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地區
1、北極地區是指北極圈以北的地區,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代表動物——北極熊、北極狐
2、北冰洋周圍的大洲:北美洲、亞洲、歐洲
因紐特人和拉普人
3、北極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金屬和非金屬礦藏
4、北極地區的常住人口有300萬,原著居民為因紐特人(黃色人種)和拉普人
南極地區
5、南極地區包括南極大陸及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代表動物——企鵝、磷蝦
6、南極洲周圍的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7、南極地區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最豐富的是煤炭和鐵礦
8、在南極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煤炭資源,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原因:
南極洲曾經位於溫暖溼潤的中低緯度地區,後來漂移到現在的南極地區
(原來南極洲並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從溫帶或者熱帶地區漂移到現在的位置,那時,這片大陸生長著大片的森林,後來形成了煤炭)
北極熊和企鵝
9、南極地區沒有定居人口。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南美洲
10、南極地區的氣候特徵: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
11、南、北兩極地區相比,南極地區更為寒冷
原因:①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
②南極地區海拔高
③南極地區被冰雪覆蓋,對陽光反射強
12、南北兩極被一望無際的冰雪所覆蓋,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固體淡水資源)
北極地區的黃河站可以看到極光現象
13、北極的科學考察站——黃河站(位於北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
14、南極的科考站
①長城站(位於南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
②中山站(有極晝極夜現象)
③崑崙站(有極晝極夜,距離南極點最近)
南極地區的長城站
15、去南極科學考察的最佳時間:2月(11月-次年3月)
原因:此時南半球為夏季,為南極洲的暖季,且南極地區有極晝現象
16、南極地區科考站建築架空離地的原因:防大風積雪掩埋
課後練習
1. 地球南北兩端有兩個非常特殊的地區,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於極地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極地區的中心是海洋,北極地區的中心是陸地
B.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
C.南極地區降水少,風力大,有「白色荒漠」和「風庫」之稱
D.企鵝和北極熊是北極地區的代表性動物
(2)下列氣候資料圖中,與南極洲相符合的是( )
(3)我國科考隊員到南極地區考察,最佳時間是( )
2. 2016年11月2日,中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遠徵南極,實施「一船四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長城站)」環南極航行計劃,進行海陸空立體協同考察。2017年4月11日返回上海。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關於本次科學考察,說法正確的是( )
A.考察船出發後首先進入的海域是我國的南海
B.考察船在環南極航行過程中經過了四大洋
C.此次考察恰好是在南極地區最寒冷的季節
D.在南極,考察隊員們將面對酷寒、烈風的嚴峻考驗
(2)我國的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緯度最低的是( )
3. 甲圖示意我國南極四個科學考察站分布,乙圖是泰山站主樓照片。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中,緯度最高的是( )
(2)泰山站主樓建築架空離地,最關鍵的作用是( )
A.防寒保暖
B.防積雪融水進入
C.防強紫外線輻射
D.防大風積雪掩埋
4. 有關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北極地區是陸地 ②南極地區是陸地 ③北極地區被三大洲包圍 ④南極地被二大洋包圍
5. 電視紀錄片《第三極》將南極、北極、珠穆朗瑪峰合稱「世界三極」。此次拍攝任務的宗旨是:關注全球氣候變化,提倡全球節能減排,讓我們更愛、更珍惜我國共同的綠色家園。據圖文回答下列小題。
(1)「三極」的共同特點是( )
(2)圖中四地,位於北極地區的是( )
(3)全球變暖對「三極」共同的影響是( )
(4)圖中丁地的經緯度是( )
A.105°E,60°N
B.105°E,30°N
C.105°W,60°S
D.105°W,30°S
(5)從圖中推斷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所佔比例約為( )
6. 讀極地地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屬於兩極地區共有地理特徵的是( )
A.都是陸地為主
B.緯度高,氣候嚴寒
C.降水豐富
D.成群的企鵝出沒
(2)關於兩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圍繞北極地區的大洲是亞洲、非洲、歐洲
B.崑崙站在長城站的西南方
C.最適合南極地區科學考察的時間是7~9月
D.圍繞南極地區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7. 2018年2月7日,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隊在難言島上舉行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選址奠基儀式。難言島科考站位於羅斯海區域沿岸,是全球變化的敏感區域和極地科學考察的理想之地。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圖中( )
