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

2020-12-05 匠心船模

北極,地球自轉軸的另一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北極地區的氣候終年寒冷。地面上總是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它嚴酷的奇寒,使得人類不敢輕易靠近,在這塊人類未涉足之地,就有那麼一個探險家,他不懼嚴寒,自1902-1909年,在北極先後進行了三次探險活動,歷經艱苦,在第三次探險時,終於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他的名字就叫羅伯特·皮爾瑞。

羅伯特·皮爾瑞於1856年5月6日出生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1859年,父親去世後,他的母親帶著他到了緬因州的波特蘭 。大學畢業後,他在華盛頓特區美國海岸和大地測量局擔任製圖員,並加入美國海軍,於1881年,被委任為土木工程師。1884年至1885年期間,他擔任尼加拉瓜運河調查的助理工程師,成為主管工程師。後來因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司令。

在擔任海軍軍官期間,他先後進行兩次北極考察,為北極探險而準備著。再加上當時英國政府為了獎勵北極探險者,撥出一筆資金,準備獎給第一個到達北極的探險家。資金雖然不多,但是卻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許多探險家躍躍欲試,皮爾瑞也不例外,都想摘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桂冠,獲得這一令人心馳神往的歷史的榮譽。

第一次探險,建立倉庫為未來北極探險減少負載

為了獲得這一殊榮,在1902年,皮爾瑞開始向極地進發。他在北緯80°的地方,建立了幾座倉庫,為未來的北極探險減少負載。這次探險,也使皮亞瑞適應了北極環境,為以後成為首個到達北極點創造了條件。

第二次探險,刷新了人類北進的記錄

1905年,50歲的皮爾瑞乘坐一艘「羅斯福號」的船舶從紐約出發,向北方駛去,再次向北極進軍。除了白人探險家外,他帶了200多條狗,還有一些對北極生活了如指掌的愛斯基摩人。歷時一年,探險船來到了赫克拉岬地。他指揮愛斯基摩人在冰上建立航線和補給站,以節約極點衝刺突擊隊員的體力。但是,愛斯基摩人在建立補給站時遇到極大的困難,沒有進展,最終他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想法。雖然這次探險以失敗告終,但他們到達了離北極點只差273.58公裡的地方,刷新了人類向北極前進的記錄。

第三次探險,成功抵達北極點

在1909年3月1日,皮爾瑞進行了第三次組織北極探險。他從哥倫比亞角出發。在總結了前兩次失敗的原因和教訓後,他挑選了4個最強壯的愛斯基摩人和黑人助手馬休·漢森,他們組成了一個向極點衝刺的突擊隊。5部雪橇載著6位隊員,由40隻狗拉引著向北極前進,他們越過了240公裡冰原。

終於,他們一行人歷時1個多月,於1909年4月6日到達了離北極還有8公裡的地方。經過測量後,皮爾瑞和隊友們一鼓作氣,衝到了北極點。衣衫襤褸的他激動地揮舞著妻子親手縫製的美國國旗,將之插在了北極極點上,國旗的一角上寫著「1909年4月6日,抵達北緯90°。皮爾瑞」。

從1909年美國探險家皮爾瑞抵達於北極後的百年間,真正到達北極點的人數少之又少。當站在世界之巔,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氣勢磅礴時,北極點,不僅僅是一場抵達,更是一次探險中的極致體驗。皮爾瑞做到了,他的名字與北極緊密關聯,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北極極點的探險家。更多精彩探險故事,關注云南船說。

