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極到北極 北極點探險資訊(一)——Barneo浮冰考察站

2020-11-24 手機鳳凰網

米8直升機飛行4小時10分後19點10分降落,並在第一個浮冰降落點北緯86度44分,東經91度28分建營,當地時間2011年3月30日

米8直升機駕駛員Alexander Bakhmetiev

與南極相比,北極地區離世界多數人口居住點較近,前往的人更多。從古代歐洲人尋找到達契丹的航海路線,到今天各國對北冰洋巨大油氣礦藏資源的爭奪,北極有著十分現實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但由於陸地在4000多米的海洋深處,在北極探險、考察只能在不穩定的浮冰上建立大本營,技術難度要求比南極更高。

通常有兩種交通工具前往地理北極點:輪船或飛機。俄國的兩艘核動力破冰船可能是唯一能夠直接到達北極點的水面艦船,中國的考察船去年曾行駛到北緯88度,然使用直升機到達了北極點。直升機的航行距離有限,不能從任何陸地居住點一次飛抵北極點,而飛機則需要機場跑道。

在北極點附近的浮冰上建立飛機跑道完全是場軍事化的「蛙跳」行動。與南極天然的藍冰跑道不同,北極的浮冰在漂流中互相擠壓,因此表面可能有冰壓脊(pressure ridge)高低不平,需要推土機平整後才能作為飛機跑道。

以2011年舉例,行動的第一步是使用衛星和飛機偵查選擇北冰洋上可供「蛙跳」降落的浮冰;然後,3月30日當地時間下午3點(今年由於天氣不好,啟動時間比計劃晚了1-2星期),俄國的米-8直升機從西伯利亞起飛,向北飛行一段距離油料快用完時於晚上7點10分降落在的一塊浮冰上,並向在Murmansk(摩爾曼斯克)的總部報告其坐標點(北緯86度44分,東經91度28分);3月31日一早,總部派伊-76運輸機將油料精確地空投到直升機附近,直升機飛到空投點加油,然後繼續向北飛行。伊-76運輸機同時將6名地勤人員空投到北緯89度22分,東經130度20分的浮冰上,等待直升機飛抵後尋找合適的浮冰建立Barneo站。伊-76運輸機則飛回摩爾曼斯克,然後將兩臺推土機運到擬建立Barneo站的浮冰上空用降落傘空投,直升機再把推土機運到合適的地方建立Barneo飛機降落跑道。

可能是由於羅蒙諾索夫海嶺穿過北極點,因此北緯90度附近的洋流較為複雜,浮冰也相對不穩定,所以Barneo考察站一般首先建在北緯89度30分附近的浮冰上,而非北緯90度,到4月底撤站時Barneo一般漂到北緯89度附近。即便如此,2010年4月11日,位於北緯89度14分的Barneo站的浮冰開裂,飛機跑道和營地不得不重建。這也是在北緯90度比在北極圈內其它地方有機會潛水的人更加屈指可數的原因之一。

Barneo的跑道每年三月下旬開建,四月底撤營,第二年得從頭再來。據粗略估計,每年建跑道和其它的飛行運營成本需要六百萬歐元。

該考察站的命名來自早期派往北極的俄國無線電話務員在冰天雪地中對位於赤道的婆羅洲(Borneo)嚮往而產生的幽默,約定俗成,但北極的「Borneo」後來改成了「Barneo」以避免混淆。

在Barneo建設浮冰跑道並為遊客提供飛行服務的是一家叫Polus的俄國公司,而代表Polus並壟斷與各類探險公司打交道的是叫作VICAAR的公司,由俄國極地探險家Victor Boryasky擁有。負責我在北極點潛水的公司RuDive也是通過VICAAR來安排後勤,而滑雪到北極點我就直接加入VICAAR組織的隊伍了。

(照片來自Barneo Ice Station的網站)

