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極寒之地」到「熱點地區」,北極地區軍事化加速

2020-11-24 中國軍網

美國空軍近日透露,其正在起草針對北極的作戰概念,並將於2018年年初出臺。據悉,這是美國空軍籌劃北極新戰略的第一步,隨後將據此制定正式的北極戰略。美國空軍是繼美國海軍之後美軍第二個針對北極地區制定戰略規劃的軍種。此舉意味著,近年來,美國對北極地區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加深,對北極地區展開的戰略經營將更加具體和深入落實。

豐富的戰略資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促使美國重新重視北極

美國政府和軍隊對北極地區的重視由來已久。冷戰時期,由於北極上空是美俄兩國戰略飛彈核打擊的必經之路,北冰洋海域更是戰略核潛艇極佳的隱蔽場所,因而成為雙方都極為關注的戰略焦點。冷戰結束後,隨著全球戰略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北極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戰略地位有所下降,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似乎被美俄等大國「遺忘」。

但近年來,北極地區因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再次引起以美國、俄羅斯為代表的大國關注。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北極地區擁有900億桶的石油儲量、1669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440億桶的液態天然氣、1萬億噸以上的煤炭儲量,以及大量的銅鎳鈽複合礦、金剛石、鈾、鐵等戰略資源。

同時,根據由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8國組成的北極理事會公布的《2009北極海運報告書》估計,北極地區從2030年起可能因大範圍融冰出現西北、東北兩條北極航道,這將成為歐亞、歐美之間最短、最便捷的水上運輸要道,從而使這一地區更具極高的航運價值。為此,美國開始以新的視角看待北極,並賦予其更高的戰略意義。

從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就發布了《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實施計劃》等多部戰略規劃。而在美國2010年頒布的《國家安全戰略》中更是明確指出,「美國是一個北極國家,在北極地區擁有廣泛而根本的利益。」2013年11月,美國國防部發布《國防部北極戰略》,提出美國將積極發展北極地區的海軍力量和基礎設施。2014年,美國海軍又頒布了《美國海軍北極路線圖2014—2030》,詳細列出了美國海軍在未來15年計劃完成的數十項具體任務和時間期限。

美國制定北極戰略的三大考量基點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對北極地區的戰略態勢進行了評估,有三方面因素影響著美國制定北極戰略。

首先,美國認為自身在這一地區處於「弱勢存在」。在2017年10月美國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的《保衛前線:美國極地海洋行動的挑戰與解決方案》報告中強調,隨著兩極軍事和經濟價值愈發被各國認可,該地區軍事行動及經濟開發活動日趨頻繁,美國正在極地地區進入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大國競爭時期。而美國當前在該地區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則仍然依賴於冷戰時期建立起的平臺和基礎設施,北極的岸上和通信基礎設施不足,美國海軍和海岸警衛隊也缺乏從其他區域部署到北極的能力。

不僅如此,「美軍的現役裝備也並不完全適應北極的特殊戰場環境」。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導,在2017年3月初挪威與美國舉行的「聯合海盜-2017」演習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演習過程中發現自己裝備上的齒輪和防寒服都難以承受北極的嚴寒條件。同時,與俄羅斯擁有40餘艘破冰船相比,美國僅有1艘可用。

其次,美國要應對俄羅斯在這一地區對其造成的「現實威脅」。俄羅斯是北極地區最大的國家,更是對這一地區保持長期戰略關注的國家。早在2014年12月,俄羅斯就在北海艦隊的基礎上組建了「俄羅斯北極戰略司令部」。該司令部由俄羅斯國防部國家指揮中心管轄,與俄羅斯東部、西部、南部、北部四大戰區平級,下轄整個北海艦隊和部分空軍與防空部隊,並以摩託化步兵為基礎專門組建了北極作戰旅,這些凸顯了俄羅斯對這一地區的高度關注。

