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願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2020-12-05 中國日報英語點津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月26日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這是中國首次就北極政策發表白皮書。白皮書說,中國願依託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Members of China's research team set up an ocean profiling float at a short-term data acquisition location near the icebreaker Xuelong, or Snow Dragon, in the Arctic Ocean, Aug 18, 2016. [Photo/Xinhua]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ill bring opportunities for parties concerned to jointly build a "Polar Silk Road", and facilitate connectivit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Arctic, said a whitepaper issued on Friday.

26日發表的白皮書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將為有關各方帶來機遇,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有利於北極地區的互聯互通以及可持續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China's Arctic Policy whitepaper)共包括四個部分,分別為北極的形勢與變化(The Arctic Situation and Recent Changes)、中國與北極的關係(China and the Arctic)、中國的北極政策目標和基本原則(China's Policy Goals and Basic Principles on the Arctic)、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主要政策主張(China's Policies and Positions on Participating in Arctic Affairs)。

白皮書說:

北極資源豐富,但生態環境脆弱。中國倡導保護和合理利用北極,鼓勵企業利用自身的資金、技術和國內市場優勢,通過國際合作開發利用北極資源。The Arctic has abundant resources, but a fragile ecosystem. China advocates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the region and encourages its enterprises to engage i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the exploration for and utilization of Arctic resources by making the best use of their advantages in capital, technology and domestic market.

中國鼓勵企業參與北極航道基礎設施建設,依法開展商業試航,穩步推進北極航道的商業化利用和常態化運行。China encourages its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r the Arctic shipping routes and conduct commercial trial voyag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o pave the way for their commercial and regularized operation.

據白皮書介紹,北極航道(the Arctic shipping routes)包括東北航道(the Northeast Passage)、西北航道(Northwest Passage)和中央航道(the Central Passage)。全球變暖使北極航道有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運輸幹線(important transport route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馬文英)

