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東北航道「冰上絲綢之路」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央視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五年來,一帶一路的成果豐碩,影響力日增。而絲綢之路上的一條條航道成為這些成果和影響力的見證者。

在此次央視記者行走「一帶一路」的線路中,有一路記者走的是北極東北航道。這條航道又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跟隨中遠海運集團建造的冰級輪「天恩輪」,8月4號從江蘇連雲港出發,取道北極東北航道,從西太平洋,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前往歐洲。全程18520公裡。這條航線比傳統航線節約航程12天。

天恩輪是我國自主設計、中國船廠獨立建造的高冰級多用途商船,能在0.8米厚度的冰層航行。此次也是天恩輪北極東北航道的處女航。船上的這些龐然大物是天恩輪運往法國、荷蘭和瑞典等國港口的風力發電設備。此次天恩輪運輸風電設備共37000立方米。

我國開行北極東北航道至今,中遠海運特運公司的船舶經過這條航道西行抵達歐洲比利時、荷蘭、芬蘭、德國、英國、白俄羅斯、俄羅斯、丹麥、挪威等9個國家。從歐洲國家東行抵達遠東的國家有中國和日本。

北極東北航道開啟以來,中遠海運特運公司已經節約了6900多噸燃油,縮短船期220多天,節省5300多萬元人民幣。

北極東北航道的開通、大大縮短我國與西北歐的海運裡程。從上海港至漢堡港,穿越北極東北航道的航線比經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縮短約2700海裡;而從摩爾曼斯克走東北航道到上海比傳統航線可縮短40%的航程,少用16天左右時間,可以節省20%的燃油,從而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2017年通過北極東北航道的貨運量比2013年增長了10倍多。客戶交貨時間最少節省8天,最多節省了30天。北極東北航道正在成為西北歐和遠東間的海上貿易新幹線。

北極東北航道的開通,吹響了推進「冰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新號角,打開了西北歐和遠東間的海上貿易新通道。

