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2020-08-27 粵讀圈

原創|開發北極,打通連接歐洲和亞洲新通道北極航線,中國打破美加等國封鎖

今年7月中旬,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34;號正式從上海出發,執行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34;號將航行12000海裡,預計將在9月下旬回國。

開發北極是中國打破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封鎖,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的壯舉。

一、

北極航線能為中國帶來安全穩定的能源通道

在出徵之前,&34;號在江南造船廠接受了離開為期45天、涉及474個項目的保養維護,為的就是確保萬無一失,以最佳的狀態探索北極。

&34;號探索的北極地區對中國以及未來的世界格局將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次&34;號走的是北極航線。

北極的北極航線被視為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新通道,而歐亞正是全球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兩大板塊,連接歐亞的北極航線具有難以估量的戰略價值。

另一方面,北極航線能為中國帶來安全穩定的能源通道。為什麼這麼說呢?中國快速發展自然對能源需求居高不下。但目前中東局勢不穩,美國又控制馬六甲海峽等關鍵能源通道,在此背景下,中國探索北極、藉助北極航線向資源豐富的北極要油氣對保障能源安全有重大意義。

第三方面,北極航線對中國的價值非常大,非常重要。首先是成本優勢。北極航線經濟成本低,特別是對中國北方的港口而言,傳統的馬六甲海峽-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航線超過了10000海裡,所需時間超過一個月,如果走北極航線,航程將縮短到7000至8000海裡,所需時間少於一個月。相較於傳統航線,北極航線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運費,航程縮短的優勢可能帶來巨大的商業、經濟及戰略利益。

第四方面,與遍布美軍基地的中東、印度洋不同,美國對北極的掌控力度較弱,中國從北極獲得的油氣資源能夠被較為安全地運回國內。

二、

這是中國大力推進極地科考的一大原因

北極儲藏著900億桶未開發原油、1669萬億立方英尺未開發天然氣和440億桶未開發液態天然氣,全球未開發天然氣的30%以及未開發石油的13%可能蘊藏在北極圈以北。

與此同時,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北極海冰的面積越來越小,海冰的存在時間也越來越短,這為開發北極創造了條件。

在北極開發難度降低的情況下,越了解北極,就能在北極利益爭奪中佔據越大的優勢,。

三、

中國應該儘快開發核動破冰船

一直以來,由於中國的緯度較低,美國、加拿大等國時常以此為藉口排斥中國,認為中國沒有資格參與北極事務。

北極十分廣袤,除了一部分國家的領土,依舊有大量區域屬於國際社會共有,按照國際慣例,只要中國有能力,就能開發這些區域。

中國參與北極事務已經是大勢所趨,在2013年,北極理事會批准中國成為該組織正式觀察員國。

中國的實力已經容不得任何一個國家忽視,俄羅斯有意在北極開發問題上團結中國。在此之前,中國和俄羅斯還合作成立了遠東發展基金,總規模超過10億美元(約合70億人民幣)的投資基金,這將為中俄未來開發北極地區提供充足的資金。該決定是在俄中政府間合作協議的基礎上作出的。

俄羅斯在無線通信研發和製造技術上已經研製出能夠滿足冰層深處低頻50到250赫茲下的技術樣品,這種綜合天線的「彈性波」的強渡能夠在冰下2公裡範圍內的可靠通信。中國方面負責研發了安裝在冰面上的地震檢波器系統,用於監測波對冰的傳播。

按照相關計劃,中國和俄羅斯將在未來該項技術領域的成果應用到開採北極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上,中國和俄羅斯也成為北極開發的先驅者,對於一個未知的陌生領域,先進入的國家必然將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和未來全球化管理中的話語權。

美國總統川普已經下令打造新的北極破冰船隊,這其中就包括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也有核動力破冰船。

誰能控制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中國目前中國在兩極地區都擁有前沿科考基地,北極已經擁有一座黃河站,應該儘快啟動核動力破冰船開發和建造。