A.南極洲周圍被四大洋環繞
B.南極洲是所有經線穿過的大洲
C.泰山站位於長城站的西南
D.中國科考站都有極晝現象
(2)下列關於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境,是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②南極大陸素有「冰雪高原」之稱,是因為覆蓋著很厚的冰層③過度捕殺鯨等極地動物,將破壞生物多樣性④為保護南極脆弱的自然環境,應該停止一切科學考察活動
(3)難言島科考站選址奠基儀式時,正值北京的( )
8. 酷寒、烈風,神秘的南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下列關於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高
B.南極地區氣候乾燥,淡水資源缺乏
C.為了經濟發展,應大力開採南極地區的礦產資源
D.為保護南極地區環境,科學考察人員應把垃圾帶回處理
9. 2018年2月7日,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在恩克斯堡島為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舉行了選址奠基儀式。讀圖,完成第(1)~(3)題。
(1)羅斯海新站的經緯度約為( )
A.164°E,75°N
B.164°W,75°S
C.164°W,75°N
D.164°E,75°S
(2)羅斯海新站位於崑崙站的( )
(3)科考隊選擇在2月份為羅斯海新站奠基的主要原因是( )①正值南半球夏季 ②正值南半球冬季 ③白晝時間長 ④降水稀少
10. 2019年10月22日,「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上海啟程,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10月15日,「雪龍2」號已經從深圳出發,先行前往南極,兩船最終會師南極中山站,如圖為世界氣溫分布圖,其中虛線為「雪龍」號科考路線。據此完成(1)~(3)題。
(1)「雪龍」號由上海駛往中山站途中,年均溫的變化趨勢為(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後降低
D.先降低,後升高
(2)導致上海和中山站年均溫高低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3)「雪龍」號選擇在秋季出發去南極科考,主要原因是此後一段時間南極大陸( )
11. 2018年9月26日中國第九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順利返回上海基地碼頭,131名科考隊員歷時69天,乘風破浪,踏雪尋冰,勇闖無人之區探索自然真諦,對北極中心區域開展綜合調查。圖為中國第九次北極科考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1)~(4)題。
(1)北極地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徵是( )
A.緯度位置低
B.氣候寒冷
C.沒有動物分布
D.沒有人類活動
(2)科考隊完成在楚科奇海作業區的工作,前往北冰洋中心區域,行駛方向是( )
(3)科考隊員進入北極地區,沿途可能( )
A.邂逅成群的企鵝
B.欣賞午夜不落的太陽
C.遇到強颱風登陸
D.看到裸露的北極大陸
(4)海冰觀測是本次科考重點內容之一。如果海冰加速消融,會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①擴大宜居土地②災害性天氣增多③威脅北極的生態④增加淡水資源
12. 關於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北極地區是陸地
B.南極地區是陸地
C.北極地區被三大洋包圍
D.南極地區被四大洋包圍
13. 2018年2月7日,我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羅斯海新站在難言島選址奠基。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有關南極科考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科考站所在地區淡水資源匱乏
B.我國南極地區的科考站均位於東半球
C.崑崙站位於南極點的正北方向,難言島位於崑崙站的東北方向
D.泰山站的房屋設計(如圖所示),主要目的是防紫外線輻射
(2)關於A海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無極晝極夜現象
B.直布羅陀海峽
C.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D.是南美洲和南極洲的分界線
14. 保護地球最後一片淨土-南極洲,下列哪一項做法是正確的( )
A.大規模地開發南極地區的鐵礦
B.進行房地產開發,大量移民
C.捕獵企鵝
D.作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15. 到南極地區考察,下列時間段最合適的是( )
A.11月~次年3月
B.3月~5月
C.6月~8月
D.9月~11月
16. 比較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說法合理的是( )
A.南極地區更冷幹,科學考察站更多
B.都有企鵝、海豹、藍鯨
C.今天南極科學家可能遇到極晝現象
D.南北兩極地區不存在環境汙染
17. 讀南極地區圖,回答下面兩題。
(1)關於南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極大陸全部位於南極圈以內
B.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緯度最高的大洲
C.發達國家有優先開發利用的權利
D.冰川的融化會導致地球氣候變暖
(2)關於我國科學考察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個考察站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B.長城站是考察站中緯度最高的站
C.建崑崙站的目的是為了研究海洋生物
D.崑崙站位於中山站的東南方向
