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俄羅斯海上核電站投入使用,決心打通北極航道!

2021-01-10 國外視角

北極航線念叨了十幾年,什麼時候會開通?俄羅斯的破冰船和海上核電站或許是問題的答案。

近日,實際上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宣布正式投入使用。該核電站安裝在一艘破冰船的船體上,排水量超過2萬噸,有兩個KLT-40S反應堆,可以為10萬人的城市提供充足電力。目前,「羅蒙諾索夫院士」號被部署在俄羅斯的楚科奇地區,在未來北極航道的開通和能源開採上,海上浮動核電站將發揮關鍵作用。

屬於俄羅斯的未來或許真的來了。

長期以來,俄羅斯雖然領土面積廣袤,但大面積地區都屬於嚴寒地帶,開發利用的難度非常大。然而全球變暖給俄羅斯的「遠東大開發」提供了契機。俄羅斯西伯利亞廣袤的平原如果得到開發,那俄羅斯的耕地數量甚至將超過美國。這將給俄羅斯經濟注入巨大的火力。此外,北冰洋也在逐漸融化,夏季完全無冰的季節也將到來。俄羅斯夢寐以求的北極航道,將會讓俄羅斯北極圈沿岸的經濟發展如虎添翼。而海上浮動核電站,就是為該地區注入活力的「腎上腺素」。

在嚴寒地帶,能源問題是關鍵。西伯利亞的偏遠地區無法進行大規模電力工程建設,而這種在海上浮動的核電站,不但安全,而且能夠給這裡帶來源源不斷的電力,以及熱能。除了給北極城市供電外,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資源開發上,也會因此取得迅速發展,比如亞馬爾液化天然氣田。這一切的建設,其實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開發並利用北極航道,來重現俄羅斯的光輝歲月。

半個多世紀以來,俄羅斯在核能的應用上可謂登峰造極。除了浮動核電站外,還有核動力破冰船。想要維護北極航道並非易事,尤其在春秋季節,北極航道必須維持一定的寬度,才能供貨船通行。在這種情況下,大型破冰船和小型破冰船將變得非常重要。或許未來俄羅斯會建立一支北極航道維護小隊,專門用來除去航道內可能會滋生的浮冰。

對於我們來說,更加關心的可能還是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該項目位於北極圈以內,但進展神速。預計2020年,將有200萬噸的天然氣從正在形成的北極航道運往中國,整個過程只需要20天時間。而隨著全球變暖的進一步發展,北極航道的價值會更加難以估量。

