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沒有資格開發北極?造它100艘破冰船,看誰敢阻攔我們

2020-12-06 利刃號

"雪龍2"號

海權論的創始人馬漢提出,所有帝國的興衰,其決定因素,都在於是否擁有強大的海權,能否控制海洋。無論是"海上馬車夫"荷蘭,還是英國、美國,這些國家之所以能崛起,都離不開強大的海權。至於法國、德國和蘇聯,雖然都曾輝煌一時,但都被掌握海權的對手封鎖在大陸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國家失去了聯通外部世界的主動權,無法獲得全球的資源,只能坐以待斃。有這麼多慘痛的教訓在前,中國自然不能重蹈覆轍,近年來,中國正在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據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消息,就在7月中旬,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正式從上海出發,執行北極科學考察任務。據悉,這是"雪龍2"號完成首次南極科考任務後,首次出徵北極,該船將航行12000海裡,預計將在9月下旬回國。在出徵之前,"雪龍2"號在江南造船廠接受了離開為期45天、涉及474個項目的保養維護,為的就是確保萬無一失,以最佳的狀態探索北極。

北極海冰正在融化

"雪龍2"號探索的北極地區對未來的世界格局至關重要,尤其是途徑北極的北極航線,被視為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新通道,而歐亞正是全球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兩大板塊,連接歐亞的北極航線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與此同時,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北極海冰的面積越來越小,海冰的存在時間也越來越短,這為開發北極創造了條件。在北極開發難度降低的情況下,越了解北極,就能在北極利益爭奪中佔據越大的優勢,這是中國大力推進極地科考的一大原因。

北極航線

對中國而言,北極航線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北極航線具備經濟成本優勢,特別是對中國北方的港口而言,傳統的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航線超過了10000海裡,所需時間超過一個月,如果走北極航線,航程將縮短到7000至8000海裡,所需時間少於一個月。相較於傳統航線,北極航線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運費,航程縮短的優勢可能帶來巨大的商業、經濟及戰略利益。

美國在印度洋中心設有軍事基地

另一方面,北極航線能為中國帶來安全穩定的能源通道,現階段,伴隨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能源需求居高不下,對外依存度高,在中東局勢不穩、美國控制馬六甲海峽等關鍵能源通道的情況下,探索北極、藉助北極航線向資源豐富的北極要油氣對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據美國地質勘探局評估,北極儲藏著900億桶未開發原油、1669萬億立方英尺未開發天然氣和440億桶未開發液態天然氣,全球未開發天然氣的30%以及未開發石油的13%可能蘊藏在北極圈以北。與遍布美軍基地的中東、印度洋不同,美國對北極的掌控力度較弱,中國從北極獲得的油氣資源能夠被較為安全地運回國內。

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索北極這件事上,中國還有兩個短板,這兩個短板分別是核動力破冰船和中國的緯度。與俄羅斯的大噸位核動力破冰船相比,採用常規動力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存在持續作業能力較弱、破冰能力不足等問題,而就在不久前,據《防務新聞》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已經下令打造新的北極破冰船隊,這其中就包括核動力破冰船。在美俄紛紛加碼北極之時,為了更好地探索北極地區,中國需要建造先進的核動力破冰船。

此外,由於中國的緯度較低,美國、加拿大等國時常以此為藉口排斥中國,認為中國沒有資格參與北極事務。美加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北極十分廣袤,除了一部分國家的領土,依舊有大量區域屬於國際社會共有,按照國際慣例,只要有能力,就能開發這些區域。如果中國造它100艘破冰船,試問誰敢阻攔我們開發北極?

