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射衛星探測北極航線 韓國破冰船將入北極圈勘探

2020-12-03 參考消息

本報東京5月16日電 (記者劉軍國)日本氣象信息公司「天氣新聞」15日宣布,將於9月後根據氣象條件擇機發射名為「WNI」的超小型實用衛星,爭取在年內實現用於觀測溫室效應下的北冰洋海冰狀況,並根據觀測數據探測北極航線。

有預測認為,到本世紀後半期,夏季北冰洋冰層可能幾乎全部融化。貨輪將有望於夏季在破冰船開路後通過俄羅斯北部海域,日本船舶有望使用北冰洋新航道。目前連接橫濱與荷蘭的航線,經過印度洋及蘇伊士運河,航行距離約2萬公裡,而北冰洋航線途經白令海峽及西伯利亞海域,距離將減少至1.3萬公裡。新航線既可減少航行天數及燃料費用,還能避免印度洋上多發的海盜襲擊。「天氣新聞」表示,「北極航線如果作為一條常用航線確定下來,全球經濟流向恐將發生改變」。

據悉,日本文部科學省將於今夏首次向北極派遣調查小組,調查北極變暖進程及冰層等情況。

本報首爾5月16日電 (記者莽九晨、馬菲)韓國國土海洋部15日表示,韓國破冰船「ARAON」號將在位於北極圈內的加拿大專屬經濟區開展勘探研究工作,為將來韓國開發北極進行準備。

韓國國土海洋部海洋新增長開發課事務官安熙英16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進入北極圈國家的專屬經濟區進行研究是首次,具有裡程碑意義。

韓國國土海洋部介紹,此次北極勘探研究工作由韓國、加拿大和美國三國聯合進行,主要通過對北極永久凍土層的研究,了解氣候變化對北冰洋的影響,並同時對北冰洋「可燃冰」分布狀況進行調查。

