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知識: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類是黑人

2020-11-24 戶外資料網

1909年,一個6人小隊坐著狗拉雪橇在北極的冰蓋上急速前行著。他們的目的地,是距離格陵蘭島413海裡的一塊浮冰,北極點。

當時許多人爭論這隻探險隊究竟有沒有成功到達北極點--這支團隊中只有領隊Robert Peary能力分辨自己所在的地點。在隨後的許多年很多探險家聲稱自己是最先到達北極點的人,包括最先到達南極點的挪威探險家Roald AMundsen。

隨著人們的探險、導航技術逐漸成熟,爭議逐漸消失,真相浮出水面:Peary的團隊是世界上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團隊,而第一個站上北極點的人,是美國黑人Matthew Henson。

1912年報導「到達極點的黑人」

Matthew Alexander Henson出生於1866年8月8日,美國內戰後一年。他是美國廢棄奴隸制後的第一代自由非裔美國人。在他的一生中,Henson花大量的時間對世界進行探索,並成為20世紀初世界探索浪潮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Henson很小的時候就變成了孤兒,這造就了他堅韌與勇敢的性格。年僅12歲的他便成為了一艘遊輪上的服務生。在未來的6年中,Henson在這艘船上學習知識與航海技巧,並最終晉升為一名優秀的船員。還未成年的他就隨船遊遍了全球。

1887年,Henson離開了他長大的輪船,來到華盛頓特區,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皮草店店員。面對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Henson十分懷念自己在海上漂泊旅行、探險的日子。

命運總是以一種神奇的方式讓有緣人相遇。在一個平平無奇的工作日,他遇見了一位來店裡出售海豹、海象皮革的美國海軍軍官,這名海軍軍官就是著名的探險家Robert Peary。Peary這時剛剛從格陵蘭探險歸來,在交談中他對Henson的知識和他對探險的熱情感到驚嘆,隨即便聘用他為自己的私人助理。他們便由此開啟了二十餘年的友情與協作。

Henson(左)與Peary(右)

Henson與Peary首先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尼加拉瓜熱帶雨林探險,目的是為美國當局找到能夠修建運河的路線。1891,Peary再次邀請Henson進行格陵蘭探險。從那以後兩人開啟了長達18年的極地探險之旅。

Henson與Peary的探險隊發現了格陵蘭島最北端,並對這個荒無人煙的巨型島嶼冰蓋進行了詳細的地圖繪製。在1896年和1897年的兩次探險中,他們找到了三個巨大的隕石碎片。二人將隕石碎片以4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紐約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其中最大一塊重達31噸,是人類發現的第三大隕石,也是被搬離發現地的最重隕石。隨後的10年中,兩人依靠這一筆巨款進行了多次極地探險。

在這對組合中,皮爾裡是「面子」,他一直以隊長的身份出現在媒體中,Henson則是隊伍中的開路先鋒。Henson的木工技能以及出色的動手能力讓他攬下了建造與維修所有雪橇的工作,在北極圈的多年生活也讓他迅速學會了流利的愛斯基摩語言,並與本地人打成一片。他向愛斯基摩人學會了在極地的惡劣環境中的生存與出行方式。皮爾裡曾說「他簡直比愛斯基摩人還要愛斯基摩人。」

同時,Henson非常善於捕獵,釣魚,訓犬。在二人的8次極地探險中,Henson一直擔任著對其他隊員的培訓工作。在探險隊中,Henson是不可或缺的。在美國時任總西奧多羅斯福的支持下,二人於1906年乘坐「羅斯福號」破冰船到達距離北極點僅174英裡的地方。

兩年後的,二人迎來第八次,也是最後一次極地探險。此時二人都已四十多歲,他們深知自己的身體可能撐不過又一次嘗試了。

Peary所測算的格陵蘭到北極點距離

1908年7月6日,二人帶領探險隊乘坐「羅斯福號」從紐約港出發。他們帶著科學家,經驗豐富的水手和船長,還有成熟,縝密的計劃向著格陵蘭島前行。他們使用傳統的在目標線路上鋪設補給點的方式,並準備最終選定兩位美國人和四位愛斯基摩人來向北極點衝刺。