同時,作為對北約東擴的反制措施,俄羅斯還於2015年在北極新地島部署了最先進的「凱旋」防空反導系統。再加上在弗蘭格爾和梅斯施密特島等地部署的雷達預警系統,俄羅斯有意在北極打造一道有力的北部防護屏障。對此,美國胡佛研究院以《美俄在北極能源競爭中互為對手》為題發文表示,俄羅斯對北極的開發已經超出了資源開發的範圍,俄在西北摩爾曼克斯州加強永久性軍事力量的做法需要引起美國的警惕。

最後,美國要控制未來中國在北極地區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美國前海軍作戰部長拉夫黑德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俄羅斯與中國在開發北極潛力方面的戰略協作是對美發出的「警報」。而中國作為未來必將在北極地區發揮重要影響力的域外國家,又是不可抗拒和不容排斥的力量。因此,美國有關人士認為,應儘可能將這種潛在的影響控制在對美有利和有限度的範圍內。其中,包括可以在北極地區的科學研究、環境保護和北極航線等方面進行合作。

美國如何在北極地區強化軍事存在

為了取得這三方面的效果,美國在北極地區的戰略布局就極為重要,而此次美國空軍的考察就是為這一目的進行的。據美國空軍主管作戰的副參謀長馬克·諾蘭透露,此次美國空軍考察小組由19名將官組成,他們橫穿了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格陵蘭島,考察了包括阿拉斯加艾爾森空軍基地、克利爾空軍雷達站以及遠程雷達站在內的多個重要地點,主要是考察北極地區的變化、存在的威脅以及對手行動,深入了解空軍在該地區的能力和潛在差距。最終,尋求解決在北極地區能力缺口的靈活方案,並根據對這些因素的考慮來制定彌補這些差距的作戰概念。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為了在北極地區實現「安全、有保障和對環境負責」北極活動的目標,確立了包括加強在北極地區行動和演習、提高海事領域意識、確保美國海岸警衛隊在該地區的軍事能力,以及建設地面和空中平臺相關基礎設施等13項任務。為此,美國以力量建設和演習活動等多種方式強化了在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

在力量建設上,針對北極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環境要求,美國海軍組建了使用燃氣-電氣混合動力,以及生物燃料與傳統燃料合成新型「綠色燃料」的海上力量,被稱為「大綠艦隊」,以專門用於部署在北極地區,力圖在此地同時佔據軍事和道義的制高點。

同時,美國空軍計劃在阿拉斯加州建立一支規模最大的先進戰機機隊,即於2022年之前在阿拉斯加進駐100多架包括F-22A和F-35A在內的第四代戰機。美軍還在該地區部署升級反導系統和遠程警戒雷達,特別是同加拿大進一步強化「北美聯合防空司令部」的相關職能,從而從海上、空中多個領域加強對北極地區的控制。

在演習活動上,美軍不斷聯合自己的盟友和相關國家在北極地區展開多種類型的軍事演習。2016年3月,美國與北約總計14個國家的1.5萬名軍人在北極地區舉行了代號為「寒冷反應」的大規模演習。演習中,美國海軍陸戰隊不僅發射了「毒刺」防空飛彈,還出動了地面坦克。美國空軍則派出了3架B-52戰略轟炸機參與其中。與此同時,美國海軍還在北極地區進行了一場潛艇演習,旨在檢驗美軍在北極地區的水下作戰能力。一系列的軍事演習充分對外展示了美軍在北極地區全方位的軍事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北極地區的高度軍事化已經不可避免,並且極有可能刺激其他相關國家在這一地區展開進一步的軍備競賽。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北極這一極寒之地又將成為重兵密布、多方力量交織的世界熱點地區。

(作者單位:空軍工程大學)