相關焦點

  • 美國將染指北極圈!俄羅斯早有準備,破冰船數量是對方20倍
    美俄之間不但軍事演習針鋒相對,雙方還在北極地區不斷進行著軍事加碼。近日,川普就籤署了有關打造破冰船批文。美國目前只擁有兩艘破冰船,與俄羅斯的數十艘破冰船相比相差甚遠。美國本打算建造六艘破冰船以縮短與俄羅斯之間的差距,而川普政府正謀求建造更多的破冰船。
  • 海空同時圍堵北極!美為對抗俄羅斯下血本,一口氣連造6艘破冰船
    要知道,身為美國正規軍種之一的海岸警衛隊,擁有著全美唯一的破冰船部隊,但數量只有區區2艘,其中一艘在一次大火後趴窩8個月,需要更換新的發動機,狀態瀕臨報廢。根據2021年的海岸警備隊預算,美國不僅將開工建造6艘新型破冰船,還計劃建立一個新的北極安全研究中心,隸屬於國防部,這是五角大樓第一次要求文職官員對北極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和監督。
  • 俄羅斯將建新核動力破冰船,排水量超7萬噸,助俄開闢北極航線
    俄羅斯將建新核動力破冰船,排水量超7萬噸,助俄開闢北極航線作為軍事強國蘇聯的延續,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是不容忽略的,然而相比較於蘇聯時期確實有些勢單力薄,尤其是在海軍建設領域。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造船業的衰退,如今俄羅斯將要開建新款的核動力破冰船,該船的設計感非常現代化,將助力俄羅斯開闢北極航線,一改俄羅斯造船業的頹勢。俄羅斯推出的這款新型的核動力破冰船的建造項目叫做10510項目,是俄羅斯造船業歷史上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設計,當前這一項目已經投入7月初這一項目正式舉辦了抵港儀式。
  • 俄羅斯造破冰船獨享北極航線,美國投重金再次打造破冰船已經晚了
    ,在許多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開闢北極航線,核動力破冰船就是必備的工具,有錢可賺的事情,協助商船通過北極航線,可是要收費的。如今俄羅斯在核動力破冰船技術領域的進取還沒有停止,在2020年的時候,未來全球最大的核破冰船建設已經開始建設。該級稱為:Leader,可譯為:領袖,目前正在進行金屬切割,馬上要上船臺施工,預計到到2033年,將建成全部三艘,其中第一艘將於2027年投入運營。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冰島報告》18日稱,「雪龍」號歷時6周、航行1.7萬海裡,首次完成北冰洋穿越航程,新航線的開闢有望大大縮短中國到歐洲的海運距離。路透社18日稱,此次航行充分表明中國開拓更便捷商業航線的能力和意願。  冰島時間18日11時-16時,中國「雪龍」號破冰船向冰島民眾免費開放。
  • 北極「新開發時代」
    中國中遠海運、德國布魯格航運公司、韓國船務公司、丹麥馬士基航運公司、挪威楚迪航運,以及芬蘭阿克爾,韓國大宇、三星,日本住友等造船公司紛紛加入到北極航道的商業開發與利用之中。  除了航運企業不斷探索北極航線,造船企業還與政府以及他國航運企業進行合作,為政府和航運企業開發北極航道、進行北極科考提供技術和設備,如破冰船。
  • 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不止為打通北極航線,還為航母
    下水了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開闢北極航線,這讓某些人感到意外,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北極的永久冰區正在縮小,也許在未來北極地區在夏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通航條件,讓大型船舶不需要破冰船的幫助就可以通過
  • 為開闢北極航線,俄羅斯打造核動力破冰船,美國想搞卻支撐不起來
    若進一步深入研究,俄軍在北極地區的基地將會發現,俄軍大規模進軍北極並沒有造成太大的迫害,北極航線的開通獲利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從地理學理論上講,北極直航航線在歐洲與東亞的貿易中佔有相當大的優勢,單程可節省數千公裡的航程,而且可節省大量時間,非常適合於海運。與傳統南方航線相比,北極航線可以節省10%-30%的運輸時間。
  • 中國沒有資格開發北極?造它100艘破冰船,看誰敢阻攔我們
    據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消息,就在7月中旬,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正式從上海出發,執行北極科學考察任務。據悉,這是"雪龍2"號完成首次南極科考任務後,首次出徵北極,該船將航行12000海裡,預計將在9月下旬回國。在出徵之前,"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廠接受了離開為期45天、涉及474個項目的保養維護,為的就是確保萬無一失,以最佳的狀態探索北極。
  • 中國否認對北極有戰略意圖 一切指向科考及商業
    日本《產經新聞》在其1月28日的一篇報導中指責稱,「中國貪婪的目光絲毫沒有離開過北極這片肥肉」,借科學考察為名在北極地區進行地質勘探,企圖掠奪豐富的油氣資源,並通過投資北歐國家構建北極戰略據點,控制未來冰川融化後的亞歐北極航線主導權。
  • 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謀求復興大國雄心
    此外,俄軍還在摩爾曼斯克州阿拉庫爾季鎮和亞馬爾島部署了兩個極地作戰旅,頻繁在北極地區舉行軍演,多次從水下成功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截至2015年底,俄軍已經在北極地區重修了10座軍用機場,建造了440多處軍事基礎設施。未來還將建設更多的搜救站、深水港、機場和防空雷達站。
  • 氣候暖化 俄油輪實現全球首次無破冰船北極航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衛報》8月24日報導,一艘俄羅斯油輪在無破冰船輔助的情況下以創紀錄的速度穿過北極海域,這表明氣候變化使得北極高地日益開放。據報導,該油輪為「克里斯多福•德•馬哲睿」號,價值3億美元,將液化天然氣從挪威運至韓國,僅花了19天時間,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常規南部航線快30%。
  • 中國離北極有多遠
    「如果格陵蘭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米;全球海平面只要上升1米,中國沿海地區就將成為澤國。」張俠說。  更重要的是,北極冰蓋的最終消融,將產生新航線,「如果走北冰洋的東北航道,從上海出發到德國漢堡,將縮短約45%的航程。」張俠說,這對九成國際貿易依賴海運的中國來說意義非凡。
  • 外媒盤點史上最大破冰船 北極星號將馳援雪龍號
    破冰船自19世紀以來就開始幫助人們穿越寒冷堅冰,但對於破冰船,你又知道多少?倫敦周刊為我們回顧了歷史上那些威武的破冰船。它是第一艘能在北極航行的破冰船,直到1964年報廢,曾經為俄國、蘇聯海軍和商船服務,成為服役時間最長的破冰船。中國在1912年也首次建造了「通凌」號破冰船和「開凌」號破冰船,排水量均為410噸,功率為688馬力。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首次任務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宣布,俄羅斯新型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11月24日完成了首次任務,將「西亞尼」號乾貨船安全地護送到俄羅斯北極的鄂比灣入口處。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表示,這次任務證明了「北極」號破冰船在海上航道的工作效率。「北極」號破冰船具有出色的操縱性和吃水性,能夠保證在北方航線最密集的航段中安全地完成護航任務。
  • 原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今年7月中旬,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34;號正式從上海出發,執行北極科學考察任務。&34;號將航行12000海裡,預計將在9月下旬回國。開發北極是中國打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封鎖,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的壯舉。
  • 美軍艦艇衝出北極冰蓋,大批軍艦直逼俄軍要塞,普京警告最好撤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7日報導,1月7日美海軍部長肯尼斯·布雷思韋特宣稱,美海軍將會在靠近北極的海岸附近進行定期巡邏,目的是為了阻擋俄羅斯在北極圈的攻勢。屆時大量美方艦艇將會衝出北極冰蓋,軍艦可以直逼俄羅斯要塞。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
    波羅的海造船廠當日發布聲明稱稱:「世界上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多功能破冰船將於22日從聖彼得堡出發,前去參加冰面測試,之後前往摩爾曼斯克籤署驗收協議。這艘獨一無二的破冰船將首次面對極地冰面的極端情況,證明俄羅斯破冰船隊的實力。」據悉,「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採用俄羅斯國旗塗裝,今後將主要在北極圈以北執行任務,預計能實現全年通航。
  • 美國說:北極地區不是你俄羅斯的,我想來就來!
    國際流傳一句話:誰控制了北極就意味著誰佔據了「北方制高點」。 北極地區的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周邊地區的礦產資源和有色金屬等異常充足;靠近陸地的海洋生物相當豐富,有著其他地區少見的的珍貴動植物資源;此處有著純淨淡水資源;此外,北極地區有聯繫三大洲的最短航線,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最佳體現。
  • 38℃高溫融化黃金航道,或造就北極圈格局,中俄能否成為大贏家?
    那麼,冰川融化,北極變暖,將對全球帶來什麼影響呢?據「美國北極資源中心」披露,北極的石油儲量在1000億至2000億桶,煤炭資源也佔全球的9%左右,此外,還有黃金、金剛石等礦產資源。此外還有地球上最大的蛋白庫,也就是儲量預估為6.5億噸至10億噸的北極鱈魚,商業價值巨大。  可以說,北冰洋絕對是地球的「寶藏」,一旦航線開通,歐、美、亞洲之間的關聯國家將受益無窮,也會形成所謂的北極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