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和南極是地球上最後兩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其中北極地區是指以北極點為中心,北極圈以內的地區,範圍包括北冰洋及附屬島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帶。國際流傳一句話:誰控制了北極就意味著誰佔據了「北方制高點」。
北極地區的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周邊地區的礦產資源和有色金屬等異常充足;靠近陸地的海洋生物相當豐富,有著其他地區少見的的珍貴動植物資源;此處有著純淨淡水資源;此外,北極地區有聯繫三大洲的最短航線,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最佳體現。
上世紀自美蘇爭霸以來,美蘇就圍繞北極資源展開各種對抗,穿越北冰洋上空,無論是戰略轟炸機還是遠程飛彈,都能以最近的距離向對方實施攻擊。北極地區,也一度成為北約,華約兩大軍事陣營先進武器部署最密集的地區,尤其是戰略彈道飛彈的部署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進入新世紀,受氣候變化影響,目前北極地區冰雪出現融化,北極航道的戰略價值逐漸被體現出來,俄羅斯和美國均開始重視北極地區,並在北極地區展開了新的戰略博弈。
圖片為俄羅斯潛艇
目前全球能源緊缺,資源日益枯竭,人們紛紛把眼光投向北極這片沃土,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加速了北極冰川的逐年消融,北極冰層下蘊含的極其豐富的資源被大國爭相搶奪,最重要的是北極航道的開通也成為可能,將成為連通北美東部和亞洲的最短航線甚至可能替代世界重要海峽,運河的重要航線地位,在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情況下,能對全球航運格局和經貿發展帶來深刻變革。
近些年,俄羅斯在面臨「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軍事打壓,生存空間壓縮」的情形下依靠北極地區豐厚資源為國家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俄羅斯在北極圈的海岸線非常漫長,雖然常年是海岸線被冰封,但有一個優良港口-摩爾曼斯克。俄軍的北方艦隊能在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進行水下航行和使用水下水面艦船的經驗。
美國則經常派遣各種型號飛彈巡洋艦和驅逐艦在北極地區活動,甚至把軍事演習搬到北極這片淨土,以體現其存在感,雖然美國大多數軍艦都比俄軍先進,但在重型破冰船方面,遠遠落後於俄羅斯,俄羅斯現在已經擁有超過20艘破冰船,其中包含了核動力破冰船。
圖片為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
由此可見,美國和俄羅斯各有優勢,美國自身實力強大且可以依靠北約,在資源調度和利用方面很有優勢,但俄羅斯佔據地理優勢,直面北極,經營多年,能在北極圈發揮作用不小。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海軍將開始定期在俄羅斯附近的北極海域航行,以「挑戰」莫斯科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的擴張,希望以潛艇力量這個最大優勢對俄軍形成壓迫,抵消俄軍在破冰船方面的戰略優勢。(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