18. 為滿足泰山站的能源需求,可因地制宜開發( )①太陽能 ②地熱能 ③風能 ④天然氣
19. 讀南極地區圖,完成(1)~(2)題。
(1)一個人站在南極點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 )
(2)圖中各考察站中,無極晝和極夜現象的是( )
20. 2018年2月7日,中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島選址奠基。據「南極地區略圖」及相關材料,回答以下小題。
(1)下列關於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瀕臨太平洋
B.正式建站時間選擇在2月
C.位於南寒帶
D.無極晝極夜現象
(2)南極大陸旅遊注意事項:登陸衣物用具全部吸塵;必須穿用船上統一的鞋子登陸,登陸前對鞋子進行消毒,回船時要踩過消毒池;拍照時,包不可以放地上;不可踩踏植物。旅遊注意事項主要反映出南極地區( )
A.生態環境脆弱,易被破壞
B.動植物資源豐富
C.南極地區降水稀少
D.氣候寒冷,旅遊者易感冒
21. 中國南極泰山考察站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開站。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和崑崙站後,我國在南極建成的第4個科學考察站。泰山站的海拔為2621米,年平均溫度為零下36.6度。結合下圖,完成下面三題。
(1)關於我國四個科考站位置的判斷,正確的是( )
A.均位於西半球
B.長城站位於泰山站的西北方
C.均位於東半球
D.均位於南極大陸上
(2)四個站點不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
(3)到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是我國的( )
22. 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於2013年11月7日從上海啟程赴南極考察,在此次考察活動中,中國在南極建立起第四個科學考察站—中國南極泰山站。泰山站坐標:東經76°58′,南緯73°51′,海拔高度2621米。2014年2月8日上午11點國家海洋局宣布,中國南極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如圖:認真閱讀材料和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南極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
B.選擇考察時間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極是暖季,白晝長
C.南極大陸被海洋包圍,降水豐富
D.南極煤炭資源的存在說明這塊大陸曾位於緯度較低地區
(2)關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我國四個科考站都位於東半球
B.泰山站位於長城站的東北方向
C.「雪龍」號行程跨越了四個溫度帶
D.四座考察站中緯度最低的是崑崙站
23. 有關南極地區範圍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距南極洲最近的南美洲南端屬於南極地區
B.南極地區僅僅局限於南極圈以南的地區
C.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屬於南極地區
D.南極洲的面積比南極地區大
24. 讀「南極洲及周邊地區圖」,完成下列小題。
(1)離南極洲最近的大洲是( )
A.甲—南美洲
B.乙—大洋洲
C.丙—非洲
D.圖中沒有此洲
(2)下列關於南極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南極大陸全部位於66.5°S以南
B.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的大洲
C.被稱為「淡水資源寶庫」
D.目前世界唯一沒有人定居的大洲
(3)目前許多國家開展了南極考察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南極點終年可見極光
B.2月是考察的最佳季節
C.極地地區指南針指向可信
D.代表動物是北極熊
25. 2012年11月5日,中國第二十九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廣州市出發,奔赴南極。此次南極科考總航程預計歷時162天。作為這次南極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國第四個南極科考站將進行選址。回答下列小題。
(1)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
A.此時是南極的暖季,白晝長
B.此時南極最為寒冷,冰層堅硬,地基牢固
C.此時南極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選址
D.此時南極出現極夜現象,風雪小
(2)下列關於南極地區與北冰洋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北冰洋地區氣溫比南極地區更低
B.南極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代表動物是北極熊
C.我國的科考站全部建在北極地區
D.南極大陸跨經度廣,被三大洋環抱
26. 有關南極洲的地理特點正確的是( )
A.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的一洲
B.目前世界唯一沒有人居住的大洲
C.長城站和中山站都有極晝和極夜現象
D.大陸上的建築物窗戶都朝南開
27. 讀南極地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箭頭中,代表地球自轉方向的是________。
(2)寫出南極地區周圍大洋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四個考察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________。
(4)為什麼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2月?請簡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