Peary和Henson是毫無爭議的首選探險隊員。「Henson必須全程和我同行,否則我不可能到得了極點。」

1908年9月5日,探險隊到達Sheridan角,在漫長的冬季中為探險做準備。本地人帶來自己的妻兒來為探險隊製作衣物。1909年2月,Peary帶領先遣隊乘雪橇到達了哥倫比亞角。3月1日,隨著Henson帶領著第一隊狗拉雪橇出發,Henson與Peary這對探險搭檔的最後一次北極探險開始了。

探險家的得力助手

北極並不是一片平靜且廣袤無邊的平原。由於整片「陸地」實際上是一塊巨大的冰蓋,隨著洋流與氣溫的變化,冰蓋互相撞擊,分裂,漂移。瞄準著一個目標前行並不是聽起來那麼容易。他們需要翻越冰山,繞過裂縫,並成功找到輔助團隊留下的全部物資。

在最後衝刺的五天中,Henson,Peary與四位愛斯基摩人趕著5條狗所拉的雪橇急速朝著極點奔去。在這裡,他們深知時間就是生命--他們身後的冰原隨時可能裂開,阻擋歸路,任何的拖沓都可能讓他們葬身冰原。他們每天行進12-14小時,終於在4月6日,Henson知道自己馬上就會到達極點了。

濃霧遮蓋了一切,6人5犬的團隊不知疲倦的向前趕路,最終Peary命令大家紮營。第二天,當濃霧散去,皮爾裡以午時太陽的位置推算,並找到了在冰屋後不遠處的北極點,插上了美國國旗。

探險隊在北極留念

Henson認為自己首先到達了極點,Peary並沒有渲染這件事,然而在二人的探險最終宣告成功之後,他們之間的情誼也隨著北極的狂風飄散了。20世紀初的美國,仍是種族分離嚴重的地方。一個非裔美國人到達北極點的成就並不適合主流媒體所想表達的「人類成就」。Peary成為了到達極點的人,而Henson則僅僅是「可靠地助手」。

從極點回來之後,Peary被晉升為海軍少將,並用他的餘生以探險英雄的身份遊遍全球。Henson則在紐約市海關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1937年,他的成就終於被認可,紐約探險家協會將他列為榮譽會員,1946年他終於得到了與Peary相同的榮譽勳章。1988年,Henson夫妻的遺骸被埋葬在美國艾靈頓國家公墓,並得到他應得的榮耀。2000年,Henson得到美國國家地理協會所授予的最高榮耀:哈伯德獎章,而他昔日的同伴Peary,在1906年就成為得到這枚獎章的第一人。

成就與能力並不總是相對等的,然而驅使我們去探索的不是名聲與金錢,而是一種本能。這種本能讓我們走出非洲大陸,並仰望星空,感嘆宇宙的奧秘。這種本能帶著我們攀上最高峰,探索最極點,前往世界的各個角落。