相關焦點

  • 「冰上絲綢之路」「熱」了北極圈
    「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中國在地緣上是『近北極國家』,是陸上最接近北極圈的國家之一。中國發起共建『一帶一路』重要合作倡議,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為促進北極地區互聯互通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合作機遇。」
  • 徵服北極黃金水道 探秘中企船隊開拓「冰上絲綢之路」的九九八十一難
    【環球時報記者 張逸倩】編者按:「我們覺得很自豪,在打造『冰上絲綢之路看到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遠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運)總經理韓國敏和同事們都非常興奮。2013年,中遠海運「永盛」輪首航北極東北航道,成為第一艘通過北冰洋抵達歐洲的中國商船。2月9日,中遠海運北極航線客戶推介會在日本舉辦,開啟了「冰上絲綢之路」新合作。
  • 北極東北航道「冰上絲綢之路」
    這條航道又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跟隨中遠海運集團建造的冰級輪「天恩輪」,8月4號從江蘇連雲港出發,取道北極東北航道,從西太平洋,經白令海峽,跨越北冰洋前往歐洲。全程18520公裡。這條航線比傳統航線節約航程12天。天恩輪是我國自主設計、中國船廠獨立建造的高冰級多用途商船,能在0.8米厚度的冰層航行。此次也是天恩輪北極東北航道的處女航。
  • 除了「一帶一路」與海上絲綢之路外有望開通第三條絲綢之路?
    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 當前,北極自然環境正經歷快速變化。過去30多年間,北極地區溫度上升,使北極夏季海冰持續減少。 據科學家預測,北極海域可能在本世紀中葉甚至更早出現季節性無冰現象。
  • 穿越「冰上絲綢之路」,山東省港口集團北極航線今年成功首航
    這是山東港口集團今年迎來的首個穿越有「冰上絲綢之路」之稱的北極航線航次,至此山東港口徹底打通了東亞經北冰洋連接歐盟的藍色經濟通道。17日上午,在青島港西聯公司南港區碼頭,滿載近3萬噸紙漿的天禧輪正準備接卸作業。
  • 王海燕: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基礎、挑戰與路徑
    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數字絲綢之路有著良好的基礎,雙方已建立起較為穩定持久的互信關係,都提出了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已有多層次合作機制,中亞國家對雙方合作的內在動力較強。但雙方合作也面臨不少挑戰,中亞國家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數字人才緊缺,網絡安全和地緣政治風險亦不斷增加。中國和中亞國家可從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數字治理、電子商務、數字人才培養等路逕入手展開合作,因國施策,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攜手共建「數字絲綢之路」 2018-04-23 15:01: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新華社「雪龍」號8月22日電 通訊:探路「冰上絲綢之路」——記中國科考隊穿越北冰洋中央航道  新華社記者 鬱瓊源  2017年8月2日至8月16日,中國第八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雪龍」號科考船歷史性地從公海區穿越北冰洋,成功試航北冰洋中央航道。
  • 三種視角透視中國海洋觀
    李克強發表演講,首次系統闡述了中國海洋觀。他強調,「中方願與各方共建和平之海,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反對海洋霸權,致力於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基礎上,通過當事國直接對話談判解決海洋爭端。中國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致力於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秩序;中方願與各方共建合作之海,積極構建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海上通道、發展海洋經濟、利用海洋資源、探索海洋奧秘,為擴大國際海洋合作做出貢獻;中方願與各方共建和諧之海,在開發海洋的同時,善待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環境,讓海洋永遠成為不同文明間開放兼容、交流互鑑的橋梁和紐帶。」
  • 港媒:中國目光投向北極航線 「冰上絲路」正成形
    被稱為「冰上絲綢之路」的這一部分,通常被認為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延伸」,「一帶一路」倡議中將該部分發展計劃稱為「海上合作願景」。報導稱,這一非同尋常的項目是在全球開始經歷氣候變化,全球變暖致使極地地區的冰川開始融化的時候出現的,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正是溫度的上升使得北極地區變得可以靠近。如今,夏季時,有三條傳統貿易路線使得輪船可以穿越北部海域。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中遠海特船長吳廣鋒: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北極東北航道是中國聯通歐洲、亞洲的最短海上路徑,在貿易、能源、資源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該航道突出的經濟和戰略意義,使其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史無前例在北冰洋開闢商業航道打開中國聯通西歐的海上捷徑  我國是一個海域遼闊的國度,航海史績為世界人民所稱道。然而曾經的閉關鎖國,讓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航海的浪潮。
  • 王福豹代表:絲綢之路經濟帶給文化傳媒注入新活力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2日訊(中國經濟信息雜誌記者 梅淑娥 專欄)出席全國人大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王福豹3月11日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給文化傳媒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 共建「一帶一路」,習近平為何提倡「相向而行」?
    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框架下合作從願景走進現實,參與國遍及亞歐非美各大洲,成為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  在「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的過程中,「相向而行」既是習近平所倡導的,也是他始終堅持的。「我相信,只要我們相向而行,心連心,不後退,不停步,我們終能迎來路路相連、美美與共的那一天。」
  • 記者手記: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絲綢之路」見聞
    新華社「天健」輪9月22日電 記者手記:航行在世界最北航道上——穿越「冰上絲綢之路」見聞新華社記者劉詩平當地時間21日清晨,中國貨輪「天健」輪沿著挪威西海岸駛出北極圈,繼續向丹麥埃斯比約港進發
  • 中國核動力破冰船要來了,背後有3點值得注意
    文/周郎可能是因為咱們的海軍節即將來臨,各家對中國的海上實力都分外關注,昨天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就發布了專題報導——中國核動力破冰船。那麼抱著謙虛的態度,我們好好了解中國的核動力破冰船。核動力破冰船核動力破冰船與破冰船一樣主要用於破碎水面冰層,開闢航道,保障艦船進出冰封港口。
  • 書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港口發展紀實
    習近平總書記倡議共建「一帶一路」,為21世紀人類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寬廣路徑;這是一條貫通中外之路,「一帶一路」開闢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前景。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支點。2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先輩從福建泉州港、浙江寧波港、廣東廣州港、江蘇揚州港、山東蓬萊、廣西北海駕船出海,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 北歐國家點讚中國對北極的貢獻
    隨著2017年中俄兩國共同提出「冰上絲綢之路」,北極地區被納入「一帶一路」共同發展的倡議藍圖,北歐國家對此極為關注並表示歡迎,期待「冰上絲綢之路」為北極地區經濟注入發展活力,提升該地區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從而推動可持續發展。芬蘭總統尼尼斯託在今年1月訪華時明確提出,中芬兩國將共建「冰上絲綢之路」,促進亞歐大陸互聯互通。
  • 中國的北極觀理論體系構建
    《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是我國政府針對北極的重要政策文件,目的是向各方全面闡明中國參與北極事務的基本立場和政策主張,進而傳遞我國致力於與各方共同維護北極的和平、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意願。2017年5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俄中雙方可在建設歐亞經濟聯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過程中團結努力,希望中國能利用北極航道,把北極航道同「一帶一路」連接起來。 2017年7月4日,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期間對俄羅斯提出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邀約做出回應,表示中方歡迎並積極參與俄方提出的共同開發建設濱海國際運輸走廊的建議,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