿線地區的大氣汙染現狀,最重要的是,它不僅標誌著我們解決了一項能源安全問題,同時也讓中俄兩國的關係更加緊密,實現了共贏的局面。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