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為何為沒有和北極一樣成為各國爭奪的領地?

2021-01-09 歷史研習社

文/王凱迪

繼俄羅斯宣布在北極地區深海插入俄羅斯國旗之後,加拿大與美國也相繼在靠近北極的領土地區增加軍事存在。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北極日漸成為各國爭奪的新疆界。那麼,為什麼資源豐富的南極地區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發現南極

自庫克船長在1775年環繞南極航行之後,南極海域存在著大量海豹的報告極大地刺激了英國和美洲的海豹捕獵者。19世紀的南極成為了南極海豹的墳墓,南極漁業資源率先成為被掠奪的對象。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40年代之間,來自英國、丹麥、挪威等國著名的探險家斯科特(Scott)、沙克爾頓(Shackleton)、阿蒙森(Amundsen)、莫森(Mawson)和伯德(Byrd)等在幾乎沒有任何官方資助,缺乏裝備和訓練的情況下,不畏艱險踏上南極這塊冰冷的土地,並深入其內地。在他們之中,斯科特和阿蒙森到達了南極點。這種探險活動的結果自然讓這些探險家所屬的國家對南極提出了領土要求,但是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圖/南極點上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和平開發

二戰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曾經對南極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坊間傳言希特勒在南極建立了最後的雅利安基地)。這場調查之後,西方國家並沒有對南極利益進行瓜分。反而在1957年7月1日至1958年12月31日的國際地球物理年(IGY)開始了對南極的和平開發與研究的計劃。在國際地球物理年期間,由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國、日本、紐西蘭、南非、美國、英國和蘇聯12個國家主導,科學家們在南極的近60多個考察站進行科學研究。

圖/傳說中的納粹雅利安南極基地

作為這場活動的延續,國際科學聯合理事會(ICSU)於1958年成立了南極研究特別委員會(後改稱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由後者負責協調南極的科學活動,並制定有關南極範圍的科學規劃。次年,參加研究活動的大國共同締結《南極條約》,承認南極洲永遠繼續專用於和平目的和不成為國際糾紛的場所或對象,從而確立了南極地區的公共地位。

圖/南極各國科考站

《南極條約》的締結使得各個國家對南極的領土競爭轉化為科技層面上的良性競爭,從而使南極暫且免於今日北極所遭遇的尷尬境地。

參考文獻:

