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9月底開始在北極地帶正式啟用浮冰漂流站

2020-12-02 搜狐網

  俄羅斯北極和南極科研所新聞秘書謝爾蓋·巴利亞斯尼科夫21日表示,俄羅斯「北極-35」號浮冰漂流站將從9月底開始在北極地帶正式啟用。

  據俄新網報導,巴利亞斯尼科夫表示,這座浮冰漂流站將在東西伯利亞海以北的冰帶地區從事考察工作。

「費奧多羅夫院士」號科學探險船和「俄羅斯」號原子破冰船將參與這一浮冰漂流站的建設。

  據巴利亞斯尼科夫說,「北極-35」浮冰漂流站上將有20多名專家從事監測工作,包括俄羅斯、挪威、德國和其他國家的專家。他們計劃在漂流站駐紮近1年的時間。

  巴利亞斯尼科夫還透露,今年是俄羅斯考察北極70周年。從1937年以來,俄羅斯專家一些在漂移站對北極中部的各個地區進行定期監測,並對北極的氣候學、海洋學、日射測量、高空氣象學、地質和地球物理和天文學和磁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做出了貢獻。(中新網莫斯科8月21日電)  

特別報導:冰面上下的北極較量

  >>>更多內容請關注國際頻道<<<(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海上核電站投入使用,決心打通北極航道!
    北極航線念叨了十幾年,什麼時候會開通?俄羅斯的破冰船和海上核電站或許是問題的答案。近日,實際上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宣布正式投入使用。該核電站安裝在一艘破冰船的船體上,排水量超過2萬噸,有兩個KLT-40S反應堆,可以為10萬人的城市提供充足電力。
  • 從南極到北極 北極點探險資訊(一)——Barneo浮冰考察站
    ,北極地區離世界多數人口居住點較近,前往的人更多。從古代歐洲人尋找到達契丹的航海路線,到今天各國對北冰洋巨大油氣礦藏資源的爭奪,北極有著十分現實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但由於陸地在4000多米的海洋深處,在北極探險、考察只能在不穩定的浮冰上建立大本營,技術難度要求比南極更高。通常有兩種交通工具前往地理北極點:輪船或飛機。
  • 冰上漂流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極正在死去
    引用考察團隊科學家的一句警告:「我們正在觀看北極海冰消亡」史上最大的考察任務:看到的卻是死亡來自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等19個國家的300多名科學家參加了此次資1.53億英鎊的科考任務,一年多前的2019年9月20日,Polarstern號極地考察船從挪威出發前往北極考察,熟悉北極季節的朋友可能很好奇,這個季節出發,到北極都冰凍起來了!
  • 冰上漂流389天後,數百名科學家帶回一個噩耗:北極正默默死去
    史上最大的考察任務:看到的卻是死亡  來自英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等19個國家的300多名科學家參加了此次資1.53億英鎊的科考任務,一年多前的2019年9月20日,Polarstern號極地考察船從挪威出發前往北極考察
  • 「北極五國」爭北極 北極到底是誰的?
    近期以來,關於北極的消息稍有增多,使這個寒冷的地帶在世人心目中稍許升溫。先是9月15日,俄羅斯和挪威終於籤署條約,劃定了兩國在北極地區巴倫支海的邊界,結束了兩國長達40年的爭端。由於北冰洋沿岸五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和挪威——爭相對北極提出領土主張,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稱條約為北冰洋沿岸國家如何解決分歧樹立了「建設性的」榜樣。但緊接著,加拿大即宣稱對北極羅蒙諾索夫海域擁有主權,試圖以此推翻莫斯科證明該海域屬於俄羅斯的努力,北極海主權爭奪戰繼續上演。
  • 北極怎麼玩?這一篇或許說清楚了
    北極地區是一片浮冰覆蓋的海洋——北冰洋,其周圍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凍土區。整個北極地區覆蓋了地球總面積的4%。 北極主要以海洋為主,海洋佔了總面積的60%。這與南極主要以南極大陸為主不同。 北極地區的範圍很廣。通常我們所說的北極地區指的是北極圈(66°34'N)以北的地方。北極圈穿越了8個國家:挪威、冰島、芬蘭、瑞典、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丹麥屬地格陵蘭。抵達這8個國家之一,進入北極圈以北的地方,就算進入了北極地區。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早在二戰期間,盟軍首次開闢了北極航線,通過該航線向蘇聯運送戰略物資,其對蘇聯的反法西斯戰爭功不可沒。冷戰時期,北極又成為美蘇兩大陣營對抗的前沿。穿越北冰洋上空,無論是戰略轟炸機還是遠程飛彈,都能以最近的距離向對方實施攻擊。北極地區也因此一度成為全球彈道飛彈部署最密集的區域。同時,北冰洋厚厚的冰蓋為潛艇的活動提供了天然屏障。雙方各型潛艇在浮冰下也是針鋒相對、來往如梭。
  • 北極博弈正式開啟,俄羅斯即將控制整個北極航道,美國優勢不再
    圖為俄羅斯駐北極部隊近日,據媒體報導稱,最近俄羅斯終於出手了,這次俄羅斯即將控制整個北極航道,因為他們準備將衛星通信覆蓋到整個北極地區,這樣將大大加強駐紮在北極地區的俄軍之間的聯絡,預計半年內衛星將會覆蓋整個北極,看來北極博弈已經正式開啟
  • 俄羅斯未來或將獨享北極航道,這一點世界各國都比不上
