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2020-12-05 萬象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21歲,阿蒙森上船,成為實習水手,開始了他精彩絕倫的探險人生。

(兒時的阿蒙森)

1897年(25歲),阿蒙森加入比利時號南極探險隊,擔任大副。這是第一支冬季前往南極探險的隊伍。結果探險隊被浮冰阻擋,在寒冷和飢餓中度過了一整個冬季後,被迫折返。雖然探險活動很不順利,但阿蒙森從船醫那裡學到了補充維生素C的方法——吃生肉!

阿蒙森最關注的還是北極。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人們在不斷探索從歐洲到東方的航線。而通過北冰洋的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是理論上的最近航線,各國探險家都在努力嘗試。1879年,芬蘭人伊雷克打通了從西起冰島,東至白令海峽的東北航線,而西北航線仍待開發。

1903年(31歲),阿蒙森乘坐小船從大西洋出發,開始探索從格陵蘭島到阿拉斯加的西北航線。出發不久,北冰洋就進入了冬季,面對嚴寒和浮冰,阿蒙森無法前進,只好被迫在海上過冬。等到了第二年夏天,由於氣溫偏低,冰塊沒有融化,考察船無法行動。阿蒙森只好在這裡又過了一個冬天,

1905年(33歲),第三年夏天,浮冰終於解凍,考察船繼續向西航行。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氣溫下降,海面的浮冰不斷增多,阿蒙森無可奈何地又度過第三個冬天。

1906年(34歲),第四年夏天到來,阿蒙森終於抵達阿拉斯加,成為了第一個乘船通過整個西北水道的探險家。

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共稱為北極航道。如今,全球日益變暖,北極航道的商業性價值日益凸顯。

(阿蒙森塑像)

徵服北極點是阿蒙森下一個夢想。然而,1909年(37歲)美國人皮裡宣布徵服北極,而同一年,英國人沙克爾頓,到達離南極點只有156公裡的地方,鎩羽而歸。這種情況下,使得北極之旅很難再募集到資金,阿蒙森於是將目標改為徵服南極點。

1910年(38歲),阿蒙森乘坐「前進號」,開始向南極進發。而他的競爭者,來自英國的探險家斯科特,已經出發5個月了。

(阿蒙森和斯科特)

1911年(39歲),阿蒙森探險隊來到了南極,建立了大本營。阿蒙森極地探險經驗豐富,他斷定愛斯基摩犬是南極最好的運輸工具,它可以抵抗南極的寒冷,也可以充當食物。

10月19日,在經過細心準備和選擇路線後,阿蒙森開始向南極點進發。一路上,阿蒙森帶領探險隊,每前進一個緯度,便設置一個小倉庫,儲備一定食品和燃料。每隔8千米,在雪原上插一個標杆當路標。

由於準備充分 ,並且天公作美,阿蒙森探險隊僅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於1911年12月14日到達南極點,升起了挪威國旗。而早出發5個月的斯科特,在33天後,才到達南極點。

(阿蒙森和他的愛斯基摩犬)

阿蒙森探險隊順利返回,而黯然神傷的競爭對手斯科特則遭遇不測,死在了返回途中。3月7日,在澳洲,阿蒙森向世界宣布,他們是第一個到達南極的探險隊。

1918年(46歲),在徵服南極後,阿蒙森又開始嘗試探索北極。他計劃沿著西伯利亞海岸航行,期望被凍住後,被浮冰帶到更遠的北部,甚至北極點。然而浮冰的方向並不如願,阿蒙森還遭到北極熊的攻擊,手臂骨折。船被困住,阿蒙森只能乘坐狗拉雪橇在周圍活動。

被困了三個冬天后,阿蒙森的船隊才脫困。1921年(49歲),船隊回到美國西雅圖進行維修。這次在航海探索失敗後,阿蒙森決定空中探索北極。

(因紐特人打扮的阿蒙森)

1923年(51歲),阿蒙森飛越北極的嘗試因飛機損壞而失敗。1925年(53歲),阿蒙森在美國各地巡迴演講,籌集資金,再次出發。

探險隊駕駛兩艘飛行艇N-24和N-25,向北航行,最北抵達87°44′。兩艘飛艇被迫著陸,N-24已經損壞。

為了讓N-25重新起飛,探險隊花了三個多星期,每天只吃400克口糧,剷除了600噸冰,清理出一條冰上飛機跑道。當所有人都以為阿蒙森已經遇險的時候,他乘坐N-25勝利歸來。

(北極地圖)

1926年(54歲),阿蒙森探險隊乘坐「諾格」飛艇再次起飛。這次飛行十分順利,阿蒙森成功了飛越了北極點,在阿拉斯加成功著陸。這是人類首次穿越北極的飛行。

其實,之前幾個宣稱到達北極點的探險家,並沒有充分的證據。阿蒙森是第一個確切到達北極點的人!