相關焦點

  • 美俄在北極地區博弈加劇
    隨著北極戰略地位日益凸顯,曾經的北極「寒地」也逐漸成為各國關注的「熱土」。擁有儲量巨大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的北極地區,或將成為緩解全球資源危機的新基地。同時,北極位於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大洲北部的延伸交匯處,倘若在北極點及其附近地域部署射程達到一定範圍的武器裝備,那麼就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打擊北半球各國的境內目標。
  • 極寒天氣肆虐美國中西部地區
    從1月28日開始,來自北極的一股強大寒流席捲美國中西部地區。連日來,全美有22個州出現零下18攝氏度以下低溫,受影響人口超過1.4億。分析認為,美國近期遭遇寒潮,不代表全球氣候變暖趨勢的中止或逆轉。恰恰相反,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極端天氣頻發才是此次嚴寒天氣的罪魁禍首。
  • 北極地區火災不斷,釋放二氧化碳創紀錄,或加快全球氣候變暖進程
    南北極作為人類活動最少的兩個地區,一直以來都是神秘的存在,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動,連年上升的高溫讓兩極也受到影響,冰川融化已經越來越突出,而今年以來北極地區的大火更讓人憂心忡忡。北極已經沒了大家印象中的極寒,溫度甚至飆到38度,使得北極圈野火遍布。
  • 知識梳理——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1)下列關於極地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南極地區的中心是海洋,北極地區的中心是陸地B.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C.南極地區降水少,風力大,有「白色荒漠」和「風庫」之稱D.企鵝和北極熊是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 (2)下列氣候資料圖中,與南極洲相符合的是(        )
  • 北極地區極為寒冷,為何會成為蚊子的樂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夏天這種現象是非常常見的,當然在夏天過去之後,溫度開始降低,到了秋天的時候這些蚊子的數量就開始逐步減少了。當溫度在20攝氏度左右,這些文字有些也極為活躍,有的在補充能量繁殖和產卵,當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這些蚊子就開始變得精神不振,停止進食。
  • 比北極還冷的地區,最低溫度零下71度,遊客:水剛拿出來就結冰了
    哈爾濱在冬天是一個冰雪大世界,雖然景美,但也是中國最冷的地方之一,十月份很多南方城市還是處於酷暑的天氣,哈爾濱地區北部地區溫度就已經接近0度了,到了1月哈爾濱地區平均氣溫能夠達到零下15至零下30度。零下30度已經是一個非常低的溫度了,如果你拿一壺100度的熱水,往窗外潑出去,能瞬間結成小冰晶,哈爾濱地區景點還因此設置了一個專門的拍照項目,哈爾濱雖然很冷,但是還有個地區比哈爾濱還要冷兩倍多,甚至比北極還冷,這個地區又是一個怎樣的環境呢?
  • 美國中西部地區遭遇極寒天氣 氣溫降至30多年來最低值
    30日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降至30多年來最低值。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0日消息,美國中西部地區於當日陷入極寒天氣。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數據,美國北部平原和五大湖的部分地區氣溫將於30日夜間降至零下41攝氏度左右。美國氣象學家安德魯·奧裡森稱,測得明尼蘇達州部分地區最低溫度已於當日降至零下48攝氏度,「目前,這些地方比南極的部分地區還冷」。
  • 北極地區大火失控,引發惡性循環,或打開潘多拉魔盒
    近年來地球環境加速惡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特別是今年以來人類深受其害,無時無刻都在體驗著地球的怒吼,而極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全球氣候變暖。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受到了影響,大火、洪水等在多地頻發,就連極地地區也開始傳來種種壞消息。
  • 中國科學家在北極高緯度地區發現新型汙染物
    熱點背後    參與中國第五次北極科考的科學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最新研究發現,一些新型溴代阻燃劑、全氟烷基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質首次在北極高緯度海區出現。    參與本次科考、來自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的蔡明剛博士說,這些新型持久性有害汙染物對生物和人類多具有致畸、致癌以及內分泌幹擾等特徵,它們對北極地區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應當引起更多關注。
  • 地球兩極地區有什麼?科學家經過多年探索,發現南極地區不一般
    地球的南極北極就非常神秘,由於南極和北極都是地球的極寒地帶,氣候嚴寒,人類也很少在極地地區活動,因此人類總是把南極和北極混為一談,但是其實南極與北極有很大的區別。 北極地區的面積有不同的劃分,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部分佔800萬平方千米,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布來劃定北極