    北極長時間以來覆蓋著厚厚的冰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冰層開始融化,這使得人們看到了開闢一條新航道的希望,如果可以開通北極航道,那將極大的縮短歐洲國家船舶去往太平洋的時間,同時這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不過目前這一計劃也只是停留在構想階段,最大的阻礙就是北極地區仍分布有大量的冰層,普通的船舶根本無法在北極地區航行。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1594年,荷蘭人巴倫支開始了他的3次北極航行。他發現了挪威北部的斯匹次卑爾根島,深入至北緯79度49分,並成功在北極越冬,3年後病死在一塊浮冰上。1610年,英國人哈得孫駕駛著「發現號」直達加拿大東北部。22名探險隊員中有9人被凍死,5人被愛斯基摩人所殺,1人病死,最後只有7人活著回到了英格蘭。
  • 北極世界:冰川和浮冰覆蓋,「破冰行動」打破歷史記錄
    冰川和浮冰都是在北極地區發現的大量冰塊,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冰川起源於陸地,浮冰是在開闊的水中形成的,是海冰的一種形式。在南極的北極地區發現了冰川,以及在溫帶甚至熱帶氣候下的高山上。冰川以連續的片狀延伸並覆蓋諸如南極洲或格陵蘭島的大陸地,被稱為冰蓋。如果它們相似但較小,則稱為冰蓋。限制在引導其運動的路徑中的冰川是山地冰川,在冰川區域腳底平地上散布的是山麓冰川,從冰川區域散布到海洋的是冰架。
  • 俄羅斯對北極地區豐富油氣資源的不懈追求
    俄羅斯為開發其在北極地區的巨大資源而進行的永恆的艱苦鬥爭就是最真實的例子。 每當原油價格跌破每桶60-70美元,俄羅斯的北極雄心就會受到影響。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即唯一獲準進入北極地區的公司)的制裁只會讓俄羅斯的情況變得更糟,因為它們禁止西方大公司參與北極地區的合資企業。然而,俄羅斯不斷發現新的油田,每一個油田都和上一個油田一樣好,這證明了北極的資源是巨大的。
  • 俄羅斯吶喊:不能放過這裡——北極領土!
    經過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戰爭,大多數國家地區也都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其中最不容易被關注到的地方就是兩個極地——南極和北極。今天翁哥就說說北極!北極地帶分析北極地帶地理上包括了亞歐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地帶,北冰洋及其島嶼也包括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通常大多數以及主流情況都以北極圈為界限。
  • 冥想音樂 |《浮冰》北極冰塊融化的聲音,回歸自然的本真
    接上音箱,點擊綠色音頻聆聽 音樂一開始,叮叮噹噹,仿佛碎冰塊互相撞擊一樣,伴隨著潮來潮往的海浪聲、風聲、還有各種各樣的海鳥聲。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如此融洽卻又各自分明。 整個身心忽然就被帶到遙遠的北極,冰天雪地、晶瑩剔透,像是一陣突如其來的透心涼,沁人心脾,仿佛自己也跟著晶瑩了起來。 這裡是冰與水的世界。 一塊一塊的浮冰,隨著海水幻化出不同的板塊,小企鵝們排著隊不慌不忙的,一個一個跳入水中。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從1985年開始,中國在南極陸續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在2018年中國南極羅斯海新站也正式奠基。北極地區再說北極,除了南極地區比北極地區寒冷外,北極地區與南極地區還呈現了其他不同的特點。
  • 2004年,中國為啥把首個北極科考站建在了歐洲的挪威?
    從1985年開始,中國在南極陸續建立了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泰山站,在2018年中國南極羅斯海新站也正式奠基。北冰洋的三分之二的洋面被厚度約為2到4米的終年不化的冰層所覆蓋,北極地區中心地帶的永久海冰大概已經持續了300萬年。
  • 國際高解析度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正式啟用
    央廣網青島5月1日消息(記者王偉)記者從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獲悉,當地時間4月24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聯合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共同建設的國際高解析度地球系統預測實驗室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城正式啟用,該實驗室將匯聚三家共建機構的專業優勢,聚焦研發新一代高解析度多尺度地球系統預測模擬框架
  • 美國說:北極地區不是你俄羅斯的,我想來就來!
    北極和南極是地球上最後兩塊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其中北極地區是指以北極點為中心,北極圈以內的地區,範圍包括北冰洋及附屬島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帶。
  • 延宕9年 德國柏林新機場正式啟用
    德國首都柏林的新機場於10月31日正式啟用,比原定時間晚了9年。當天,一架易捷航空公司航班和一架漢莎航空公司航班先後抵達柏林-布蘭登堡國際機場,標誌著這個建設時間長達14年的機場終於啟用。據德國媒體報導,柏林-布蘭登堡機場於2006年正式開工,啟用時間原定為2011年年底,最初預計耗資25億歐元。因防火技術等各種問題,機場啟用時間六度推遲,機場負責人幾度更換,項目造價最終約為7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