相關焦點

  • 中國沒有資格開發北極?造它100艘破冰船,看誰敢阻攔我們
    至於法國、德國和蘇聯,雖然都曾輝煌一時,但都被掌握海權的對手封鎖在大陸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國家失去了聯通外部世界的主動權,無法獲得全球的資源,只能坐以待斃。有這麼多慘痛的教訓在前,中國自然不能重蹈覆轍,近年來,中國正在不斷地向海洋強國的目標邁進。據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消息,就在7月中旬,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正式從上海出發,執行北極科學考察任務。
  • 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馬六甲海峽大家都知道吧,它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所屬的蘇門答臘島之間,對於亞洲地區的相關國家來說,馬六甲海峽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航道,因為在貿易運輸中它是一個必經之路。以上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是一旦被封鎖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4000億美元花得值!中俄開通生命線,不再害怕馬六甲海峽被封鎖。
  • 美國將在阿拉斯加增派150架五代機,隨時可封鎖白令海峽,搶奪北極航線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5日報導,美阿拉斯加州參議員丹∙沙利文表示,美國將在該州的北極地區部署150架第五代戰鬥機。他還透露,阿拉斯加將擴建位於北極圈內的加諾姆港,最終使其成為美國在北極的第一個深水港,意在向俄羅斯和中國等大國「發出信號」,告訴他們美國準備在北極「保衛自己的利益。」
  • 穿越「冰上絲綢之路」,山東省港口集團北極航線今年成功首航
    穿越北極,歷時近1月,天禧輪抵達青島港西聯公司南港區碼頭開始接卸作業。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趙波攝繞過馬六甲海峽、避開印度洋,穿越冰層覆蓋的北極,9月17日,滿載近3萬噸紙漿的天禧輪從芬蘭歷時近一個月順利抵達青島港。這是山東港口集團今年迎來的首個穿越有「冰上絲綢之路」之稱的北極航線航次,至此山東港口徹底打通了東亞經北冰洋連接歐盟的藍色經濟通道。
  • 500年前,歐洲人徵服北極的理由竟是要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捷徑?
    北極,地球的最北點,這裡除了巨大的冰山,就是皚皚的白雪世界,這裡有著世界上最低點的溫度,也保存著世界上最遠古的冰山和積雪。500年來,人類為了徵服這片神秘的未知世界,付出過慘痛的的生命代價,而當時人類徵服北極的唯一理由只是要開闢一條從歐洲通往中國的新航道。
  • 雪龍號破冰船首次穿越北冰洋 開闢北極新航線
    《冰島報告》18日稱,「雪龍」號歷時6周、航行1.7萬海裡,首次完成北冰洋穿越航程,新航線的開闢有望大大縮短中國到歐洲的海運距離。路透社18日稱,此次航行充分表明中國開拓更便捷商業航線的能力和意願。  冰島時間18日11時-16時,中國「雪龍」號破冰船向冰島民眾免費開放。
  • 多國加入北極航道油氣博弈 俄專家明確抵制中國
    亞歐貿易期待新航線  北極地區另一開發焦點是逐漸融冰條件下的新航線開發,中國作為近北極國家,無疑將大大受益於此條線路,具有極強的商業現實意義。  所謂的北極航道由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東北航道」(又稱北方航道)構成。
  • 港媒:中國目光投向北極航線 「冰上絲路」正成形
    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導港媒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經5年,人們對北極地區以前難以進入的部分的探索了解並不多。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對北極的探索和開發的確取得了一些進展,實際上還使一些海上航線變得可操作,這可能是取得進展的又一指標。
  • 北極航線開闢,俄羅斯會不會成為北極航線上的最大贏家?
    北極航線是來往於歐洲和亞洲或者北美洲之間的一條航線,它是經過北極的最近的一條航線,在海運上,它是指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的「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由於靠近北極外圍,所以被稱為北極航線。北極航線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對來往於美洲和亞洲的飛機飛行;第二,則是對沿航線的各個國家的輪船運輸。
  • 美國專家:美國應當在北極遏制中國,封鎖白令海峽掐斷北冰洋進出通道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10日報導,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CRA國際諮詢公司總裁克魯爾認為,在北極遏制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他提出其中一項措施是控制白令海峽,掌握北太平洋進出北極的通道。
