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在阿拉斯加增派150架五代機,隨時可封鎖白令海峽,搶奪北極航線

2021-01-10 騰訊網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5日報導,美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表示,美國將在該州的北極地區部署150架第五代戰鬥機。他還透露,阿拉斯加將擴建位於北極圈內的加諾姆港,最終使其成為美國在北極的第一個深水港,意在向俄羅斯和中國等大國「發出信號」,告訴他們美國準備在北極「保衛自己的利益。」

美軍F-22戰機在阿拉斯加上空巡航

近年來,美國正在加速自身的北極戰略,不斷以中國和俄羅斯為藉口擴大在北極地區的力量投射,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北極擴張的目的除了對北極資源的覬覦外,更重要的是控制北極航線壓縮中俄的戰略空間。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長期以來,利用其海軍優勢控制全球關鍵性的戰略節點和貿易通道,已達到控制海洋的目的,這也是美國海軍理論家馬漢在其「海權論」中闡述的核心觀點,而北極航道的開通,卻打破了美國控制全球海洋貿易的布局,由於俄羅斯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對北極航線擁有天然的話語權,而中國通過北極航線不僅縮短了與歐洲之間的貿易距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美國控制馬六甲海峽的風險,但美國恐怕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局面。

不久前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CRA國際諮詢公司總裁克魯爾表示,美國應當通過封鎖白令海峽來遏制中國進出北極航道的通道,在北極地區部署五代機也可以看做是這一戰術思想的延續。他還提出,美國以及盟友應當擴大對北極的領土要求,除了部署戰機以及建設深水港外,美國還必須擴建破冰船隊,並通過飛機以及其他在北極新建的設施來監測北極的情況,甚至提議將北極地區納入北美防空司令部的監測範圍,可以說在北極部署五代機僅僅是美國之後一系列擴張舉動的開始。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環球網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俄軍頻繁駛近阿拉斯加後,美將調150架軍機部署此地,我們可借鑑
    據報導稱,俄羅斯海軍在白令海峽進行的軍事演習,派出了大批軍艦,此外俄羅斯的「鄂木斯克」號核潛艇還發射了一枚巡航飛彈,引起的美軍高度警惕。就是在這種混亂的背景下,美軍才把自己國家的核潛艇給弄混了,並且引起了騷亂。這裡插一句,美軍何時變得這般「驚弓之鳥」?難道在「慌」什麼?
  • 美軍考慮在阿拉斯加部署中程飛彈,美專家:可10分鐘飛抵俄羅斯核...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軍控問題特別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20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阿拉斯加對美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尤其是面對「不斷增長的安全威脅」,美國和其盟國不僅需要加強在阿拉斯加的反導能力,還必須考慮在阿拉斯加部署中程飛彈。
  • 美國專家:美國應當在北極遏制中國,封鎖白令海峽掐斷北冰洋進出通道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0日報導,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CRA國際諮詢公司總裁克魯爾認為,在北極遏制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他提出其中一項措施是控制白令海峽,掌握北太平洋進出北極的通道。
  • 俄羅斯距離美國只隔白令海峽,最窄處僅3.9公裡,曾想修隧道連接
    美俄最近距離僅有3.9公裡,白令海峽對美俄兩國有多重要,圍繞白令海峽的兩大計劃能實現嗎?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連接俄羅斯和美國的白令海峽。我們都知道美國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都駐紮有軍事基地,這些國際航道都在美國的控制之下,但俄羅斯如果走北極航道,那將繞過美國設下的重重關隘,直接穿過北冰洋通往大西洋和太平洋,為此在蘇聯時期還提過兩個瘋狂的計劃。
  •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新華社「天健」輪9月10日電 記者手記:建大橋·修水壩·挖隧道——人類在白令海峽的宏大設想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從連雲港出發的中國貨輪「天健」輪,目前正行駛在白令海上,將於北京時間11日凌晨進入白令海峽,經北極東北航道前往丹麥埃斯比約港。
  • 美參議員透露美軍將在阿拉斯加北極地區部署150架五代戰機
    原標題:美參議員透露美軍將在阿拉斯加北極地區部署150架五代戰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5日報導,美國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Dan Sullivan)表示,美國將在該州的北極地區部署150架第五代戰鬥機。
  • 國航航線跨越北極 北京紐約再次直航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國航將在今年9月27日重新開通北京-紐約的直達航線,執飛的機型為波音747-400飛機,該航線將飛越北極。  據悉,國航在20年前就開通並經營過北京-紐約航線,1998年後由於與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實行代碼共享而取消了該航線,由美西北飛行。「9·11」事件後,美西北收縮航線,該航線也被取消。
  • 白令海峽最窄處僅寬35千米,美俄為何不在白令海峽建跨海通道?
