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2020-11-24 中關村在線

  2012年4月12日北京時間23:37,一組吉祥的數字,一個值得我永遠銘記和懷念的時刻。就在此刻,我們極之美探險隊經過重重冒險,終於順利抵達北極點,圓了我們徵服世界之巔的夢!為了和廣大網友分享這一刻,今天下午剛返回朗伊爾的酒店,我就趕緊迫不及待的來更新了。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次並不是徒步到北極點。在Barneo營地收拾完行裝後,我們雄赳赳、氣昂昂的正準備踏上徵途時,嚮導卻告之我們行程有變:因為嚮導個人的一些原因導致不能隨隊了,為了隊員的安全著想,他只能取消徒步去北極的計劃。我聽聞後正感到無比沮喪。此時嚮導話鋒卻一轉說,下午我們將乘直升機到達北極點。

  到達北極點後,我們立即被這裡的魅力深深折服和驚嘆。按照原先的計劃,我們將在北極點住一晚,好好感受一下這個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的thetopoftheworld,之前準備的射擊訓練可能就要派上用場了,不過我們槍裡的子彈作用在於轟走動物,不會對其造成傷害。今天一早,坐米8直升機接我們回到了巴尼奧營地,簡單休整後,我們乘坐AN74返回朗伊爾小鎮,回到了文明世界。回到朗伊爾我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朗伊爾的治安和人情簡直讓人大跌眼鏡,堪稱這個星球上的楷模。這裡人們非常友善,你如果有問題,可以隨時向人問詢,他們會儘可能詳盡地為你作答,甚至幫你聯絡。更為特別的是,這裡的人從不鎖車,車子停下後,車主會將鑰匙拔下置於駕駛席的腳墊上,以便於誰若有急事,便可隨意開走使用。

  下面,我將給大家分享這次到達北極點的詳細情況。


    北京時間4月12日23:30,直升機把我們送到了極點。


  北極點太潔白無瑕了,這裡的晴朗真不是一般的晴朗。身處此地,內心身處深深的被那份靜謐所感染所打動。如果有機會,大家一定要來北極點體會一回。


  由於北極點處於浮冰上,而洋流推動著浮冰漂移,所以北極點的具體位置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不過GPS可以準確的定位。看看儀器定位的結果--緯度清晰的顯示我所佔的位置就是北緯90度!


  搭建營地是個體力活,但因為這次是在北極點駐紮,我們每個人都顯得特別有精神和效率,沒過一會,我們便順利的將帳篷搭建好。看看我們的成果,還不錯吧!


  搭建好營地帳篷後我迫不及待地拿出超極本,瞬間開機後馬上開始傳輸抵達北極的照片,記錄抵達北極的興奮感受。


  在世界之巔北極點駐營紮寨後,我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和喜悅,特意拍了幾張英特爾超極本的照片。我內心發自肺腑地感謝它這一路的陪伴,並與我一起見證這偉大的時刻。它用一部手機,一本雜誌的厚度,帶來超越一般筆記本的體驗。


  超極本的陪伴讓我們一路安心許多,因為它能克服低溫正常工作。我們在北極的室外溫度基本在零下25度左右,帳篷內溫度為零下12度左右。本來我們還有些擔心超極本電池在低溫下的工作狀況,目前看來完全沒有問題,電池的長續航能力也全然不受氣溫的影響。


  探險北極,是對人類體能智慧的多重挑戰。它挑戰我們在惡劣環境的生存能力,挑戰我們對行程的掌控,同時,也挑戰我們背包的重量,和設備的性能。很慶幸我們隨身攜帶了英特爾超極本,從品質性能和氣質品味,它都非常符合我們這一次「極致之旅」的基調。它在厚度上的極致纖薄,外觀上的極致輕盈炫酷,響應速度的極致快捷,電池在惡劣天氣下仍能保持的續航時間的極致持久,加上極致的性能配置,從內到外都精益求精,追求極致,這正如我們探險隊員所追求的。