阿蒙森是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第一個飛越北極點的探險家,是同時到達地球兩極的第一人。

(阿蒙森的肖像)

1928年,阿蒙森的隊友乘坐「義大利」號飛艇前往北極點考察,返航時飛艇失事,被困在冰上。阿蒙森得知消息後,於6月18日乘坐飛機前往救援。6月20日,人們收到飛機的最後一條信息,就再無音訊。

之後,「義大利」號飛艇被另外一隻搜救隊發現獲救,而阿蒙森永遠消失在曾被自己徵服的北極!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716篇作品,營員「慕和」的第51篇作品)

相關焦點

  • 《徵服北極》:科幻電影史中的那座「神廟」
    最近熱播的國產古裝科幻網劇《慶餘年》中,慶帝和陳萍萍等人都想從北齊肖恩嘴裡得知「神廟」裡隱藏的秘密。劇中,肖恩道出神廟所在之地,那就是北齊之北的北極之地。從劇中我們得知,原來神廟是在未來世界的北極。「神廟」也是勾起我們對這部電視劇好奇心的一個重要的科幻梗。
  • 南極為何為沒有和北極一樣成為各國爭奪的領地?
    文/王凱迪繼俄羅斯宣布在北極地區深海插入俄羅斯國旗之後,加拿大與美國也相繼在靠近北極的領土地區增加軍事存在。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日漸成為各國爭奪的新疆界。那麼,為什麼資源豐富的南極地區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北極國家為什麼要聲索南極領土?
    這其中,不乏挪威、俄羅斯等北極國家的身影。那麼北極國家為什麼要聲索南極領土?南極領土到底屬於誰?如今,位於南極點的科考站就叫做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紀念這兩位偉大的探險家。,在北極和南極地區都非常活躍。
  • 斯科特先於阿蒙森出發,為何斯科特落後一個月到南極點|百家故事
    是一位極地探險家,被英國人稱為20世紀初探險時代的偉大英雄。1901年第一次前往南極洲的羅斯海探險,發現了島嶼,斯科特把它命名為愛德華七世半島。1904年風光的回到英國後,一下就成為舉世矚目的大英雄,戀人凱斯琳·布魯斯結婚後,還生下一個兒子,收穫了家庭的斯科特,並沒有停止探險的腳步,內心一直渴望再次踏上南極,徵服極點。
  • 北極,一個對我們來說親近又遙遠的地方
    北極,我們一直在探索,幾百年過去了,我們對於他的認識確沒有很大的增漲,這個神秘又遙遠的地區,也許是地球上僅存的幾個沒有大規模入駐的地區。圖片來源:高品圖像約翰雷博士,蘇格蘭醫生及探險家。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富蘭克林於1818年首次進入北極地區, 1819年至1822年間,他帶領20人在加拿大西北地區沿科珀曼河進行陸上探險,結果有11人中途喪生,當中大多數死於飢餓。圖片來源:高品圖像麥克林託克,愛爾蘭海軍軍官、探險家,他參加了約翰富蘭克林北極探險的搜尋工作。1884他從皇家海軍退役,軍銜為海軍上將。
  • 500年前,歐洲人徵服北極的理由竟是要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捷徑?
    北極,地球的最北點,這裡除了巨大的冰山,就是皚皚的白雪世界,這裡有著世界上最低點的溫度,也保存著世界上最遠古的冰山和積雪。500年來,人類為了徵服這片神秘的未知世界,付出過慘痛的的生命代價,而當時人類徵服北極的唯一理由只是要開闢一條從歐洲通往中國的新航道。
  • 他首次登上南極點,從此人類徵服南北兩極
    羅德·阿蒙森(1872—1928),挪威人,著名極地探險家,世界上第一位徵服 南極點的人。阿蒙森第一次參加極地探險是在1897年至1899年作為比利時探險船隊的大副,跟隨比利時人阿瑞恩·德·格萊茨率領下的「比利卡號」出徵南極。1903年到1906年,他親自駕駛「讓拉號」進入北極區域,創下單艘船隻橫穿西北航道的世界紀錄。
  • 南極冒險(上),人類首次挑戰登陸南極點
    而在俄國人之後,美國人、法國人、英國人也都相繼走到了南極海岸線附近,但都沒能成功登陸。1899年,挪威探險家博爾赫-格列文克再度探訪南極海岸,最終在被浮冰困住的情況下,他與他的探險隊掙扎地爬上了羅斯海入海口的陸地,成為了事實上登陸南極的第一人。
  • 100年前就被「瓜分」的南極,如今中國還有機會嗎?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無數的探險家開始尋找這塊地球盡頭的陸地,並刺激了一大批以此為題的探險和奇幻小說。▲1570年,亞伯拉罕·奧特柳斯繪製的地圖顯示了南極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假想連接。18世紀下半葉,大航海時代最後一個偉大的傳奇——庫克船長受英國皇家學會委託,尋找傳說中「南方大陸」。