  • 《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
    2020年11月6日上午,《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發布會暨「北極前沿問題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北極藍皮書:北極地區發展報告》(2019卷)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極地研究中心承擔、法學院黨委書記劉惠榮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培育項目「北極地區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極地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北極地區發展報告》是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的品牌成果之一,自2014卷發布之後,迄今為止已經連續出版五卷,2019卷是第六卷。
  • 北極地區大火肆虐!106度的溫差創紀錄,專家:或將成氣候引爆點
    當然,近段時間以來,北極地區的大火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然而這就在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澳大利亞的大火撲滅才半年的時間。這場大火的過火面積達十餘萬平方公裡,面積之大遠遠超過了去年巴西和美國的大火的面積。
  • 【作戰研究】俄軍北極地區戰術行動方法研究
    (張威   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隨著近年來全球氣候日益變暖,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環北極國家圍繞北極開發的爭奪日趨尖銳。2014年12月,俄武裝力量在原北方艦隊基礎上組建的北極戰略司令部正式開始運作,根據普京命令,北極戰略司令部歸俄國防部國家防禦指揮中心管轄,相當於俄羅斯的第五軍區。同月,俄公布的新版軍事學說中,首次出現保證俄羅斯在北極的國家利益的條款。可以看出,在戰略層面,俄武裝力量已為維護北極利益做好充分準備。
  • 關注|北極冷戰再啟?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
    據俄羅斯媒體披露,俄正計劃在北極地區進行25年來最大規模的飛彈發射試驗,俄羅斯兩艘新型「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同時發射16枚遠程核飛彈,演習目的是檢驗俄羅斯潛艇的戰鬥力。與此同時,3月初,北極地區的另一個「大玩家」美國在北極地區進行為期5周的潛艇演習。美軍和北約部隊還在挪威進行一場名為「寒冷反應」的軍演,來自14個國家的1.5萬兵力投入其中。
  • 世界多地區現極端嚴寒天氣 各國科學家解讀不一
    對於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出現的嚴冬,各國科學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說法。  中國科學家:北極冷空氣導致嚴冬天氣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龍驊對極寒天氣給出的解釋是:今年北極「濤動」指數呈現負值,即北極地區比北極以外地區的氣壓高,北極地區的冷空氣因此擴散到北極以外地區,導致歐洲和東亞各地出現嚴寒天氣。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同時,俄也是最早向北極派出科考隊的國家,早在彼得大帝時期,沙俄海軍航海家維塔斯·白令曾於1728年穿越北極圈,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的人。在此後200多年的時間裡,俄從未停止過對北極的探索。冷地熱土,北極之地引人垂涎北極地區擁有不可估量的地緣政治價值。
  • -52℃致命極寒襲擊美國!多地溫度冷過南極!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變暖造成的極端氣象也越來越頻發:2007年,英國遭遇200年一遇暴雨;2010年,巴基斯坦出現世紀大洪水,俄羅斯發生百年大旱;2011年,美國龍捲風造成幾百人死亡……近日,美國的中西部地區又迎來了史無前例的極寒天氣,部分州甚至氣溫低到零下52度!
  • 俄羅斯強化北極地區力量部署
    2021年,俄將進一步在北極地區部署新型戰鬥機和直升機,並完善駐軍指揮系統和通信網絡部署,從而成為首個在北極地區部署空中力量的國家。從總體看,俄羅斯強化北極軍力是其目前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冷戰時期,蘇聯為了更好地與美國爭奪霸權,曾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軍事基地。蘇聯解體後,經濟低迷的俄羅斯無奈放棄了大部分的海外軍事基地。
  • 極寒天氣席捲西班牙 部分地區超24小時降雪
    原標題:極寒天氣席捲西班牙 部分地區超24小時降雪 當地時間1月8日,由強風暴Filomena過境引起的極寒天氣繼續席捲西班牙,預計在當地時間8日至9日,西班牙多地將繼續迎來強降雪,霜凍等極寒天氣。
  • 美國說:北極地區不是你俄羅斯的,我想來就來!
    國際流傳一句話:誰控制了北極就意味著誰佔據了「北方制高點」。 北極地區的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周邊地區的礦產資源和有色金屬等異常充足;靠近陸地的海洋生物相當豐富,有著其他地區少見的的珍貴動植物資源;此處有著純淨淡水資源;此外,北極地區有聯繫三大洲的最短航線,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