  • 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不止為打通北極航線,還為航母
    下水了俄羅斯堅持發展核動力破冰船技術,主要原因還是為了開闢北極航線,這讓某些人感到意外,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北極的永久冰區正在縮小,也許在未來北極地區在夏天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通航條件,讓大型船舶不需要破冰船的幫助就可以通過
  • 溝通四大洋三大洲,淺析北極航道的開發對世界的重要意義
    世界經濟重心和經濟中心都在北大西洋兩岸,隨著亞洲地區特別是東亞經濟的迅猛發展,世界經濟重心正在往北太平洋兩岸轉移。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區到東亞以紐約到上海的海上航線為例,當前最近通道是走巴拿馬運河-北太平洋航線,航程約為2.4萬千米,如果走北冰洋航線(巴芬灣-波弗特海-白令海峽),這一航程為1.6萬千米,縮短8000千米,可以節省三分之一的時間和燃料。可以看出,無論是歐洲地區還是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區與東亞的運輸往來,走北冰洋航道都是最近的海運通道,而且對於大宗貨物的運輸效率也是所有運輸通道中最高的。
  • 北極航道的突破,對物流和全球貿易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編者按:北極航線是指穿過北冰洋區域,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線,主要包括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北極氣溫上升、冰層融化,這使得北極航線開通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北極航線在大大縮短航程和運輸時間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而且,處極地海域的北極航道在總體安全性方面也更具優勢。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這意味著北極航道將成為連通北美東部和亞洲之間的最短線路,同時也將是跨越大西洋與太平洋的海上捷徑,甚至還可能成為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的替代航線。北極資源的開發及北極航道的開通,將給環北極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世界航運體系帶來深刻變革,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也將產生巨大影響。
  • 中國否認對北極有戰略意圖 一切指向科考及商業
    日本《產經新聞》在其1月28日的一篇報導中指責稱,「中國貪婪的目光絲毫沒有離開過北極這片肥肉」,借科學考察為名在北極地區進行地質勘探,企圖掠奪豐富的油氣資源,並通過投資北歐國家構建北極戰略據點,控制未來冰川融化後的亞歐北極航線主導權。
  • 打通空中新通道 東航首班直飛西安到布達佩斯航線開通
    該航線的開通將為中國和匈牙利兩國經貿往來、人員交流和旅遊產業創造新的機遇,極大地助推「一帶一路」倡議。西安—布達佩斯國際往返航線的開通,進一步加密了西安飛往歐洲的航線,航班每周一、周四飛兩班,和捷克布拉格航線組合成雙點進出東西歐的精品航線,通過空中橋梁,將古老的絲綢之路起點與東歐著名古城打通互聯,將極大地推動兩地的人員往來和經濟交流,促進兩地文明互鑑、文化互通。
  • 北極融冰開闢歐亞新航線,中國已經準備加入
    北極冰融化開闢了一條從歐洲到東亞的新航線,近來,一艘丹麥船隻成功地完成了穿越俄羅斯北極的試航。北極航道一旦開通將大大縮短航程,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一艘懸掛丹麥國旗的貨船成功地穿越了俄羅斯的北極地區,這是一次試航,表明融化的海冰可能會開闢一條從歐洲到東亞的新貿易路線。全球最大航運集團馬士基集團的首席技術官表示,這是馬士基號開展的一次性試驗。這艘載有一艘冷凍魚的船於8月22日離開俄羅斯的太平洋港口城市海地,抵達聖彼得堡。
  • 英媒:氣候變暖群雄逐鹿北極 中國亮牌「入局」
    北極航道的商業價值、常態化運營之類字眼越來越多進入人們視線,夏季穿行北極航道的船隻也越來越多。北極航道包括東北航道、西北航道和中央航道。全球變暖使北極航道有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運輸幹線。理論上,這條航線可以打通貫穿歐亞大陸和北美的航道,成為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之外又一條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縮短航程、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