  另外要感謝超極本的是,一方面,它輕便了我們的行李,這一點對於真正「履薄冰」的我們極其重要;另一方面,它提高了我們對此次行程記錄的效率,省去開關機的時間,高效的處理速度,為我們節省了很多寶貴時間。之前日記中我說過,北極之行,使超極本的歷史上也有了一個新的裡程碑:挑戰地球和人類極致的旅程。誠然,這次旅程,也因為超級本的陪伴,更加精彩。到達北極,意味著我們這次北極探險任務的成功完結,也意味著本次直播將暫時告一段落。這一路從第一站經由北極之門特羅姆瑟城到達的別具一格的朗伊爾,到俄羅斯Barneo基地開始徒步之旅,雖然遇到一些意外,但總體比較順利。我將在朗伊爾、特洛姆瑟以及奧斯陸好好的玩上幾天,回國後再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nb.zol.com.cn true http://nb.zol.com.cn/289/2897883.html report 3392   2012年4月12日北京時間23:37,一組吉祥的數字,一個值得我永遠銘記和懷念的時刻。就在此刻,我們極之美探險隊經過重重冒險,終於順利抵達北極點,圓了我們徵服世界之巔的夢!為了和廣大網友分享這一刻,今天下午剛返回朗伊爾的酒店,我就趕緊迫不及待的來更新了。...