相關焦點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如果使用北極航道,華盛頓港至莫斯科港的航程將縮短1000公裡以上;倫敦港至東京港將由2.8萬公裡縮短為1.6萬公裡。海上運輸所消耗的原油是海運成本的最大因素。帆船在寂靜的午夜離開奧斯陸港口,開始了探索西北航道的旅程。起程完全是倉促的決定:阿蒙森得到消息,如果無法清償債務,債主將把「約阿號」扣留。在這次探險前,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已經極大推動了人類對北極的探索。1819年,英國人帕瑞船長堅持衝入冬季冰封的北極海域,差一點就打通了西北航道。
  • 未來10年俄羅斯欲將北極航道打造成「有競爭力的海路」
    俄羅斯遠東和北極發展部副部長亞歷山大·克魯季科夫26日通過媒體表示,未來10年俄將大力發展北極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產業,積極推進港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北極航道打造成「有競爭力的海路」,到2024年前將該航道的年貨運量提升至8000萬噸。
  • 北極東北航道「冰上絲綢之路」
    而絲綢之路上的一條條航道成為這些成果和影響力的見證者。在此次央視記者行走「一帶一路」的線路中,有一路記者走的是北極東北航道。這條航道又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跟隨中遠海運集團建造的冰級輪「天恩輪」,8月4號從江蘇連雲港出發,取道北極東北航道,從西太平洋,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前往歐洲。全程18520公裡。這條航線比傳統航線節約航程12天。
  • 你所不知道的北極航道
    全球日益變暖,北極地區冰川加速融化,在全球經濟布局以及北極資源開發利用背景下,北極航道在全球航運的分量不斷上升。北極圈內資源豐富,蘊藏著巨大的未被開發的油氣量。2017年12月,由俄羅斯諾瓦泰克股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中國絲路基金共同合作開發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正式投產。
  • 北極博弈正式開啟,俄羅斯即將控制整個北極航道,美國優勢不再
    圖為俄羅斯駐北極部隊近日,據媒體報導稱,最近俄羅斯終於出手了,這次俄羅斯即將控制整個北極航道,因為他們準備將衛星通信覆蓋到整個北極地區,這樣將大大加強駐紮在北極地區的俄軍之間的聯絡,預計半年內衛星將會覆蓋整個北極,看來北極博弈已經正式開啟
  • 俄加強控制北極和航道 北方艦隊升級為軍區
    為了加強對北極地區和北極航道的控制,俄羅斯升級組建專門軍區。這一舉動顯示了在當今的俄羅斯軍事戰略中,對北極的突出重視。俄羅斯未來如何在北極事務上與中國互動更將引人關注。北方艦隊明年升級為第五大軍區俄羅斯總統普京12月21日籤署專門命令,從明年1月1日起,俄羅斯北方艦隊將升級為獨立的軍區。
  • 中國70億打造破冰船,總功率超美國航母,堪稱「海上浮動核電站」
    中國70億打造破冰船,總功率超美國航母,堪稱「海上浮動核電站」2019年1月19日,中國「雪龍號」破冰船在南極考察時,因天氣惡劣,撞上了航線上的一座冰山,這是我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由烏克蘭赫爾松船廠在1993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一年之中12個月,船長一般8個月都在海上,可見海運之繁忙。  吳廣鋒,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特)的船長,北極東北航道的開拓者之一,如今已在海上度過了30多年。今年7月,記者見到了這位剛過50歲、臉上卻有了皺紋的老船長,回憶起「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時,他黝黑的臉上泛起了自豪的笑容。  2016年7月16日清晨,天津港匯盛碼頭,一批貨物緊鑼密鼓地裝上永盛輪。
  • 溝通四大洋三大洲,淺析北極航道的開發對世界的重要意義
    正是察覺到了北極地區的戰略地位,俄羅斯近年來加大了在北極地區的存在,軍事部署自然不在話下,與此同時,還在積極組建世界最大規模的破冰船隊,數量將達十幾艘,其排水量高達33500噸的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處於海試和建造中的已有3艘。除了俄羅斯以外,北冰洋沿岸的歐美各國也在積極謀劃對於北極地區的開發利用,除了為北極地區的海底資源所吸引,也看到了北極航道對於世界的重要意義。
  • 俄羅斯未來或將獨享北極航道,這一點世界各國都比不上
    北極長時間以來覆蓋著厚厚的冰層,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冰層開始融化,這使得人們看到了開闢一條新航道的希望,如果可以開通北極航道,那將極大的縮短歐洲國家船舶去往太平洋的時間,同時這也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不過目前這一計劃也只是停留在構想階段,最大的阻礙就是北極地區仍分布有大量的冰層,普通的船舶根本無法在北極地區航行。
  • 揭秘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這也太誇張了