驅使我們前進的始終是那一顆原始的,「走出去」的心。

-END-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
    地面上總是覆蓋著厚厚的積雪,它嚴酷的奇寒,使得人類不敢輕易靠近,在這塊人類未涉足之地,就有那麼一個探險家,他不懼嚴寒,自1902-1909年,在北極先後進行了三次探險活動,歷經艱苦,在第三次探險時,終於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他的名字就叫羅伯特·皮爾瑞。
  • 人類第一次到達北極點
    也正是由於這樣,它吸引了世界上的很多探險家,直到19世紀末,有許多航海家和探險家都曾試圖到達北極點,雖然歷盡艱辛,但都未能如願。直到1909年,一位名叫皮裡的美國探險家經歷了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成為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人。  羅伯特·皮裡曾是一名美國海軍測量隊員。他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成為第一個徒步登上北緯90度北極點的人。
  • 歷史迷案:究竟是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
    好友反目成仇 1909年9月1日,皮爾裡正在返回途中,對北極探險一直非常關注的《紐約先驅論壇報》忽然收到了一個叫庫克的美國醫生的電報,聲稱他於1908年4月21日已經到達了北極點。9月8日,皮爾裡發表聲明說:「庫克從來也沒有到過北極點,他只不過是在欺騙群眾而已。」於是,這兩個曾經一起穿越格陵蘭冰原的夥伴反目成仇,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真假猴王」爭奪戰。
  • 北極點 - 世界在我們腳下
    這個點就是北極點!北極點如此特殊,自古以來就是無數探險家的夢想。十九世紀以來,很多航海家和探險家都嘗試到達北極點,然而都未能如願。直到1909年4月6日,美國探險家Robert Edwin Peary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站在這個世界之巔的人。
  • 華耐登山隊成功到達北極點「7+2」第五站圓滿成功
    華耐登山隊全體隊員(馬建國、賈慶賀、宋強、張穎光、王卉卉)於當地時間2016年4月24日15點57分(北京時間24日21點57分)成功到達北極極點。中國家居行業首支企業登山隊的旗幟成功飄揚在北極點!華耐登山隊「徵無止境7+2」第五站圓滿成功!   此次徵程,不同於以往前四站。
  • 冰上冰下同時競爭北極點,誰家的船先到?
    挑戰北極點自從人類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開始,挑戰兩極極點的探險活動就從未停止過,由於北極距離大陸和文明比較近,人們了解北極地區更多一些,而南極大陸發現的時間要晚與北極。一個世紀以前,英國政府為了獎勵北極探險者,曾撥出一筆資金,準備獎給第一個到達北極的探險家。資金雖然不多,但是卻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許多探險家躍躍欲試,想摘到第一個到達北極點的桂冠,獲得這一令人心馳神往的歷史的榮譽。這頂桂冠最終被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裡所獲得。
  • 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是誰?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極地探險家羅阿德·阿蒙森歷盡艱辛,闖過難關,終於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人。  阿蒙森從小喜歡滑雪旅行和探險,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徵服者,曾經3次率探險隊深入到北極地區。1897年,他在比利時探險隊的航船上擔任大副,第一次參加了南極探險活動。
  • 中國第四次北極考察隊到達北極點進行科學考察
    新華社「雪龍」號8月21日電(記者 張建松)北京時間8月20日15時38分,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成功到達北極點,並隨後進行了科學考察作業,創造了我國曆次北極考察隊到達北冰洋最北的考察紀錄。    8月20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抵達北緯88度22分,這是中國船舶目前所到達的最高緯度