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出於維護力量平衡的考慮,俄羅斯有意在北極開發問題上團結中國,加之中國的實力已經容不得任何一個國家忽視,中國參與北極事務已經是大勢所趨,在2013年,北極理事會批准中國成為該組織正式觀察員國。古羅馬政治家西塞羅說過:"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但愛好和平的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霸道地控制海洋,探索北極是為了更好地發展自己。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造破冰船獨享北極航線,美國投重金再次打造破冰船已經晚了
    俄羅斯在造船工業技術領域確實排不上世界第一,但是在部分領域卻依然獨佔鰲頭,那就是核動力破冰船技術,現在俄羅斯造核動力破冰船技術獨步天下!美國壓根比不了,至今沒造過核動力的破冰船,連我們都要學習。,在許多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開闢北極航線,核動力破冰船就是必備的工具,有錢可賺的事情,協助商船通過北極航線,可是要收費的。
  • 4艘拖船前呼後擁,世界頭號破冰船出海遠航!俄:中國前途無量
    (文/馬東錫)作為一個北極資源大國,俄羅斯格外重視破冰船的作用。據俄羅斯衛星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2日,「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在4艘拖船的前呼後擁之下駛離波羅的海造船廠碼頭,開始遠航。如果進展順利,該破冰船將在2020年完成服役。
  • 海空同時圍堵北極!美為對抗俄羅斯下血本,一口氣連造6艘破冰船
    從技術角度來說,美國的現役破冰船已經全面落後,尤其是在與俄羅斯破冰船對比之後,後者在噸位、數量和動力系統方面,可謂全部輾軋美國。面對當前的局面,美國打算為海岸警衛隊一次性建造多達6艘破冰船,比如原計劃還多了3艘。美國之所以如此焦急地打造破冰船,反映出的是對北極地區的日益看重。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在北極科考時發現了什麼?
    大名鼎鼎的「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它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夠在1.5米厚的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這是「雪龍2」號順利完成南極首航後,首次承擔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雪龍2」號此次北極科考究竟發現了什麼呢?讓我們先一睹為快!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前往北極「破冰」,核反應堆發電量超美國福特...
    「北極」(Arktika)號正式起航前往北極摩爾曼斯克港開始進行冰面測試。波羅的海造船廠當日發布聲明稱稱:「世界上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多功能破冰船將於22日從聖彼得堡出發,前去參加冰面測試,之後前往摩爾曼斯克籤署驗收協議。這艘獨一無二的破冰船將首次面對極地冰面的極端情況,證明俄羅斯破冰船隊的實力。」據悉,「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採用俄羅斯國旗塗裝,今後將主要在北極圈以北執行任務,預計能實現全年通航。
  • 外媒盤點史上最大破冰船 北極星號將馳援雪龍號
    破冰船自19世紀以來就開始幫助人們穿越寒冷堅冰,但對於破冰船,你又知道多少?倫敦周刊為我們回顧了歷史上那些威武的破冰船。它是第一艘能在北極航行的破冰船,直到1964年報廢,曾經為俄國、蘇聯海軍和商船服務,成為服役時間最長的破冰船。中國在1912年也首次建造了「通凌」號破冰船和「開凌」號破冰船,排水量均為410噸,功率為688馬力。
  • 俄羅斯大國重器再下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個擁有核動力破冰船的
    大國重器,俄羅斯第三艘「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下水,新一輪北極爭奪戰拉開大幕,中國緊隨其後,將成為世界第二個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影響深遠,意義非凡據媒體5月25日消息,俄羅斯的大國重器「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25日在聖彼得堡下水
  • 俄開建世界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 噸位超過遼寧號 造船廠為中國援建
    消息稱,「俄羅斯號」系俄羅斯10510型領袖級破冰船。當天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紅星造船廠舉行了該船的第一次鋼板切割儀式。濱海邊疆區行政長官科熱米亞科在儀式上強調,建造該船是發展北極航道的重要一步。核動力破冰船公司2020年4月與紅星造船廠籤訂了造船合同,計劃2027年交付使用。另外2艘「領袖」級破冰船預計稍後建造。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破冰測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俄羅斯22220項目第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在完成北極地區結冰條件下的破冰測試後,最近抵達摩爾曼斯克,將於10月21日投入使用。
  • 稱霸北極?俄最大核動力破冰船下水 計劃雄心勃勃
    俄羅斯《星星》電視臺16日報導稱,俄羅斯建造的22220型「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當天在聖彼得堡波羅的海造船廠下水。它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強的核動力破冰船,由俄聯合造船公司建造。 另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14日報導稱,近日俄羅斯半個世紀以來試水了第一艘新型軍用破冰船。這艘6000噸「21180計劃」型柴電動力「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6月10日在聖彼得堡海軍部造船廠舉行的慶祝儀式上成功試水。 「伊利亞·穆羅梅茨」號破冰船預計將於2017年交付俄羅斯海軍使用。