    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白令海峽位於亞歐大陸最東端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傑日尼奧夫角和北美大陸最西端美國阿拉斯加的威爾斯王子角之間,經緯度位置大約為西經170°和北緯65.5°。
  • 日本發射衛星探測北極航線 韓國破冰船將入北極圈勘探
    本報東京5月16日電 (記者劉軍國)日本氣象信息公司「天氣新聞」15日宣布,將於9月後根據氣象條件擇機發射名為「WNI」的超小型實用衛星,爭取在年內實現用於觀測溫室效應下的北冰洋海冰狀況,並根據觀測數據探測北極航線。有預測認為,到本世紀後半期,夏季北冰洋冰層可能幾乎全部融化。
  • 中國開車去美國會成為現實嗎?上萬公裡的路程還要穿越白令海峽!
    中國和美國分別位於東西半球,隔著整個太平洋,相距上萬公裡,遼闊的太平洋肯定不能直接跨越,那我們還能找到其他到達美國辦法嗎?貌似亞洲和北美洲相隔並不遠?只隔著白令海峽,從中國開車到美國的話需要經過俄羅斯以及加拿大兩個國家的大片領土,看起來從中國開車去美國是有可能的,只是距離遠而已,真的是這樣嗎?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從摩爾曼斯克出發,航行5620海裡可向東穿過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五大海域,達到白令海峽和遠東的符拉迪沃斯託克。西北航道大部分航段位於加拿大北極群島水域,以白令海峽為起點,沿美國阿拉斯加北部海域向東,穿過加拿大北極諸島,直到戴維斯海峽。
  • 三十年代阿拉斯加,北極地區黃種人
    【因紐特人合影】1867年,美國以七百二十萬美元(每英畝約二美分)的價格,從俄羅斯帝國買入了阿拉斯加。1912年,阿拉斯加納入建制領地。1959年,美國阿拉斯加州正式設立。【因紐特女人】阿拉斯加州的金島位置在白令海上;該海域是世界上海產最多地區之一。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北極航線是來往於歐洲和亞洲或者北美洲之間的一條航線,它是經過北極的最近的一條航線,在海運上,它是指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由於靠近北極外圍,所以被稱為北極航線。北極航線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對來往於美洲和亞洲的飛機飛行;第二,則是對沿航線的各個國家的輪船運輸。
  • 探險亞洲盡頭:白令如何發現阿拉斯加?
    彼得一世最終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的東方,試圖探索亞洲大陸的盡頭,以便將沙俄的勢力拓展到那裡。他下令海軍大臣物色一名航海家,率領一支探險隊向東探索。兩周後,這個重任最終落到了海軍準將白令身上。此時的白令,已經44歲了,作為一個丹麥人已經在沙俄海軍服役多年。
  • 中國乘坐高鐵去美國線路:白令海峽修隧道穿太平洋(圖)
    中俄加美高鐵線路:  從東北出發一路往北,經西伯利亞抵達白令海峽,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過太平洋,抵達阿拉斯加,再從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終抵達美國。  遠景設想中俄加美高鐵正在商討王夢恕還提到,中方正在考慮修建一條鐵路經西伯利亞、穿過白令海峽直接到阿拉斯加,穿過加拿大到美國,這樣今後從中國就可以坐火車去美國了。  王夢恕介紹,這條鐵路將從中國的東北出發一路往北,經西伯利亞抵達白令海峽,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過太平洋,抵達阿拉斯加,再從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終抵達美國。「現在已經在談,這也是俄羅斯好多年的想法。」
  • 產地 美國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一覽
    阿拉斯加的商業漁場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饋贈,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漁業聚集地之一。
  • 原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原創|開發北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34;號將航行12000海裡,預計將在9月下旬回國。開發北極是中國打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封鎖,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的壯舉。
  • 北京紐約極地航線試飛成功 頭兩次航班機票預定一空
    據介紹,該航班從美國紐約機場起飛,沿途飛越美國、俄羅斯、蒙古,從北極上空直飛而過,抵達北京,全程11700公裡,共在空中飛行13個小時,其間由於航路不擁擠,飛行平穩,因此跨越極地的航線安全是有保證的。  據了解,國航北京至紐約直通航線將從9月27日開通,每周一、周三、周五從北京、紐約分別起飛。
  • 首艘冰級輪天恩號取道北極赴歐 比傳統航線快12天
    昨天(4號),針對極地氣候打造的首艘冰級輪「天恩號」從江蘇連雲港滿載出口歐洲貨物啟航,取道北極東北航道,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前往歐洲港口。央視記者 許景云:這裡是江蘇連雲港。再過幾分鐘,我身後這艘船就要開啟北極東北航道之旅,從西太平洋,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抵達歐洲港口。
  • 港媒:中國目光投向北極航線 「冰上絲路」正成形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港媒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經5年,人們對北極地區以前難以進入的部分的探索了解並不多。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對北極的探索和開發的確取得了一些進展,實際上還使一些海上航線變得可操作,這可能是取得進展的又一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