  • 「從未到達北極點的男人」是誰?這所不一樣的學校帶給學生成長的力量
    「從未到達北極點的男人」是誰?不同的時代背景或許有不同的答案…… "一個從未到達北極點的男人",這是夏磊給學生們講的一個故事:弗裡德持喬夫·南森是挪威的一位北極探險家、動物學家和政治家。他由於1888年跋涉格稜蘭冰蓋和1893-1896年乘"前進號"號橫跨北冰洋的航行而在科學界出名。
  • 找到北極點之前,人類對北極有什麼幻想?
    千百年來,在人類缺乏足夠的設備能力到達北極點之前,對於北極有過諸多綺麗幻想。這些遐想看起來讓人發笑,但真真切切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認知水平。在人類到達北極之前,對北極景象有過哪些猜測?又有什麼傳說?中國人的故事裡,不曾到達過的北極,又會是什麼樣?
  • 北極點歸來
    萬萬沒想到,有一天,我居然跟團一路向北,到達北極點。總體行程是這樣的D1,北京飛莫斯科D2,莫斯科飛摩爾曼斯克D3,從摩爾曼斯克港乘坐核動力破冰船開始穿越巴倫支海D4,到達法蘭士約瑟夫群島D5-D6,繼續向北D7,到達北極點D8-D14,返程以下,是這一路旅行的點點滴滴,倘若有空,不妨一讀(本文約7000字,閱讀全文約20min
  • 我在北極點,一個小小的點
    北緯90度的北極點是個很小的點,小到破冰船駕駛艙已經到達北極點,船尾甲板上還沒到。在高精度的GPS儀器幫助下,巨大的核動力破冰船尋找北極點是一個緩慢謹慎精巧的操作,感覺像塔吊準確地吊起一個籃子那種難度。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就在此刻,我們極之美探險隊經過重重冒險,終於順利抵達北極點,圓了我們徵服世界之巔的夢!為了和廣大網友分享這一刻,今天下午剛返回朗伊爾的酒店,我就趕緊迫不及待的來更新了。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次並不是徒步到北極點。
  • 北極點奇航之旅破冰瞬間
    有一個蒼茫冰原裡的希冀,叫北極點之旅;有一種地動山搖的震撼,叫北極點破冰;有一種世界之巔的體驗,叫遠徵北極點。2020,必須親臨現場,感受人生兩極勇士之徵北極點!「五十年勝利號」破冰場景,這樣的旅行,才是真正的巔峰體驗!
  • 北極點正北90°N,探索人生極地,踏足地球之巔!
    去北極點旅行,一直是無數探險家和旅行者的終極旅行夢想。當到達北極極點,將成為您一生難忘的經歷……北緯90度,地理學意義上的北極點位於地球的頂端、地圖的邊緣,周圍是一片冰凍的海洋,它遠離陸地,地處地球最荒涼的環境之中,所到之人寥寥無幾。
  • 每年500多位遊客到達北極點 一半是中國人
    這部歷時3年拍攝的8集紀錄片剛剛在中央電視臺播完,畫面從極晝到極夜,從零下40多攝氏度到零上30多攝氏度,從北極點到北極圈覆蓋的所有國家。鏡頭裡,因紐特喉歌響起,這是女人之間的競技。兩個女子面對著面,模擬日常生活的聲音和大自然的聲音。但這種動人的聲響很快就被機器的轟鳴覆蓋,隨著北極資源的開發,錢幣掉進口袋的聲音成為主旋律。
  • 黑人是否屬於人類?「DNA之父直言黑人不符合人類標準
    在美國這樣一個移民國家,種族平等是必須的政治方向,這意味著,無論黑人是否屬於人類,都需要承認黑人屬於人類。儘管,在這個國家種族之間從來就沒有平等過,種族歧視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黑人的DNA是否屬於人類?智商是否比人類低?先說科學。
  • 被忽視的世界人類文明,分析比北歐先進的非洲黑人文明的發展
    這在現代的很多西方人看來是沒有為人類做出任何貢獻的落後文明,但實際上黑人文明創造的一系列文明成果至今仍在影響著我們。如今非洲應該是各類人種的發源搖籃,也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這一點被很多國家學者所認可。非洲黑人的文明發展歷程以及其遷移狀態,其實與亞洲和歐洲人極為類似。
  • 北極點世博印章,北極點的心靈震撼
    那次考察中,我還有幸和部分隊友乘坐直升機抵達北極點。那是中國考察隊第一次抵達北極點考察,我也成為新華社歷史上第一位抵達北極點採訪的女記者。我將世博會的會旗插上了北極點。這也是歷史上世博會旗幟第一次插上了地球的最北端。為了留下永遠的紀念,分社專門製作了「北極點世博印章」,為世博文化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北極點元素」。
  • 北極點,出發!搶位預訂2018年北極點!
    這座世界聞名的宇航城以俄羅斯第一個太空人尤裡加加林的名字命名,是俄羅斯宇航控制中心和太空人培訓基地。船長和船員歡迎大家一起探索北極點,大家簡單遊覽熟悉這艘傳奇之船。於傍晚時分正式啟航,航向地球的頂端——北極極點(North P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