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歐洲人徵服北極的理由竟是要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捷徑?

2020-12-04 科技界新鮮事

北極,地球的最北點,這裡除了巨大的冰山,就是皚皚的白雪世界,這裡有著世界上最低點的溫度,也保存著世界上最遠古的冰山和積雪。500年來,人類為了徵服這片神秘的未知世界,付出過慘痛的的生命代價,而當時人類徵服北極的唯一理由只是要開闢一條從歐洲通往中國的新航道。

1527年,一個叫託尼的英國商人向英國國王提出建議,通過北極點去尋找一條更為捷徑的通往中國之路。200年後,同樣的理由,英國人開始再次嘗試,尤其在《北極航行編年史》出版之後,尤如藏寶圖現身,歐洲各國爭相派出船隊,沿著《北極航行編年史》記載的含糊不清的航道和線路,開始了一場激烈的極地競爭比賽,爭當穿越北極第一人,從此拉開了有組織規模化的向北極挺進的序幕。

英國人首當其衝,憑藉著當時最強大的海軍部隊,接連派出強大的海軍部隊,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北極探險活動,但是,1845年發生的富蘭克林全軍覆沒的慘劇徹底擊潰了英國徵服北極的信念,從此一蹶不振,北極西北航道的探險陷入了一個停擺的境地。

西北航線的失利讓人們的目光開始聚集到了東北航線的探險中,1878年7月18日,芬蘭人阿道夫·伊雷克組織了一支由瑞典、俄國、丹麥、義大利和挪威等五國海軍軍官、科學家、醫生、工程技術人員和水手組成的國際探險隊,一行30多人,率領4艘艦艇,又一次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北極東北航線探險之旅。9月初,他們的船隊順利進入楚科奇海,眼看勝利在望之時,不料一股巨大的寒流冰封了周邊的一切,把他們的船隻牢牢地凍結在了楚科奇海冰面,動彈不得,好在船隊所帶給養充足,人員和船隻沒有受到更大的損失,在極地嚴寒中苦待了10個月後,終於等來了一股強勁的南風,吹開了圍困船隻的浮冰,為他們吹出一條通往勝利之路,1879年7月20日,他們終於繞過了亞洲大陸的東北角,進入了白令海峽,從歐洲經北極到中國的東北航道由此開通。

東北線航道的貫通,再次激起了人們對北極西北航線探險的熱情。一個挪威人出現了,面對英國人失敗的經歷,挪威人阿蒙森吹響了必勝的號角。1897年,他先以大副身份加入比利時船隊遠赴南極,並在南極度過了整個冬季。1903年6月16日,在寒冷的挪威的海港,阿蒙森和6個志同道合的夥伴悄悄地離開奧斯陸碼頭,駛向茫茫大海,正始開啟北極徵程之旅;8月20日進入拉卡斯特海峽,兩天後登上了富蘭克林當年被困後全軍覆沒的小島。相比富蘭克林,阿蒙森的運氣要好得多,在這裡,他們不僅獵到了馴鹿,而且還交了好多愛斯基摩朋友。在這個漫長的冬季,他們研究了多條穿越北冰洋線路方案。1905年8月26日,他們駕駛著「格加」號小船,終於成功穿越了加拿大北極地區冰山林立、島嶼密布的迷宮,進入了廣闊的波弗特海域,在這裡,他們遇到了來自美國捕鯨的美國舊金山的捕鯨船隊,兩船的相遇,人們都興奮的相互致意,人們奮鬥了幾個世紀的目標終於在這個時刻變為現實,從歐洲到亞洲的西北新航線終於被打通。

從英國人託尼1527年提出建議,到1905年北極西北航線走通,整整378年時間,幾代歐洲人魂牽夢繞的,兩條跨越北極通往中國的新航線終於貫通,人類從此在北極邁出了嶄新步伐。