肖遠,xiao_yuan@hotmail.com

2011年4月3日,上海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時尚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鳳凰網時尚",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北極探險回顧--中國人的北極探險之路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國家海洋局極地辦公室以及從事極地探險的多位專家日前向記者追述了中國人探險北極的非凡歷程。  1951年,武漢測繪學院高時瀏到達地球北磁極,從事地磁測量工作,成為第一個進入北極地區的中國科技工作者。
  • 從南極到北極 北極點探險(七)——中國的時間 美國的太陽
    小小金字塔(圖片來源:肖遠)背著吉他去北極(圖片來源:肖遠)北極和南極還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我們在行走時一路有許多冰壓脊和裂縫,如同沙漠裡的沙丘一般,高低不平,景致變化多端,相比之下南極點的地貌就顯得比較枯燥。有個專門拍沙漠主題的攝影家也在Barneo浮冰站,他感覺這裡就好像是白色的沙漠,潔白的雪,純藍的冰,比沙漠的黃沙別有風味。北極四月的太陽如同早上8、9點鐘的太陽,與地平線24小時保持夾角30度左右,每天升高一點,每天繞著北極點轉一圈。
  • 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慕和)阿蒙森:第一個同時徵服南極和北極的偉大探險家,永遠消失在北極1872年7月16日,阿蒙森出生於挪威。父親是個船主,阿蒙森從小積累了一些航海知識。1888年(16歲),挪威探險家南森跨越格陵蘭島的新聞,深深激勵了阿蒙森,他決心也要航海探險。
  • 中國冰島北極科學考察站開站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中國和冰島共同籌建的中—冰北極科學考察站已經建設完成,並於10月18日正式運行。該考察站位於冰島北部凱爾赫村,是由中冰聯合極光觀測臺升級而成,建成後將是我國在北極地區除黃河站之外的又一個北極綜合研究基地,首任站長為胡澤駿。2013年,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與冰島研究中心決定共同籌建中冰極光觀測臺。
  • 與南極相比,北極有什麼?
    但是相比南極,我們對北極的探索卻晚得可憐。是因為它不值得探索嗎?「黃河」滾滾,奔向極地北極和南極雖然都是極區,卻有明顯的不同:北極是陸地包圍海洋,南極則是海洋包圍陸地,兩極的地質、地貌和生態環境大不一樣。
  • 中國今年7月將在北極建立首個科學考察站
    中新網北京6月5日消息:首個由中國科學家自己建立的北極科學考察站將於今年7月在挪威屬斯瓦爾巴德群島首府郎伊爾賓建立。  這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學家、中國伊力特·沫林北極科學考察隊隊長高登義高登義說,這個科考站具有臨時性質,將在今明兩年為中國科學家在北極的科考活動提供方便。
  • 知識梳理——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7、南極地區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最豐富的是煤炭和鐵礦8、在南極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煤炭資源,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原因:   南極洲曾經位於溫暖溼潤的中低緯度地區,後來漂移到現在的南極地區 (原來南極洲並不在現在的位置,而是從溫帶或者熱帶地區漂移到現在的位置,那時,這片大陸生長著大片的森林,後來形成了煤炭)
  • 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伯德飛越南極,成為第一個飛越南極的人。而就在3年以前,伯德也成功飛越了北極。所以也是第一個同時飛越過兩極的人。你如果遇到他,會問什麼問題呢?恐怕很多人會問這個問題:南極冷還是北極冷?先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的兩極考察站。
  • 從南極到北極:斯文·赫定的全球視野
    然而,他還寫過一部體現出一種全球性視野的作品,正如書名所顯示的那樣:「從南極到北極」(From Pole to Pole)。    從瑞典到全球:民族主義與全球性視野    位於北歐的瑞典為世界貢獻了諾貝爾獎這一焦點。
