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8直升機飛行4小時10分後19點10分降落,並在第一個浮冰降落點北緯86度44分,東經91度28分建營,當地時間2011年3月30日
米8直升機駕駛員Alexander Bakhmetiev
與南極相比,北極地區離世界多數人口居住點較近,前往的人更多。從古代歐洲人尋找到達契丹的航海路線,到今天各國對北冰洋巨大油氣礦藏資源的爭奪,北極有著十分現實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但由於陸地在4000多米的海洋深處,在北極探險、考察只能在不穩定的浮冰上建立大本營,技術難度要求比南極更高。
通常有兩種交通工具前往地理北極點:輪船或飛機。俄國的兩艘核動力破冰船可能是唯一能夠直接到達北極點的水面艦船,中國的考察船去年曾行駛到北緯88度,然後使用直升機到達了北極點。直升機的航行距離有限,不能從任何陸地居住點一次飛抵北極點,而飛機則需要機場跑道。
在北極點附近的浮冰上建立飛機跑道完全是場軍事化的「蛙跳」行動。與南極天然的藍冰跑道不同,北極的浮冰在漂流中互相擠壓,因此表面可能有冰壓脊(pressure ridge)高低不平,需要推土機平整後才能作為飛機跑道。
以2011年舉例,行動的第一步是使用衛星和飛機偵查選擇北冰洋上可供「蛙跳」降落的浮冰;然後,3月30日當地時間下午3點(今年由於天氣不好,啟動時間比計劃晚了1-2星期),俄國的米-8直升機從西伯利亞起飛,向北飛行一段距離油料快用完時於晚上7點10分降落在的一塊浮冰上,並向在Murmansk(摩爾曼斯克)的總部報告其坐標點(北緯86度44分,東經91度28分);3月31日一早,總部派伊-76運輸機將油料精確地空投到直升機附近,直升機飛到空投點加油,然後繼續向北飛行。伊-76運輸機同時將6名地勤人員空投到北緯89度22分,東經130度20分的浮冰上,等待直升機飛抵後尋找合適的浮冰建立Barneo站。伊-76運輸機則飛回摩爾曼斯克,然後將兩臺推土機運到擬建立Barneo站的浮冰上空用降落傘空投,直升機再把推土機運到合適的地方建立Barneo飛機降落跑道。
可能是由於羅蒙諾索夫海嶺穿過北極點,因此北緯90度附近的洋流較為複雜,浮冰也相對不穩定,所以Barneo考察站一般首先建在北緯89度30分附近的浮冰上,而非北緯90度,到4月底撤站時Barneo一般漂到北緯89度附近。即便如此,2010年4月11日,位於北緯89度14分的Barneo站的浮冰開裂,飛機跑道和營地不得不重建。這也是在北緯90度比在北極圈內其它地方有機會潛水的人更加屈指可數的原因之一。
Barneo的跑道每年三月下旬開建,四月底撤營,第二年得從頭再來。據粗略估計,每年建跑道和其它的飛行運營成本需要六百萬歐元。
該考察站的命名來自早期派往北極的俄國無線電話務員在冰天雪地中對位於赤道的婆羅洲(Borneo)嚮往而產生的幽默,約定俗成,但北極的「Borneo」後來改成了「Barneo」以避免混淆。
在Barneo建設浮冰跑道並為遊客提供飛行服務的是一家叫Polus的俄國公司,而代表Polus並壟斷與各類探險公司打交道的是叫作VICAAR的公司,由俄國極地探險家Victor Boryasky擁有。負責我在北極點潛水的公司RuDive也是通過VICAAR來安排後勤,而滑雪到北極點我就直接加入VICAAR組織的隊伍了。
(照片來自Barneo Ice Station的網站)
肖遠,xiao_yuan@hotmail.com
2011年4月3日,上海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時尚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鳳凰網時尚",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