【歡迎大家發出您的認識,歡迎大家評論】

【如果您對本文還算滿意,請您點讚或轉發,謝謝鼓勵和支持】

【關注我們,獲取您關心的訊息】

相關焦點

  • 改變中的世界盡頭——北極故事(3)
    愛斯基摩人是最先遷入的居民,他們在與西方人接觸之前,有幾千年與外界基本隔絕的歷史。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佔領了小亞細亞、巴爾幹和克裡米亞地區,控制了西歐通往東方的商業旅行道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過往商品徵收苛捐雜稅,這讓當時運抵歐洲的商品價格猛漲,提高了8~10倍。傳統貿易通道受阻後,西方人開始尋找新的道路。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 為尋找中國而發現的北極島嶼
    斯瓦巴德和中國還有一段緣分。斯瓦巴德群島總督魯德告訴記者,17世紀時荷蘭人巴倫支正是為了尋找遙遠富庶的中國才率船隊航行到此,首次發現了這個無人居住的群島,取名斯瓦巴德,意為「寒冷的海岸」。看來斯瓦巴德名副其實,來時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已是鮮花盛開,而這裡氣溫未超過零下2攝氏度。魯德總督說我們趕上了太陽高照的好天氣,不過記者上午在室外行走不過一兩分鐘,已覺得冷風刺骨。
  • 北極有企鵝嗎? !
    今天,我要跟你談一個嚴肅的問題——北極有企鵝嗎?別笑,你沒有聽錯,這真的是一個嚴肅的問題。直到500年前,一切都改變了。500年前,大航海時代開啟,歐洲各地的探險家紛紛跨越大西洋、探尋新世界,這極大地開拓了歐洲國家人們的視野,也擴展了他們的野心,他們將貪婪的雙手伸向了世界的各個角落。可以想像,當飢腸轆轆的水手們航行到紐芬蘭外海群島,發現這座平坦的島嶼上到處都是不會飛的海鳥時,一定興奮極了。
  • 與創投界大咖一起徵服北極!
    這是你尋找志同道合者的絕佳機會。我們的遠徵隊集結了當今中國最有激情、夢想、活力的創業者和最有伯樂眼光的投資家。15天創投夥伴親密相伴的私密行程,小範圍的純粹:放得開、得的到!在北極絢爛的極光之下,我們胸膛熊熊燃燒的烈火定將燃亮北極的天空。北極——尋找人生終極意義的朝聖之地
  • 他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35年前,8人49條狗用最原始方式徵服北極
    時間的輪盤撥回到35年前的3月份,這支科考探險隊伍正式開始向北極地區進發了。一架飛機掠過蔚藍的天空,悄悄地降落在北極圈外。負責帶隊的斯蒂格帶領著一行人等下了飛機,周圍的世界潔白而又耀眼,連綿不絕的冰山雪原,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華,等待他們的就是充滿變數的北極之旅。
  • 徵服北極黃金水道 探秘中企船隊開拓「冰上絲綢之路」的九九八十一難
    看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運)總經理韓國敏和同事們都非常興奮。2013年,中遠海運「永盛」輪首航北極東北航道,成為第一艘通過北冰洋抵達歐洲的中國商船。2月9日,中遠海運北極航線客戶推介會在日本舉辦,開啟了「冰上絲綢之路」新合作。
  • 《徵服北極》:科幻電影史中的那座「神廟」
    從劇中我們得知,原來神廟是在未來世界的北極。「神廟」也是勾起我們對這部電視劇好奇心的一個重要的科幻梗。而翻看過往的科幻歷史,我們發現,1912年梅裡愛的《徵服北極》不正是他鏡頭下的「神廟」。》(1912)《徵服北極》是梅裡愛在他電影事業的末期的著名影片,是梅裡愛電影事業最後輝煌的代表。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吳廣鋒站在船頭,眼前的海洋一望無垠,這是他首次踏上北極航道,同時也是自2013年首次開闢北極東北航線商用航道以來,中遠海特第三次北極航行。  北極東北航道是中國聯通歐洲、亞洲的最短海上路徑,在貿易、能源、資源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航道突出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使其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就在此刻,我們極之美探險隊經過重重冒險,終於順利抵達北極點,圓了我們徵服世界之巔的夢!為了和廣大網友分享這一刻,今天下午剛返回朗伊爾的酒店,我就趕緊迫不及待的來更新了。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次並不是徒步到北極點。
  • 要飛出太陽系,並非一定要掌握可控核聚變,其實我們還有一條捷徑