相關焦點

  • 摩納哥親王徵服北極 成國家元首極地探險第一人
    成為國家元首極地探險第一人 摩納哥親王徵服北極  在乘坐雪橇艱苦跋涉4天後,隨探險隊遠徵北極的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4月16日成功抵達北極點。這一趟北極之旅,讓他領略了極地的風光,也看到了全球變暖帶來的影響。
  • 帕運冠軍侯斌踏上北極點 單腳徵服北極
    臺海網8月23日訊 (海峽導報(微博)記者 駱餘民)北極時間8月4日18時35分,帕運會冠軍、廈門的侯斌(圖)乘坐破冰船抵達北極點。隨後,他下了船,踩在北極點上。侯斌成功地徵服了北極。昨日,從北極歸來的侯斌接受了導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的北極歷險經過。帕運會冠軍侯斌成功地徵服了北極,踩在北極點上。昨日,徵服北極歸來的帕運會冠軍接受了導報記者的採訪,講述了他的北極歷險經過。 在7月31日傍晚,侯斌搭乘北極破冰船「50年勝利號」從俄羅斯著名的「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出發,向北極進發,探險北極。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 北極探險回顧--中國人的北極探險之路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國家海洋局極地辦公室以及從事極地探險的多位專家日前向記者追述了中國人探險北極的非凡歷程。  1951年,武漢測繪學院高時瀏到達地球北磁極,從事地磁測量工作,成為第一個進入北極地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 《北極,北極!》紀錄片總導演餘敬中手記:去北極點的兩條安全路線
    北極地區涵蓋8個國家: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這三個大國,加北歐五個國家,即挪威、丹麥、瑞典、芬蘭和冰島。美國因為有阿拉斯加,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領地,所以丹麥也是北極國家。北極理事會正是這個國家組成的。到了北極圈內,一般就可以說到了北極。但是,到了北極點,跟到北極圈,那又是兩回事。
  • 北極點奇航之旅破冰瞬間
    有一個蒼茫冰原裡的希冀,叫北極點之旅;有一種地動山搖的震撼,叫北極點破冰;有一種世界之巔的體驗,叫遠徵北極點。2020,必須親臨現場,感受人生兩極勇士之徵北極點!「五十年勝利號」破冰場景,這樣的旅行,才是真正的巔峰體驗!
  • 《音樂風情之旅》 徵服北極點,你與環遊世界僅徒步一圈的距離
    對於那些勇敢而帶有探索精神的人來講,只是前往北極,還不算是終極目標,而徵服北緯90度——北極點,將是那個夢中追求的頂端。無需計算時間,無需辨別方向,只要低頭俯瞰地球的經緯,徒步繞一圈即可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這才是真正的夠酷夠炫夠瘋狂!本期節目就讓我們的主播帶您親臨地球僅存的淨土,徵服世界之巔北極點吧。
  • 人類第一次到達北極點
    在地球上,有一個點,站在這裡,你環顧四周,看到的只能是南方,這裡就是地球的最北端——北極點。北極地區是地球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對地球上其它地區的變化,尤其是北半球的氣候變化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終年寒冷的北極地區,生存環境十分惡劣。
  • 500年前,歐洲人徵服北極的理由竟是要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捷徑?
    北極,地球的最北點,這裡除了巨大的冰山,就是皚皚的白雪世界,這裡有著世界上最低點的溫度,也保存著世界上最遠古的冰山和積雪。500年來,人類為了徵服這片神秘的未知世界,付出過慘痛的的生命代價,而當時人類徵服北極的唯一理由只是要開闢一條從歐洲通往中國的新航道。
  • 從南極到北極 北極點探險資訊(一)——Barneo浮冰考察站
    從古代歐洲人尋找到達契丹的航海路線,到今天各國對北冰洋巨大油氣礦藏資源的爭奪,北極有著十分現實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但由於陸地在4000多米的海洋深處,在北極探險、考察只能在不穩定的浮冰上建立大本營,技術難度要求比南極更高。通常有兩種交通工具前往地理北極點:輪船或飛機。
  • 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
    地面上總是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它嚴酷的奇寒,使得人類不敢輕易靠近,在這塊人類未涉足之地,就有那麼一個探險家,他不懼嚴寒,自1902-1909年,在北極先後進行了三次探險活動,歷經艱苦,在第三次探險時,終於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他的名字就叫羅伯特·皮爾瑞。
  • 他首次登上南極點,從此人類徵服南北兩極
    羅德·阿蒙森(1872—1928),挪威人,著名極地探險家,世界上第一位徵服 南極點的人。阿蒙森第一次參加極地探險是在1897年至1899年作為比利時探險船隊的大副,跟隨比利時人阿瑞恩·德·格萊茨率領下的「比利卡號」出徵南極。1903年到1906年,他親自駕駛「讓拉號」進入北極區域,創下單艘船隻橫穿西北航道的世界紀錄。
  • 北極點 - 世界在我們腳下
    這個點就是北極點!北極點如此特殊,自古以來就是無數探險家的夢想。十九世紀以來,很多航海家和探險家都嘗試到達北極點,然而都未能如願。直到1909年4月6日,美國探險家Robert Edwin Peary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站在這個世界之巔的人。
  • 冰上冰下同時競爭北極點,誰家的船先到?
    挑戰北極點自從人類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開始,挑戰兩極極點的探險活動就從未停止過,由於北極距離大陸和文明比較近,人們了解北極地區更多一些,而南極大陸發現的時間要晚與北極。1896年8月21日南森返回尋找「前進號」並重逢,當時船上的船員們安然無恙,這次探險沒有造成任何傷亡,這是北極探險史上最神奇的一次會師。
  • 在北極點冰海體驗「冰泳」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夏奈】「北極的冰快要化了」「北極熊快要滅絕了」……關於北極氣候的討論一直很熱鬧。沒想到我竟然真的得到了一個去北極而且是北極點的機會——從摩爾曼斯克出發乘坐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一路向北抵達北極點。北極點是北極的中心,也是地球的最北端。
  • 徒步北極點 | 穹頂1緯度
    巴尼奧營地是俄羅斯北極科考站,也是唯一的北極營地。由於建立在浮冰上,每年僅4月開放。這也意味著,若想完成北極徒步,這是每年唯一的窗口期,一旦錯過只能等待下一年。營地上聚滿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探險愛好者。大家一起聚餐、合影留念並完成最後的物資準備工作。營地貼心地準備了各式北極風格印章,我將它們印在了護照本上,這使得我在出入境時,常常引來海關官員們的竊竊私語,碰上個別好奇的,還會拉著我聊上一會兒,也是有趣。自巴尼奧營地,乘坐直升飛機抵達北緯89度的徒步起點,正式開始極地徒步。
  • 奇怪的知識: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類是黑人
    1909年,一個6人小隊坐著狗拉雪橇在北極的冰蓋上急速前行著。他們的目的地,是距離格陵蘭島413海裡的一塊浮冰,北極點。當時許多人爭論這隻探險隊究竟有沒有成功到達北極點--這支團隊中只有領隊Robert Peary能力分辨自己所在的地點。
  • 找到北極點之前,人類對北極有什麼幻想?
    千百年來,在人類缺乏足夠的設備能力到達北極點之前,對於北極有過諸多綺麗幻想。這些遐想看起來讓人發笑,但真真切切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認知水平。在人類到達北極之前,對北極景象有過哪些猜測?又有什麼傳說?中國人的故事裡,不曾到達過的北極,又會是什麼樣?
  • 北極點歸來
    對於我這種又懶又膽小的人,那些獵奇、探險、自助、自駕顯然沒有任何吸引力。相比我更喜歡跟團,無論是三五成團還是三五十成團,都無所謂,只要有人帶著,我就只管跟著,省心不燒腦(請暫時忽略我是一名旅遊工作者)。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跟團一路向北,到達北極點。
  • 特別解析:北極站為何沒建在北極點?
    據中國北極站的首任站長、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惠根博士介紹,中國北極考察站距北極點大約只有1200公裡。對這樣短的距離,人可能會有疑問,既然建站,為何不建到北極點上?  楊惠根對此做了解釋,科學考察不同於探險,對於探險來講,北極點是一個標誌,到了這裡就是到了地球的最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