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點,一個與神耳語的地方
重複最多的語句是——「這就是北極點了!」「哎呀,真的是!北極點北極點……」「哈哈!來到了北極點!哈哈!」「北極點北極點,我來啦!」……心中竊笑,這堆話沒有任何新意,可人們需要說個不停。告知和重複,需要從別人嘴裡聽到肯定才確信,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證不休。
-
北極點歸來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跟團一路向北,到達北極點。關於北極的故事暫且先往後放一放,有時候還是忍不住想個沒完,要沒有這幫極友(極地驢友)一路上的陪伴和幫助,沒有巨大的核動力破冰船載著我們航行在冰冷的海面半個月之久,沒見過漂浮著的海冰和隱隱約約的北極熊,沒有大家10分鐘圍著北極點環繞地球2圈的證明書,我是怎麼都想不到,我居然到過北極,我居然到過北極點…這種思緒直到今天依舊一刻也不停減。
-
北極點世博印章,北極點的心靈震撼
近日,新華社上海分社和上海紡織集團共同宣布將在2015米蘭世博會上聯合舉辦特別饋贈活動,以《永遠的世博會》一書為載體,向米蘭世博會送上「中國的祝福、上海的問候」。那次考察中,我還有幸和部分隊友乘坐直升機抵達北極點。那是中國考察隊第一次抵達北極點考察,我也成為新華社歷史上第一位抵達北極點採訪的女記者。我將世博會的會旗插上了北極點。這也是歷史上世博會旗幟第一次插上了地球的最北端。為了留下永遠的紀念,分社專門製作了「北極點世博印章」,為世博文化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北極點元素」。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就在此刻,我們極之美探險隊經過重重冒險,終於順利抵達北極點,圓了我們徵服世界之巔的夢!為了和廣大網友分享這一刻,今天下午剛返回朗伊爾的酒店,我就趕緊迫不及待的來更新了。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次並不是徒步到北極點。
-
在北極點冰海體驗「冰泳」
沒想到我竟然真的得到了一個去北極而且是北極點的機會——從摩爾曼斯克出發乘坐世界上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一路向北抵達北極點。北極點是北極的中心,也是地球的最北端。北極點標誌處那是7月的一天,早上6點12分,我從睡夢中醒來。
-
北極點,出發!搶位預訂2018年北極點!
莫斯科紅場船長和船員歡迎大家一起探索北極點,大家簡單遊覽熟悉這艘傳奇之船。於傍晚時分正式啟航,航向地球的頂端——北極極點(North Pole)。GPS確定90°N獲得船長頒發抵達北極點證書,紀念人生之旅特別的時刻。
-
北極點 - 世界在我們腳下
這個點就是北極點!北極點如此特殊,自古以來就是無數探險家的夢想。十九世紀以來,很多航海家和探險家都嘗試到達北極點,然而都未能如願。直到1909年4月6日,美國探險家Robert Edwin Peary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站在這個世界之巔的人。
-
美軍2架B1B轟炸機罕見飛越北極點,航跡詭異!這次俄軍為何沒表態
隨後俄羅斯又爆出了亞爾斯戰略飛彈的換裝進程已經開始加速,特別是俄軍此次將換裝之後的飛彈部隊都集中到國土的最東端,也就是靠近美國的方向,這些都說明俄羅斯對美軍的忌憚達到了冷戰之後的最頂點。在該次任務中,兩架B-1B戰略轟炸機從阿拉斯加起飛後航跡非常詭異,飛越北極點後,並沒有返回,而是空中加油後,再一路飛抵格陵蘭島附近海域上空,途中還與挪威空軍進行了聯合演練。整個任務共持續16個小時,飛行距離6100海裡。
-
一份特殊的航海日誌,讓沒去北極點的人也能找到一種抵達感
按:我不是海員,更不是掌舵人,我只是以一個探險旅行者的身份從非專業的角度記錄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動力破冰船——五十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第51次北極點之行的航海日誌。這份航海日誌,讓沒去北極點的人也能找到一種抵達感。
-
畢淑敏:北極點冰泳
不過無論它看起來多不可一世,終比水輕,巨鴨般浮在洋面上,被冰下各種潛在洋流所控攝,按照一定規律不動聲色緩緩遊走,如身穿襤褸銀袍的浪俠。 抵達目的地後有個活動 「北極點之泳」,有人順口將它叫冬泳。但此刻絕非冬天,而是盛夏。還有人將它叫「凍泳」,其實不確。到處都是凝凍冰層,如何遊泳?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勉為其難稱為「冰泳」吧。
-
冰上冰下同時競爭北極點,誰家的船先到?