  • 英探險家將徒步徵服北極「最遙遠地點」(圖)
    挑戰「難以抵達之極」  新快報綜合報導 現年46歲的英國伯克夏郡探險家傑姆·麥克尼爾目前正在北極南部600英裡處的挪威斯瓦爾巴德營地進行訓練,他計劃在明年2月徒步探險北極「最遙遠地點」——「難以抵達之極」。這是一項從未有人成功實現過的破紀錄挑戰。
  • 108年前「偉大的悲劇」,人類首次徵服南極點的悲愴故事
    徵服「世界的盡頭」南極點,到底有多危險?其難度和危險性,僅次於登陸月球。南極大陸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裡,它矗立在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最寒冷、最荒涼、最乾旱、最孤立的大陸,除了少數科考人員季節性地工作逗留外,沒有任何常住居民。
  • 108年前「偉大的悲劇」,人類首次徵服南極點的悲愴故事
    徵服「世界的盡頭」南極點,到底有多危險?其難度和危險性,僅次於登陸月球。南極大陸面積約1400萬平方公裡,它矗立在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最寒冷、最荒涼、最乾旱、最孤立的大陸,除了少數科考人員季節性地工作逗留外,沒有任何常住居民。整個大陸周圍被一片白茫茫的冰川與海洋包圍,年平均氣溫零下25℃,內陸平均氣溫零下52℃左右,歷史上測量到的最低氣溫曾達零下89.2℃。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1831年6月,著名的英國探險家約翰·羅斯和詹姆斯·羅斯發現了北磁極。1878年,芬蘭籍瑞典海軍上尉路易斯·潘朗德爾率領的國際性探險隊,首次打通了自然條件較好的東北航線。但是西北航線依然是一個禁區。英國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的遭遇就像一個警示符,令人望而卻步。
  • 美國建立在南極點的科考站,為什麼以挪威人和英國人的名字命名?
    除了油田、礦產和佔地球72%的淡水資源外,南極大陸對於天文、材料和生物研究領域還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天然實驗室。南極大陸上,最為特殊的位置當屬南極點了,在南極點上,沒有東、西、南之分,無論朝哪個方向,都指向&34;;這裡有半年全是白天,半年全是黑夜。
  • 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一說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光是提起這兩個詞,仿佛都能感受到一陣涼爽,就像想到梅子能止渴,想到南北極也能降溫。西伯利亞勒拿河下遊以東和格陵蘭北部,這兩個地方同時被稱為「世界寒極」,可以製造出高達19米的冰山。
  • 探索北極的門戶斯瓦爾巴群島:致想像的盡頭
    這裡是人類向北推進的最後一個定居地,也是探險家探索北極的門戶。朗伊爾城位於北緯78度,距離北極點僅1300公裡,是施瓦爾巴群島中最大的島嶼——斯匹次卑爾根的首府。城市坐落在冰川侵蝕的山谷中,以一位1906年到來的美國木材商人朗伊爾命名。每年4月,陽光重回極地,皚皚的冰原慢慢變成另一副模樣。
  • 地球的南極和北極,10個巨大差別,很少有人知道
    其他研究表明,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整個北極地區在夏季可能會變得無冰。另一方面,南極地區或南極沒有顯示出相同的常規融化周期,因為其冰架在整個十二個月內具有幾乎相同的大小和形狀。最近的研究還表明,南極地區也正在融化,不是因為自然過程,而是因為全球變暖的影響。專家說,如果來自南極的所有冰在一天內融化,海洋將升高60米。
  • 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新書發布,探險家Andrew分享極地故事!
    ·北極 世界盡頭的相遇》新書問世數十個南北極親歷者的極地故事南極·北極——我們的人生兩極相遇在世界盡頭《南極·北極 在世界盡頭相遇》緣起自各領域精英進行的一次充滿人文關懷的考察活動,從極地的動物、植物、地理、氣象和歷史知識等大眾最關心的角度描繪了他們眼中的極地方。
  • 400年前 捕鯨人就在北極建立了捕鯨站
    他們留下了大量保命木屋和越冬所、石坑、建築材料、生活資料,甚至是被埋於冰雪下的帳篷和沉船。比如,收錄在《南極歷史遺址及古蹟名錄》的第80號遺址,羅爾德 · 阿蒙森率領的探險隊於1911年12月14日在南緯90°搭建的帳篷。這支探險隊代表人類首次造訪南極點,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但現在,帳篷早被埋在南極點附近的冰雪之下。這是歷史遺址和古蹟名錄中收入的唯一的非物質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