1. 鄒克淵著,南極礦物資源與國際法,現代出版社,1997年

相關焦點

  • 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金一南:兩極地區將成為新爭奪點
    其實,空降並非是一個新出現的作戰訓練科目,那麼,為何此前沒有國家能夠在北極地區實現高空傘降的突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冰蓋加速融化,其自然資源、航道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對北極的爭奪,逐漸成為地緣政治競爭中的一個熱點。比如早在幾年前,美國的核潛艇就曾多次航行在北極海域,對俄羅斯形成軍事壓迫。而且從地理位置來看,美俄之間最近的空中航線就從北極上空穿過,所以,俄羅斯出於維護自身安全的考慮,北極地區是它必須把控住的一道重要關口。
  • 為何各國爭開發北極而對對南極比較淡定?是否在北極發現了什麼?
    為何各國掙著北極開發卻對南極相對淡定?是否可能在北極發現了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題中的「北極」改為「北極地區」更為妥當,因為從純粹的地理角度來分析,北極指的是地球自轉軸的北端,即北緯90°的那一個點,很顯然相對於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公裡而言這一個「點」除了地理意義之外,是沒有其他任何意義的。
  • 金一南點評俄羅斯北極跳傘,澳大利亞南極耍賴
    其實,空降並非是一個新出現的作戰訓練科目,那麼,為何此前沒有國家能夠在北極地區實現高空傘降的突破?金一南:人類跳傘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高度。比如我們平常乘坐飛機,飛行高度通常在8000米到12000米,艙外溫度一般在零下40度到零下50度,而且,艙外空氣非常稀薄。
  • 南極和北極一樣冷嗎? 南極和北極的區別
    南極和北極一樣冷嗎? 南極和北極的區別時間:2016-04-23 12:17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極和北極一樣冷嗎? 南極和北極的區別 原標題:南極和北極一樣冷嗎? 南極和北極的區別 在很多人看來,南極、北極的畫面都是冰天雪地,寒風呼嘯,天寒地凍。
  • 為什麼南極和北極沒有地震
    地震是地球上常見的自然災害之一,全世界一年發生的地震約為500萬次,其中人能感覺到的約5萬次,令人不解的是,世界各國的儀器至今從未測到過南極和北極發生地震美國的一些地質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初步找到了南極和北極沒有地震的原因,從地震的形成原理來看,地震是由於地球內部存在巨大的能量,產生巨大的作用力,這些力時刻推動著地殼巖石發生變動,當巖石不能承受強大的作用力時
  • 北極的機遇:這個不毛之地,對各國究竟有哪些戰略意義?
    發展到現在,各國開始有意識地在兩極地區開始了領土利益的爭奪,兩極地區儼然成了大國的新寵。我們本篇文章要談的話題,就是兩極中的北極,為何北極這塊不毛之地會得到世界各大強國的垂青,他們究竟對這些大國們存在著哪些戰略意義呢?
  • 北極國家為什麼要聲索南極領土?
    這其中,不乏挪威、俄羅斯等北極國家的身影。那麼北極國家為什麼要聲索南極領土?南極領土到底屬於誰?一年後,美國船長約翰·戴維斯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登上南極大陸的人。自此以後,對於這片神秘大陸的探索從未停止。1890年,南極洲被蘇格蘭人約翰·喬治·巴塞洛繆正式命名為「Antarctica」,從此,南極洲有了專屬於自己的名字。
  • 為何北極沒有企鵝?動物學家給出答案
    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沒有企鵝,這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再熟悉、簡單不過的常識,不過,這裡面似乎也存在著一些讓人想不明白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地球上南極和北極的氣候環境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冰雪世界,被厚厚的冰殼所覆蓋。那麼,既然北極熊和企鵝都是耐寒的動物,為何它們無法在一起生活?
  • 北極與南極:我們不一樣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享受的人越來越多,去南北極旅遊逐漸成為了熱門和時尚。然而,提前了解南北極自然環境特點,也是文明旅遊者必須要做的功課。有趣的是,北極海域與南極大陸的面積幾乎相同,前者是1310萬平方千米,後者是1362萬平方千米;北極海域的最深深度與南極大陸的最高峰高度也幾乎相同,分別為5419米和5140米。
  • 為何南極沒有北極熊?
    好多人會問我們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為何企鵝不在北極出現?這些我們從來都是認為理所當然的現象,就好像當年瓦特盯著跳起的壺蓋一樣,如果稍微花點心思就會發現,我們周圍的世界這樣的問題太多了。蒸汽機的原理就在那,不多不少!我只是多問了個為什麼。
  • 為什麼北極只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
    大家好,我是小萬君,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卻只有企鵝沒有北極熊。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許多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也有不同的說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北極和南極的氣候同樣酷寒、同為冰天雪地北極為何沒有企鵝呢,?實際上,很久以前,「北極大企鵝」曾在北極生存過,只是現在滅絕了。「北極大企鵝」身高60釐米,頭部棕色,背部羽毛呈黑色,紳士風度翩翩。
  • 地圖看世界;盤點挪威的海外領地
    在民族獨立的大潮下,今天僅剩英國、法國、美國、荷蘭、丹麥、挪威、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十國還擁有海外領土和屬地,或因特殊原因而組成的互屬或合作關係。(世界各國海外領地分布圖。)從以上十國可以看出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等都曾建立世界性的殖民大帝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都曾是英法等國的殖民地,丹麥和挪威都是北歐國家。在一個海洋佔地球表面積70.8%的世界,擁有海外領地具有戰略優勢是不言而喻。挪威的海外領地。
  • 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南極沒有南極熊?
    ,就是同樣都是冰天雪地的環境,為什麼南極有企鵝,北極卻沒有;北極有北極熊,南極卻沒有南極熊呢?這還得從北極熊的來源說起,科學家發現,北極熊和棕熊其實是同一個祖先。大約在15萬年前,北極熊才從棕熊中分化了出來,慢慢適應了在北極的生活。所以北極熊和它們的祖先一樣,都是生活在北半球的,南極對它們來說實在太遠了。而且熊不喜歡熱帶的環境,所以北半球的熊也不可能大老遠跑到南半球去。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
  • 關注|北極冷戰再啟?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
    「這些演習凸顯北極成為關切之地,隨著北極冰蓋消融,這一地區可能成為美俄競爭的新閃點。」美國《星條旗報》如是報導。「美國在北極加強軍備,美俄冷戰變得更『冰』了」,美國《赫芬頓郵報》以此為題稱,美俄等大國爭奪北極地區控制權,為此不惜把自己武裝到牙齒。△各國近年來在北極地區組織的部分軍事演習
  • 南極有北極熊嗎?北極有沒有企鵝?
    南極沒有北極熊動物的地理分布與其進化史密切相關,其實南極沒有熊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北極熊是在別的地方進化出來的,之後又沒有機會跑到南極去,北極熊出現的歷史並不長,和棕熊的親緣關係非常近,可能是在更新世的後期(大約20~50萬年前)從棕熊分化出來的,因為它們的祖先就像絕大多數熊的其他物種一樣是生活在北半球的,所以北極熊進化出來後就在北極生存了下來
  • 為何北極海冰融化南極海冰增多?
    南大洋厚厚的海冰圍困住中國「雪龍號」前行的腳步;而去年8月,一隻年滿16歲的北極熊因海冰驟減、覓食無處,餓死在北冰洋斯瓦爾巴特群島上……  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同是地球的極點地區,為何海冰會呈現出兩張風格迥異的面孔呢?作為幾十年來一直從事極地氣候研究,並多次踏足兩極冰地的資深科學家,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卞林根為讀者一一解開謎團。
  •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只有南極有,知道真相後會沉默
    南極沒有北極熊,北極沒有企鵝這個知識可能每個人都知道南北兩極都是地球最寒冷的地方
  • 南極江湖地圖
    這片冰原大陸從被發現那一天起,就開始被各國覬覦。於是有了所謂的「南極領地」。所謂南極領地,是指部分國家宣布聲稱在南極洲擁有主權的領土,通常將在南極大陸與南緯40度以南的島嶼並稱為南極領地或南方領地。部分國家之間互相承認對方的主張,這些主張在國際社會沒有得到普遍承認。國際法意義上的南極,是《南極條約》籤署國的共管地,凍結任何國家的領土主張。
  • 臭氧層保護35周年|為何南極臭氧空洞在修復,北極卻變差了
    研究指出,如果沒有《蒙特婁議定書》,我們將面臨相當大的困境。到2065年,地球將失去三分之二的臭氧層保護,包括兩極和其他地區。不過這僅僅是推算。左側為在《蒙特婁議定書》作用下,2065年大氣臭氧層的變化,右側反之。顏色由藍到紅代表臭氧含量的多少,按規定220個多布森單位是臭氧層空洞的標準,也就是地球上的深藍色區域為臭氧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