28. 中國在羅斯海難言島上建設第五個南極科考站。讀「南極地區圖」和相關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羅斯海是唯一一個生態環境還沒有受到人類大規模破壞、海洋生物鏈尚未斷裂的地方,擁有著南半球最高緯度的原始海洋生態系統,是南極環境保護區體系最完備的地區,因此也被科學家稱為人類「最後的海洋」和人類最後的「生存實驗室」。
(1)迎接科考隊員的「南極小主人」(代表性動物) 是________。
(2)我國在南極的五個科考站中,位於南溫帶的是________,難言島位於南極點的________方向。
(3)近年來,南極地區的冰川逐漸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不斷________(選填「上升」或「下降」)
(4)羅斯海作為人類「最後的海洋」,我們在建科考站時,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
29. 據國外媒體報導,2017年的衛星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冰蓋加速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超過預期,科學家對此表示「十分擔憂」。讀「極地地區圖」,完成(1)~(2)題。
(1)關於兩極地區,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極地區的長城站比崑崙站更加寒冷
B.南極地區因為其淡水資源短缺,被稱為「白色荒漠
C.北極加速升溫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
D.甲是格陵蘭島,乙位於北美洲
(2)愛護地球上的最後一片淨土–南極洲,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獵殺海豹,以保護科考人安全
B.大規模開發南極礦產資源
C.把丟棄的垃圾埋在雪地裡
D.作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30. 2019年3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南極科考隊員返回上海錨地,完成第35次南極科考任務。讀南極地區圖,完成(1)~(2)題。
(1)「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先後給羅斯海新站、長城站和中山站運送補給,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科考隊員在南極地區拍攝的動物照片,最有可能是( )
31. 2018年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向南極再次出徵。本次考察以完成國家重大基建工程為目的,將重點開展泰山站二期工程收尾、羅斯海新站建設相關工作等。讀圖1和圖2回答(1)~(3)題。
(1)我國五個南極考察站的共性是( )①位於高緯度地區 ②有極晝極夜現象 ③酷寒乾燥的氣候 ④均位於西半球
(2)下列關於南極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東方站
B.高等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
C.固體淡水資源十分豐富
D.其環境變化對北半球沒有影響
(3)目前,南極地區對人類最突出的作用是( )
A.擁有巨大的經濟價值
B.是南半球陸海空交通樞紐
C.是多數遊客的旅遊目的地
D.擁有巨大的科研價值
32. 2018年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島正式奠基,據此完成(1)~(3)題。
(1)羅斯海新站建設的最佳時間是( )
A.11月至次年2月
B.3月至5月
C.6月至8月
D.9月至11月
(2)南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徵是( )
(3)在南極地區建設新站過程中,下列行為可取的是( )
A.大量開採礦產資源
B.捕殺極地野生動物
C.隨意堆放建築材料
D.生活垃圾合理分類
33. 圖是我國南極科學考察站分布圖。讀圖,完成(1)~(4)題。
(1)長城站在中山站的( )
(2)離南美洲最近的科考站是( )
(3)南極地區資源豐富,不包括( )
(4)南極大陸被稱為「白色沙漠」,原因是( )
A.沙粒是白色的
B.寒冷、潮溼
C.年降雪量大
D.寒冷、乾燥
34. 2018年2月7日,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在恩克斯堡島為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舉行了選址奠基儀式。讀圖,回答(1)~(3)題。
(1)羅斯海新站的經緯度約為( )
A.164°E,75°N
B.164°W,75°S
C.164°W,75°N
D.164°E,75°S
(2)羅斯海新站位於崑崙站的( )
(3)科考隊選擇在2月份為羅斯海新站奠基的主要原因是 ( )①正值南半球夏季②正值南半球冬季③白晝時間長④降水稀少
35. 2018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結合圖1、圖2,回答(1)~(4)題。
(1)在南極建科考站將會遇到的困難是( )
①酷寒 ②烈風 ③沙塵暴 ④暴雨
(2)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位於南極的( )
(3)南極地區科學考察一般選擇在( )
(4)科考隊員在南極考察能看到的景觀是( )
A.降水豐富積雪覆蓋
B.企鵝在冰山上漫步
C.北極熊在捕殺海魚
D.黃沙漫漫駝鈴聲響
36. 讀兩極地區圖,回答下列小題。
(1)A是______海峽。通過它向南可到達______洋。
(2)B是______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島嶼。
(3)C是______洲。
(4)去南極地區進行科學考察的最佳時間是( )
(5)在長城站進行科考期間,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欣賞午夜太陽。
(6)中山站位於長城站的______方向。
37. 閱讀圖文資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北極,北極燕鷗令人肅然起敬。它瘦小如燕,在北極出生,當秋天到來的時候,它開始飛越重洋,一直向南,在南極浮冰上越冬,冬去春來,它又到北極去繁衍密下一代,北極燕鷗就這樣往返於兩極之間,一生要飛行100萬千米以上。
材料二:
(1)燕鷗一生不斷往返南北兩極之間,主要原因是南北半球________相反。
(2)我國南極四個科考站中,________站所處的緯度最低,其________(有、沒有)極晝極夜現象。其中泰山站位於中山站(69°22′S,76°22′E)的________方向。在南極,考察隊員最容易看到的動物是________;而北極地區,最有代表性的動物則是________。
(3)分析圖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兩極地區氣候的共同特徵是________。其中更寒冷的地區是________地區,請簡要分析原因:________。
(4)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選擇在2月份,簡述理由。________。
(5)由於全球變暖,北極海域冰層減少,嚴重影響北極地區生態環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緩解這種情況?________。
38. 讀北極地區圖,回答。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大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海峽:D________;
島:E________;
半島:F________。
(2)寫出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國家:①________。
39. 我國在北極地區建立了黃河科考站,在南極地區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三個科考站。讀「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兩極地區的緯度位置______(填「高」或「低」),所以太陽光照少,氣候嚴寒。
(2)北極地區以______洋為中心,三面被三大洲包圍。
(3)南極地區蘊藏著豐富的______(舉1例)等礦產資源,被譽為「南極小主人」的動物是______。
(4)2009年1月17日,我國成功建立了南極內陸科考站—崑崙站。此時,該科考站出現______(填「極晝」或「極夜」)現象。
40. 讀下面材料與「南極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中國首個南極內陸考察站「中國南極崑崙站」於2009年1月27日勝利建成,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這也是中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
(1)圖中①②③代表我國三個科考站,其中________是崑崙站.
(2)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降水稀少.
(3)南極洲的代表動物是________.
(4)去南極科學考察的時間,一般選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即南半球的夏季,這時北半球大致處在________季.
(5)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陸是_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隊選擇從此進入南極洲.
(6)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相似的地方是________.A. 太陽光資源豐富 B. 水力資源豐富 C. 都已經有人類定居 D. 淡水資源豐富
(7)南極洲上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眾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溼的環境與大片的森林,而南極洲上冰天雪地,號稱「白色沙漠」,為什麼會有此種現象產生________.A. 氣候變暖 B. 人類活動 C. 大陸漂移 D. 植被遷徙
(8)如你是一位光榮的科考隊員,並即將去南極考察,去之前必須明確考察內容,下列不符合南極考察的是________.A. 礦產資源,淡水資源考察 B. 海洋生物資源考察
C. 熱帶森林生態系統考察 D. 原始自然環境考察
課後練習答案
1.(1)C (2)D (3)A
2.(1)D (2)A
3.(1)C (2)D
4.B
5.(1)A (2)A (3)C (4)D (5)B
6.(1)B (2)D
7.(1)B (2)A (3)D
8.D
9.(1)D (2)C (3)A
10.(1)C (2)A (3)A
11.(1)B (2)A (3)B (4)D
12.B
13.(1)C (2)B
14.D
15.A
16.A
17.(1)B (2)D
18.A
19.(1)D (2)B
20.(1)D (2)A
21.(1)B (2)A (3)D
22.(1)C (2)C
23.C
24.(1)A (2)A (3)B
25.(1)A (2)D
26.A
27.(1)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2)長城站
(3)此時南極是暖季,氣溫相對較高,有極晝,利於建站
28.(1)企鵝
(2)長城站 正北
(3)上升
(4)不隨便丟垃圾、要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等
29.(1)C (2)D
30.(1)D (2)C
31.(1)A (2)C (3)D
32.(1)A (2)B (3)D
33.(1)D (2)A (3)D (4)D
34.(1)D (2)C (3)A
35.(1)A (2)C (3)A (4)B
36.(1)白令 太平
(2)格陵蘭
(3)亞
(4)A
(5)不可以
(6)東南
37.(1)季節
(2)長城 沒有 東南 企鵝 北極熊
(3)寒冷 南極 南極地區為陸地,散熱快,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散熱慢
(4)此時有極晝現象,氣溫相對較高,外圍結冰少
(5)節能減排;植樹造林;低碳出行
38.(1)北美洲 歐洲 亞洲 白令海峽 格陵蘭島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
(2)俄羅斯
39.(1)高
(2)北冰
(3)煤 企鵝
(4)極晝
40.(1)③
(2)酷寒 多狂風
(3)企鵝
(4)冬
(5)南美大陸
(6)D
(7)C
(8)C
關注公眾號,我們一起學地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