相關焦點

  • 歷史迷案:究竟是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
    好友反目成仇 1909年9月1日,皮爾裡正在返回途中,對北極探險一直非常關注的《紐約先驅論壇報》忽然收到了一個叫庫克的美國醫生的電報,聲稱他於1908年4月21日已經到達了北極點。9月8日,皮爾裡發表聲明說:「庫克從來也沒有到過北極點,他只不過是在欺騙群眾而已。」於是,這兩個曾經一起穿越格陵蘭冰原的夥伴反目成仇,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真假猴王」爭奪戰。
  • 奇怪的知識: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類是黑人
    1909年,一個6人小隊坐著狗拉雪橇在北極的冰蓋上急速前行著。他們的目的地,是距離格陵蘭島413海裡的一塊浮冰,北極點。當時許多人爭論這隻探險隊究竟有沒有成功到達北極點--這支團隊中只有領隊Robert Peary能力分辨自己所在的地點。
  • 人類第一次到達北極點
    在地球上,有一個點,站在這裡,你環顧四周,看到的只能是南方,這裡就是地球的最北端——北極點。北極地區是地球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對地球上其它地區的變化,尤其是北半球的氣候變化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終年寒冷的北極地區,生存環境十分惡劣。
  • 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是誰?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極地探險家羅阿德·阿蒙森歷盡艱辛,闖過難關,終於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人。  阿蒙森從小喜歡滑雪旅行和探險,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徵服者,曾經3次率探險隊深入到北極地區。1897年,他在比利時探險隊的航船上擔任大副,第一次參加了南極探險活動。
  • 華耐登山隊成功到達北極點「7+2」第五站圓滿成功
    華耐登山隊全體隊員(馬建國、賈慶賀、宋強、張穎光、王卉卉)於當地時間2016年4月24日15點57分(北京時間24日21點57分)成功到達北極極點。中國家居行業首支企業登山隊的旗幟成功飄揚在北極點!華耐登山隊「徵無止境7+2」第五站圓滿成功!   此次徵程,不同於以往前四站。
  • 北極點 - 世界在我們腳下
    這個點就是北極點!北極點如此特殊,自古以來就是無數探險家的夢想。十九世紀以來,很多航海家和探險家都嘗試到達北極點,然而都未能如願。直到1909年4月6日,美國探險家Robert Edwin Peary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站在這個世界之巔的人。
  • 冰上冰下同時競爭北極點,誰家的船先到?
    北極點上的時間實際採用國際標準時間即格林尼治時間。因為北極點上的地物是一些相互碰撞、相互碾壓的大堆塊冰,這些塊冰又朝順時針方向,時停時進地在北冰洋上打圈圈。因此,用以辨別北極點的冰層,可在一星期內漂離很遠。
  • 中國第四次北極考察隊到達北極點進行科學考察
    新華社「雪龍」號8月21日電(記者 張建松)北京時間8月20日15時38分,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成功到達北極點,並隨後進行了科學考察作業,創造了我國曆次北極考察隊到達北冰洋最北的考察紀錄。新華社發(姚凡 攝)    當天上午,科考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到達北緯88度22分、西經177度20分地點。在進行第6個「短期冰站」和海洋考察站作業的同時,考察隊領隊吳軍和首席科學家餘興光率12名考察隊員分兩批乘「海豚」直升機成功抵達北極點。五星紅旗和考察隊隊旗在北極點冰面上飄揚。
  • 「從未到達北極點的男人」是誰?這所不一樣的學校帶給學生成長的力量
    「從未到達北極點的男人」是誰? 嚴一粟曾經在"楊浦區共產主義學校"寫下了這樣的感言:"『初心』來源於佛家用語,闡釋的是人內心最本源的動力。不忘初心,便是貫穿始終堅守自己的信仰或是四項。這種堅定來自與生俱來的信心和無謂風塵的未然。不忘初心,方能砥礪前行。"
  • 北極點,出發!搶位預訂2018年北極點!