  • 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南極和北極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南極和北極,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不管是國考還是省考對常識都有一定的考察,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
  • 南極冷還是北極冷?
    一說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兩個地方:南極和北極。光是提起這兩個詞,仿佛都能感受到一陣涼爽,就像想到梅子能止渴,想到南北極也能降溫。北極的冬季最低氣溫可以達到-30至-40℃。全年溫度在零度以下,所以這裡到處都是浮冰,北極熊就依靠這些浮冰捕獵,可以說北極的環境製造了北極熊。
  • 中國藝術家開啟北極探險之旅
    人民網上海7月16日電 7月14日下午,「午夜的陽光——中國藝術家北極探險之旅」在文新報業大廈舉行隆重的起航儀式。來自中國近現代藝術陶瓷界的藝術家們於當晚從上海出發,開啟為期12天的北極藝術探險之旅。 這是中國藝術家們首次踏上北極土地。此次探險之旅定名為「午夜的陽光」。
  • 南極和北極,哪裡更冷
    先讓我們來看看中國的兩極考察站。北極的黃河站位於北緯79°,夏天拜訪那兒的人可以發現,考察站周圍的海灣積雪全融化了,大量苔原植物生長繁茂,甚至出現很多開花植物,北極絨鴨、北極燕鷗等海鳥活躍起來,呈現出一片鳥語花香的景象,讓人懷疑是否真的到了北極!
  • 北極與南極:我們不一樣
    這種南極與北極海陸分布特點,不僅僅決定了它們自然環境的差異,而且還曾經引發科學家對於南極北極形成的假想:一百多年以前,一位科學家在仔細觀看南極與北極的地圖時,突然驚奇發現,如果把南極地圖向東轉動90經度後與北極地圖重合,南極大陸幾乎就把北極海域完全充填了。
  • 北極又出事了?為什麼北極融化的速度比南極快?
    北極又出事了!研究表明,北極融化速度早已超過南極!據北極理事會北極監測與評估項目的一份報告顯示,北極融化的速度比預期的要快得多,到20世紀30年代末,北極地區甚至可能在夏季無冰。先前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將在夏季無冰。雖然北極的前景黯淡,但南極也有一線希望:冰層的融化速度比之前想像的要慢。
  • 433天,他從南極跑步到北極!
    當地時間5月8日7:19,歷史性的一刻,@李白跑地球 白斌實現了從南極跑到北極的夢想!433天,13個國家,219個城鎮,2.4萬公裡,相當於600個馬拉松,平均每天55公裡多。(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社、@戶外探險)(來源:@中國新聞社、@戶外探險)貴州跑者白斌於2018年3月2日從南極長城站出發,經過了433天的跑步前行,於當地時間(2019年5月8日)上午7點19分抵達北冰洋,進入北極圈,總行程 24110.52 公裡。
  • 如果把企鵝引進北極、北極熊引進南極,會發生什麼?
    北極有北極熊沒有企鵝,而南極有企鵝沒有北極熊,這是為什麼呢?如果我們把北極熊引進南極,把企鵝引進北極,它們能不能生存,會發生什麼呢? 北極的企鵝:大海雀 事實上,北極地區原本是有「企鵝」的。
  • 俄羅斯9月底開始在北極地帶正式啟用浮冰漂流站
    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科研所新聞秘書謝爾蓋·巴利亞斯尼科夫21日表示,俄羅斯「北極-35」號浮冰漂流站將從9月底開始在北極地帶正式啟用。  據俄新網報導,巴利亞斯尼科夫表示,這座浮冰漂流站將在東西伯利亞海以北的冰帶地區從事考察工作。
  • 北極熊在北極生存岌岌可危,把它運到南極會怎麼樣?
    在地球的另一端是南極。這裡的主要動物物種是企鵝,由於這裡極端溫度可達到零下70度以上,終年風雪不停,所以生物物種是很少的。這裡是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一個洲,南極目前數量比較多的動物主要是企鵝和海豹,企鵝以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為主,共生活著4種海豹,種類比北極少(北極有7種海豹)。為什麼要講這些呢?
  • 北極探險終點站——徵服北極點
    有點遺憾的是,我們這次並不是徒步到北極點。在Barneo營地收拾完行裝後,我們雄赳赳、氣昂昂的正準備踏上徵途時,嚮導卻告之我們行程有變:因為嚮導個人的一些原因導致不能隨隊了,為了隊員的安全著想,他只能取消徒步去北極的計劃。我聽聞後正感到無比沮喪。此時嚮導話鋒卻一轉說,下午我們將乘直升機到達北極點。  到達北極點後,我們立即被這裡的魅力深深折服和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