    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探測器飛了那麼久,其實連太陽系半徑零頭的零頭都沒有飛到,而它要飛出太陽系,還需要上萬年的時間。所以如果要問人類為什麼無法跨越星際,那麼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人類無法徵服宇宙中的距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一般都會認為這是因為人類缺少強大的能量來源,從而無法為飛行器提供足夠的動力,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特別期待可控核聚變技術的成功,因為這種技術可以給我們帶幾乎無限的能量。
  • 帕運冠軍侯斌踏上北極點 單腳徵服北極
    臺海網8月23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駱餘民)北極時間8月4日18時35分,帕運會冠軍、廈門的侯斌(圖)乘坐破冰船抵達北極點。侯斌成功地徵服了北極。昨日,從北極歸來的侯斌接受了導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的北極歷險經過。帕運會冠軍侯斌成功地徵服了北極,踩在北極點上。昨日,徵服北極歸來的帕運會冠軍接受了導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的北極歷險經過。 在7月31日傍晚,侯斌搭乘北極破冰船「50年勝利號」從俄羅斯著名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出發,向北極進發,探險北極。
  • 這裡有一條更加舒適的「申請捷徑"要了解一下嗎?
    但是,在目前的藝術留學局勢之中,是否還存在諸如皇藝,倫藝,Parsons,SVA等等名校以外,同樣教學資源優秀,企業資源豐富的小眾名校,可以供大家另闢蹊徑,尋找到一條更加舒適的申請捷徑。
  • 北極竟然也有過「企鵝」?200年前因為人類而消失
    在500多年前,來自歐洲的航海家們在抵達北極後,在附近的一些島嶼上發現了一種看起來與企鵝很像的生物,當然,那個時候的人類還沒有發現南極大陸,所以也根本就不知道企鵝這種生物的存在。如今,人們都將這種曾經生活在北極上,與企鵝有著許多相似之處的動物,稱作「大海雀」,它們為水生的海鳥,翅膀可以在水下遊泳,而且它們幾乎常年都生活在海上,除非繁殖的時候需要到陸地上去產蛋孵蛋。
  • 世界上最大的蛇500米在紅海被捕獲 竟是真的?
    【科技訊】10月26日消息,世界上最大的蛇500米在紅海被捕獲,竟是真的?世界上真的有身長500米的巨蟒嗎?在我們人類的認知中是絕對沒有的,但就在近日有村民在紅海發現了驚天巨蟒,併合力將其壓獲,據了解,專家收到消息的時候都被嚇到了,這會是真的嗎?
  • 通往未來的金橋——中國夢的歐洲之行與世界之旅
    原標題:通往未來的金橋 今年3月22日至4月1日,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在11天時間裡出席84場活動,會見9國元首和政府首腦,發表4篇署名文章和6次公開演講,籤署5份聯合聲明和1份長期規劃,中國同歐洲四國籤署110多項協議,合作金額700多億美元。
  • 走一條通往天堂的路
    通往天國的路崎嶇窄又陡多少人看了看多少人瞅了瞅有人走了一半有人走了個頭還有人走了十分之九由於失去了信他們才把主丟到底還是倒在了天國的城門口可嘆小信的人哪你白信又妄求到底還是死在了罪孽的深溝溝叫主愁悠悠哦叫主愁悠悠通往天國的路看著是不好走主說你莫要看主說你莫要愁你說是不好走主說是也好走
  • 穿越「冰上絲綢之路」,山東省港口集團北極航線今年成功首航
    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說,北極東北航道商業潛力巨大,近年來,北極冰雪融化加速,北極航道有望成為21世紀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該航道比傳統航道路程縮短30%,運輸成本降低40%。以前東亞連接歐洲的傳統海運航線要走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和紅海,現在如果海運走北極東北航道,比走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道要節省約9天航程(四分之一航程)、300噸燃油,經濟價值、環保價值較大。「相比傳統海運航線,北極航線航程短,海運成本低,常態化運營能提升北方港口特別是山東港口的區位優勢。」
  • 在深圳,讓人幸福的40個理由
    相對於40年前,回家的花費時間越來越少,感覺家的距離更近了更方便了吶!> 深圳的機場 深圳人要想出國也太輕鬆便捷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世界百強機場之一、國際樞紐機場、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中國四大航空貨運中心及快件集散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