  • 美國造核動力破冰船不算難,追上俄羅斯卻不可能,到底什麼原因?
    ,這已經為第五艘同級船了。從各方面情況來說,俄羅斯對破冰船的需求還是相當大的,俄羅斯瀕臨北極地區,如果要開發北極,那麼破冰船就是必須的,與發展航母這種純投入性的產業相比,不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核動力破冰船可以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在商業上有利可圖,在利潤的驅動下,俄羅斯在這一領域不斷的進取。
  • 中國核動力破冰船要來了,背後有3點值得注意
    (圖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通篇都透露著不看好的語氣,畢竟世界上第一艘水面核動力船艦就是蘇聯的「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 ,而目前俄羅斯自家的核動力破冰船也發展成熟,俄羅斯在核動力破冰船領域很有話語權,前輩在此我們後來者也要謙虛。
  • 全球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下水!僅3艘,跟颱風級核潛艇一樣大
    全球第一艘破冰船「葉爾馬克」號雖然是俄國人設計的,但是製造國卻是英國,1899年就已經建造完畢。大部分破冰船採用的都是以柴油機為原動力的推進裝置,比如芬蘭的21900M型柴油動力破冰船—「摩爾曼斯克」號。今天要介紹的「烏拉爾」號核動力破冰船,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艘比它更大的破冰船了。
  • 原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今年7月中旬,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34;號正式從上海出發,執行北極科學考察任務。開發北極是中國打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封鎖,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的壯舉。三、中國應該儘快開發核動破冰船一直以來,由於中國的緯度較低,美國、加拿大等國時常以此為藉口排斥中國,認為中國沒有資格參與北極事務。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首次任務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宣布,俄羅斯新型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11月24日完成了首次任務,將「西亞尼」號乾貨船安全地護送到俄羅斯北極的鄂比灣入口處。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表示,這次任務證明了「北極」號破冰船在海上航道的工作效率。「北極」號破冰船具有出色的操縱性和吃水性,能夠保證在北方航線最密集的航段中安全地完成護航任務。
  • 川普下令組建破冰船隊 要持續到北極南極「刷存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RT新聞6月10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下令,開始組建「極地安全破冰船隊」,稱有必要維護美國在北極和南極的利益,這支艦隊將在2029年前全面投入使用。報導稱,這支「極地破冰船隊」將包括「至少3艘重型極地破冰船」和一款基於「全範圍國家經濟安全任務」的中型破冰船,執行例如資源開發和海底電纜維護等任務。美國將展開研究,確定破冰船的最佳數量,以「確保在北極和南極地區(視情況而定)的持續存在」。美國目前只有一艘中型破冰船「北極星」號和一艘中型破冰船「希利」號。
  • 俄羅斯將建新核動力破冰船,排水量超7萬噸,助俄開闢北極航線
    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造船業的衰退,如今俄羅斯將要開建新款的核動力破冰船,該船的設計感非常現代化,將助力俄羅斯開闢北極航線,一改俄羅斯造船業的頹勢。俄羅斯推出的這款新型的核動力破冰船的建造項目叫做10510項目,是俄羅斯造船業歷史上具有代表性意義的設計,當前這一項目已經投入7月初這一項目正式舉辦了抵港儀式。
  • 首艘「中國造」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今日在上海下水
    9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見證了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H2560)下水。這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被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雪龍2」號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
  • 全球最大核動力破冰船下水,俄羅斯野心暴露,但對中國也非常有利
    據路透社近日報導,俄羅斯一艘新型核動力破冰船正式下水,其號稱是世界最大,最強勁的破冰船。儘管一艘船的下水並不代表什麼,但是根據俄羅斯的計劃,到了2035年,俄羅斯將打造13艘重型破冰船,其中9艘採用核動力。而13艘破冰船計劃的背後,代表著全球二號強國俄羅斯對北極地區的野心。
  • 俄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首次沿北方海路航行
    世界上最強勁的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離開摩爾曼斯克進行首次航行。隸屬俄羅斯國有原子能集團公司的聯邦國家單一制企業Atomflot新聞處發布消息稱:「這艘船正在駛向喀拉海。12月中旬之前,『北極』號破冰船將在北方海路水域內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