北極點上的時間實際採用國際標準時間即格林尼治時間。因為北極點上的地物是一些相互碰撞、相互碾壓的大堆塊冰,這些塊冰又朝順時針方向,時停時進地在北冰洋上打圈圈。因此,用以辨別北極點的冰層,可在一星期內漂離很遠。
-
我在北極點,一個小小的點
北緯90度的北極點是個很小的點,小到破冰船駕駛艙已經到達北極點,船尾甲板上還沒到。在高精度的GPS儀器幫助下,巨大的核動力破冰船尋找北極點是一個緩慢謹慎精巧的操作,感覺像塔吊準確地吊起一個籃子那種難度。
-
北極點,1秒「環遊世界」!
莫斯科紅場船長和船員歡迎大家一起探索北極點,大家簡單遊覽熟悉這艘傳奇之船。於傍晚時分正式啟航,航向地球的頂端——北極極點(North Pole) 。GPS確定90°N獲得船長頒發抵達北極點證書,紀念人生之旅特別的時刻。
-
人類第一次到達北極點
也正是由於這樣,它吸引了世界上的很多探險家,直到19世紀末,有許多航海家和探險家都曾試圖到達北極點,雖然歷盡艱辛,但都未能如願。直到1909年,一位名叫皮裡的美國探險家經歷了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 羅伯特·皮裡曾是一名美國海軍測量隊員。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成為第一個徒步登上北緯90度北極點的人。
-
「40歲前,我想去趟北極點」
畢淑敏在《破冰北極點》裡面說:「世界上只有兩萬人到過北極點」人生追求快樂的方式總是不同,可大多數人都在重複地追求某一件事,比如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似乎這樣就能走上人生的巔峰。對於很多人來說,連自己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都沒有好好看看過,更別說去北極點,說去那種地方的人不是幼稚就是沒責任心,所以還不如快去睡覺,夢裡你哪都能去,醒了就好好工作,腳踏實地。可人生,不應該這樣吧。
-
歷史迷案:究竟是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
好友反目成仇 1909年9月1日,皮爾裡正在返回途中,對北極探險一直非常關注的《紐約先驅論壇報》忽然收到了一個叫庫克的美國醫生的電報,聲稱他於1908年4月21日已經到達了北極點。9月8日,皮爾裡發表聲明說:「庫克從來也沒有到過北極點,他只不過是在欺騙群眾而已。」於是,這兩個曾經一起穿越格陵蘭冰原的夥伴反目成仇,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真假猴王」爭奪戰。
-
徒步到北極點才知道,到底什麼是戰略
那我再給你講個,曲向東徒步去北極點的事,來說明到底什麼是戰略。我自己,本人也是個特別愛旅行的人,有一顆閒不住、想到處去浪的心。2012年,我到了南極。2013年,我乘坐50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到達了北極點。
-
我國科考隊員抵達北極點
科學家們在北極點。 本報訊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與環境實驗室科研人員隨德國「極星」號破冰船抵達北極點,開啟了「國際北極漂流冰站計劃(MOSAiC)」第5航段的科考任務。抵達北極點後,「極星」號將繼續尋找可靠的浮冰,科考隊員在北極點CTD站開展海洋物理、海洋生態與海洋化學綜合調查。 我國17名科考隊員參加MOSAiC航次,其中海洋二所派出5名科考隊員。
-
北極點行前攻略,請笑納!
北極點航線自開通以來,已有超過半個世紀的航行歷史,商業旅行也已經開放了10年,每年都有固定的船期航行至北極點。再加上船運營公司的專業探險隊提供安全保障,以確保您的行程安全。2、航行期間北極地區的天氣情況如何?航行期間是北極地區的夏季,氣溫通常在0度-5度之間。
-
徒步北極點 | 穹頂1緯度
每天晨起第一件事,便是查看GPS坐標,也許無需行走便朝著北極點方向漂了幾公裡,也許朝著北極點相反的方向漂去,昨天的艱苦行程便白費了。我心中暗自祈禱,讓我們漂得更遠些,美妙的旅程可以持續得更久些。每天徒步時的著裝得輕薄而透氣,確保身體保持乾燥,否則會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