    這座世界聞名的宇航城以俄羅斯第一個太空人尤裡加加林的名字命名,是俄羅斯宇航控制中心和太空人培訓基地。這裡特色店鋪很多,保存了許多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值得慢慢遊逛欣賞。,有著400-600年的歷史。億萬年前形成的冰川島群中有活火山、冰河,北極之王北極熊也經常在島上出現,並有許多鳥類、植物、及北極熊、海象等極區動物群棲地,可欣賞懸崖峭壁上築巢的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此時嚮導話鋒卻一轉說,下午我們將乘直升機到達北極點。  到達北極點後,我們立即被這裡的魅力深深折服和驚嘆。按照原先的計劃,我們將在北極點住一晚,好好感受一下這個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的thetopoftheworld,之前準備的射擊訓練可能就要派上用場了,不過我們槍裡的子彈作用在於轟走動物,不會對其造成傷害。
  • 北極點,1秒「環遊世界」!
    這座世界聞名的宇航城以俄羅斯第一個太空人尤裡加加林的名字命名,是俄羅斯宇航控制中心和太空人培訓基地。這裡特色店鋪很多,保存了許多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值得慢慢遊逛欣賞。,有著400-600年的歷史。億萬年前形成的冰川島群中有活火山、冰河,北極之王北極熊也經常在島上出現,並有許多鳥類、植物、及北極熊、海象等極區動物群棲地,可欣賞懸崖峭壁上築巢的
  • 北極點正北90°N,探索人生極地,踏足地球之巔!
    北極點 North Pole在地球上,有著這樣一個神奇的地點,它將所有的經度線匯聚於此。去北極點旅行,一直是無數探險家和旅行者的終極旅行夢想。當到達北極極點,將成為您一生難忘的經歷……北緯90度,地理學意義上的北極點位於地球的頂端、地圖的邊緣,周圍是一片冰凍的海洋,它遠離陸地,地處地球最荒涼的環境之中,所到之人寥寥無幾。
  • 一份特殊的航海日誌,讓沒去北極點的人也能找到一種抵達感
    按:我不是海員,更不是掌舵人,我只是以一個探險旅行者的身份從非專業的角度記錄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動力破冰船——五十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第51次北極點之行的航海日誌。這份航海日誌,讓沒去北極點的人也能找到一種抵達感。
  • 紀錄片總導演餘敬中手記:去北極點的兩條安全路線
    但是,到了北極點,跟到北極圈,那又是兩回事。人類發現北極,有三個標誌性內容:一是地理上的發現,包括北極圈內的島嶼、海峽、海域、海嶺、海盆等的發現;二是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貫通;三是抵達北極點,這應該是最主要的標誌。整個過程,大體上用了四百年時間。北極紀錄片第一集將在回述這個歷史進程的基礎上,告訴公眾,最近二三十年,全球氣候變化帶給北極地區的重大影響,需要我們重新認識北極。
  • 北極點世博印章,北極點的心靈震撼
    那次考察中,我還有幸和部分隊友乘坐直升機抵達北極點。那是中國考察隊第一次抵達北極點考察,我也成為新華社歷史上第一位抵達北極點採訪的女記者。我將世博會的會旗插上了北極點。這也是歷史上世博會旗幟第一次插上了地球的最北端。為了留下永遠的紀念,分社專門製作了「北極點世博印章」,為世博文化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北極點元素」。
  • 北極點歸來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跟團一路向北,到達北極點。總體行程是這樣的D1,北京飛莫斯科D2,莫斯科飛摩爾曼斯克D3,從摩爾曼斯克港乘坐核動力破冰船開始穿越巴倫支海D4,到達法蘭士約瑟夫群島D5-D6,繼續向北D7,到達北極點D8-D14,返程以下,是這一路旅行的點點滴滴,倘若有空,不妨一讀(本文約7000字,閱讀全文約20min
  • 我在北極點,一個小小的點
    北緯90度的北極點是個很小的點,小到破冰船駕駛艙已經到達北極點,船尾甲板上還沒到。在高精度的GPS儀器幫助下,巨大的核動力破冰船尋找北極點是一個緩慢謹慎精巧的操作,感覺像塔吊準確地吊起一個籃子那種難度。
  • 《音樂風情之旅》 徵服北極點,你與環遊世界僅徒步一圈的距離
    對於那些勇敢而帶有探索精神的人來講,只是前往北極,還不算是終極目標,而徵服北緯90度——北極點,將是那個夢中追求的頂端。無需計算時間,無需辨別方向,只要低頭俯瞰地球的經緯,徒步繞一圈即可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這才是真正的夠酷夠炫夠瘋狂!本期節目就讓我們的主播帶您親臨地球僅存的淨土,徵服世界之巔北極點吧。
  • 每年500多位遊客到達北極點 一半是中國人
    高緯度的格陵蘭島是世界最大島嶼,每年冰川融化量達到2150億噸,相當於地球上每個人每小時流失3公升水。藍色星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的氣候變化都會在北極雙倍放大,反之亦然。「北極看似很遙遠,但其實很近」在巴尼歐大本營籤完生死協議,攝製組人員登上了飛往北極點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