    海上浮動核電站,無疑是未來海上能源保障的重要選項。提到海洋、核電站,很多人往往想到的還是其安全性。海上浮動核電站(也稱浮動堆)究竟安不安全?其實,離岸小型模塊化浮動堆的安全性優於目前在運的陸基核電站。首先,浮動堆功率較小,設計上採用更先進的理念,本身固有的安全性就很高。
  • 北極航道的突破,對物流和全球貿易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編者按:北極航線是指穿過北冰洋區域,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線,主要包括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北極氣溫上升、冰層融化,這使得北極航線開通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北極航線在大大縮短航程和運輸時間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而且,處極地海域的北極航道在總體安全性方面也更具優勢。
  • 中俄合作開發北極,俄駐華大使:北極航道將建大型交通樞紐
    北方海航道示意圖在12月2日舉行的中俄總理第二十五次定期會晤中,雙方提到要加強在北極可持續發展合作,包括開發利用北方海航道,並且促進在北極航道中推動互利的合作項目。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傑尼索夫表示,北極地區合作是俄中兩國合作極具前景的領域。俄羅斯已經通過了一系列開發北極地區的文件,包括《2035年前國家北極政策基礎》和《北極地區經濟活動法》。
  • 雪龍號船長:北極東北航道"通航"時代已到來
    新華網「雪龍」號9月17日電專訪:北極東北航道「部分通航」時代已到來——訪「雪龍」號船長王建忠  新華社記者 璩靜  7月至9月,「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兩度穿越北冰洋進行首次跨北冰洋調查,成為我國航海史上第一艘穿越北極東北航道的船舶,為我國未來參與北極東北航道開發利用積累了經驗和航行數據。
  • 俄「北極三葉草」軍事基地:暗藏謀求復興大國雄心
    為打破這種局面,俄羅斯充分發揮其作為北極國家的優勢,利用長久以來經略北極積累下的軍事、技術經驗,進一步加大對北極的投入和開發,在三面被圍的情況下選擇轉身一擊,化解軍事、政治、經濟上面臨的潛在危機。這形似「三葉草」的小小基地,暗藏著俄羅斯布局北極、尋機突圍、謀求復興的大國雄心。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俄羅斯海上浮動核電站艙室布置圖平臺圖海上運作  致力於升級海洋經濟、  1972年,美國佛羅裡達州在核電廠選址時遭遇難題,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設想了一种放置在大型駁船上,可由拖船拖曳的「離岸」核電廠方案,這種浮動式核電站可以起航沿著美國東部大西洋沿岸地區漂浮,且可以很方便地向沿岸城鎮輸送電力。但由於政府批准的延遲、投資減少等原因,這個方案最終遭致扼殺。  海上民用浮動核電站的設想,最終由俄羅斯人付諸實踐。
  • 俄羅斯「北極」號核動力破冰船完成首次任務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宣布,俄羅斯新型核動力破冰船「北極」號11月24日完成了首次任務,將「西亞尼」號乾貨船安全地護送到俄羅斯北極的鄂比灣入口處。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艦隊公司表示,這次任務證明了「北極」號破冰船在海上航道的工作效率。「北極」號破冰船具有出色的操縱性和吃水性,能夠保證在北方航線最密集的航段中安全地完成護航任務。
  • 多國加入北極航道油氣博弈 俄專家明確抵制中國
    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對北極的爭奪主要在加拿大、美國、丹麥、挪威和俄羅斯北極5國之間展開,爭奪的焦點主要圍繞海上邊界和沿岸大陸架的劃分以及北極航道控制權展開。  目前各國對北極地區在合作和競爭的博弈中進行,俄美企業層面開始合作,北歐國家甚至向中國企業開啟合作意向;不過該地區開發也顯示出相對封閉性,俄羅斯方面專家就明確表示要抵制中國參與。
  • 影響北極生境的北極航道
    斯託克維克說,俄羅斯尤其通過在北極開發能源和礦產項目來推動該地區的貿易。總統普京設定了到2025年每年通過北海航道運輸8000萬噸貨物的目標,是目前運輸量的兩倍以上。但是,由於南極水域受到嚴格的法規保護,包括2011年通過的禁止使用重質石油的禁令,這些禁令使得經這些動蕩南部水域的船隻幾乎為零,但這也顯得北極航道規則尤為寬鬆。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可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海上浮動核電站,無疑是未來海上能源保障的重要選項。提到海洋、核電站,很多人往往想到的還是其安全性。海上浮動核電站(也稱浮動堆)究竟安不安全?其實,離岸小型模塊化浮動堆的安全性優於目前在運的陸基核電站。首先,浮動堆功率較小,設計上採用更先進的理念,本身固有的安全性就很高;其次,浮動堆處於遠離陸地的海上,不易受地震和海嘯影響,即便發生地震,震源的地震波也不會被海水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