相關焦點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中遠海特船長吳廣鋒: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吳廣鋒,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特)的船長,北極東北航道的開拓者之一,如今已在海上度過了30多年。今年7月,記者見到了這位剛過50歲、臉上卻有了皺紋的老船長,回憶起「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時,他黝黑的臉上泛起了自豪的笑容。  2016年7月16日清晨,天津港匯盛碼頭,一批貨物緊鑼密鼓地裝上永盛輪。
  • 「冰上絲綢之路」「熱」了北極圈
    「冰上絲綢之路」主要包括經過俄羅斯海域的東北航道、經過加拿大海域的西北航道和穿越北冰洋中心海域的中央航道等。2011年9月,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俄羅斯阿爾漢格爾斯克舉行的第二屆「北極—對話之地」國際論壇上首次提出「冰上絲綢之路」的概念。
  • 穿越「冰上絲綢之路」,山東省港口集團北極航線今年成功首航
    天禧輪8月19日從芬蘭赫爾辛基起航,26日進入北極東北航道挪威北角,途經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9月5日走北極東北航道經白令海峽,航程超過1萬海裡,整個航次用時近30天,在北極航道段航行了約10天,順利抵達青島港。
  •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新華社「雪龍」號8月22日電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新華社記者 鬱瓊源  2017年8月2日至8月16日,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考船歷史性地從公海區穿越北冰洋,成功試航北冰洋中央航道。
  • 徵服北極黃金水道 探秘中企船隊開拓「冰上絲綢之路」的九九八十一難
    看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運)總經理韓國敏和同事們都非常興奮。2013年,中遠海運「永盛」輪首航北極東北航道,成為第一艘通過北冰洋抵達歐洲的中國商船。2月9日,中遠海運北極航線客戶推介會在日本舉辦,開啟了「冰上絲綢之路」新合作。
  • 記者手記: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絲綢之路」見聞
    新華社「天健」輪9月22日電 記者手記: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絲綢之路」見聞新華社記者劉詩平當地時間21日清晨,中國貨輪「天健」輪沿著挪威西海岸駛出北極圈,繼續向丹麥埃斯比約港進發
  • 中國願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6日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這是中國首次就北極政策發表白皮書。白皮書說,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26日發表的白皮書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為有關各方帶來機遇,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有利於北極地區的互聯互通以及可持續經濟社會發展。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極東北航道通信保障工作研究取得四方面成效
    有著「冰上絲綢之路」之稱的北極航道是連通我國與歐美的最近航道,較傳統航線要減少12-15天航程,隨著全球氣溫逐年升高帶來的冰期縮短,其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正日益顯現。
  • 中企已完成22航次北極東北航道航行任務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龐無忌 周銳)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俞曾港30日在此間透露,2013年至2018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共派出15艘船舶,完成了22個航次的北極東北航道航行任務。2013年,中遠海運特運開始探索北極航線。
  • 港媒:中國目光投向北極航線 「冰上絲路」正成形
    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0月25日報導,相比「一帶一路」倡議的其他方面,這方面的宣傳要少得多,現在正是報導北極地區及其艱難的海上航線最新情況的好時機,這一海上航線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冰雪的覆蓋下。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的這一部分,通常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延伸」,「一帶一路」倡議中將該部分發展計劃稱為「海上合作願景」。
  • 中國首船亞馬爾液化天然氣經北極東北航道運達
    本次的液化天然氣是通過北極東北航道運抵中國石油旗下的江蘇如東LNG接收站,交付給中國石油。LNG船在如東接收站停靠(人民網 圖)這是亞馬爾項目首次通過北極東北航道穿過白令海峽向中國供應LNG。冬季北極冰蓋太厚,現有LNG運輸船無法航行。只有當冰面在夏季變薄時,LNG船才能使用北極航線。
  • 除了「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外有望開通第三條絲綢之路?
    北極冰雪融化逐步改變了北極開發利用條件,為各國商業利用北極航道和開發北極資源提供新機遇。 「獨行快,眾行遠」。面對歷史性機遇,中俄兩國倡議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共築和繁榮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冰」就是北冰洋,「冰上」是指穿越北極圈連接北美、亞洲和歐洲三大經濟中心的北極航道。
  • 英媒:氣候變暖群雄逐鹿北極 中國亮牌「入局」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英媒稱,北極控制博弈正酣之際,中國發布北極政策白皮書,闡明「極地絲綢之路」(「冰上絲綢之路」)的目標和計劃,呼籲加強相關國際合作。冰上絲綢之路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28日報導,中國國務院1月26日公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說,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參與包括北極航道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化利用和常態化運營。
  • 北極「新開發時代」
    由於東北航道大部分位於俄羅斯的專屬經濟區之內,航道的開發對俄羅斯的北極地區和遠東地區的發展都非常重要。特別是伴隨著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的開發,東北航道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因為該項目的天然氣需要東北航道進行運輸。  為吸引更多的船隻使用東北航道,俄羅斯逐漸放鬆管制,廢除了以前的強制破冰船引航制度,改為通航船隻需申請許可證,且可以自由選擇破冰船引航服務。
  • 雪龍號船長:北極東北航道"通航"時代已到來
    新華網「雪龍」號9月17日電專訪:北極東北航道「部分通航」時代已到來——訪「雪龍」號船長王建忠  新華社記者 璩靜  7月至9月,「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兩度穿越北冰洋進行首次跨北冰洋調查,成為我國航海史上第一艘穿越北極東北航道的船舶,為我國未來參與北極東北航道開發利用積累了經驗和航行數據。
  • 北極航道的突破,對物流和全球貿易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編者按:北極航線是指穿過北冰洋區域,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線,主要包括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北極氣溫上升、冰層融化,這使得北極航線開通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北極航線在大大縮短航程和運輸時間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而且,處極地海域的北極航道在總體安全性方面也更具優勢。
  • 空間信息服務保障商船在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12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李曉明團隊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流程和海冰、海洋動力參數檢測、反演算法,從而為今年夏季我國「天恩輪」和「天佑輪」商船在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提供了重要的空間信息服務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東北航道的自然條件總體較好,小部分航段很早就可以通過商船。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挪威的皮毛商就在夏季頻繁穿梭於喀拉海,美國捕鯨者及商人則穿過白令海峽經楚科奇海直達葉尼塞河口,與當地部落進行貿易。俄羅斯一直將東北航道歸入自己的領海範圍內。1912到1914年,他們在東北航道沿線建立了3個無線電站,組建了西伯利亞輪船公司。
  • 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中國日報8月12日電(記者 張之豪)近日,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北極環境遙感與數值模擬合作平臺建設」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李曉明研究員團隊探索了利用遙感數據、模式預報數據輔助商船北極航道安全通航的方法,並形成了一套較成熟的自動化程度高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流程和海冰、海洋動力參數檢測、反演算法。
  • 【中國網】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中國網】空間信息服務保障中國商船北極東北航道安全通航 2020-08-13 中國網 【字體:大 中 小】   隨著北極海冰季節性持續消退,北極航道利用成為現實。其中,北極東北航道是連接東北亞和北歐的最短可行航道,比傳統航線縮短大約三分之一航程。受季節所限,船舶只能在夏季海面冰況較好時通航,但航道上依然可能存在較為嚴重冰情,使船隻受困,引發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